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远古时期的地下隧道
三国时期张飞的智力才是
民国时期被公认的八大美
二战时期半包烟就能搞定
近代中国粮食危机宣统时
民国上海滩两个出名的“
三国时期不该埋没的十大
看古代全盛时期中国强到
民国时期彪悍男女们的风
民国北洋政府中的四位总
最新热门    
 
民国时期的证券交易“三不公司”大小通吃

时间:2009-10-27 10:30:03  来源:不详

  中国的证券交易,最先出现在上海。1930年代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既交易股票,也买卖公债。进入这个市场的人,莫不怀有投机发财心理。当时最为闻名的黑手,是超越一般大户、散户的“三不公司”。这个“公司”并未挂牌,幕后人物分别为:中央银行副总裁陈行,中国建设银行总经理宋子良,财政部钱币司司长徐堪。他们利用各种手段操纵市场,搅得血雨腥风,时人“私赠”名号曰:“三不公司”。意思是说,陈行“不行”,宋子良“不良”,徐堪“不堪”。他们后面的大老板,则是孔祥熙(时任财政部长)。兹录两例,看他们如何翻云覆雨,将大把钞票手到擒来。

  1934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发行“民国二十三年关税库券”,按照惯例,以对折抵押给银行,然后送到交易所开拍。不过这次在交易所开出的行情是七折(以往为六折,对折结价),几家银行依据经验,认为与财政部结价只是时间问题,即使结到六折,以七折卖出,仍有利可图。于是便将此项尚在抵押期内的“二三关”在交易所卖出。“三不公司”认为这是“轧空”的好时机,开始吃进。与此同时,由徐堪“亲信”透露小道消息,说政府准备收回‘二三关’税券,改发关税公债1亿元,并以76元大量

买入,“二三关”市价迅速上扬至77元,且交易旺盛。由于传言极盛,浙江第一银行总经理李馥荪往见孔祥熙,询问改发关税公债是否可信,孔祥熙说:政府为了财政上的需要,确有这么一个打算;库券仅有五千万元,若照以往与银行通例结价,财政部实收不过二千五百万元,这是无济于事的。孔祥熙的话,既不否认也不肯定。在大众哄抬之下,“二三关”最高时被炒到81.80元。“三不公司”觉得已到临界点,多头出笼,趁机翻空,“二三关”最低点跌至70.40元。这次孔祥熙和“三不公司”摆下迷魂阵,致使市场暴涨暴跌,且不说银行方面(江浙财阀)吃了一次硬亏,可怜那些受谣言蒙骗者,他们跟随“三不公司”大量买进,有的倾家荡产,有的因此而丧命。

  1938年,国民政府统一公债发行前夕,证券市场谣言四起,有的说公债将延长还本期限十年,停止付息;有的说将减息至二厘,因而市价看低,纷纷卖出。上海总商会电请财政部表明态度,澄清谣言,维持债信。财政部含糊其辞地回答:政府整理公债,就是为了维持债信。市价继续下跌,许多大户都大量甩卖,宋子良却大量买进,并大放“利多”谣言,中央银行亦降低套息利率来哄抬市价,债券一路上涨

,最高时全部债券均飙升至八折以上。随后,“三不公司”迅速翻空,市场一路下跌,孔祥熙亦令中央银行停止做套息。市场暴涨暴跌之间,“三不公司”傲视群雄,大小通吃,不明真相者,均被一网打尽。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