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杀人不眨眼:盘点中国历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十位
杀人不眨眼 盘点中国历
盘点:毛泽东眼中的三国
盘点世界十大受咒诅的家
盘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
盘点史上哪个皇帝的老婆
最新热门    
 
盘点非正常死亡的北魏皇帝们

时间:2010-3-8 18:04:45  来源:不详
明了北魏在拓跋焘手中是如何强大的。

 被宦官所杀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北魏家族就是五胡乱华中的鲜卑族,虽然学习汉人的文化,但是生性还是比汉人凶残的。公元409年清河王拓跋绍叛乱杀死了北魏的开国之君也就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拓跋珪,远在外面的拓跋嗣听说了于是带兵打入宫中,杀死了哥哥拓跋绍,自立为王,是为后来的魏明元帝。成

就了另一段兄杀父,弟杀兄的故事。魏明元帝即位以后真正的雄才霸主出生了!拓跋焘就是魏明元帝和心爱的杜贵嫔生下来的第一个儿子。拓跋焘出生的这个时候祖父拓跋珪还是活着的,他本人非常喜欢拓跋焘,经常对别人说:“继承、成就、发扬我大业的人必定会是这个孩子。”因此拓跋焘一直是比较受宠的,也因此在大臣的推荐下很快成为了太子。



  话说拓跋焘勇猛真不少盖的,他刚当上太子的这一年就亲自率领军队到大漠坑击柔然的侵略,这一年他才十二岁。十五岁的时候明元帝病重,要太子监国。拓跋焘好好表现的时候来了,他凭着自己独有的人格魅力让群臣屈服,小小年纪就有了秦皇汉武之风,让明元帝很放心的去了。公元423年魏明元帝去世,拓跋焘正式登基称帝,统一了北方,承上启下开创了北魏雄起的道路。



  拓跋焘即位以后亲征灭掉了了夏国,北燕,北凉等十六国中的政权。拓跋焘时期还是处于晋朝“八王之乱”混战时期,他进军北凉都城姑藏,北凉灭亡以后“八王之乱”真正结束。拓跋焘并且亲自征讨漠北,占据了蒙古等地柔然汗国,屡次挫败南朝,并占领了刘宋的河南之地,惹得

南朝刘宋不断派人和亲。在官方所修《南史》、《北史》上我们可以看见很多“宋人来聘”的字眼,几乎是几句话可以看见一次,由此证明了北魏在拓跋焘手中是如何强大的。

被母亲杀死的北魏献文帝拓拔弘



  在中国历史上玩内斗的的确是不少,但是母子反目成仇的也的确是少见。除了春秋时候郑庄公和母亲武姜、本文的北魏献文帝拓拔弘和母亲文明太后、后期的北魏孝明帝元诩和母亲胡太后、武周的武则天和太子李贤、李弘等的确比较难找到母子斗的鱼死网破了。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哪有父母不疼爱自己子女的,但是以上几人作为一个母亲为了自己的权益要亲手杀自己的儿子,可见她们不是一般的狠心……



  拓跋弘是北魏文成皇帝的儿子,母亲是文成皇帝一个不出名的妃子李氏,嫡母则是北魏著名的改革家和历史上著名的临朝称制的太后冯氏。拓跋弘出生不到一年便被册立为皇太子,按照北魏的规矩凡是儿子被册立为储君的都要将其生母杀死,这个是为了避免汉初吕雉外戚家族当权、汉末王政君外戚家族王莽篡汉等类似的危险。于是李贵人就这样被赐死了,小小的拓跋弘只

剩下嫡母冯氏。然而冯氏他和冯氏是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但是拓拔弘自小也是跟着文明太后长大的,等同于亲生母亲了,不是有很多皇帝母亲死后被其他妃子带大,然后对嫡母好的不得了么?东汉明帝刘庄的皇后马氏明德皇后就是无子的,她代养的儿子后世的汉章帝对她甚至比亲生母亲还要好,可见带大的儿子也是至亲的,有时候只生不养比只养不生的还不如。文明太后对拓拔弘的母子感情是不用怀疑的,但是后来文明太后却亲手毒死了这个儿子,原因是在于拓跋弘多次和冯太后对着干,多次侵犯冯太后的利益,最后就遭到了被杀的悲剧。



  公元465年五月北魏文成帝去世,对文明太后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加上北魏太原王车骑大将军乙浑欺凌这孤儿寡妇,他们母子面临了一次被灭绝的危险。这个时候文明太后表现出了非常的政治才干。她下令拓跋丕、陇西王源贺和牛益等人率兵收捕乙浑,镇压叛乱,很快叛乱被平,文明太后对北魏和拓跋弘都是倾心对待和尽心辅佐的。但是拓跋弘已经十二三岁,非常不喜欢自己的行动受人控制着,总想着有一天亲政。机会终于来了,公元467年文明太后迎来了她第一个孙子,拓跋弘也迎来了他第一个儿子。两个人都非常

高兴,文明太后和很多祖母一样开开心心的去抱孙子去了,把权力归还给14岁已经做为人父拓跋弘。



  原本是很和谐的一家,母慈子孝……



  拓跋弘亲政以后贬了不少冯太后临朝时期宠重和信任的大臣,并且还想把新人提拔起来不受嫡母控制,试图要重用一些对嫡母不满的人。这件事的确惹的文明太后非常不高兴,不但侵犯了自己的利益,而且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