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求长平之战:简介?

时间:2010-2-3 专题:长平之战
求长平之战:简介?
长平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的一场大规模野战。战役前后耗时3年,以秦军胜利,赵军失败而告终。是役秦军前后杀死赵国军人45万,被后人认为是战国形势的转折点。自此战后,其他的诸侯国均不再有对抗秦军的实力。秦统一中国的战争从而只剩下时间问题。

 公元元前260年夏,赵括接管了长平前线40馀万赵军。与此同时,秦国也秘密的派遣武安君白起抵达长平前线接替王龁指挥秦军。赵括到达前线后,收缩了兵力,准备主动进击秦军,企图一战而歼灭秦军,收复上党。白起以丹河东岸的长平城为依托,沿丹河东岸的天然髙岗构筑起长达18公里的主阵地,右翼一直延伸到小东仓河北岸,以抵御赵军主力的进攻。另安排25000人在决战开始后切断从石长城出击的赵军退路;另5000骑兵遮绝留守石长城的赵军与出击的赵军主力之间的联系。赵括在对秦军所知甚少的情况下,指挥主力出击屯扎在故关前的秦军部队。秦军按照白起的将令,接战不久后便诈败,沿着直通长平城的大道逃跑,把追击的赵军主力引诱到预设战场。赵括浑然不知秦军的诡计,指挥全军猛攻秦军阵地。秦军顽强抵抗,赵军无法攻破。此时,进击秦军的赵军主力已经远离故关12公里。预伏在小东仓河北岸的25000秦军这时突然出击切断了赵军的退路。5000骑兵也兵临故关前,使留守故关的赵军不敢出击支援。这样,赵军被完全分为两段。赵军出击的主力失去了后勤保障;留守的部队空守着粮草辎重却无法增援决战。秦军抓住有利的态势,派出部队从两翼攻击赵军。赵军分兵作战,不能取胜,被秦军压缩在了一条狭长的地带。面对险恶的战局,赵括命令部队原地筑垒防御,等待援兵。秦军乘势合围赵军于主阵地前。赵军被秦军围于野外的消息报到邯郸。赵孝成王意欲合纵抗秦,遣使求救于临近的楚、魏等诸侯国。但是,由于之前赵国使者入咸阳和谈得秦昭襄王厚遇,诸侯国均看在眼里,所以都不愿救赵。赵孝成王只得派出本国的部队赶往长平前线救援。秦国方面,得到合围住赵军主力的消息后,秦昭襄王亲自从咸阳赶到临近前线的河内郡,给所有的郡民赐爵一级,命令郡内十五岁以上男丁悉数出征前往支援长平前线,阻击赵国的援军。于是,被围的赵军无法得到援助和补给。9月,在被困46天后,赵括在突围时被秦军射杀。赵军再无战力,全体投降了秦军。秦军清点俘虏人数,竟有近40万人。是役秦军也伤亡过半,对人数众多的俘虏心有馀悸。白起于是假意许诺说准备把降兵中身体强健的留下带回秦国,而年老体弱伤残幼小的会放归赵国。赵人不疑。结果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近40万身体虚弱的赵国俘虏全体遭到秦军坑杀。唯有240名年纪幼小的赵人被秦军放归了赵国。长平之战以赵军的惨败,秦军的全面胜利结束。
经过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占领了野王城,切断了韩国上党郡和国都的联系。韩国想献出上党郡向秦求和,但是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请赵国发兵取上党郡。
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派左庶长王龁攻韩,夺取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驻兵于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长平村),以便镇抚上党之民。四月,王龁攻赵。赵派廉颇为将抵抗。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败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秦军又攻赵军垒壁,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双方僵持多日,赵军损失巨大。廉颇根据敌强己弱、初战失利的形势,决定采取坚守营垒以待秦兵进攻的战略。秦军多次挑战,赵国却不出兵。赵王为此屡次责备廉颇。秦相应侯范雎派人携千金向赵国权臣行贿,用离间计,散布流言说:“秦国所痛恨、畏惧的,是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廉颇容易对付,他快要投降了。”赵王既怨怒廉颇连吃败仗,士卒伤亡惨重,又嫌廉颇坚壁固守不肯出战,因而听信流言,便派赵括替代廉颇为将,命他率兵击秦。
赵括上任之后,一反廉颇的部署,不仅临战更改部队的制度,而且大批撤换将领,使赵军战力下降。秦见赵中了计,暗中命白起为将军,王龁为副将。赵括虽自大骄狂,但他畏惧白起为将。所以秦王下令“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白起面对鲁莽轻敌,高傲自恃的对手,决定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他命前沿部队担任诱敌任务,在赵军进攻时,佯败后撤,将主力配置在纵深构筑袋形阵地,另以精兵5000人,楔入敌先头部队与主力之间,伺机割裂赵军。8月,赵括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进攻行动。秦军假意败走,暗中张开两翼设奇兵胁制赵军。赵军乘胜追至秦军壁垒,秦早有准备,壁垒坚固不得入。白起令两翼奇兵迅速出击,将赵军截为三段。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的战势危急,只得筑垒壁坚守,以待救兵。秦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亲临河内督战,征发十五岁以上男丁从军,赏赐民爵一级,以阻绝赵国的援军和粮草,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
到了九月,赵兵已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赵括军队大败。四十几万士兵投降白起。白起使诈,把赵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小兵回赵国报信。赵国上下为之震惊。后因赵国的平原君写信给其妻子的弟弟魏国的信陵君,委托他向魏王发兵救赵,于是信陵君就去求魏王发兵救赵,魏王派晋鄙率十万大军救赵。但由于秦昭襄王的威胁,魏王只好让军队在邺城待命。信陵君为了救赵,只好用侯嬴计,窃得虎符,杀晋鄙,率兵救赵,在邯郸大败秦军,才避免赵国的过早灭亡。
[编辑本段]《史记》有关记载
长平之战长平之战-------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前263),白起攻(韩)南阳太行道,绝之。四十五年(前262),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其守冯亭与民谋日:“郑道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因使人报赵。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计之。平阳君日:“不如勿受。受之,祸大于所得。”平原君日:“无故得一郡,受之便。”赵受之,因封冯亭为华阳君。……
四十七年(前260),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龁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问,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
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于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日:“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编辑本段]影响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编辑本段]典故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译文: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都难不倒他,但是并不称赞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曰∶“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地方,而赵括太轻率的讨论它了。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打败赵军的人一定是赵括自己。”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变更了军法,轻率的任用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指挥奇兵,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博战,秦军用箭射死了赵括。
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国全部将它们活埋了。
长平之战的管理解读
长平之战,玄机重重:赵王临阵换掉德高望重的廉颇,却得到了包括蔺相如在内决策层的一致赞同;秦将白起居功至伟,却一再推脱攻灭赵国的重任,放弃再立功勋的机会;长平一役让秦国歼灭赵国主力,然而此后却耗费了长达32年的时间才灭掉赵国……用管理学的思维去解读这些迷思,会看到历史深处的另一番景象
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歼灭战鼻祖、秦国大将白起大破纸上谈兵的赵括,一举坑杀赵国降卒40万人,此为著名的“长平之战”。然而,这一役也留下了诸多迷思,耐人寻味。
赵国凭一将之力抵抗强秦,
焉能不败
战国后期,秦国起用商鞅实行变法,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对秦国的战略资源进行系统整合。虽然商鞅后被守旧派所杀,但其变法一直延续下来,以至秦国兵强马壮,对列国虎视眈眈。稍后,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军事实力大增,君臣睦、将相和,成为战国七雄中唯一能与秦“叫板”的国家。
这样,秦国与赵国之间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欲击赵,必须先占领赵国的侧翼,即当时属于韩国的上党地区。另一方面,韩国与秦国地形交错,可谓秦之“心腹大患”,因此,“远交近攻”策略的首攻目标自然就是韩国。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下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联系。束手无策的韩国欲献上党以求和,而上党军民却视秦为“虎狼之国”,转而投靠赵国。上党17城对赵国而言却是“烫手的山芋”:接收,等于与秦国宣战而引火烧身;拒绝,显然是自断双臂。而且,秦国的真正目标就是赵国,与其是否接收上党没有必然联系。
赵孝成王与群臣商议后,最终决定接受上党郡。为此,赵国派出45万大军驰援,领军人物是能攻擅守、战功卓著的廉颇。初战不利的廉颇开始退守,与秦军在长平丹河对岸形成相持态势,闭门不战,一晃就是三年。远道而来的秦军久攻不下,粮草补给困难,为摆脱被动局面,遂实施范睢的反间计。
于是,第一个问题出现了:听信谗言的赵孝成王准备撤换廉颇,竟然得到了决策层的一致通过。唯一提出不同意见的蔺相如并非支持廉颇,只是不看好赵括!廉颇老将为何如此不得人心?
要知道,秦军以60万大军进攻,赵国以45万精锐防守,在冷兵器时代攻守双方的均衡值一般为2∶1,赵军在军力对比上并不吃亏;而秦国国民经济实力雄厚,战略物资储备充足,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只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综合国力明显处于劣势,无法支持大规模的连年战争。显然,消耗战对赵国来讲绝非上策。
如此看来,廉颇持续三年的“拉锯战”过于保守,秦军有生力量并没有得到多少削弱,“以逸待劳、后发制人”过于空洞。战后,秦军承认60万大军死亡过半,主要是赵括接任后主动冲击、搏命拼杀造成的。赵括虽然纸上谈兵,但毕竟血性刚烈。
德高望重的廉颇始终没有制订出一个清晰、积极的战略计划,没有提出彻底打败秦军的战略愿景和配套措施,因此没有赢得老板(赵王)的信任和支持。能攻擅守的廉颇何不主动退守以集聚力量,拉长敌军战线后主动出击?或者通过侧面出击、断敌粮草,或者从45万大军中分出部分有生力量攻秦之要害,甚至同样实施反间计、美人计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老成持重的廉颇着实缺乏进取精神,虽不至于害己,客观上终究误国。更进一步,秦国志在灭赵,经过认真筹划后举全国之力进攻赵国,正面和侧面的、正当的和不正当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伐赵之前,秦王即遣使韩、魏,软硬兼施以使两国不敢救赵。当白起将赵括大军分割包围后,秦昭襄王亲赴河内(黄河中游地区)征召当地所有15岁以上男丁组成援军,并普赐民爵一级(秦王真不愧是激励大师)。正是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民兵部队,硬生生截断了赵括与都城邯郸的联系,使白起的野战军顺利完成了对赵军的“瓮中捉鳖”。
再看赵国,由于对秦国灭赵的战略野心认识不足,仓促应战,丢失了晋西南战略要地,以至于无险可守还消极避战。初战不利,赵国统治集团即遣使赴秦试探求和的可能性,这简直就是与虎谋皮,同时表现出联盟抗秦的反复犹豫。而秦国在加紧进攻的同时厚待赵使,一来以慢赵国抵抗之心,二来做出秦赵和谈的假象,使其余五国举棋不定而放弃援赵。
可以看出,秦国攻赵是蓄谋已久、志在必得的战略计划,是从君臣到子民的全面发动,从国力到外交的系统出击;赵国的抵抗则是瞻前顾后、心存侥幸的战役安排,不论是廉颇还是赵括,基本都是以一将之力(包括资源调配和智慧)抵抗秦之倾国雄师。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清朝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本人评价:大清是李鸿章一个人与全日本开战,焉能不败?
白起为何拒绝再担灭赵重任
长平一战,赵国家家出殡、户户发丧,战争力量遭到不可挽回的重创,综合国力一蹶不振。杀得兴起的白起主张直取赵都邯郸,一举灭赵。被逼上绝路的赵国也想起了“反间计”。公元前260年11月,一代合纵大师苏代受赵韩两国之托赴秦游说,秦相范雎出于维护自身地位与牵制白起的考虑,向秦昭襄王建议有条件地同赵韩两国议和。秦王准议,遂与赵韩两国全线停战。白起自然对范雎的罢兵休整之议大为不满,将相开始不合。
秦国罢兵后,赵国决策层内部关于是否如约割地的问题发生了激烈争议。最终赵王认识到,秦国休战是因力尽兵疲,亡赵之心不死,焉能割六城以资强敌?于是遣使赴齐国商洽合纵事宜,与魏国签订攻守同盟,将灵邱之地赠予楚相春申君以拉拢楚国,并派使节携厚礼入燕韩两国交好。赵国君臣深知,一旦与秦毁约,必然导致秦国大规模的报复性进攻,故而举国上下积极备战,士气高涨誓死抗秦。
秦昭襄王得知赵国公然毁约,还积极组织抵抗,深感被戏弄,决定命白起为将大举攻赵。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次白起拒不受命,主要理由是:赵本强国,虽然长平大败,仍具相当实力;而且目前上下一心,内修政务,外交合纵,秦国攻赵必败。
公元前259年9月,秦军大举伐赵,赵军则全线收缩,坚壁清野退守都城邯郸。赵国军民同仇敌忾,平原君更是毁家疏难,挫败了秦军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到第二年盛夏时节,秦军伤亡惨重,赵都邯郸依然屹立。秦昭襄王开始迁怒于人,认为范雎误国使秦国蒙羞,白起骄恃不为君用,决定再次任命白起代替王龁出任秦军统帅。让人吃惊的是,白起再次托病拒任,并搬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说法,力劝秦王尽快结束这场没有结果的战争。
秦王软硬兼施,白起却一根筋抗命到底。恼羞成怒的秦王决定剥夺白起的一切官职与爵位,将其赶出都城。随后在范雎的鼓动之下,余恨未尽的秦王赐剑令白起自裁。可怜有“运动战大师”之称的一代名将白起身首异处。
白起的死因,在于他挑战了老板的底线。经理人不管如何功高盖世,毕竟要以老板利益和企业利益为重,特别是当企业遇到困难和危机时,更不能斤斤计较于个人的不败战绩和市场声誉。白起打遍天下无敌手,却死于自己的短视和固执。
对于再度伐赵,白起为何如此不看好呢?因为白起之于赵国,等于魔鬼、等于死神;赵军投降是死路一条且斩立决,抵抗却可能求生。也就是说,担当灭赵重任,白起并非秦国的最佳人选,反而可能是最差人选。对此,白起的判断非常清晰,但他错在挑战了老板的底线,这一错误是致命的。退一步说,白起又犯了老将廉颇的错误,虽然总体判断正确,但没有创造性思维;擅长运动战、歼灭战而快刀斩乱麻的白起,大概学不会、也不屑于搞“温火褒汤”式的拉锯战、持久战。结果,廉颇间接地误国,白起直接地送命。
坑杀赵兵40万是最佳选择吗
公元前260年9月底,长平赵军被围断粮达46日。身先士卒的赵括中箭战死后,突围无望的40万赵军只好全体弃甲投降。登上胜利顶峰的白起开始发愁了:赵军显然是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被迫降秦的,他们家小均在故国,不会真的为秦国卖命;而且赵国民风彪悍,人数众多,秦军将难以控制而日久生变。白起面临着两难选择:放赵兵回国?无疑是前功尽弃、养虎遗患;既不能留用,就不如干脆杀掉,以绝后患。在解除赵军武装后,白起只将年幼者240余人放回,用以震慑赵国人心,将其余40万降卒设诈一举全部坑杀。
这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手段最残暴的一次杀降。白起摧毁了赵国的精锐武装,六国弱势已成,秦国一统天下只是时间问题。但同时,坑杀赵兵空前坚定了赵国人誓死抗秦的决心,又阻绝了其他五国的降秦之念。难道除了“放”、“用”和“杀”之外,白起真的别无选择吗?显然,40万俘虏的日用开支是天文数字,白起养不起他们。但40万人的大包袱,不正是要挟赵国投降的最好筹码吗?所谓战之胜者,全城为上。如果赵王坚持不投降,就等于要了40万降卒的性命。不用白起进攻,几乎涉及赵国所有家庭的士兵家属就会造反,执赵王以降秦。
嗜杀成性的白起确是一介武夫,穷兵黩武的秦王也犯了大错,他的战略愿景是统一六国,而不在于让赵国在短期内丧失对抗能力。目标和手段发生混淆,秦国的胜利成本空前加大了。长平大战一年后,当白起伏剑自刎之时,赵国开始了一番战略联盟、合纵抗秦之路,其间之艰苦卓绝、斗智斗勇堪称历史奇观。
邯郸被围之初,赵国即派使臣赴齐国借粮,未果;随后又请求姻亲之国魏国依约发兵相救,没想到畏惧强秦恫吓的魏国大军只是作壁上观。赵国平原君先是发动内弟魏公子信陵君相救,后亲率门客赴楚求援,毛遂自荐并以楚国国耻相激,楚王深受震动,命春申君黄歇率军救赵。对魏王苦谏无效的信陵君竟然走“小蜜路线”,通过魏王宠妾如姬窃取调兵虎符,挑选8万精锐部队驰援赵国。公元前259年12月,魏国的信陵君指挥魏楚联军,对秦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秦军三面受敌,全线崩溃,被赵军重重围困的两万秦军被迫投降。三国联军乘势收复河东六百里土地,秦兵死伤大半,丢失了6年以来所侵占的全部领土。从长平大战到邯郸之战,赵国先输后赢,但都城邯郸仅以城免;秦国先胜后败,但超级大国独霸天下的格局已成。随后,战国进入为期20年的相对和平或休战年代。
值得注意的是,秦国后期灭赵却颇费周折,甚至主要依靠的并非军事实力。公元前236年至前232年,秦国曾三次派兵伐赵,均没有占到多大便宜。直到嬴政亲政之后,借公元前229年赵国接连发生大地震和大饥荒之机向赵国发动全面进攻。秦将王翦再行反间之计,在赵王身边收买了宠臣郭开,诽谤、挑拨赵王杀害了大将李牧,赵国由是自毁长城。第二年,王翦攻克邯郸,俘获赵王而彻底灭赵。越战越勇的秦国终于在公元前221年一统天下。
换个角度分析,秦国自长平之战即歼灭赵国主力并独霸天下,却事隔32年后才最终灭赵,又过了7年才统一海内。可以想见,长平之战秦国坑杀40万赵国降卒起到了何等强烈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白起协助秦王开创了一个以暴制暴、以毒攻毒,乃至以狡诈毒辣对残忍无信的历史进程。公元前207年,项羽与秦军在巨鹿展开殊死大战,九战九胜俘获秦军主力20万人。随后,项羽背信在新安城(今河南渑池东)下令将20万降卒全部活埋。仅数月后,统治历史仅14年的短命王朝“暴秦”灰飞烟灭。5年后的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拔剑自刎。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视万民性命为草芥者必自毙。
[编辑本段]遗址
地址:山西省高平市东西梁山之间丹河附近河谷地带。
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战况最为惨烈的著名战例之一。长平之战40年后,秦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尽管赵国等国史籍对长平之战曾有详细记载,但“焚书坑儒”后,六国史籍大多被付之一炬。《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对此战虽有记载,也是吝啬地匆匆带过,语焉不详。历朝历代对长平之战遗址有所考证,但均无具体成果,更没发现一处成规模的尸骨坑。就在众多学者为解开这桩悬案四处寻找线索时,14年前,高平市永录乡永录村村民李珠孩在自家梨园里锄地时意外揭开了谜底,沉睡了两千多年的长平古战场终于重见天日。
长平之战遗址是第二批山西省文保单位。
长平之战,是先秦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参战人数赵军45万人,秦军保守估计也在百万以上;长平之战,是古代军事史上被讨论最多的战役之一,从国家战略到具体战术,军事家直到现在都在探讨它的得失;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史最扑朔迷离的战役,白起如何坑赵,赵括如何战死……层层迷雾一直笼罩在史书中;长平之战,是一场对中国历史走向有着深远影响的战役之一,它催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的大帝国。

编辑摘要

长平之战遗址

《孟子·离娄》描绘战国时期的战争场面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纵观烽火连天、刀光剑影的270年战国历史,可知这番话并没有夸张的成分。当然,就战争规模之大,杀伤程度之烈而言,在当时的众多战争中,没有比秦、赵长平之战更为惊心动魄的了。

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秦军伐韩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韩国上下大为恐慌,议献上党以息秦兵,郡守冯亭不愿入秦,遂派使者向赵请降,赵王欣然接受上党。秦君震怒,命左庶长王龁率军再攻上党,赵遂命廉颇率军赴援,与秦军相持于长平。第三年,秦使千金行反间于赵,七月,赵人换将,以赵括代廉颇出战,大败,赵卒被坑四十万。此战被认为是战国形势的转折点。此后,诸国均不再有对抗秦军的实力,秦统一中国的战争从而只剩下时间问题。

目录[隐藏]
1秦赵实力对比
2战争起因
3战争经过之相持阶段
4战争经过之决战阶段
5成败得失
6历史地位
7相关文献
8参考文献
长平之战-秦赵实力对比  
双方大军近百万,这对后勤和粮草物资是极大的压力。因此这场战争也是双方综合国力的比拼。

对比战前双方的经济实力,秦地处《禹贡》之雍州,土地属上上等。秦孝公继位后,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秦国迅速富强起来。之后几世经营,兵强国富。长平之战将发生时,秦北有胡宛之利,南有巴蜀之饶,东控潼关之险,奖励耕战,故战争经济十分雄厚,各种战略物资的储备非常充足。且水利发达,常以水道运送军需。赵国地处《禹贡》之冀州,农业资源不如秦、齐、魏等国。赵“地薄人众”,地处北方,虽疆域广阔而耕地有限,历来又农商并重,且其“民俗懁急,仰利机而食”、“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桑”,因此农业经济在六国中较为落后。虽然战国中期经赵武灵王改革,一度国力大盛,然而比之秦国商鞅变法,赵国改革局限于军事领域,政治经济改革则相对薄弱,之后又发生了沙丘宫变,赵国内乱,实力再度下滑,而赵惠文王继位后一直没有时机推行赵国的二次变法,于是赵国在战国后期“农业发展相对滞后,不再适应连年大规模争雄战争的需要”,战争储备并不充足,无力支持大规模的长期战争。

再比较两国军事实力,秦军有“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地近西北,民风凶悍尚武,秦马优良,秦车迅猛,称得上是超级军事大国。且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在战场上的秦军士兵所向披靡。赵国有“带甲之士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以弩弓骑兵见长,赵组建骑兵部队较早,故赵骑兵训练有素,军事素养较高,经验丰富。如此看来,赵国军事实力略弱于秦,至多与秦持平。

综上所述,赵国之综合国力要劣于秦国。

长平之战-战争起因  

各国疆域图

秦国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以来,制定正确的兼并战略: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国势如日中天;连横破纵,远交近攻,外交连连得手;旌旗麾指,铁骑驰骋,军事胜利捷报频传。100余年中,蚕食缓进,重创急攻,破三晋,败强楚,弱东齐,构成了对山东六国的战略进攻态势。在秦国的咄咄兵锋面前,韩、魏屈意奉承,南楚自顾不暇,东齐力有不逮,北燕无足轻重。只有赵国,自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以来,国势较盛,军力较强,对外战争胜多负少,且拥有廉颇、赵奢、李牧等一批能征惯战的将领,尚可与强秦进行一番周旋。

此时,秦要统一六国,首先就要扫除三晋,打通东进的道路。于是秦赵间一场大战即将发生。

秦昭王根据丞相范睢“远交近攻”的战略构想,从公元前268年起,先后出兵攻占了魏国的怀(今河南武陟西)、邢丘(今河南温县附近),迫使魏国亲附于己。接着又大举攻韩,先后攻取了陉(今河南济源西北)、高平(今河南济源西南)、少曲(今河南济源西)等地。并于公元前261年攻克野王(今河南沁阳),将韩国拦腰截为二段。消息传来,韩国朝廷上下一片惊恐,赶忙遣使入秦,以献上党郡(今山西长治一带)向秦求和。

然而,韩国的上党太守冯亭却不愿献地入秦,而是做出了献上党之地于赵的选择。他的用意当然清楚:转移秦军锋芒,促成赵、韩携手,联合抵御秦国。

赵王接受平原君赵胜的建议,欣然受地,派赵胜前往接受上党,将上党郡并入自己的版图。赵国的这一举动,无异于虎口夺食,引起秦国的极大不满,秦、赵之间的矛盾因此而全面激化了。范睢遂建议秦王乘机出兵攻赵。秦王便于公元前262年命令秦军一部进攻韩国缑氏(今河南偃师西南),直趋荥阳,威慑韩国,同时命令左庶长王龁率领大军扑向赵国,攻打上党。上党赵军兵力不敌,退守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

长平之战-战争经过之相持阶段  

秦赵进军路线

赵王闻报秦军长驱东进,只好兴师应战,派遣大将廉颇率赵军主力开往长平,企图重新占据上党。公元前262年春夏间,廉颇在空仓岭一线布防,王龁率军于沁河沿线准备突击。战事是由赵空仓岭守军同秦前哨部队遭遇开始的,守军招架不住,秦军步步进逼。是年七月,空仓岭南北几十里防线—一西垒壁(一作西长垒)完全陷落,赵军退守丹河,秦赵隔河相峙。

赵军固守有利地形,以丹河为依托,全力加固丹河防线。此后,“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就这样,他充分利用占据的有利地势,固守阵脚,以不变应万变,一连坚持数载,实力强而急于一战的王龁却一筹莫展,始终不能跨越丹河一步。至此,战争进入不分胜负的胶着阶段。

长平之战-战争经过之决战阶段  
战争相持三年,秦赵两国都已不堪重负,经济将近崩溃。《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载白起言“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吕氏春秋?应言篇》亦有“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索”的记载。而赵国也“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于是双方都谋求速战以求摆脱困境。

秦国的战争指导者毕竟棋高一着,他们运用谋略来打开缺口,为尔后的战略进攻创造条件。一方面他们借赵国使者郑朱到秦国议和的机会,故意殷勤招待郑朱,向各国制造秦、赵和解的假象,使赵国在外交上丧失了与各国“合纵”的机会,陷于被动和孤立。另一方面,又采用离间计,派人携带财宝前赴赵都邯郸收买赵王的左右权臣,挑拔离间赵王与廉颇的关系。四处散布流言:廉颇不足畏惧,他固守防御,是出于投降秦军的目的,秦军最害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终于借赵王之手,把廉颇从赵军主帅的位置上拉了下来;并使赵王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反对谏阻,任命赵括为赵军主帅。

赵括是一个缺乏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的庸人。他上任后,一反廉颇所为,更换将佐,改变军中制度,于是赵军上下离心离德,斗志消沉。他还改变了廉颇的战略防御方针,积极筹划战略进攻,企图一举而胜,夺回上党。

秦国听说赵国任赵括为将,立刻调整了自己的军事部署:立即增加军队,征调骁勇善战的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代替王龁统率秦军。为了避免引起赵军的注意,秦王下令军中严守这一机密:“有敢泄武安君为将者斩。”白起是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将领,久经沙场,曾大战伊阙,斩杀韩、魏联军24万;南破楚国,入鄢、郢,焚夷陵,打得楚人丧魂落魄。只会背吟几句兵书的赵括哪里是他的对手。

白起到任后,针对赵括没有实战经验、求胜心切、鲁莽轻敌等弱点,采取了诱敌入伏、分割包围而后予以聚歼的正确作战方针,对兵力作了周密细致的部署,造成了“以石击卵”的强大态势。

白起的具体作战部署是,以原先的第一线部队为诱敌部队,等待赵军出击后,即向预设主阵地长壁方面撤退,诱敌深入;其次,巧妙利用长壁构筑袋形阵地,以主力守卫营垒,抵挡阻遏赵军的攻势,并组织一支轻装锐勇的突击部队,待赵军被围后,主动出击,消耗赵军的有生力量;其三,动用奇兵2.5万人埋伏在两边侧翼,待赵军出击后,及时穿插到赵军的后方,切断赵军的退路,协同主阵地长壁上的秦军主力,完成对出击赵军的包围;其四,用5千精锐骑兵插入渗透到赵军营垒的中间,牵制和监视营垒中的剩余赵军。


决战图

战局的发展果然按着白起所预定的方向进行。公元前260年8月,对秦军动态茫昧无知的赵括统率赵军主力向秦军发起了大规模的出击。两军稍事交锋,秦军的诱敌部队即佯败后撤。鲁莽的赵括不问虚实,立即率军实施追击。当赵军前进到秦军的预设阵地——长壁后,即遭到了秦军主力的坚强抵抗,攻势受挫,被阻于坚壁之下。赵括欲退兵,但为时已晚,预先埋伏于两翼的秦2.5万奇兵迅速出击,及时穿插到赵军进攻部队的侧后,抢占了西壁垒(今山西高平北的韩王山高地),截断了出击赵军与其营垒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对出击赵军的包围。另外的5000秦军精骑也迅速地插到了赵军的营垒之间,牵制、监视留守营垒的那部分赵军,并切断赵军的所有粮道。与此同时,白起又下令突击部队不断出击被围困的赵军。赵军数战不利,情况十分危急,被迫就昭王听到赵军业已被包围的消息,便亲赴河内(今河南沁阳及其附近地区),把当地15岁以上的男丁全部编组成军,全力增援长平战场。这支部队开进到长平以北的今丹朱岭及其以东一带高地,进一步断绝了赵国的援军和后勤补给,从而确保了白起彻底地歼灭被围的赵军。

到了九月,赵军断粮已达46天,内部互相残杀以食,军心动摇,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整支部队,局势非常危急。赵括组织了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秦军阵地,希望能打开一条血路突围,但都未能奏效。绝望之中,赵括孤注一掷,亲率赵军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仍遭惨败,连他本人也丧身于秦军的箭镞之下。赵军失去主将,斗志全无,遂不复再作抵抗,40余万饥疲之师全部向秦军解甲投降。这40余万赵军降卒,除幼小的240人之外,全部为白起所残忍坑杀。秦军终于取得了空前激烈残酷的长平之战的彻底胜利。

长平之战-成败得失  
长平之战秦胜赵败的结局并不是偶然的。除了总体力量上秦对赵占有相对的优势外,双方战略上的得失和具体作战艺术运用上的高低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秦军之所以取胜,在于:首先是分化瓦解了关东六国的战略同盟;其次是巧妙使用离间计,诱使赵王犯下置将不当的严重错误;其三是择人得当,起用富于谋略、骁勇善战的白起为主将;其四是白起善察战机,用兵如神,诱敌出击,然后用正合奇胜的战法分割包围赵军,痛加聚歼;其五是在战斗的关键时刻,秦国上下一体动员,及时增援,协调配合,断敌之援。为白起实施正确的作战指挥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赵军之所以惨败,在于:第一,不顾敌强我弱的态势,贸然开战,一味追求进攻;第二,临阵易将,让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替代执行正确防御战略的廉颇统帅赵军,中了秦人的离间之计;第三,在外交上不善于利用各国仇秦的心理,积极争取与国,引为己助;第四,赵括不知“奇正”变化、灵活用兵的要旨,既无正确的作战方针,又不知敌之虚实,更未能随机制宜摆脱困境,始终处于被动之中;第五,具体作战中,屡铸大错。决战伊始,即贸然出击,致使被围。被围之后,只知消极强行突围,未能进行内外配合,打通粮道。终于导致全军覆灭的悲惨下场。

长平之战-历史地位  
长平之战结果,赵军固全军覆没,秦亦死亡过半,即双方死亡百万左右。是役成为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诚如古人论及东周500年的战争时,唯推晋阳、长平两役,所谓“晋阳之围,悬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卤”。

长平之战中,秦军前后共歼赵军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这场战争由于秦取得全胜,由其统一的形势已成不可逆转,从此急转直下。长平之役,标志着以列国林立、兼并战争频仍为时代特征的战国一代行将终结,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就要临降了。

长平一役,为战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史上最大的战争,不仅仅有着列国中最主要国家最高决策层战略成败得失值得研究,也集中了战国一代最优秀最杰出的军事战略家——廉颇、白起等将领的参与,包含着这群千古名将指挥如神的运筹帏幄,因此凝聚着中国古代悠久的发达的军事科学理论和实践。

长平之战-相关文献  

当时形成的列国文献,多毁于秦火,传世的有关记载长平之战的上古早期文献,首推《史记》,次为《战国策》。其中又以《史记》的《白起王翦列传》和《廉颇蔺相如列传》最为详实,次为《战国策?赵策一?秦王谓公子他》、《史记?赵世家》,又次为《战国策?赵策三?秦赵战于长平》、《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新序?善谋》、《史记?田完世家》。《史记?秦本纪》、《韩世家》则以大事记体行文,略事梗概。《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魏策四?长平之役》、《齐策二?秦攻赵长平》、《中山策?昭王既息民缮兵》、《秦策三?谓应侯曰君禽马服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等,或限于列国有关幕后外交(纵横)活动,或战后君臣间抑策士游说中有关得失论证。另有《战国策?秦策三?蔡泽见逐于赵》、《韩非子?显学篇》提到、《吕氏春秋?应言篇》、《睡虎地秦简“编年记”》。

又有方志《上党记》、《风土记》等,发挥地方文献优势,于当年主战场的地理方位、范围和秦赵两军对峙态势、战守的记载,显然又比上述群籍具体、确切得多。

后有司马光修《通鉴》。此外古人笔记、论著亦多有论述,如胡应麟《少室山房集》等。

今人论著甚多,如杨宽《战国史》、台湾三军大学《中国历代战争史》、张颔先生在《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59年第2期著文《古长平战场资料研究》、张景贤先生在《历史教学》1982年第9期、1983年第1l期先后著文《长平之战时间考辨》、《长平之战时间再辨》;杨宽先生在《历史教学》1983年第3期、1983年第11期先后著文《关于长平之战的时间》、《再谈长平之战的时间》等等。近年对长平之战的专著首推靳生禾、谢鸿喜《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最大战役之研究》、王树新主编《战国长平之战新考》。

影响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由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一国遭受毁灭性打击,从而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编辑本段]典故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译文: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都难不倒他,但是并不称赞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曰∶“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地方,而赵括太轻率的讨论它了。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打败赵军的人一定是赵括自己。”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变更了军法,轻率的任用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指挥奇兵,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博战,秦军用箭射死了赵括。
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国全部将它们活埋了。
长平之战的管理解读
长平之战,玄机重重:赵王临阵换掉德高望重的廉颇,却得到了包括蔺相如在内决策层的一致赞同;秦将白起居功至伟,却一再推脱攻灭赵国的重任,放弃再立功勋的机会;长平一役让秦国歼灭赵国主力,然而此后却耗费了长达32年的时间才灭掉赵国……用管理学的思维去解读这些迷思,会看到历史深处的另一番景象
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歼灭战鼻祖、秦国大将白起大破纸上谈兵的赵括,一举坑杀赵国降卒40万人,此为著名的“长平之战”。然而,这一役也留下了诸多迷思,耐人寻味。
赵国凭一将之力抵抗强秦,
焉能不败
战国后期,秦国起用商鞅实行变法,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对秦国的战略资源进行系统整合。虽然商鞅后被守旧派所杀,但其变法一直延续下来,以至秦国兵强马壮,对列国虎视眈眈。稍后,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军事实力大增,君臣睦、将相和,成为战国七雄中唯一能与秦“叫板”的国家。
这样,秦国与赵国之间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欲击赵,必须先占领赵国的侧翼,即当时属于韩国的上党地区。另一方面,韩国与秦国地形交错,可谓秦之“心腹大患”,因此,“远交近攻”策略的首攻目标自然就是韩国。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下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联系。束手无策的韩国欲献上党以求和,而上党军民却视秦为“虎狼之国”,转而投靠赵国。上党17城对赵国而言却是“烫手的山芋”:接收,等于与秦国宣战而引火烧身;拒绝,显然是自断双臂。而且,秦国的真正目标就是赵国,与其是否接收上党没有必然联系。
赵孝成王与群臣商议后,最终决定接受上党郡。为此,赵国派出45万大军驰援,领军人物是能攻擅守、战功卓著的廉颇。初战不利的廉颇开始退守,与秦军在长平丹河对岸形成相持态势,闭门不战,一晃就是三年。远道而来的秦军久攻不下,粮草补给困难,为摆脱被动局面,遂实施范睢的反间计。
于是,第一个问题出现了:听信谗言的赵孝成王准备撤换廉颇,竟然得到了决策层的一致通过。唯一提出不同意见的蔺相如并非支持廉颇,只是不看好赵括!廉颇老将为何如此不得人心?
要知道,秦军以60万大军进攻,赵国以45万精锐防守,在冷兵器时代攻守双方的均衡值一般为2∶1,赵军在军力对比上并不吃亏;而秦国国民经济实力雄厚,战略物资储备充足,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只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综合国力明显处于劣势,无法支持大规模的连年战争。显然,消耗战对赵国来讲绝非上策。
如此看来,廉颇持续三年的“拉锯战”过于保守,秦军有生力量并没有得到多少削弱,“以逸待劳、后发制人”过于空洞。战后,秦军承认60万大军死亡过半,主要是赵括接任后主动冲击、搏命拼杀造成的。赵括虽然纸上谈兵,但毕竟血性刚烈。
德高望重的廉颇始终没有制订出一个清晰、积极的战略计划,没有提出彻底打败秦军的战略愿景和配套措施,因此没有赢得老板(赵王)的信任和支持。能攻擅守的廉颇何不主动退守以集聚力量,拉长敌军战线后主动出击?或者通过侧面出击、断敌粮草,或者从45万大军中分出部分有生力量攻秦之要害,甚至同样实施反间计、美人计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老成持重的廉颇着实缺乏进取精神,虽不至于害己,客观上终究误国。更进一步,秦国志在灭赵,经过认真筹划后举全国之力进攻赵国,正面和侧面的、正当的和不正当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伐赵之前,秦王即遣使韩、魏,软硬兼施以使两国不敢救赵。当白起将赵括大军分割包围后,秦昭襄王亲赴河内(黄河中游地区)征召当地所有15岁以上男丁组成援军,并普赐民爵一级(秦王真不愧是激励大师)。正是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民兵部队,硬生生截断了赵括与都城邯郸的联系,使白起的野战军顺利完成了对赵军的“瓮中捉鳖”。
再看赵国,由于对秦国灭赵的战略野心认识不足,仓促应战,丢失了晋西南战略要地,以至于无险可守还消极避战。初战不利,赵国统治集团即遣使赴秦试探求和的可能性,这简直就是与虎谋皮,同时表现出联盟抗秦的反复犹豫。而秦国在加紧进攻的同时厚待赵使,一来以慢赵国抵抗之心,二来做出秦赵和谈的假象,使其余五国举棋不定而放弃援赵。
可以看出,秦国攻赵是蓄谋已久、志在必得的战略计划,是从君臣到子民的全面发动,从国力到外交的系统出击;赵国的抵抗则是瞻前顾后、心存侥幸的战役安排,不论是廉颇还是赵括,基本都是以一将之力(包括资源调配和智慧)抵抗秦之倾国雄师。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清朝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本人评价:大清是李鸿章一个人与全日本开战,焉能不败?
白起为何拒绝再担灭赵重任
长平一战,赵国家家出殡、户户发丧,战争力量遭到不可挽回的重创,综合国力一蹶不振。杀得兴起的白起主张直取赵都邯郸,一举灭赵。被逼上绝路的赵国也想起了“反间计”。公元前260年11月,一代合纵大师苏代受赵韩两国之托赴秦游说,秦相范雎出于维护自身地位与牵制白起的考虑,向秦昭襄王建议有条件地同赵韩两国议和。秦王准议,遂与赵韩两国全线停战。白起自然对范雎的罢兵休整之议大为不满,将相开始不合。
秦国罢兵后,赵国决策层内部关于是否如约割地的问题发生了激烈争议。最终赵王认识到,秦国休战是因力尽兵疲,亡赵之心不死,焉能割六城以资强敌?于是遣使赴齐国商洽合纵事宜,与魏国签订攻守同盟,将灵邱之地赠予楚相春申君以拉拢楚国,并派使节携厚礼入燕韩两国交好。赵国君臣深知,一旦与秦毁约,必然导致秦国大规模的报复性进攻,故而举国上下积极备战,士气高涨誓死抗秦。
秦昭襄王得知赵国公然毁约,还积极组织抵抗,深感被戏弄,决定命白起为将大举攻赵。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次白起拒不受命,主要理由是:赵本强国,虽然长平大败,仍具相当实力;而且目前上下一心,内修政务,外交合纵,秦国攻赵必败。
公元前259年9月,秦军大举伐赵,赵军则全线收缩,坚壁清野退守都城邯郸。赵国军民同仇敌忾,平原君更是毁家疏难,挫败了秦军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到第二年盛夏时节,秦军伤亡惨重,赵都邯郸依然屹立。秦昭襄王开始迁怒于人,认为范雎误国使秦国蒙羞,白起骄恃不为君用,决定再次任命白起代替王龁出任秦军统帅。让人吃惊的是,白起再次托病拒任,并搬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说法,力劝秦王尽快结束这场没有结果的战争。
秦王软硬兼施,白起却一根筋抗命到底。恼羞成怒的秦王决定剥夺白起的一切官职与爵位,将其赶出都城。随后在范雎的鼓动之下,余恨未尽的秦王赐剑令白起自裁。可怜有“运动战大师”之称的一代名将白起身首异处。
白起的死因,在于他挑战了老板的底线。经理人不管如何功高盖世,毕竟要以老板利益和企业利益为重,特别是当企业遇到困难和危机时,更不能斤斤计较于个人的不败战绩和市场声誉。白起打遍天下无敌手,却死于自己的短视和固执。
对于再度伐赵,白起为何如此不看好呢?因为白起之于赵国,等于魔鬼、等于死神;赵军投降是死路一条且斩立决,抵抗却可能求生。也就是说,担当灭赵重任,白起并非秦国的最佳人选,反而可能是最差人选。对此,白起的判断非常清晰,但他错在挑战了老板的底线,这一错误是致命的。退一步说,白起又犯了老将廉颇的错误,虽然总体判断正确,但没有创造性思维;擅长运动战、歼灭战而快刀斩乱麻的白起,大概学不会、也不屑于搞“温火褒汤”式的拉锯战、持久战。结果,廉颇间接地误国,白起直接地送命。
坑杀赵兵40万是最佳选择吗
公元前260年9月底,长平赵军被围断粮达46日。身先士卒的赵括中箭战死后,突围无望的40万赵军只好全体弃甲投降。登上胜利顶峰的白起开始发愁了:赵军显然是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被迫降秦的,他们家小均在故国,不会真的为秦国卖命;而且赵国民风彪悍,人数众多,秦军将难以控制而日久生变。白起面临着两难选择:放赵兵回国?无疑是前功尽弃、养虎遗患;既不能留用,就不如干脆杀掉,以绝后患。在解除赵军武装后,白起只将年幼者240余人放回,用以震慑赵国人心,将其余40万降卒设诈一举全部坑杀。
这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手段最残暴的一次杀降。白起摧毁了赵国的精锐武装,六国弱势已成,秦国一统天下只是时间问题。但同时,坑杀赵兵空前坚定了赵国人誓死抗秦的决心,又阻绝了其他五国的降秦之念。难道除了“放”、“用”和“杀”之外,白起真的别无选择吗?显然,40万俘虏的日用开支是天文数字,白起养不起他们。但40万人的大包袱,不正是要挟赵国投降的最好筹码吗?所谓战之胜者,全城为上。如果赵王坚持不投降,就等于要了40万降卒的性命。不用白起进攻,几乎涉及赵国所有家庭的士兵家属就会造反,执赵王以降秦。
嗜杀成性的白起确是一介武夫,穷兵黩武的秦王也犯了大错,他的战略愿景是统一六国,而不在于让赵国在短期内丧失对抗能力。目标和手段发生混淆,秦国的胜利成本空前加大了。长平大战一年后,当白起伏剑自刎之时,赵国开始了一番战略联盟、合纵抗秦之路,其间之艰苦卓绝、斗智斗勇堪称历史奇观。
邯郸被围之初,赵国即派使臣赴齐国借粮,未果;随后又请求姻亲之国魏国依约发兵相救,没想到畏惧强秦恫吓的魏国大军只是作壁上观。赵国平原君先是发动内弟魏公子信陵君相救,后亲率门客赴楚求援,毛遂自荐并以楚国国耻相激,楚王深受震动,命春申君黄歇率军救赵。对魏王苦谏无效的信陵君竟然走“小蜜路线”,通过魏王宠妾如姬窃取调兵虎符,挑选8万精锐部队驰援赵国。公元前259年12月,魏国的信陵君指挥魏楚联军,对秦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秦军三面受敌,全线崩溃,被赵军重重围困的两万秦军被迫投降。三国联军乘势收复河东六百里土地,秦兵死伤大半,丢失了6年以来所侵占的全部领土。从长平大战到邯郸之战,赵国先输后赢,但都城邯郸仅以城免;秦国先胜后败,但超级大国独霸天下的格局已成。随后,战国进入为期20年的相对和平或休战年代。
值得注意的是,秦国后期灭赵却颇费周折,甚至主要依靠的并非军事实力。公元前236年至前232年,秦国曾三次派兵伐赵,均没有占到多大便宜。直到嬴政亲政之后,借公元前229年赵国接连发生大地震和大饥荒之机向赵国发动全面进攻。秦将王翦再行反间之计,在赵王身边收买了宠臣郭开,诽谤、挑拨赵王杀害了大将李牧,赵国由是自毁长城。第二年,王翦攻克邯郸,俘获赵王而彻底灭赵。越战越勇的秦国终于在公元前221年一统天下。
换个角度分析,秦国自长平之战即歼灭赵国主力并独霸天下,却事隔32年后才最终灭赵,又过了7年才统一海内。可以想见,长平之战秦国坑杀40万赵国降卒起到了何等强烈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白起协助秦王开创了一个以暴制暴、以毒攻毒,乃至以狡诈毒辣对残忍无信的历史进程。公元前207年,项羽与秦军在巨鹿展开殊死大战,九战九胜俘获秦军主力20万人。随后,项羽背信在新安城(今河南渑池东)下令将20万降卒全部活埋。仅数月后,统治历史仅14年的短命王朝“暴秦”灰飞烟灭。5年后的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拔剑自刎。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视万民性命为草芥者必自毙。


长平之战-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2]刘向集录,范祥雍笺证.《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沈长云,魏建震,白国红等.《赵国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0.
[4]靳生禾、谢鸿喜《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最大战役之研究》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
[5]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王树新等主编《战国长平之战新考》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7]杨宽《关于长平之战的时间》.天津:历史教学. 1983,第3期
[8]杨宽《再谈长平之战的时间》.天津:历史教学. 1983,第11期
[9]韩兆琦《史记笺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