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太平天国中难得的完美男
“难得糊涂”的来历
最新热门    
 
“难得糊涂”郑板桥如何处理人情世故?

时间:2009-10-24 11:14:58  来源:不详


    郑板桥交游甚广,与亲朋好友不断有书信来往。他特地挑出写给堂弟郑墨的十六封家书,编入作品集子,放在卷首。他说这些家书,绝不谈天说地,只切日常家用。相比那些“闲时用得着,忙时用不着”的理学文章,郑板桥颇有孤芳自赏之意。

  其实难怪,在外人看来,他自傲自大、狂放不羁、口无遮拦、行事诡异。这十六封家书里的人,却是一个温情内敛、宽容平和、敦厚可爱的小老头。脱掉那层谋求生存、自我保护的外壳,郑板桥坦露出真实的自己。他自称平生无一知己无不知己,但谁内心里不渴望他人的理解和认同呢?从家书里,我看到了板桥的真诚,看到了他的人情世故。


  常把人往好处想


  郑板桥很欣赏苏东坡,因为在东坡眼里,世上没有不好的人。看着别人可爱,自己也是个可爱的人;看着别人可恶,自己也是个可恶的人。


  郑板桥对假和尚、酸秀才特别讨厌,从不吝用刻薄的言语嘲笑他们。有一年,他借宿一间寺庙,当家和尚对他说:可以,但是你要帮我抄数卷经书。板

桥无奈,只得铺纸磨墨。经书抄好,和尚见他字写得漂亮,进一步要求说:你再给我写副对联,我才给你被子。板桥心底不耐烦,又不能拒绝,于是写下:凤在禾下飞去鸟,马到驴边草不生。暗骂势利的和尚为秃驴。和尚不解联意,把对联裱好挂在佛堂,引得香客们大笑。


  实际上,郑板桥喜欢和僧道交往,和他关系铁的至少有二十几人。他在家书里说:很多和尚因为落难别无选择才入佛门,滥竽充数者自然不少,把他们视为异端而深恶痛绝之,也太过头。


  板桥在山东潍县做官时,曾审过轰动一时的“和尚尼姑偷情案”。原来,这和尚、尼姑出家前是一对情侣,后来遭遇变故各自遁入空门。二人情缘未了,私下相会,被人逮个正着。这类伤风败俗的事情闹到公堂,结局可想而知。郑板桥细加审讯,了解到“新闻背后的故事”,干脆成全他们,当即审判:和尚尼姑都还俗,一笔勾却风流案。


  知人之恶,更须知人之善,郑板桥以此作为待人的准则。他告诫堂弟说,要爱人,人才爱你。爱人,是爱人的善良、爱人的好处。郑板桥出门,经常背着褡裢,里

面装着银钱或果食,遇到贫弱无助的人,掏出钱财接济。发现别人一技一艺之长、一言一行之美,就给予热情赞美。


  曾有两个年轻秀才,冒着风雨上门向板桥求教。见二人穷得没饭吃却满怀激情纵论古今,板桥大为感动,留下他们一起用餐,临走还赠予银襾。他对秀才的经历感同身受,如果自己当年没有别人的赏识和帮助,哪会有今日的郑板桥呢。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常把人往好处想,世上便多了无数可爱的人。
为人处即为己处


  郑板桥常年在外,并未忘计划身后事。老家附近郝家庄有块风水宝地,郑父在世时曾想购买,但有座孤坟必须刨去。郑父说,哪有挖掉别人的坟墓来埋自己的啊,就没有买下来。郑板桥想,这块地风水好,价钱合理,自己不买,别人就会买走,孤坟更加不保,那还不如买下。


  那怎么处理孤坟的问题呢?郑板桥说:不动它,死后还多了个伴呢,给它刻块碑,让后世子孙一起烧香敬拜。至于担忧孤坟会给家里带来不幸,郑板桥说:这种迷信哪值得信,况且,我们以忠厚之义对待孤坟,是在积

累功德,恶风水也会变为善地。


  后来,郑板桥给弟弟写信说:我在外无灾无祸、事业顺利,全得益于家里坟地风水好啊,这块地应该是大家的,现在归我家独享风水之利,是占了全村人的便宜。他再三嘱咐:一定要懂得感恩,回馈家乡父老。郑板桥提出“九字方针”:惇宗族睦亲姻念故交。他想到村人一年到头穿的是破衣、吃的是秕糠,把青菜汤和荞麦饼子当作美食,就心酸不已。而少年时意气风发的朋友,现在落落未遇、三餐不继。郑板桥采取很现实的办法,拿出工资,交代堂弟一户一户地分发,把政策落实到位。


  郑板桥当了官,有了稳定的工作和待遇,开始考虑买房置地。他在信里,给自己设计了一座敞开式天然别墅:茅屋两间,一间坐客,一间作房(一室一厅);主屋三间,厅屋二间,奴子屋一间(四室两厅)。他还计划买块土地,兄弟二人平分。郑板桥置业,并不贪多,他说:“若再求多,便是占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