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 五毒
  • 死亡之虫
  • 凤栖梧桐
  • 潘多拉魔盒
  • 无泪之城
  • 土地公
  • 龙子
  • 北欧神话
  • 德古拉
  • 蒲元
  • 最新热门    
     
    龙九子

    /> 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

    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

    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

    赑屃,平生好文,今碑两旁文龙是其遗像;

    鸱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

    3)重传奇

    老大赑屃,就是我们常说的“王八驮石碑”;

    老二鸱吻,能吞万物,负责看护房屋建筑横脊,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吞脊兽(屋顶两边的大兽);

    老三椒图,面目狰狞,负责看守门户,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门上口衔铁环的神兽;

    老四麒麟,不畏火焰,被用做避火神兽,放在重要建筑门前;

    老五睚眦,能吞兵器,负责看护天下兵器,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刀剑的吞口兽;

    老六螭首,能吞江吐雨,负责排去雨水,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排水兽;

    老七嘲凤,飞檐走壁,负责警卫工作,就是现在所见到的屋顶翘角上的小兽;

    老八蒲牢,声音洪亮能传千里,负责报时,就是现在我们所见到的钟上兽钮;

    老九囚牛,能通万物之言,辨别声音,因此被放在了乐器的头部,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乐器兽头。

    4)重传承

    长子赑屃(ㄅㄧˋ ㄒㄧˋ):

    长得很像乌龟,喜欢背重物,可以作为石碑的碑座,台南的赤崁楼就有赑屃背著石碑。

    次子螭(ㄔ)吻:

    喜欢登高俯瞰,所以祂都在屋顶上,同时也有祈求降雨和消防的功能。

    三子蒲牢:

    喜欢大吼大叫,所以放置在钟楼上,传说祂最害怕鲸鱼,一看到鲸鱼之後就大叫并落荒而逃,因此大龙峒保安宫的钟楼上,刻著「鲸发」二字并放置蒲牢,就是希望蒲牢会像碰到鲸鱼一样发出宏亮的声响,意指钟声能够响彻云霄。

    四子狴犴(ㄅㄧˋ ㄢˋ):

    容貌威武而且长得像老虎,长於议论,因此大多放置在监狱的牢房门上。

    五子饕餮(ㄊㄠ ㄊㄧㄝˋ):

    最喜欢品尝各式各样的美食,因此将祂置於鼎盖上去沾沾油水。

    六子趴蝮(ㄒㄧㄚˋ):

    擅长游泳,因此让祂伫立在桥头。

    七子睚眦(ㄧㄞˊ ㄗˋ):

    发怒瞪眼杀气腾腾配於刀剑上。

    八子狻猊(ㄙㄨㄢ ㄋㄧˊ):

    [1] [2] 下一页  


    长得很像狮子,而且喜欢烟火,因此庙里常常将祂放置在香炉脚,让祂「闻香」。

    九子椒图:

    性好僻静,镇守门边以照顾家庭的安宁,常成为大门上的衔环兽或挡门的石鼓。

    其实,龙子和龙一样,也是不断发展、沿革逐渐形成的。虽然有关龙子的说法不一,但有一点,龙子的昆仲数目是取得共识的,即龙有九个儿子,龙承九子,子子不同。这是自古以来众所周知的,但它们怎么会留在人间各司一职,就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了,这还要从刘伯温说起。

    相传,刘伯温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战火不断,饥荒遍地。玉帝令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苍生,并赐斩仙剑,号令四海龙王,但龙王年老体弱,事务繁多,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个儿子。龙九子个个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他们跟随刘伯温征战多年,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夺得了皇位。当它们功得圆满准备返回天廷复命之时,明成祖朱棣这个野心极大的帝王却想永远把它们留在自己身边,安邦定国,雄霸天下。于是他便借修筑紫禁城为名,拿了刘伯温的斩仙剑号令九子。但九子仍是神兽,顿时呼风唤雨,大发雷霆。朱棣见斩仙剑震不住九子,便决定用计,他对九子老大赑屃说:"你力大无穷,能驮万斤之物,如果你能驮走这块先祖的神功圣德碑,我就放你们走。"赑屃一看原来是一块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犹豫地驮在了身上,但用尽法力却寸步难行。原来,神功圣德碑乃记载"真龙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善事)之用(功德是无量的),又有两代帝王的玉玺印章,能镇四方神鬼。八子眼看大哥被压在碑下,不忍离去,便决定一起留在人间,但发誓永不现真身。朱棣虽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却仅仅是九个塑像般的神兽。刘伯温得知此事后,也弃朱棣而去,脱离肉身返回天廷。朱棣后悔莫及,为了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便让九子各司一职,流传千古。

    上一页  [1] [2] 


    < 1 >   < 2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