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中国历史上的全部战役
十句话让你速记中国历史
中国人的第一次炒股:晚
古代民与官究竟是斗还是
中国“首富”解密:和珅
古代也有“黄金周”:苏
姬妾制度:古代最没人性
中国象棋--淝水之战残局
中国古代史,藩镇割据是
掀开古代官妓的神秘面纱
最新热门    
 
中国古代的杀伤武器:战国时弩箭射程达600米

时间:2010-4-29 10:48:29  来源:不详
度并在上面增加了刻度,这大大提高了发射弩箭的精确度,在满城刘胜墓中就曾出土望山上带刻度的弩机,这至少说明在公元前1世纪初这种新的瞄准方法已经使用。或许可以说,这种带刻度的望山是

现代枪械上表尺的最原始形态。



汉魏时期,还出现了一种可以连续发射的弩。蜀汉诸葛亮在战国时期防身用的小型袖珍连弩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创造出了一种叫做“元戎”的新式连弩。这种弩的弩臂中装有箭匣,箭匣可容长8寸的铁箭10支,一次装填,可连续发射10次,大大提高了射速,虽然射程较近,但在骑兵快速冲击至近距离时,可于强弩之后、格斗兵器之前发挥快射作用,以增大杀伤力。三国时,不仅蜀用连弩,魏国也有。在魏国第三次伐辽东之战时,主帅司马懿就曾使用连弩射击城防兵士。遗憾的是,这种连弩的具体形制已经失传,不过在当时专门讲“射法”的书就有8种之多,其中就有《望远连弩射法具》15篇,由此可知连弩在当时的使用较为普遍。



西晋灭亡后,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中原,这些原以游牧为业的民族,长于传统的弓箭骑射,此时的中原沙场上,纵横驰骋着弯弓跃马的彪悍骑兵。随着马镫的普遍使用,以及甲骑具装的流行,使得自西汉以来一直雄踞战场上的强弩步兵,渐渐势衰。只有偏居江东的汉族军队中,还在使用强弩。



四夷畏服中国劲兵



弩的使用在唐宋时期达到又一高峰。当时的弩主要有:臂旅弩、角弓弩、木单弩、竹竿弩、伏远弩5种。唐代重视士兵对强弩使用的熟练程度,无论是御林军还是骑兵,所选兵士都对使用弩的熟练程度有很高的要求。



宋代,由于传统的军马产地--河套地区落入西夏人之手,因此宋军只好以步兵为作战主力,而步兵兵器又以弓弩为主,弓弩兵在宋朝占六成以上。因此宋代统治者很注意发展弩,当时官修的《武经总要》甚至称弩是“中国之劲兵,四夷之畏服也”。宋代的弩有蹶张弩和床弩2种。公元1068年,李宏发明一种蹶张弩,叫神臂弓,这种神臂弓采用足力上弦,由一人发射。射程可达370多米,可贯穿重甲,故成为北宋军队体系中最重要的主战兵器。作战时,宋军一般都在阵前设置拒马,刀枪手居前掩护,弓弩在后。当敌军近至300米时,令一神臂弓手起立射之,若可入敌阵,则神臂弓手俱发。接近到200米时,弓箭手起立平射,若箭入敌阵,弓箭手起立射之。当敌至拒马,则枪兵与之肉搏。宋时常年与西夏作战的西北军,就擅长使

用弓弩压制西夏骑兵,种师道率军救援东京的战斗中,曾成功依据地形用神臂弓压制住金骑兵的攻击。



北宋时床弩盛行。所谓床弩,就是将一张或多张弩安装在床架上,绞动床弩上的轮轴来张弓装箭,多张弓的床弩一般是很多人来绞动轮轴,由于用几张弓合力发射,其弹射力远远超过单人使用的擘张弩、蹶张弩。《武经总要》中记载有双弓床弩、三弓弩、次三弓弩等多种。三弓弩是在床架上的前侧安置两弓后置一弓,用绳轴绞动张开,大的需70人方能张开,射程约500米。这种大的床弩在使用时分工明确,瞄准和射发都有专人管理。床弩所用的箭有大凿头箭、小凿头箭、一枪三剑箭、踏橛箭等,这些箭特别坚利,如踏橛箭射到城墙上,人可踏着它登城。澶渊之盟,北宋能取得较公平的条件,一定程度上与宋军在阵前用床弩将契丹大将萧达览射于马下,导致契丹人心生惧有关。

面对灵活多变的骑兵部队,弩的射速逐渐制约了它的威力,为此宋军在与金军作战时,多采用迭射法射箭。所谓迭射,就是前后排为3列,第一列发射时,第二列准备,第三列装箭,发射后第一列退至第三列位置装箭,第二三列进到第一二列位置,轮番

发射,最有名的迭射法战例就是公元1131年宋金和尚原之战,宋将吴蚧采用迭射法,配合夜袭、侧击及断粮道等战术,大败完颜宗弼所率金军主力,获得宋金战争中为数不多的大败金军主力骑兵集团的胜利。这种迭射法与几百年后火枪三段连射法原理,如出一辙。



火器兴起强弩之末



弩与弓相比,在精确度、杀伤力上有着极大的优势。西方当代兵器专家曾经测试过弓和弩的精确度,在距离一定的情况下,弩几乎每发必中,而弓大概要四五发才可命中一次。而且弩对类似人体的硅胶目标侵彻力可达近5厘米,人体一旦命中,生还基本无望;而弓只能穿透2厘米左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