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 金台观与张三丰
  • “落星湾”的来历
  • 钓鱼台畔柏森森
  • 姑婆陵传闻
  • 山崩佛出
  • 昭仁寺因何出名
  • 翁仲偷瓜
  • 神秘的仙女洞
  • 小南海与奇洞
  • 炎光普照
  • 最新热门    
     
    一支奇异的黄旗军

    喊冤,可公报私仇的边令诚还是斩杀了二将,替安禄山叛军除了拦路虎!

      玄宗派哥舒翰镇守潼关。哥舒更是一员久经战阵的宿将,两年前他傲陇右节度使时,曾率兵打败吐蕃,收复了西北大片失地,威名远扬,民间至今流传着颂扬他的歌谣:“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令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但是,这回哥舒翰统率的十几万守潼关之卒也大多是未经训练的新兵,再加上他本人又患中风之疾,所以战局形势仍然极其严峻。为了每天向长安迅速报告军情,他采用古代举烽火的办法。每夜在潼关城上点燃烽火,一座座烽火台相继点火西传,很快就会传到京都长安。唐玄宗他们看到这个“平安火”后,便可高枕而卧了。哥舒翰心知叛军远来,自己宜于速战,但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太差,无法与叛军硬拚,因此采取了高墙壁垒的坚守战略,使叛军无法前进,再寻战机击溃敌军。

      当时,叛军的日子也极不好过,安禄山的“后院”燕云十六州“起火”,有十几个郡县起兵反对安禄山,切断了叛军与河北老巢的联系;唐朝的另两名宿将郭子仪和李光弼,又多次率军大败叛军,迫使叛军主力龟缩在洛阳弹丸之地,欲进,进不了潼关;想退,后路已被切断。急得安禄山直骂娘大骂他的智囊谋臣严庄,高尚不该劝他叛变了。战局越来越对唐政府有利,从而证明,哥舒坚守潼关的策略是正确无误的。

      但是昏庸多疑的唐玄宗却怀疑哥舒坚守潼关不出战是胸怀贰心、别有所图;再加上权臣杨国忠更怕哥舒利用兵权“清君侧”而干掉自己。于是,君臣二人一拍即合,不停点地降旨传令催促哥舒出战。哥舒上表言不可出战之理,郭子仪、李光弼等也上书说潼关必须坚守,由他们率军直捣叛军范阳老巢,这样洛阳一带的叛军主力便会士气瓦解,不战自溃。可是昏庸的玄宗不但听不进忠言,反而对哥舒更加怀疑。于是他又老伎重演,派个心腹太监捧着他的御笔圣旨去潼关逼令哥舒出兵。哥舒明知出兵必败,潼关失守,京都难保,但如不进兵,封常清和高仙芝的结局就是样子,只好捶胸痛哭,强打精神率军出关,在关外灵宝附近与叛军主力崔乾佑部会战。

      崔乾佑率白旗骑兵左右驰突,未经过战阵训练的唐军,哪见过这种阵势,见了他象见了魔鬼一样,狂奔而逃。正在崔乾佑要追上哥舒,情势万分危急之时,突然又看见一支黄旗军骑兵奔突而至,已成惊弓之鸟的唐军以为又来了叛军,吓得退避一旁,不敢接战。谁知,那黄旗骑兵越过唐军,与崔乾佑的白旗军打了起来,杀得难分难解。哥舒趁机逃回潼关坚守;这时,黄旗军又忽然不见了。

      第二天,看守昭陵的官员快马驰奔长安,向唐玄宗禀报说,昨日昭陵六骏和整个陵园里的石人、石马突然失踪,吓得他大惊失色,正要派人四处查找,昭陵六骏和满陵的石人、石马又突然站立在原处了!更使人奇怪的是昭陵六骏和全部石人石马全都大汗淋漓,象是刚刚从激战的疆场上回来似的。

      这时恰好潼关的战报送到,言及昨日战场上黄旗军救援之事,并重申坚守潼关之利,请求圣上采纳忠言。郭子仪、李光弼也趁机出班奏道: “启奏圣上,以此看来,昨日救援哥舒部之黄旗军必是先帝太宗陵前的六骏及石人石马无疑了。这是先帝太宗显圣,以示我等必须坚守潼关,方能保江山无忧,望圣上念先帝创业之不易,坚守潼关,永保社稷,使先帝能在地宫安息!”奏完以后撞地叩头不止。

      玄宗闻言默然不语,心似有所动。

      杨国忠怕玄宗耳软,被二将之言所动,变了主意,赶忙出班伏地奏曰:“……臣以为:先帝太宗遣黄旗军救援哥舒,乃是谴责哥舒缩手缩脚进兵不力,以示警告耳!于今之计,必须依圣上决策,催哥舒全力以赴,出关歼敌……”

      玄宗倒底对自己的大舅子杨国忠亲,言听计从,于是仍派亲信太监持圣旨飞奔潼关,立逼哥翰进兵,否则立请上方宝剑斩首!哥翰被迫出兵,结果全军复没,连曾勇冠全军使土蕃闻风丧胆的哥舒本人也被叛军俘虏。哥舒兵败、潼关失守,当天晚上,长安城里的玄宗没看到“平安火”,吓得玄宗面如土色杨国忠对外撒谎说皇帝要御驾亲征,暗地里却怂恿玄宗带上自己和杨贵妃姊妹等极少数亲信秘密出皇宫西边的延秋门,匆匆西逃了……

      出了如此丧国败家的不肖子孙,昭陵寝宫里的太宗亡灵怎能安息!因之,他陵前的战马六骏,以及石人、石马也都作临战之状了。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