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桂林的历史

时间:2010-2-3 专题:桂林之战
桂林的历史

桂林历史文化大事庞勋桂林起义【庞勋桂林起义】唐咸通六年(865),懿宗派兵征南诏,下令在徐、泗地区(今江苏徐州、安徽泗县地区)募兵2000人,开赴邕州,其中分出800人戍守桂林,约定3年期满后即调回原籍。徐泗观察使崔彦曾一再食言背约,戍兵在桂林防守6年,仍无还乡希望。戍兵苦于兵役,群情激愤,公推粮科判官庞勋为首起兵,哗变北还。庞勋率领数百人,历尽艰苦,由桂林、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到达徐州。在徐州,树起农民起义的旗帜。后庞勋在安徽宿州战死,起义失败。狄青平侬智高班师桂林【狄青平侬智高班师桂林】宋皇四年(1052),广源州首领侬智高与广州进士黄玮、黄师宓等密谋起事,攻陷邕州,自立为"仁惠皇帝",并攻克了横、贵、龚、浔、藤、梧、封、康、端诸州。这场反宋战事,震动了岭南。皇五年(1053),北宋遣大将狄青率兵南下,会合孙沔、余靖等地方戍军,与侬智高大战于昆仑关(今广西邕宁县与宾阳县交界处),叛军惨败,奔逃大理。狄青班师桂林,宋王朝对有功将士均重赏厚封。在桂林立有《大宋平蛮碑》和《平蛮三将题名》碑,以纪征"蛮"功绩。设立书院【设立书院】桂林最早的书院是南宋创建的宣成书院,该书院历元、明、清,不断维修和扩建。明代,文昌门外增设一所漓江书院,不久即停办。至清代,书院逐渐增多,计有宣成、秀峰、榕湖(经古)、桂山四大书院,还建有专课幼童启蒙的蒙泉、爱日、培风和兑泽等四间小书院。马?抗元斗争【马?抗元斗争】元至元十四年(1277),元将阿里海牙统兵攻取广西,南宋守将马?以经略使名义统领屯戍诸军,奋力保卫静江府。马?以守土有责,带领3000戍军士兵,凿马坑,断岭道,坚守桂北严关。元军屡攻严关不下,乃改变进攻战术,偏师平乐,过临桂,前后夹攻桂林,马?被迫退守桂林城。在城内无粮草、城外无援兵的情况下,马?与士兵夜不解甲坚守达3月之久。元军强攻不下,便以少数兵力轮番佯攻西门,却以精兵突击东门。外城被攻破后,内城无险可守,马?率残部和元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终因寡不敌众,受伤被俘,壮烈牺牲。马?的部将娄铃辖率领200多士兵,仍坚守月城达10余日,最后集体殉国。靖江王就藩桂林【靖江王就藩桂林】为巩固明朝朱姓的一统天下,朱元璋采取了"众建宗亲以藩王室"的政策,于洪武二年(1369)定封建诸王之制。洪武三年(1370)封诸王子为各地藩王。在22个藩王之中,其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洪武九年(1376)就藩桂林,因"淫虐于市"激起"粤人怨咨"而被削爵,洪武二十五年(1392)去世。朱守谦削爵后,由其嫡子朱赞仪继位,永乐元年(1403)就藩桂林。此后,靖江王代代相传,朱佐敬(庄简王)、朱相承(怀顺王)、朱规裕(昭和王)、朱约麒(端懿王)、朱经扶(安肃王)、朱邦宁(恭惠王)、朱任昌(康僖王)、朱履焘(温裕王)、朱任晟(荣穆王)以及朱亨嘉和朱亨?,共14任。孔有德于清顺治七年(1650)攻陷桂林,朱亨?自尽,靖江王历史结束。韦银豹两袭靖江王府【韦银豹两袭靖江王府】明景泰年间(1450~1456),桂林地区的古田发生饥荒,官府仍逼农民交粮纳税,于是爆发了由壮族首领韦朝威和覃万贤率领的农民起义。嘉靖三十二年(1553),韦朝威不幸病死,起义队伍由其儿子韦银豹领导。嘉靖四十三年(1564)春节前夕,韦银豹率领一支精悍的队伍,由平乐北上永福,袭击桂林,趁夜潜入城中,攻入藩库,夺库银4万两,并杀死参政黎民衷。嘉靖四十四年(1565)秋,韦银豹第二次攻打桂林,因城里守军早有戒备而败。韦银豹两次袭击桂林的行动,扰乱了明朝在广西统治的中枢。隆庆四年(1570),朝廷对古田起义军采取合围进剿策略,经3月苦战,起义军终力不能支,遭到残酷镇压,被屠杀者达7000多人。韦银豹等被俘处死,古田起义失败。孔有德在桂林【孔有德在桂林】孔有德早年为明朝总兵毛文龙部校,后官至登州参将,不久叛明附清,自称都元帅。崇祯九年(1636)封恭顺王,顺治三年(1646)授平南大将军。顺治六年(1649)改封定南王,顺治七年(1650)十一月率兵自湖南攻入桂林。在桂林,杀害留守瞿式耜、总督张同敞于叠彩山,还斩明王侯官属400余人,并于顺治八年(1651)在叠彩山下建定粤寺。顺治九年(1652),乘势挥兵西进,致使农民领袖李定国间道攻占了桂林。孔有德麾下将领李养性、孙龙、程希孔均战死,孔有德自知罪大恶极,令其妻妾举火焚室,自缢身亡,靖江王府亦化为灰烬。太平军围攻桂林【太平军围攻桂林】清咸丰二年(1852)四月初,太平军由永安突围北上,围攻桂林。四月十八日,太平军2万多人到达桂林,将主力摆在象鼻山、南门直至西门外的牯牛山一线,并开始攻城。守城巡抚邹鸣鹤、豪绅龙启瑞等负隅顽抗,清军广州副都统乌兰泰由永安带军队绕道将军桥,企图夹击太平军,不料乌兰泰遭炮击,不久身亡。太平军为攻城还赶制吕公车,并采用地道轰城战术,共进行大小24仗,达1月之久。但由于桂林城高壕深,加之清军从湖南各地调集2万多兵勇前来增援,终未能攻破桂林。太平军为了进军湖广,扫荡江南,扩大革命影响,决定撤围挥师北上。康有为两次来桂林讲学【康有为两次来桂林讲学】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开馆讲学,提倡新学而招致毁谤,难以为继,恰逢桂林人龙泽厚由四川回桂,路过广州,因钦佩康的学问,力邀康到桂林讲学,以延揽维新人才。清光绪二十年(1894)冬,康在龙泽厚的陪同下由梧州乘船到桂林,在叠彩山景风阁住宿、讲学,共40天。当时拜康门受业的,有王浚中、况仕任、龙焕纶、龙朝辅、黎文瀚等知名人士,康以《春秋公羊传》、《荀子·非十二子》为讲学内容,并撰了《桂学答问》,主张孟、荀两派不可偏废。讲学之余,康常率弟子游山玩水、投壶习礼、题诗作赋、刻石留名。著名的有在龙隐岩刊刻的《观元党人碑题记》、在风洞题刻的"康岩"、"素洞"等石刻,及《重居风洞》等诗12首。光绪二十三年(1897)初康再次到桂林,仍在叠彩山景风阁居住、讲学达半年之久。此时康因在京"公车上书"提倡新学而名声大噪,地方绅士周璜、唐景崧、岑春煊均与他有来往,并共同发起组织了圣学会,创办了《广仁报》,设立了广仁学堂,力主维新,对广西影响极大。创办《南风报》【创办《南风报》】1911年2月13日,《南风报》创刊。这是同盟会广西支部继《南报》后的又一份机关报。报社设在桂林福棠街2号,总主笔为赵正平,经理为梁史,雷沛鸿为撰述。该报每期发行2000余份,共出38期。第一期的封面为墨竹雄鸡,竹叶内隐藏有"民族主义"4字,并题有"雄鸡一声天下白"7字。《南风报》的内容有社论、纪事、译述、文艺、传记等。其宗旨为:宣传反清反帝,鼓吹革命;灌输世界知识,发扬军国精神。该报强调"民风"和革命舆论的重要性;有军事刊物的一些特点,如主张"军事救国"、"全国皆兵";每期均刊有"外患之部",揭露列强对我国的侵略和蚕食。广西独立后停刊。孙中山桂林集师北伐【孙中山桂林集师北伐】孙中山为消除北伐后患,调动广东、云南、贵州、江西各省军队进入广西。1921年10月以临时大总统兼陆海军大元帅身份从广州乘坐军舰启程来桂,准备督师北伐。12月4日,抵达桂林,驻节靖江王府内,总统行辕和北伐大本营亦设于此。孙中山除了主持北伐军事、整编军队外,还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进行了会晤,增强了"以俄为师"的信心;着手货币改革,主张发行新货币;建议开采大圩附近的铁矿;修筑由桂林到全州的公路,并亲临主持破土典礼;十分重视军队的政治教育和宣传工作,对驻军发表了"军人精神教育"的演讲。1922年2月3日,以大元帅的名义,颁发北伐总动员令。2月27日,在桂林大本营举行誓师典礼,准备大举入湘,进攻武汉。但由于赵恒惕拒绝北伐军过湘和陈炯明叛变,4月8日,孙中山被迫回师广东,北伐军大本营由桂林迁往广东韶关。陆沈桂林之战【陆沈桂林之战】陆荣廷于1922年就任广西边防督办,1923年就任督理广西军务,拥兵3万,占据南宁和桂西南一带。1924年春,陆以"出巡"为名,带兵到桂林,秘密接受吴佩孚给的军械,企图重占全广西。沈鸿英曾作为陆的主要部将,在陆反攻粤军失败时逼陆下野,拥兵自重,占据柳州、平乐、八步一带,兵力2万左右。当陆率部出巡桂林时,沈表面上服从,将驻桂林的部队撤往平乐,但陆部刚进驻桂林,沈部就突然把桂林包围起来,将陆围困于城内,双方大动干戈,长达3个月之久。广西讨贼军总指挥李宗仁和定桂军总指挥黄绍?趁机攻占了陆荣廷的老巢南宁及左右江一带,加之赵恒惕陈兵黄沙河,威胁着双方,促使陆沈在谈判桌上互作让步:陆同意退出桂林,沈同意撤除桂林之围。陆退出桂林后,见大势已去,逃离广西。西南剧展【西南剧展】1944年2月15日至5月19日,在桂林举办了一次盛况空前的戏剧活动,即"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简称"西南剧展"。大会由广西省立艺术馆主办,新中国剧社具体筹备,欧阳予倩任筹委会主任,筹备委员有田汉、张家瑶、熊佛西、瞿白音、李文钊等35人,会长由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担任,并邀请李济深、李宗仁、白崇禧等为大会名誉会长。参加剧展的团队来自广东、湖南、江西、云南、广西等5省区共33个单位,其中话剧团队20个,平剧团队5个、桂剧团队3个,人数共895人,加上大会工作人员,与会者1000人以上。这次剧展共举办了三大中心活动:1戏剧演出展览,主要有话剧、平剧、湘剧、楚剧、傀儡剧、徭人歌舞、皮影子戏、马戏等;2戏剧工作者大会,内容有各团队工作报告、作品宣读、专家演讲、讨论提案等;3戏剧资料展览,包括各团队的工作文献、创作经验、心得和著作,主要以文字、图片、模型等展出。最后通过了《戏剧工作者公约》和大会《宣言》。国旗献金大游行【国旗献金大游行】为支援、鼓舞在衡阳抗日作战的士兵,安定桂林的民心,保卫大西南,在桂林参加西南剧展尚未离桂的代表和桂林的进步文化人士,于1945年6月18日发起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国旗献金大游行"。李济深亲自主持了游行。初阳画院的画家们高举着"保卫大西南"的标语和大幅漫画,为队伍开路,紧接着便是由李济深、龙积之、李任仁、柳亚子等人组成的乘坐宣传车的长老团,再接着是由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和桂林培仁小学的几十名代表牵执着的一面大国旗,最后是留桂的戏剧工作者。游行队伍由艺术馆出发,途经桂西路、中南路、桂南路,再折回南环、东环、桂东路转中山北路、桂北路,又回到艺术馆。一路上,长老团不辞劳苦,向市民作宣传,文化人高呼口号,齐唱抗战歌曲,"一百万不多,一块钱不少"的口号声、歌声此起彼伏。为配合这次游行活动,桂林各报刊相继发表了一批社论和报道,各主要街头还设立了献金点。献金活动持续3天。结束后,成立了桂林文化界抗战工作协会工作队,由田汉、陈残云带队奔赴兴安、全州前线,继续开展"国旗献金大游行"。共募捐400万元,一部分送八路军重庆办事处转给八路军、新四军,另一部分送湘桂前线慰劳军队。
桂林,作为政区地名,始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所置的桂林郡,秦始皇开凿灵渠之后,湘桂走廊成为中原和岭南的重要通道。三国时,吴在此设置始安郡。史书云:"自孙吴以后,湖、广之间,事变或生,未有不争始安者。"桂林也就由一个小城镇成为一个区域的行政中心及"用兵遣将之枢机"。到了唐代,桂林已成为"增崇气色,殿若长城"的雄伟城市。宋时,广南西路辖今之广西外还包括海南岛,其治所就设在桂林,可以想象桂林的特殊重要地位。明代,桂林是清江王府、广西三司和桂林府治所在地,永历皇帝两次驻跸桂林。至近代,孙中山曾驻节桂林,设总统行辕和北伐大本营。1940年元月设桂林市,当时是广西省府所在地。桂林历来是桂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98年桂林地市合并。
桂林历史--遗址发布:桂林台联国际旅行社点击数:236录入:admin-----------------------------------------------------------------------府学文庙遗址位于市区解放西路桂林中学校园内。宋至清代府学文庙场设于为此。原建筑已毁,仅在大成殿遗址周围遗存元、明、各朝巨型碑刻13方。其中有元代《静江路修学造乐》、明代《桂林府儒学考祀先贤记》、清代《平定朔漠告成太学碑》、《御制平定金川告成太学碑记》、《御制平定准葛尔告成太学碑文》等,是研究地方史和民族关系史的珍贵资料。白崇禧旧居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市区榕湖饭店内。原名“桂庐”,是一幢具有中西合壁风格的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总面积872平方米。一层有房七间,二层八间。旧居紧傍榕湖,环境优美,风光如画。门前一株古树,是学府遗物。李宗仁官邸李宗仁(1891--1969)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位风云人物。李宗仁故居坐落在古老而灵秀的临桂两江镇浪头村的天马山脚下,是二十年代随李宗仁由排长升为司令扩建而成,布局独特,构思巧妙,气势雄伟,既具雄踞一方的庄园气派,又富有桂北民居的建筑特色。李宗仁官邸位于桂林市风景秀丽地杉湖河畔,是1948年4月李宗仁当选国民政府副总统之际建成,占地4321平方米,分布有主楼、副官楼、警卫室、附楼、花园等,是中西结合别墅式建筑。1948年4月至1949年11月,李宗仁任国民政府副总统和代总统期间曾在此多次召集国民政府军政要员居正、阎锡山、李文范、陈济棠、朱家骅、白崇禧、黄旭初、程思远等举行重要会议。1966年3月16日,海外归来的李宗仁故地重游。桂山书院遗址桂山书院遗址在市区叠彩山院于桂山(叠彩山)麓、定粤寺东。书院有头门、二门。有讲堂五间,圣人堂五间,东西学舍各十余间。学舍处还设有厢房,为孝廉院长和经古院长住所。逍遥楼遗址在今市区滨江路北段解放桥与伏波山之间。始建于唐,为唐代桂州城之东城楼,上置颜真卿所书“逍遥楼”石刻碑一方。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今陕西西安人,唐开元间进士,曾做过殿中侍御史、平原(今属山东)太守,后官至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其书法凝重实、雄健有力,独创一体,人谓之“颜体”。颜真卿并没到过桂林,相传此碑是据蒲州(今山西永济)碑石钩摹重刻。因置于东城楼,故此楼称“逍遥楼”。宋崇宁元年(1102)。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程节对楼宇重加修建,并改名“湘南楼”。现存“逍遥楼”碑晴的《湘南楼记》,记载了修楼经过和更名缘由。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市区中山北路96号(原桂北路138号),是一幢面积800多平方米的中式两层木楼房建筑。过去是黄旷达住宅及“万祥坊”。1938年11月中旬中共中央派李克农到桂林建立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租下这幢房子作为办公用房。楼下为警卫室、值班室、办公室、救亡室;楼上为秘书室、会议室、机要室、电台以及周恩来等同志来桂指导工作时的住房。办事处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直接领导下,遵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和政策,为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团结抗日爱国人士支援抗日,作出重要贡献。丹桂岩洞穴遗址在市区月牙山襟江阁西50米处。亦称凌空洞。洞口向西,深6米,宽5米。在厚约2米的文化堆积中,含黄褐胶结土和螺壳堆积尻,当中曾崐发现磨制骨针和鹿、猪、羊动物骨骼以及大量瓣鳃类水生动物骨骼,是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洞穴遗址。由于人为破坏,大部分文化堆积已无存,仅洞穴后壁尚有少量残迹。开元寺遗址在市区民主路万寿巷。寺始建于隋代,初名缘化寺。唐初称善兴寺。唐显庆二年(657)建舍利塔于寺内。开元二十六年(738)改名开元寺。宋代又改名永宁寺、宁寿寺。元顺帝赐书“圆觉”二字,故又名圆觉寺。明代复名宁寿寺。清代称万寿寺。民国后仍称开元寺。据《临桂县志》记载,远在唐代,开元寺曾因纱灯延火烧毁而重建。明洪武二年(1369)又毁于火,洪武十六年(1383)再修建。清顺治十五年(1658)和乾隆五十七年(1792)线国安、李宜民也先后进行过修缮。开元寺是桂林历史上一座名刹,唐天宝七年(748),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扶桑(日本)受阻辗转来到桂林,曾与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数十人,滞留寺中一年有余。但到清末,寺已荒废成“停柩庄舍”了。今仅存舍利塔。寺院房舍多毁或已改建作为他用。将军桥遗址位于市区南溪山公园内,原名安溪桥,架设于南溪河上。五代时楚王派指挥使秦彦晕镇守桂林,屯兵于南溪山下白龙洞,在安溪桥附近打败了南汉兵的进攻,自此后,更名为将军桥。这一带曾是后来太平军大败清军的战场,清军广州副都统乌兰泰右膝中炮,由于“伤势入骨,热毒内逼”,二十天后死在阳朔;负隅顽抗的清军千总李朝登,亦被击毙。桂林民间至今还广为流传太平军当年在将军桥一带英勇作战重创清军的传奇故事。原桥已不存在,今在原址附近建有钢筋水泥桥。甑皮岩洞穴遗址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桂林南郊独山西南麓,距市中心约9公里。洞口向西南,分主洞、矮洞和水洞,总面积约400平方米。1973年发掘后测定,属新石器时代时期遗址,距今7500至9000年之间。先是人类住穴,后为葬穴。出土人类骨骼30余具,较完整的14具,多为罕见的曲肢蹲葬和二次葬,死亡年龄一般40~50岁,个别超过60岁。还发现有归婴合葬。出土陆栖动物和水生动物骨骼40余种,被命名为“甑皮岩遗址动物群”,其中脊椎动物5目12科25种,有偶蹄目、食肉目、啮齿目、长鼻目、灵长目?如水牛、猕猴、苏门羚等都属喜暖动物。轿子岩洞穴遗址位于桂林西郊甲山乡唐家村附近轿子山东南麓。洞朝东南,分主洞和支洞。因洞口伫一清代石桥,故名。1980年进行试掘,在厚约1米的褐灰色堆积中,发现螺蚌胶结土层,中有大量灰烬、砾石石器半成品、双孔蚌刀、骨锥和一具屈肢蹲葬人的骨骼。还发现大量动物如猪、鹿、牛、猕猴、竹鼠、豪猪以及水生动物龟、鱼等的牙齿或骨骼。是一处内涵比较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栖霞寺遗址位于市区七星公园内七星岩下。寺建于唐代。元至正十七年(1357)道士唐大淳重修为“全真观”。明万历年间为寿佛庵。清顺治八年(1651),僧浑融在寿佛庵旧址上再创栖霞寺。浑融,俗姓张,湖南沅州(今湖南沅陵)人,善诗文,喜交游,曾没明军刘起蛟部,参加抗清,失败后再为僧。清顺治十年(1653)以“言行狂肆”徘名入狱。出狱后居栖霞寺50余年。原寺规模宏大,殿宇幽深,有大雄宝殿、韦驮殿、阿难殿、环碧堂、静慧堂、准提阁、回廊等。后因年久失修,渐至颓败,今仅残存原建一座头门。

参考资料:
距今约一万年前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甑皮岩人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夏商周时期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这里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东汉改属始安侯国。三国先属蜀,后归吴。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隋唐属岭南桂州总管府。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贞观八年(634年)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属静江节度。五代十国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宋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元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明、清均属广西省桂林府。民国属广西省。1914年改名桂林县。1940年始设桂林市。1944年11月-1945年7月28日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为广西省辖市。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1958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1981年7月、1983年10月阳朔、临桂划归桂林市管辖。1996年12月26日桂林市委、市政府按国务院,自治区批复的方案,实行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桂林历史--古墓桂林历史--造像桂林历史--石刻桂林历史--遗址http://www.cntour.com.cn/articleshow1.asp?articleid=73

参考资料:
桂林历史文化大事庞勋桂林起义【庞勋桂林起义】唐咸通六年(865),懿宗派兵征南诏,下令在徐、泗地区(今江苏徐州、安徽泗县地区)募兵2000人,开赴邕州,其中分出800人戍守桂林,约定3年期满后即调回原籍。徐泗观察使崔彦曾一再食言背约,戍兵在桂林防守6年,仍无还乡希望。戍兵苦于兵役,群情激愤,公推粮科判官庞勋为首起兵,哗变北还。庞勋率领数百人,历尽艰苦,由桂林、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到达徐州。在徐州,树起农民起义的旗帜。后庞勋在安徽宿州战死,起义失败。狄青平侬智高班师桂林【狄青平侬智高班师桂林】宋皇四年(1052),广源州首领侬智高与广州进士黄玮、黄师宓等密谋起事,攻陷邕州,自立为"仁惠皇帝",并攻克了横、贵、龚、浔、藤、梧、封、康、端诸州。这场反宋战事,震动了岭南。皇五年(1053),北宋遣大将狄青率兵南下,会合孙沔、余靖等地方戍军,与侬智高大战于昆仑关(今广西邕宁县与宾阳县交界处),叛军惨败,奔逃大理。狄青班师桂林,宋王朝对有功将士均重赏厚封。在桂林立有《大宋平蛮碑》和《平蛮三将题名》碑,以纪征"蛮"功绩。设立书院【设立书院】桂林最早的书院是南宋创建的宣成书院,该书院历元、明、清,不断维修和扩建。明代,文昌门外增设一所漓江书院,不久即停办。至清代,书院逐渐增多,计有宣成、秀峰、榕湖(经古)、桂山四大书院,还建有专课幼童启蒙的蒙泉、爱日、培风和兑泽等四间小书院。马?抗元斗争【马?抗元斗争】元至元十四年(1277),元将阿里海牙统兵攻取广西,南宋守将马?以经略使名义统领屯戍诸军,奋力保卫静江府。马?以守土有责,带领3000戍军士兵,凿马坑,断岭道,坚守桂北严关。元军屡攻严关不下,乃改变进攻战术,偏师平乐,过临桂,前后夹攻桂林,马?被迫退守桂林城。在城内无粮草、城外无援兵的情况下,马?与士兵夜不解甲坚守达3月之久。元军强攻不下,便以少数兵力轮番佯攻西门,却以精兵突击东门。外城被攻破后,内城无险可守,马?率残部和元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终因寡不敌众,受伤被俘,壮烈牺牲。马?的部将娄铃辖率领200多士兵,仍坚守月城达10余日,最后集体殉国。靖江王就藩桂林【靖江王就藩桂林】为巩固明朝朱姓的一统天下,朱元璋采取了"众建宗亲以藩王室"的政策,于洪武二年(1369)定封建诸王之制。洪武三年(1370)封诸王子为各地藩王。在22个藩王之中,其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洪武九年(1376)就藩桂林,因"淫虐于市"激起"粤人怨咨"而被削爵,洪武二十五年(1392)去世。朱守谦削爵后,由其嫡子朱赞仪继位,永乐元年(1403)就藩桂林。此后,靖江王代代相传,朱佐敬(庄简王)、朱相承(怀顺王)、朱规裕(昭和王)、朱约麒(端懿王)、朱经扶(安肃王)、朱邦宁(恭惠王)、朱任昌(康僖王)、朱履焘(温裕王)、朱任晟(荣穆王)以及朱亨嘉和朱亨?,共14任。孔有德于清顺治七年(1650)攻陷桂林,朱亨?自尽,靖江王历史结束。韦银豹两袭靖江王府【韦银豹两袭靖江王府】明景泰年间(1450~1456),桂林地区的古田发生饥荒,官府仍逼农民交粮纳税,于是爆发了由壮族首领韦朝威和覃万贤率领的农民起义。嘉靖三十二年(1553),韦朝威不幸病死,起义队伍由其儿子韦银豹领导。嘉靖四十三年(1564)春节前夕,韦银豹率领一支精悍的队伍,由平乐北上永福,袭击桂林,趁夜潜入城中,攻入藩库,夺库银4万两,并杀死参政黎民衷。嘉靖四十四年(1565)秋,韦银豹第二次攻打桂林,因城里守军早有戒备而败。韦银豹两次袭击桂林的行动,扰乱了明朝在广西统治的中枢。隆庆四年(1570),朝廷对古田起义军采取合围进剿策略,经3月苦战,起义军终力不能支,遭到残酷镇压,被屠杀者达7000多人。韦银豹等被俘处死,古田起义失败。孔有德在桂林【孔有德在桂林】孔有德早年为明朝总兵毛文龙部校,后官至登州参将,不久叛明附清,自称都元帅。崇祯九年(1636)封恭顺王,顺治三年(1646)授平南大将军。顺治六年(1649)改封定南王,顺治七年(1650)十一月率兵自湖南攻入桂林。在桂林,杀害留守瞿式耜、总督张同敞于叠彩山,还斩明王侯官属400余人,并于顺治八年(1651)在叠彩山下建定粤寺。顺治九年(1652),乘势挥兵西进,致使农民领袖李定国间道攻占了桂林。孔有德麾下将领李养性、孙龙、程希孔均战死,孔有德自知罪大恶极,令其妻妾举火焚室,自缢身亡,靖江王府亦化为灰烬。太平军围攻桂林【太平军围攻桂林】清咸丰二年(1852)四月初,太平军由永安突围北上,围攻桂林。四月十八日,太平军2万多人到达桂林,将主力摆在象鼻山、南门直至西门外的牯牛山一线,并开始攻城。守城巡抚邹鸣鹤、豪绅龙启瑞等负隅顽抗,清军广州副都统乌兰泰由永安带军队绕道将军桥,企图夹击太平军,不料乌兰泰遭炮击,不久身亡。太平军为攻城还赶制吕公车,并采用地道轰城战术,共进行大小24仗,达1月之久。但由于桂林城高壕深,加之清军从湖南各地调集2万多兵勇前来增援,终未能攻破桂林。太平军为了进军湖广,扫荡江南,扩大革命影响,决定撤围挥师北上。康有为两次来桂林讲学【康有为两次来桂林讲学】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开馆讲学,提倡新学而招致毁谤,难以为继,恰逢桂林人龙泽厚由四川回桂,路过广州,因钦佩康的学问,力邀康到桂林讲学,以延揽维新人才。清光绪二十年(1894)冬,康在龙泽厚的陪同下由梧州乘船到桂林,在叠彩山景风阁住宿、讲学,共40天。当时拜康门受业的,有王浚中、况仕任、龙焕纶、龙朝辅、黎文瀚等知名人士,康以《春秋公羊传》、《荀子·非十二子》为讲学内容,并撰了《桂学答问》,主张孟、荀两派不可偏废。讲学之余,康常率弟子游山玩水、投壶习礼、题诗作赋、刻石留名。著名的有在龙隐岩刊刻的《观元党人碑题记》、在风洞题刻的"康岩"、"素洞"等石刻,及《重居风洞》等诗12首。光绪二十三年(1897)初康再次到桂林,仍在叠彩山景风阁居住、讲学达半年之久。此时康因在京"公车上书"提倡新学而名声大噪,地方绅士周璜、唐景崧、岑春煊均与他有来往,并共同发起组织了圣学会,创办了《广仁报》,设立了广仁学堂,力主维新,对广西影响极大。创办《南风报》【创办《南风报》】1911年2月13日,《南风报》创刊。这是同盟会广西支部继《南报》后的又一份机关报。报社设在桂林福棠街2号,总主笔为赵正平,经理为梁史,雷沛鸿为撰述。该报每期发行2000余份,共出38期。第一期的封面为墨竹雄鸡,竹叶内隐藏有"民族主义"4字,并题有"雄鸡一声天下白"7字。《南风报》的内容有社论、纪事、译述、文艺、传记等。其宗旨为:宣传反清反帝,鼓吹革命;灌输世界知识,发扬军国精神。该报强调"民风"和革命舆论的重要性;有军事刊物的一些特点,如主张"军事救国"、"全国皆兵";每期均刊有"外患之部",揭露列强对我国的侵略和蚕食。广西独立后停刊。孙中山桂林集师北伐【孙中山桂林集师北伐】孙中山为消除北伐后患,调动广东、云南、贵州、江西各省军队进入广西。1921年10月以临时大总统兼陆海军大元帅身份从广州乘坐军舰启程来桂,准备督师北伐。12月4日,抵达桂林,驻节靖江王府内,总统行辕和北伐大本营亦设于此。孙中山除了主持北伐军事、整编军队外,还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进行了会晤,增强了"以俄为师"的信心;着手货币改革,主张发行新货币;建议开采大圩附近的铁矿;修筑由桂林到全州的公路,并亲临主持破土典礼;十分重视军队的政治教育和宣传工作,对驻军发表了"军人精神教育"的演讲。1922年2月3日,以大元帅的名义,颁发北伐总动员令。2月27日,在桂林大本营举行誓师典礼,准备大举入湘,进攻武汉。但由于赵恒惕拒绝北伐军过湘和陈炯明叛变,4月8日,孙中山被迫回师广东,北伐军大本营由桂林迁往广东韶关。陆沈桂林之战【陆沈桂林之战】陆荣廷于1922年就任广西边防督办,1923年就任督理广西军务,拥兵3万,占据南宁和桂西南一带。1924年春,陆以"出巡"为名,带兵到桂林,秘密接受吴佩孚给的军械,企图重占全广西。沈鸿英曾作为陆的主要部将,在陆反攻粤军失败时逼陆下野,拥兵自重,占据柳州、平乐、八步一带,兵力2万左右。当陆率部出巡桂林时,沈表面上服从,将驻桂林的部队撤往平乐,但陆部刚进驻桂林,沈部就突然把桂林包围起来,将陆围困于城内,双方大动干戈,长达3个月之久。广西讨贼军总指挥李宗仁和定桂军总指挥黄绍?趁机攻占了陆荣廷的老巢南宁及左右江一带,加之赵恒惕陈兵黄沙河,威胁着双方,促使陆沈在谈判桌上互作让步:陆同意退出桂林,沈同意撤除桂林之围。陆退出桂林后,见大势已去,逃离广西。西南剧展【西南剧展】1944年2月15日至5月19日,在桂林举办了一次盛况空前的戏剧活动,即"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简称"西南剧展"。大会由广西省立艺术馆主办,新中国剧社具体筹备,欧阳予倩任筹委会主任,筹备委员有田汉、张家瑶、熊佛西、瞿白音、李文钊等35人,会长由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担任,并邀请李济深、李宗仁、白崇禧等为大会名誉会长。参加剧展的团队来自广东、湖南、江西、云南、广西等5省区共33个单位,其中话剧团队20个,平剧团队5个、桂剧团队3个,人数共895人,加上大会工作人员,与会者1000人以上。这次剧展共举办了三大中心活动:1戏剧演出展览,主要有话剧、平剧、湘剧、楚剧、傀儡剧、徭人歌舞、皮影子戏、马戏等;2戏剧工作者大会,内容有各团队工作报告、作品宣读、专家演讲、讨论提案等;3戏剧资料展览,包括各团队的工作文献、创作经验、心得和著作,主要以文字、图片、模型等展出。最后通过了《戏剧工作者公约》和大会《宣言》。国旗献金大游行【国旗献金大游行】为支援、鼓舞在衡阳抗日作战的士兵,安定桂林的民心,保卫大西南,在桂林参加西南剧展尚未离桂的代表和桂林的进步文化人士,于1945年6月18日发起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国旗献金大游行"。李济深亲自主持了游行。初阳画院的画家们高举着"保卫大西南"的标语和大幅漫画,为队伍开路,紧接着便是由李济深、龙积之、李任仁、柳亚子等人组成的乘坐宣传车的长老团,再接着是由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和桂林培仁小学的几十名代表牵执着的一面大国旗,最后是留桂的戏剧工作者。游行队伍由艺术馆出发,途经桂西路、中南路、桂南路,再折回南环、东环、桂东路转中山北路、桂北路,又回到艺术馆。一路上,长老团不辞劳苦,向市民作宣传,文化人高呼口号,齐唱抗战歌曲,"一百万不多,一块钱不少"的口号声、歌声此起彼伏。为配合这次游行活动,桂林各报刊相继发表了一批社论和报道,各主要街头还设立了献金点。献金活动持续3天。结束后,成立了桂林文化界抗战工作协会工作队,由田汉、陈残云带队奔赴兴安、全州前线,继续开展"国旗献金大游行"。共募捐400万元,一部分送八路军重庆办事处转给八路军、新四军,另一部分送湘桂前线慰劳军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