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 忘川
  • 青城山常道观
  • 龙母
  • 望夫云
  • 仙居
  • 司芬克斯
  • 千里眼
  • 蛊毒
  • 弟妹菜
  • 云山神茶
  • 最新热门    
     
    亚拉腊山

    人物作为英雄写到故事之中。而讲座的讲演者也有自己的人生问题,她的两个丈夫都相继死去,一个*,一个在试图刺杀一名外交官时被杀。她还有一个叫拉菲的儿子,母子俩经常发生冲突。拉菲身上有着他母亲的性格,没有经过母亲同意就开始了旅行,他要去亚美尼亚寻根。拉菲拍摄了亚拉腊山的纪录片,想把这大批还未冲洗的胶片送回家,引起了一名退休的海关官员的盘问。影片就此展开了四个时段的故事:海关的调查;电影制作者一年前的经历;发生在1915-1918年的大屠杀真实事件;1940年前后画家戈尔基创作最重要的关键时期。

    评论:

    导演伊格扬是亚美尼亚裔的加拿大导演,他对他们祖先在1915年的那场种族大屠杀一直不能忘怀,经过长期的准备,终于拿出了新的作品《亚拉腊山》。在伊格扬的典型作品中,故事总是令人难以置信地缠绕在一起,并且自我暗示着,构成十分复杂的叙述格局。《亚拉腊山》用同样复杂的方式来探访一段快要消失的历史,而大部分观众不会熟悉这一段历史。伊格扬用*画法来审问历史,众多故事纠缠在一起从不同角度照亮了这段沉重的记忆,那些负罪感以及各种可能的表达。影片在各个布景,各个叙述层次,各个不同时空之间进行着大量频繁地转换。影片也展现了伊格扬目前关于电影的思考:性别与血缘的联系、电影技术的界限以及图像能否传达可信的、活生生的经验。看得出来,这是一部充满相当野心的文献。

    由于*上的原因,影片不能在土耳其境内拍摄,并且当时亚美尼亚人的生活细节已经永远消失了。伊格扬必须小心翼翼地还原每一个细节,另一方面电影通常都在真正的历史与被人认识的历史之间上演。这意味着有一个真正的历史时刻,也有一个电影胶片中的场景,在两者的中间有着一条模糊的路。伊格扬通过一些细小的线索把二者联系起来,传达给观众一种确实存在,但又暧昧不清的历史。

    所以,这又是一部关于历史和历史阐释的电影。伊格扬要告诉我们亚美尼亚大屠杀的真相,那些被我们的无知所忽视了的东西。土耳其是否真的进行过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是不是有许多土耳其人死于这次冲突?这究竟是不是一场有预谋的种族灭绝?这些问题都影片中被提出来,但历史已经遗忘了亚美尼亚人。伊格扬想要提醒所有人那儿曾发生过的事情,即使他自己也不是很确定这一切。于是在电影叙事形式上,伊格扬也同样采取了不确定的手法。正如他在影片中所指出的,在一部电影中重构过去很可能是错误的。所以,亚拉腊山这个意象变得十分关健。在影片里的小镇上是看不见亚拉腊山的,然而一幅巨大的亚拉腊山的油画在背景中隐隐出现。这是文学虚构的许可,还是一种对历史的更正?伊格扬问的是,如果完全可以重写历史的话,要不要顾及那些细微的改变。伊格扬没有呼吁我们做什么,最后他在影片中用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同时仍然设法严惩土耳其人),这就是说,伊格扬对戈尔基艺术作品的阐释只是作品本身的一个延伸,没有把它作为历史的确证。

    伊格扬用几条副线来让历史教训更醒目,这一点做得不是很成功。这几

    [1] [2] 下一页  

    副线分别来自于伊格扬的旧作:引用自《*俱乐部》的关于海关的情节过于沉静;从《意外的春天》里移用来的*情节,令人不安且安置得不是地方;到海外拍片则来自《日历》。问题在于整部影片是一个过于巨大的悲剧,导演的这种处理远远无法承担如此,这使得生活在当代的人物的挣扎和努力变得无足轻重,影片的整体结构也随之失去了平衡。其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就像剧中人物和导演伊格扬一样,每个人心头都有一场噩梦,总会感受到某种复杂而可怕的阴影在场,但永远无法触及它们

    上一页  [1] [2] 


    < 1 >   < 2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