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时间:2010-2-6 专题:淝水之战
苻坚惨败淝水,原因众多。其中主要有:骄傲自大,主观武断,不听劝阻,一意孤行地轻率开战;内部不稳,意见不一,降将思乱,人心浮动;战线太长,分散兵力,舍长就短,缺乏协同;初战受挫,即失去信心;加上不知军情,随意后撤,自乱阵脚,给敌人提供可乘之机;对朱序等人的间谍活动没有察觉,让对手掌握己方情况,使己陷入被动地位。
东晋军队的胜利,主要的因素归结起来,就是:临危不乱,从容应敌;君臣和睦,将士用命;主将有能,指挥若定;得敌情之实,知彼知己;士卒精练,北府兵以一当十;了解天时地利,发挥己军之长;初战破敌,挫其兵锋,励己士气;以智激敌,诱其自乱,然后乘隙掩杀;坚决实施战略追击,扩大战果。

从苻坚性格的两面性入手,探讨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苻坚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却又摆脱不了氐族落后性的制约。他有勇无谋,以开明君主自居却又专断独行,重小信而轻社稷,效法古圣王以"义"取天下却又好大喜功、穷兵极武,试图树立圣君形象却又摆脱不了氐族豪强的实质。因此,淝水之战前秦败亡的主要原因是由苻坚性格的两面性及由此衍生的一系列错误举措造成的。


这场战争其实比的是耐力,比的是镇静。

东晋其实也很慌的,谢安为装作镇静,都去下棋了。

而苻坚就不行了,他犯了一个大毛病,就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如果先派人去刺探下军情,发现对方是软柿子,就吃定它;如果是硬茬,那就安然有序的撤。所以他先是没有了解军情,后是军纪有问题,撤退时乱了,从撤退也看出他不镇静,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撤退时前锋改殿后,后队改前锋,他连常识都犯,不败才有鬼。

从战略上讲,如果苻坚能兵分两路或三路,基本是能拿下东晋的。

先谈两路,有两个方案:

一、大队出淝水,牵制东晋主力,偏师作为奇兵出荆楚,进行大迂回,从荆楚经江西攻打采石矶(现在的马鞍山,就是朱元璋打金陵的路线),然后围建业,此方案易被敌方察觉;

二、大队出淝水,偏师出两淮,进行小迂回,顺利的话就偷渡长江,合围建业,不顺就袭击东晋的后勤补给,此方案适宜在宛城分兵,不易被察觉。

分三路就是方案一二的综合。

只要建业被围,东晋就会不战而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