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 43.草原上“活动的城”
  • 44.马可·波罗周游中国
  • 45.“乡下佬”拿起了武器
  • 46.贞德殉国
  • 47.在胡斯的旗帜下
  • 48.陆上行舟
  • 49.三只小船的司令官
  • 50.美洲最早的主人
  • 40.《一千零一夜》的故乡
  • 41.遣唐使
  • 最新热门    
     
    51.马丁·路德和闵日采尔

    tyle="text-indent:2em">教皇和教会立即进行反扑。罗马教皇亲自发布文告,宣布路德的学说是“异端邪说”,路德本人是“魔鬼猛兽”。路德也不示弱,他反过来说教皇是“怕恶不悛(作恶又不肯改悔,怙,悛的异教徒)”,所作所为都是“反基督的”。1520年12月,当路德接到把他判为“异端”的敕令(命令)时,他跑到维登堡的十字街头,当众烧毁了教皇的一纸命令。这就更使教皇暴跳如雷了。

    教皇勾结了皇帝,要路德出席在沃姆斯召开的帝国会议,实际上是要压他当面承认错误,否则,他就可能像捷克的胡斯那样,被逮捕处死。路德信心百倍,唱着赞美诗昂首阔步走进会场。他斩钉截铁地宣布:“我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后退,因为我们决不违背我们的良心!”皇帝下了逮捕令,出席会议的许多德国贵族却都同情路德,秘密地把他保护起来,让他到深山密林中的瓦特堡继续宣传新教思想。然而这一来,路德也就逐渐变成代表富人利益的人了。

    路德是个神学教授,本来就和人民的距离很远。受到贵族的保护以后,他更是越来越只替贵族和有钱人说话,只愿意生活在他们中间。对于人民的要求,他很不理解。当工农群众真的要举行武装斗争的时候,他就顺从贵族的需要,站出来反对了。路德的这种变化,受到了托马斯·闵采尔的批判。

    闵采尔出身农民家庭,父亲被当地伯爵害死,使他从小就对贵族统治阶级有着深仇大恨。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他参加了秘密团体,反对天主教会;后来又在茨维考城的工矿区当神父,接触到矿工、纺织工等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并且和下层群众的秘密教派有了密切联系。因此,闵采尔虽然是一个学者和神父,他的思想却和人民群众很接近。当路德发动反教会斗争的时候,他积极支持路德的斗争;当路德站到反人民的立场上的时候,他愤怒地斥责路德是个十足的金钱奴隶,根本不配做工农的战友,公开宣布和路德决裂。

    为了躲避当局的迫害,闵采尔出走各地,广泛宣传自己的革命理论。他公开提出:整个世界要来一个大震荡,一切政权都应该交给普通人民。没有压迫、剥削的天堂不是在天上,而是要由我们自己在人间建立。建立天堂的办法也不是等待和乞求,而是要推翻一切不正义的事物和统治者。他一面宣传,一面建立了“基督教同盟”的组织,吸收城市平民和工农参加。在闵采尔的推动下,全国的农民大起义一天天成熟了。

    德国农民是人数最多、受苦最深的阶级。教会、贵族、官府、商人对他们进行层层剥削:收税收租不算,还任意蹂躏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甚至对农民施加割耳、挖眼、车裂、火焚等等极端残酷的刑罚。在这样深重的苦难面前,农民只有拿起武器反抗。

    农民秘密组织了名叫“鞋会”的同盟,在盟旗上画一只农民的鞋子,表示和穿长靴的贵族对抗。以后,“鞋会”中又发展出一个名叫“穷康拉德”(康拉德是农民常用的名字)的秘密组织。他们不断地策划着起义。到了1524年,全国性的大起义爆发了。有三分之二的农民参加和响应,差不多各州各府都组织了农民军。他们惩罚恶霸领主,捣毁城堡,占领许多中小城镇。农民军有一首战歌唱道:

    我穷康拉德,我就在这里,在田野,在丛林!

    钢盔亮晶晶,盾牌清又净,英雄扫敌人;

    教皇和贵族,靠战斧根除。

    我自设法庭,判领主死刑。

    我穷康拉德,我就在这里!

    猛刺吧,长矛!

    横扫吧,棍棒!闵采尔领导了德国中部地区的起义。他指挥工人、贫民和农民,推翻了当地的反动政府,建立了“永久议会”。闵采尔被起义的民众选为主席。农民起义的声势越来越大。

    为了扑灭农民大起义的烈火,贵族和教会进一步勾结起来。在这关键时刻,市民阶级竟然跟在贵族、教会后面斥责起义农民,路德就是他们的代表。当农民起义达到高潮的时候,他要求无情地镇压起义农民,甚至叫嚷:“无论谁,只要力所能及,暗地里也好公开地也好,都应该把他们戳碎、扼死、刺杀……”路德完全堕落成了贵族的走卒。

    1525年,在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下,德国农民战争失败了。闵采尔受伤被俘,英勇就义。反动统治更加严酷,社会止步不前。正因为这样,德国在欧洲发展的历史上一直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两三百年。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