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 《方壶外史》(节要)
  • 《方壶外史》简介
  • 《道门十规》(节要)
  • 鬼谷子专集
  • 《道书十二种》简介
  • 《古书隐楼藏书》(节要)
  • 《古书隐楼藏书》简介
  • 《龙门心法》(节要)
  • 《龙门心法》简介
  • 《伍柳仙宗》(节要)
  • 最新热门    
     
    《道门十规》简介

    》说:“宇初尝受道法于长春真人刘渊然。”渊然为明时全真派高道,幼为祥符宫道士,颇能呼召风雷,仁宗赐号“长春真人”。“渊然有道术,为人清静自守,故为累朝所礼。”

        张宇初潜心于文章,自言志于文20余年,博通诸子之学。他认为文之正气,乃三光五岳之灵,"发而为文,文所以载道也,文著而后道明。"①宇初才华横溢,著作甚丰。主张以虚静为本,以文明道,志在穷性命之源,溯道之本。他不但是天师世家之中的佼佼者,也是明清时期道教史上出类拨萃的人物。著有《岘泉集》12卷(《汉天师世家》载为20卷,《四库合书》灵不4卷)、《道门十规》和《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4卷等。《岘泉集》是以其平日所作诗文若千卷辑成 其序云:。"其中所著《冲道》、《原性》、《慎本》《太极》、《河图》诸篇。义理之玄微,研究之精极,议论二闳肆。其于天地造化、山川人物、礼乐制度,靡不该贯。”提出“夫天地之大,以太虚为体”,“心虚则万有皆备于是矣”的道教哲学思想,作为道教修养层次的最高境界。他不但通于诸家学说和道教义理,更注重个人内修,认为学道修仙是道教徒的根本。他说:“然学老子者,舍仙道尚何从焉?”总之,其论述较为文博,把理学的宇宙观和道教的虚无养生观融汇一体,对明清道教思想理论产生了一定影响。

    2、《道门十规》内容大要

        此书针对当时道教弊端,适应明王朝检束道教之举,制订了十项规章,以加强对道教之管理。《十规》对于道教之渊源和流派、立教本旨、道教发展过程中之种种问题和今后应当遵守之原则,均有简明概括之叙述,为明初道教规制之一,是整顿道教的纲领性文献。

        《道门十规》首先申明道教肇始于太上授道德五千言于关令尹喜,后世道派意出,非究源以求流,必忘本以逐末。其所列十规如下:

        第一《道教源流》。简述道教之宗源,、流派及发展历史。要求根据经书,探索源流,务进退于正,勿为邪说-辞所蛊惑。强调琥无清静为立教之本,性命神气为内修之要。

        第二《道门经录》。内述道门必修之经录,读经之要求和对待经文之态度。要求育经时持敬存诚,句字真正。明确规定经文应以三洞诸品经典为主,录以太上诸品经录为主。

        第三《坐圜守静》。述性命之学为入道之本,指出修炬的主要丹经,劝人修炼内丹,下功苦行。作者指出:“近世以禅为性宗,道为命宗,全真为性命双修,正一则惟飞科教。孰知学道之本,非性命二者而何?虽科教之设,亦惟性命之学而已。若夫修己利人,济幽度显,非明性命脉根基,曷得功行全备?”体现了明初正一道与全真道在修炼理论方面之合流。

        第四《斋法行持》。要求斋法行持之时,盛服清心,先炼己后度亡,内炼形神,斋醮应依等级而行。

        第五 《道法传绪》。述清微、神霄二道派之传绪,要求行持之士以戒之士以戒行为先,参究为务,不务虚名,不索酒食,主张致虚守静为行持正法,并斥圆光、附体、降将、扶鸾、照水诸术为邪说。提倡以利济存心,以丹砂药术兼济,不得妄受资财,不得滥授道派。

        第六《住持领袖》。述宫观之住持领袖应当德高望重,学问明博,为丛林之师表,并述管理丛林这纪纲。

        第七《云水参访》。述出家之人应以清静为本,离情割爱,舍妄归真,究明心地,修养性天。

        第八《立观度人》。述度人入道必应先择名器之家,不得滥收,并且要向朝廷申请度牒。要求被度道士努力学经修道,并以修诵经诰定为常规。

        第九《金谷田粮》。述租课金谷、簿书库堂由都监、上座监临掌管,以下者止依腊叙长幼轮管。要求大公无私,不得亏瞒入己,违者处罚,甚则更替。

        第十《宫观修葺》。要求修葺宫观,肃清坛宇,使神明有所依栖,四众亦获安逸。

        《道门十规》之实质,可谓推广全真教旨及宗风于道教诸派。张宇初既随刘渊然学全真之法,于是乃对全真、正一之合流有所倡导。《十规》的制订及共反映的思想,明清以来,对道教影响甚深。

        ①《皇明恩命世录》卷三。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