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360行各个行业的祖师爷
西安事变九年前张学良就
成吉思汗王陵770年仍是
揭381年前北京王恭厂大
是谁杀了中国历史上的6
是谁杀了中国历史上的6
1500年前的神秘传奇!揭
靖康之耻:北宋亡国后6
志愿军战歌50年封存的故
60  萧曹两相国
最新热门    
 
60年前中情局间谍为何秘密入藏

时间:2010-1-23 11:26:38  来源:不详

暗中接触西藏地方政府 鼓动藏人请求美国军援





  中情局间谍60年前秘密入藏





  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中国西藏进行了一系列秘密策反与情报搜集活动,虽然当时面对中国的指责,美国矢口否认,但随着历史档案的解密以及学者们的深入挖掘,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逐渐浮出水面。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美国政府解密文件中,马克南、白智仁入藏旅行日志以及白智仁给美国驻印使馆的拉萨行动汇报,清晰地向世人展示了中情局间谍秘密入藏的历史原貌。



美国决定对西藏采取新政策





  1949年1月8日,美国驻印度使馆向美国国务院发送编码为35号的文件,首次提出美国政府应重新考虑其西藏政策。4月12日,驻印大使亨德森向国务院发回编码为302号的文件,文件中说:“如果共产党成功控制了西藏,那么传统的美国西藏政策就不再符合美国的利益,因为:第一,一个共产党控制的西藏将对非共地区

的南亚特别是印度构成严重威胁。西藏会为共产党代理人向印度渗透提供一个极具价值的基地……印度政府无法阻止共产党特务从西藏进入印度……第二,如果共产党能够稳固控制达赖喇嘛,那么他们牢固控制中亚人民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因为达赖在众多中亚佛教徒(包括西藏、蒙古、新疆等地的佛教徒)中受到了广泛的尊敬。”基于此,“建议国务院考虑与西藏政府建立某种关系的可行性”。





  亨德森的建议得到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支持。7月8日,司徒雷登自南京给国务卿艾奇逊发出代码为1459号的电报,同意新德里使馆的建议。电报称,目前,因为“中国广东负责西藏事务的机构已不存在,在与中共政府建立外交关系之前,同意美国采取任何意味着认同西藏自治地位的行动”。7月28日,艾奇逊致电亨德森,决定采取新的西藏政策。其实,美国作出这一决定还在于,此前它的西藏情报来源主要是英国,这时美国需要获得第一手的情报,自然需要派自己的人入藏。





  马克南入藏被误杀




  1949年秋,美国驻印使馆二秘琼斯自印度秘密入藏的计划因故未付诸实施,改由驻迪化(今乌鲁木齐)副领事、中情局间谍马克南自新疆入藏。马克南是个气象和通讯科技奇才,也是美国中情局第一名在行动中死亡的间谍。1949年7月,新疆解放前夕,艾奇逊下令关闭驻迪化领馆,马克南负责处理后续事宜:销毁领馆的各种记录与设备;如果可能,给反共力量提供帮助。9月27日,马克南率队开始了穿越新疆、西藏,进入印度的艰难之旅,与他同行的还有美国人白智仁和3个白俄人。





  虽然穿越高海拔的藏北无人区异常艰辛,马克南仍为他的西藏之行留下了完整的记录:“穿越喀喇戈壁”。这份记录在马克南死后由白智仁完成,并带到印度交到美国驻印度使馆,由美国驻印大使亨德森发给国务院。





  根据美国学者托马斯.莱尔德的记述,马克南每天的例行程序是:用气压计测量海拔,并在所带的地图上绘出行走路线。一周有两到三次,马克南会将他的旅行日程与中情局联络时间表作个比较。当随行的白俄人瓦

西里打开手动发报机时,马克南就用密码给中情局在土耳其和伊朗的监听站发报。这些电报让中情局对他的行程了如指掌,而马克南的部分电报又被转给了国务院的联络人。白智仁在回忆录中还提到,“马克南身上还带着盖洛普计算仪,可能是在探测铀或者其他矿物质”。





  马克南一行11月29日抵达新疆最南端的提木里克,在那里的哈萨克人的营地过冬,并受到当地头人热情款待。不过,次年4月29日,当马克南穿越广阔的无人区,到达当时的西藏边界时,却被西藏地方政府的卫兵误杀。7月30日,在已有印度报纸对此进行先行报道、事实无法继续隐瞒的情况下,《纽约时报》进行了全面报道,题目是:“出逃中国的美国领事被西藏卫兵误判为土匪而杀害”。但在当时,包括马克南妻子在内的大部分人并不清楚马克南是在执行中情局的秘密任务,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情局为马克南的一双儿女提供教育经费,才承认了他为中情局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