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杨家将历史

时间:2010-4-29 专题:杨家将
杨家将的杨宗保出生年
版本不同导致的结果,毕竟杨宗保并非真实人物,乃是杨家将各种民间传说流传的人物,所以各种不同的传说故事也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结果和结局.
先不说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这个人,就说说评书、戏剧中的杨宗保吧,关于他牺牲时的年龄,不下五个版本。有二十多岁的,见张智尧版《杨门女将》,有三十多的,见重庆版《杨家小将》,有四十岁的,见张振寰版《一门英烈穆桂英》,有五十岁的,见于京剧《杨门女将》等大多数版本,有六十岁的,见于《杨家府历代通俗演义》。
关于一个人物,他的死因和年龄差别这么大,也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了。
历史上好像根本就没有杨宗保这个人,何来出生年月,整个杨家将的历史就是一部典型的以情代法的历史。
在提到宋朝历史的时候,杨家将是不能不提到的。在历史上的杨家将远不如在小说和民间传说中那么神奇,然而杨家将三代抗敌的忠勇,确实少有人及。
  
  杨业本名叫杨重贵,其父杨信是麟州的土豪,趁五代混乱的时候,占据麟州,自称刺史,由于时局的动荡,先后归附过后汉、后周。大约是在杨信归附后汉的时候,为了结交当时任河东节度使的刘崇,派少年的杨重贵到太原。后杨信投靠了后周,杨重贵留在了太原。杨信死,以其子杨崇勋(杨业的弟弟)继任刺史,又以麟州归附了北汉刘崇。其后杨崇勋又归附了后周。虽然有这样的反复,但是由于处于五代那个混乱特殊的年代,杨重贵在太原的生活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年少英武的杨重贵很受刘崇的看重,他以杨重贵为养孙,改名为刘继业。刘继业先担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著称,以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由于刘继业战功卓著,所向无敌,国人号称无敌。然而刘继业在北汉三十多年的战绩却湮没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宋史》和《辽史》均缺乏这方面的记载,《宋史》中提到几次与刘继业的交锋,全是以刘继业的失败而告终。刘继业与宋将党进战于太原城下,被党进以少击众,大败,刘继业先躲在壕沟里,然后靠城上垂下的绳索,才得以逃生。以这样狼狈的战绩,不知道为何成为无敌?而在《续资治通鉴》中,仅仅提到刘继业在太原城头苦战防守,甚至北汉主刘继元投降以后,还在坚持战斗,知道宋太宗派刘继元亲自招降,刘继业才大哭解甲归降。其中描述这段历史的文字不过几十字,非常简略。同时期的《九国志》曾经记载过刘继业的功绩,但是遗憾的是其中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没有流传到今天。《辽史》中有辽将耶律斜轸责问杨业说: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今日何面目相见。可见刘继业在北汉时期主要的对手是辽国。虽然北汉一直臣事辽国,但是处于强势的辽国经常侵掠北汉的边境,刘继业为北汉守边,估计经常与来犯的辽军交锋,虽然规模不大,但三十余年未处下风,这样的经历让刘继业积累了边防的丰富经验。
[编辑本段]简介
小说中的人物,《杨家将演义》中为杨业之孙,杨延昭子,少年从军,娶穆桂英为妻,生子杨文广。然在正史记载中,杨文广实为杨延昭之子。根据《宋史》的记载,杨家三代抗辽,只录有杨业之子杨延昭(本名延朗)、杨延昭之子杨文广,其余人等皆不见于史传,而杨延昭有子名宗保也于史无证。
[编辑本段]人物原型

杨宗保即杨文广

持这种看法的人是将《宋史》所载史实与民间传说杨家将故事相联系得出的结论。因为《宋史》成书于元末,,而民间传说则始自北宋当代,杨业“父於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於里儿野竖,皆能道之”(《供备库副使杨君(琪)墓志铭》,见《欧阳永叔集》卷二)。所以,两方面流传下来的材料均应参照。民间传说杨延昭有子名宗保,杨宗保故事出现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唐氏世德堂刊印的《南北两宋志传》,而《宋史》则成书于元代,因此,许多人认为民间故事与戏曲剧目所传杨宗保,就是历史上的杨文广。硬在文广与延昭之间造成一个宗保来,乃文人之杜撰,不可信。查宗保业绩多与杨文广的事迹相同,如少年临阵破敌等事。可见,历史上的杨宗保,就是杨文广其人。

杨宗保是杨业之女

这种说法一反史实与民间故事、戏曲的传说常态,令人更感其玄。但持这种说法者也拿出了证据,即最近洛阳新安县五头乡潼沟村出土的一块宋朝杨令公的停灵碑。碑文记述了杨令公在此停灵的经过:“北宋朝杨令公之丘陵也。有女孙杨宗保感祖之义,居庐于此,遂人道而为观焉。”于是,持此说者下结论说:“杨宗保原来是女性!”(见1985年7月《人民日报》)据此,,可见民间传说的杨宗保实有其人,只不过是个女性罢了。后代文人又把她杜撰成北宋的一员大将。
[编辑本段]主要事迹
在《杨家将演义》中,杨宗保少年时即随父出征,在攻打穆柯寨时,为穆桂英所擒,后与穆桂英结亲,夫妻同破天门阵。杨延昭死后,他少年受命,兵征西夏,中计受困于陷金山(一说其中箭身死,时年24岁),引得十二寡妇西征。
[编辑本段]影响
宋朝杨家将的故事,在我国可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尤其是明清两代,编选的传世杨家将演义小说和杨家将戏曲剧目名目繁多,始终有一个庞大的读者群和观众群。从公元986年杨业战死到现在,已经将近一千年了。漫长的岁月淹没了无数志士仁人的足迹,然而杨家将故事愈来愈丰富,,愈来愈感人。杨宗保则是杨家将中的佼佼者,民谚中历来有“少年要比杨宗保”的说法。
首届杨家将历史文化研讨会综述

2007年8月21至23日,首届杨家将历史文化研讨会在陕西神木县亚华宾馆召开,高崇飞(陕西神木县委书记)、萧正洪(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钱远刚(中共陕西榆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卜宪群(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杨学义(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王凤英(陕西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分别致辞。出席大会的学者有31位,来自香港的学者1名。会议收到论文或提要31篇,其中部分论文将随后结集出版。

陕西师范大学李裕民教授、北京大学张希清教授、香港理工大学何冠环教授做主题报告,邓小南(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主持,包伟民(浙江大学教授)点评。

本次大会策划人、也是杨家将研究的学术倡导者李裕民教授做了《杨家将疑难问题考辩》的报告。他指出:以前的研究已经涉及到杨家将研究的方方面面,也解决了很多问题,甚至如杨业的故乡就在神木,在学术界基本上已成为定论,但也有一些问题有待深入讨论。他将这些问题归为九类,经过推理考证认为:天波杨府杨业家庙在宋代根本不存在;杨业家属住在郑州而不是先前学界认为的在代县或者开封;杨业死亡的具体时间是宋太宗雍熙三年(986)七月九日(或十日);杨业是重伤后不食而死,不是“绝食而死”;《宋史·杨业传》“朔州之败,无一生还者”的说法是不可靠的;杨沂中不是杨业的后代;解释了古北口杨无敌庙修建的问题;南宋时杨家将的后裔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杨嗣舆;焦赞从富弼镇瓦桥关之说不可靠。

张希清教授做了《杨业与云应寰朔四州》的报告。报告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云应寰朔四州的历史地位。他从四州的历史沿革、军事地位、经济地位入手,认为云应寰朔四州对辽宋双方都有重要的军事经济作用。第二部分则讨论了杨业在这四州的相关活动。首先分析了杨业在北汉时期的活动,然后探讨了杨业在北宋时期的相关活动,认为“杨业一生中的主要活动都和云应寰朔四州有关”。第三部分讨论了“云应寰朔四州的得失”与杨业的关系,反映了杨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何冠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将门学士:杨家将第四代传人杨畋生平考迹》。文章从杨畋的家世、仕宦、交游、功过等方面着手,借助墓志铭等资料,用五万多字的篇幅,充分展示了杨家将第四代传人的风采。认为杨畋作为杨家将的后人,他的“儒将功业说不上成功,但他以将门之后转型为文臣,无论立德、立言方面,他都是成功的。北宋杨家将第四代出了他这样不凡的贤士大夫既可以说是一种异数,也可以说是多数宋代将门子弟自然走上的道路。”同时,何冠环也认为“像杨畋这样的文武兼资既有过人文才,亦有相当的武干,那是将门余荫加上后天过人努力所致。杨家将在仁宗朝以后最有成就的人物就是杨畋和杨文广。”

包伟民教授对主题报告做了点评,指出“历史学是积淀非常深厚的学科,所以它的推进应该说是相当的艰难。”就如何继续推进历史研究,他认为对“现存史料更加精深的考证、使用,给了我们历史研究前进的一个动力”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启示。同时他也指出,对历史情境应该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才可以将“零碎的记载构成完整、真实的历史故事”,同时也应该重视“历史的突发性、偶然性因素”。他总结了三位主题报告人的发言后指出:“他们的研究中,特别注意分辨历史的真实和后代人们对历史的推断和想象。这种分辨不是为了表现历史学家如何精深的评判历史,也不是贬低后世对历史的想象。这种历史记忆在历史研究中同样跟历史的真实一样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这个意义在于,任何历史记忆的产生都是跟记忆的相关时代密切相关,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所以历史记忆同样是历史研究中极其重要的对象。相应于杨家将文化的研究而言有赖于杨家将的一系列历史记忆,都是属于神木地区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这个区域性的历史文化积淀当然是属于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一部分。如何深刻的研究这个历史文化积淀,争取从中吸取一些有益的养分,为当今的社会文化建设服务,是历史学家研究,其他的文化研究不同领域、不同角度研究的意义所在。这也是今天召开这个研讨会,我们三位教授报告的意义所在。”

学者提交的论文涉及到杨业、杨家将、杨家将戏曲、杨家将文化等多个方面,现将会议论文综述如下。

一、关于杨业

在杨家将学术研究中,杨业始终是重要的课题。杨业之死,更是引起了学界较多的关注,杨业被逼上绝路的元凶究竟是谁?学界已有的成果表示,害死杨业的元凶有“潘美说”、“王诜说”等多种说法。张其凡(暨南大学教授)《“杨业之死”发覆》则认为害死杨业的元凶另有其人,对杨业之死提出了新的认识。他通过对《张乖崖集》卷二《赠刘吉》诗以及相关注文的仔细解读后发现,害死杨业的元凶应该是“贵侍”,同时指出,从潘美北征的监军不仅有王诜,还有刘文裕、郭超、侯莫陈利用。通过对上述四人历史事迹的勾沉考述,认定害死杨业的元凶是在宋太宗时期曾经权势熏天的侯莫陈利用。因为采用了新的史料,并提出了新的观点,所以引起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葛金芳(湖北大学教授)认为杨业之死的根本原因是是监军制度造成的,罗家祥(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认为是人际关系的疏密造成的,邓小南则提出人际关系中的忌妒等是杨业之死的原因之一,何忠礼(浙江大学教授)则提出质疑,认为对于“杨业之死,不应该简单的归之于忌妒或前线的不和,也不应该简单的归之于皇帝、监军等,而应该充分考虑到当时某一战争的战略”。大家对于各种原因讨论得比较多,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

杨家将的故里是麟州,而麟州的主要居民是党项族,杨业属于何族?李华瑞(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麟州杨氏族属考》认为杨氏“在五代宋初时期能时代统治以党项部族为主的麟州,其生活习性与党项人已别无二致”,所以,认为“他们可能是具有汉族血缘的党项人”。罗家祥建议在讨论“族属”问题尤其是“胡汉”问题的时候,应该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尤其应注意当时人眼中的“胡汉”观念。江小涛(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则对文中引用欧阳修的材料提出疑义,认为从欧阳修的表述中仅能体现杨氏的声望,并不能揭示其族属。

作为英雄的故里,麟州也是学者关注的议题之一。包伟民《北宋麟州史事从考》从与麟州相关的“攻守”“堡寨”“守臣”三个方面,嫠清了北宋麟州的相关史事。顾全芳(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业遗迹考论》则考证了有关杨业的遗迹,并“力图寻求这些遗迹的来源,分清历史和传说”。王菡(国家图书馆研究员)《密云古北口杨令公祠碑刻拓片考略》则对国家图书馆所藏关于杨业庙的拓片进行了梳理和解读。

二、杨家将和他们的时代

杨家将活跃于宋代,他们生活的时代铸造了他们的事迹,也塑就了他们的悲剧。邓小南《“并出疏外”与“忠勇自效”—再谈杨业和他的时代》从杨家将的“事迹与声名”“杨家将的家兵”“杨家将死因的背后”“杨业形象的树立”等方面,论述了杨业、杨家将和他们所处时代的关系,指出杨业之死的深层因素和杨家将的悲剧成因与他们的时代密切相关。张其凡则据《玉海》的资料对邓文中的“杨无敌”称号提出质疑。李清陵(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则对“并出疏外”之“并”提出疑问。陈锋(西北大学教授)《杨家将与北宋武将世家》从中国历史上“将门世家”的角度探讨了杨家将群体。文章指出:因为时代发展的原因,固定的世袭及门阀制度已经解体,所以直接导致了宋代将门现象的不稳定性。杨家将作为将门,“主要凭借军功得到发展”,进而成为“北宋武将世家之一”。但是,杨家将出名者仅仅延续了三代便逐渐淡出了世人的视野,和“杨氏没有与皇室、权贵联姻”有关系,与“科举仕途”上的不成功也有一定的关系。葛金芳《一败可怜非战罪:杨家将悲剧成因试析》则主要探讨了制度因素与杨家将悲剧的关系,认为监军体制才是杨家将悲剧的源头。罗家祥《从杨业、狄青看北宋武将的悲剧色彩》则从政治史和政治文化史的角度,对北宋武将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首先分析了“杨业、狄青的名将风范与不朽功业”,认为北宋特殊的历史环境为他们成名“提供了机遇和平台”,而“靠自身的努力”最后奠定了“在宋代军事史乃至中国军事史上的地位”。接着,他分析了他们“功名背后的悲剧色彩”,认为北宋武将政策、宋朝的“祖宗家法”造就了他们的功勋的同时,也造就了他们的悲剧。文章第三部分则探讨了“恐武症:悲剧的成因及其影响”。北宋的“恐武症”渗透宋代的御将策略以及宋朝军政,其负面影响也愈来愈大,甚至影响到对“两宋历史发展走向”。江小涛《杨业与宋初河东诸将》则从“环境和时代”“进身途径”“政治立场”“人际关系和杨业的悲剧”四个方面探讨了杨业以及河东武将群体。有学者对“河东诸将”概念的范畴提出了疑问。李清凌《论杨家将历史知名度的形成和提高》一文通过“历代社会对民族英雄的不断呼唤”“理学家的证善和政治家的提倡”“史学的记述和勾沉”三个方面,揭示了杨家将群体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显名的历史进程。王天顺(宁夏大学教授)《府州折氏及其与杨家将的关系》则探讨了折太君以及与杨家将的关系。何忠礼《略论中华民族的气节—兼论杨业的归宋和殉国》通过对杨业“归宋和殉国”这看似矛盾却实际统一的表现,论述了杨业的崇高气节。裴效维(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关于杨家将故事思想评价的三个问题》探讨了三个问题,首先是“杨家将是不是爱国英雄”,其次是“杨家将维护谁的利益”,最后是“杨家将的忠君思想是否影响其形象”。

三、杨家将戏曲

杨家将戏曲是杨家将研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曹家齐(中山大学教授)《杨门女将故事源流初探》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从女侠到女将”“从佘太君到十二寡妇”等杨家将故事的形成过程,认为杨门女将故事“在明代清晰完整出现”,同时认为这些文学形象背后表达出了“一定的社会价值观”。虞云国(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论元代的杨家将杂剧》以“元代杨家将故事为素材”,论述了在“杨家将传说成型中的地位”,并“勾画出杨家将故事在元代的轮廓”,也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宋元之际民众心态”。刘复生(四川大学教授)《杨家将戏剧在四川的流传》一文,探讨了秦腔对川剧形成的影响,认为四川的杨家将戏是从陕西秦腔演变过去的,时间大体是清朝,然后又由四川流传到云南、贵州。所以戏曲的演变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刘文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论杨家将故事戏》讨论了杨家将故事戏的形成以及其内容不断增加的过程,文章附录的《梆子剧种杨家将故事戏一览表》分剧名、题材来源、故事梗概、剧种及特色、主要版本五个方面介绍了杨家将故事戏,资料详实有用。

四、杨家将文化以及产业开发

杨光亮(山西太原市社科院研究员)《试论杨家将文化的丰富内涵》一文,从“杨家将文化的孕育、成熟、形成及传播的过程中,提出了杨家将和杨家将文化”,同时强调指出,杨家将文化“应涵盖历史记载、文学作品、民间传说、文化遗存”等方面,揭示了“杨家将的历史功绩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认为杨家将文化产生于“唐末五代民族矛盾尖锐的背景下”,成熟于杨家将“抗辽”过程中。文章最后揭示了杨家将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庞士让(咸阳师范学院教授)《杨家将文化论纲》阐释了研究杨家将文化的重要性。

卢渝(山西建设文化强省规划中心)《浅谈杨家将历史文化的资源整合与产业开发》、马志超(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品牌与文化建设》、刘坤太(河南大学教授)《略论“杨家将”的旅游开发》、雷存康(宁夏旅游局)《杨家城开发刍议》、杨文岩(神木县杨家将研究会副会长)《试述杨家城的风云变化》、单振国(神木县杨家将研究会副秘书长)《开发杨家城将会给神木带来神木》、梁向阳、余敏(延安大学文学院)《文学视野中的杨家将》、焦拖义(神木县史志办)《边塞重镇古麟州》等八篇文章分别从文化品牌的建设、文化品牌的整合、杨家城的文化构建等方面,很好的阐释了文化和经济民生之间的有机联系。

五、结语

本次会议的策划和组织非常紧凑,很有特色。会议筹备前就将相关研究范围、讨论议题等通知与会学者,所以讨论部分非常紧凑,讨论进程精彩纷呈,摒弃了以往大型学术会议松散而又陈旧的模式。分组主持人以及评议人针对发言人的观点、材料、思维方法等方面所作的分析、评论乃至质疑,引发了与会者对相关问题更深入、更全面的讨论,让研讨会真正实现了交锋、交流,进而提高的目的,这是大会的最闪光之处。

对于习见材料的重新审视和发掘,是本次研讨会论文的一大亮点。与会者在已有史料的发掘和运用上,显示了过人的思维和娴熟的史料驾驭能力。如张其凡先生对《张乖崖集》卷二《赠刘吉》诗的关注,王菡先生对元代杨令公祠碑刻的考略等等,赋予了旧史料以新的价值,也提出了耳目一新的见解,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

与会者论文中所提出的许多新观点,直接源自其对材料的全面收集和细致整理。如何冠环对杨家将第四代领军人物杨畋的考论,勾勒了一位将门学士的风采。煌煌五万言,史料考证精细,叙述精当,充分展现了深厚的史学功力。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根基,众所周知,杨家将研究是个老命题,资料非常有限。已有研究成果,已经汇集了一巨册出版。那么,对史料的重新梳理和发掘,就尤为困难。从本次会议历史组的所提交的论文来看,研究者在处理现有史料时,多能持务实而不空泛的态度,谨慎细密地对有限史料能够充分加以分析整理,并加以理性拓展,则显示出学术研究的进步。

在论题方面,本次会议呈现出一幅多元化的图景,既有对旧有问题的重新审视,也有对新论题的探索,而这两种情况,都反映出与会研究者在“问题意识”上的突破。从各篇论文及会议中的讨论来看,这种突破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

其一,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带动了研究论题的拓展。张希清教授结合地理方面知识分析了麟州的重要军事位置,也讨论了其具体演变。

其二,对于旧有成说的质疑,对以往习焉不察的概念进行反思,推动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比如张其凡的文章,对杨业之死提出了新的认识。

其三,新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者调整观察历史的视角有关。以往的制度史研究,多注意制度的起讫两端,而邓小南则将视角转移到连接制度规定与实施结果的“路径”之上。可以说,正是研究者视角的变化,引发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

发表地址:宋史研究通讯(中国宋史研究会主办),2007年12月(社团法人登记证书第3874号)页13-16。
杨家将
在山西省代县城里,有一座颇有气概的钟鼓楼。在它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悬挂着“威震三关”、“声闻四达”两块巨大的题匾。传说这是人们为纪念杨家将不朽功勋,而流传到今天的一处珍贵遗迹。

提起杨家将,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杨业。历史上,这位名震千里的一代名将,弱冠之年便入事太原的北汉政权,受到北汉皇帝的信任,任侍卫新军都虞候。当时,宋太祖赵匡胤已经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大宋王朝,全国统一大局已定。杨业向北汉皇帝刘继元提出了“奉国归宋”的建议,遭到反对。但他深感刘氏厚遇之恩,并未变心投宋,而是舍命保卫北汉政权。后来,北汉战败,杨业却仍在城南与宋军苦战。宋太宗早就听说杨业是一员勇将,便派北汉亡国皇帝刘继元的亲信前去劝降。见到刘继元派来的劝降使者,杨业悲愤地大哭了一场,投降了宋朝。宋太宗因他“老于边事,洞晓边情”,任命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与河东三交口都部署潘美共同担负起了山西防御契丹的重任。实际上,潘美只是挂了个虚衔,重担全部压在代州前线杨业的身上。

杨业从小就擅长骑射,爱好打猎,武艺也高,每次打猎,收获总比别人多一倍。他对同伴说:“我将来带兵打仗,也如同猎鹰追逐野兔一般。”

杨业不负宋太宗的重托,在契丹军出入的各个要道口,连续修建了阳武寨、崞寨、西陉塞、茹越寨、胡谷寨、大石寨(均在今代县、繁峙境内)6个兵寨。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三月,契丹十万军马来攻雁门,杨业率部用堵截和奇袭办法,大败契丹军,杀死他们的节度使、驸马、侍中肖咄李,活捉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从此,敌兵一见“杨”字大旗,便吓得心惊胆战而不战自退,称杨业为“杨无敌”。朝廷由此提升他为云州观察使,仍知代州。杨业驻守雁门关八年之久,契丹军始终不敢侵入一步。

杨业的显赫战功,使得一些心胸狭窄的同僚妒火中烧。一些人给宋太宗写匿名信,诋毁杨业。宋太宗没有轻信,而是把这些谤书封好交给杨业,表示了对他的信任。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正月,宋太宗为了彻底解决契丹对边境的骚扰,执意全面进攻契丹,下诏分兵三路进行北伐:东路由大将曹彬、崔彦进率主力从雄州出发北攻幽州;中路由田重进统率,由定州攻飞狐;西路由潘美、杨业统率,出雁门关,攻朔(今山西朔县)、寰(今山西朔县东)、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等四州,最终目标是三路大军会师幽州,与契丹进行决战。三路大军同时前进,东路军刚出击就遇到契丹主力的迎击,大败于歧沟关;中路军闻听东路败北,也就不战而溃;只有潘美、杨业的西路军,出师仅两个月,便战果累累,收复了朔、寰、云、应四州之地,兵锋直抵桑乾河。但是,由于东、中两路守军的溃败,他们却成了孤军深入。契丹在打败东路和中路两路宋军后,调集十万精锐,全力向潘、杨部占领的寰州压来。朝廷命令潘、杨率军护送朔、寰、云、应四州百姓立即迁回代州。在当时大兵压境的时刻,要完成这一任务非常艰巨。杨业经过周密思考,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先派人密告云、朔等州守将,等我军离代州北上时,令云州民众先出,我军到达应州时,契丹必定会派兵迎战,这时,命令朔州民众再出城,同时派骑兵接迎,另派1000弓箭手守住谷口,这样百姓就可安全内迁。

对于杨业这个切实可行的方案,监军王先和主帅潘美却坚决反对。他们为了争功,硬要杨业率兵去打寰州。王先说:“你有几万精兵为什么还这样胆怯?应当直接出雁门关北上!”杨业说:“不行,这样做,只有失败。”王先阴险地说:“你不是号称‘杨天敌’吗,为什么不敢与敌人正面交锋,难道你还有不可告人的打算?”杨业气忿地说:“我这样做不是怕死,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完成好皇上交付的使命。你既然这样责问我,那好吧,我现在就遵命前往。”出发时,杨业流着眼泪对潘美说:“这次出兵,必定失利,我是北汉降将,蒙皇上大恩,我愿以死报国。”他又用手指着陈家谷(今山西朔县南)说:“你们务必在两翼布置强有力的弓箭手,我转战到这里,你们就出兵夹击,不然我们将会全军覆没。”说罢,杨业就率兵出发了。经过两场恶战,因寡不敌众,杨业战败。退到陈家谷时,王先、潘美却率军早已离开了谷口,杨业得不到接应,陷入重围。虽然他奋不顾身,英勇作战,终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坠马被俘,最后不屈绝食而死。他的儿子七郎也在这一次战斗中牺牲。

史书上记载,杨业的儿子除延玉外,还有延朗、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和延彬。

杨延朗后改名延昭,人们称他为“杨六郎”。他智勇善战,号令严明,也是北宋王朝的名将。杨延昭儿童时代受到父亲的熏陶,十分爱做军事游戏。杨业常对人说:“这个孩子最像我。”每次打仗总要带他上阵。战争中,杨延昭很快锻炼成为一名骁勇善战的大将。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杨业率军北伐应、朔,派杨延昭任先锋,与契丹军在朔州城下激战。延昭被乱箭射穿了手臂,但他毫不介意,更加讲命地与敌人厮杀。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冬天,契丹军又一次向宋朝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宋军节节失利。这时,杨延昭正守卫遂城(今河北徐水县西)。在契丹围攻之下,遂城城小无备,人人危惧。杨延昭泰然自若,率士兵登城固守,毫不慌乱。他让士兵在城墙上浇水成冰,使城墙变得又坚固又光滑。契丹军攻城不下,只好绕道去攻打别处。在杨业死后,杨延昭守卫北方20多年,屡败契丹军队,继承和发扬了杨家“忠心报国”的优良家风。

杨家将的第三代是杨文广,他是杨延昭的儿子,也是宋代一名边防名将。在宋仁宗时期,他先后在河北、陕西边境做过镇守将军。他镇守陕西时,主要是防务西夏国对中原地区的骚扰。

杨家将正是这样一代接一代地为保卫祖国恪尽职守。他们的事迹不断走入传说、故事、戏曲舞台和影视剧创作。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宋元之际,民间艺人把杨家将的故事编成戏曲,搬上舞台。到了明代,民间文学家又把他们的故事编成《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用小说评书的形式在社会民间广泛传播。这些传说和故事,把杨家将英勇战斗、牺牲的过程,叙述得十分详细和感人。他们还把宋代功臣潘美描绘成大奸臣做陪衬,使杨家将的英雄形象和崇高家风更加高大和完美。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佘太君百岁挂帅、杨排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爱国者形象,在世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以至分不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演义和传说。

对于杨家将忠心报国世代相传的优良家风,对于一个家族前赴后继捍卫祖国既忠又勇的行为,人们传诵他们,缅怀他们,热爱他们,崇敬他们,以各种形式,为他们竖起一座座丰碑。

雁门关下,有一个以杨家祠堂而闻名的鹿蹄涧村,村里1000多口人,其中一多半都是杨家后代。

杨家祠堂始建于元代,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杨家祠宇。因杨业死后被追赠为“太尉”,谥号“忠武”,他的后代以此题祠名为“杨忠武祠”,俗称“杨家祠堂”。

祠堂大殿前,有一块鹿蹄石,形状奇特,雕刻秀美。传说是杨业十四世孙杨友,镇守代州时一日外出打猎,射中一只梅花鹿。这只鹿带箭逃走,杨友紧追不放,追到现在的鹿蹄涧村,梅花鹿突然钻入地下。杨友命人挖掘,挖出奇异的一方石头,上面雕刻着梅花鹿带箭图案,并有明显的鹿蹄印。后来,人们将这块奇异的石头搬回祠中存放,鹿蹄涧村由此得名。

多少年以来,为缅怀先祖精忠报国的高尚情怀,鹿蹄涧村年年都举行村祭,年年村祭必定唱戏,唱戏必唱杨家将戏。

“血战金沙滩”是杨家将传说故事中,杨家将打得最悲壮、最惨烈的一仗。在这场恶战中,杨家将的七郎八虎中,大郎、二郎、三郎、七郎战死,四郎、八郎被俘,五郎出家,整个一个杨家战死一大半。戏曲《金沙滩》演的就是这件英勇悲壮的事迹。但鹿跨涧村民什么戏都看,唯独不看《金沙滩》这出戏。

据说,有一年的春天,村里正唱戏,点戏人就点了《金沙滩》。说也怪,开戏前,天气晴朗,风尘不动。戏开后,契丹兵向杨家将猛烈进攻,这时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黄尘滚滚,搅得天昏地暗,台上台下,顿时乱作一团,台上的“契丹兵”也只好鸣金收兵。风沙过后,观众稍稍坐定,台上又紧锣密鼓敲打起来,杨老令公披挂上阵,领兵迎敌。演到二郎、三郎惨死疆场时,突然从西北方向滚过一团乌云,刹那间,风云过后,就是电闪雷鸣,瓢泼大雨铺天盖地从天而降,整个场子里成了风雨世界。

风雨过后,人们说:这是祖宗对咱们的报应,老祖宗不想让咱们再提那些伤心的事。咱们闹红火,别让他们不高兴,好吧,从今往后,演杨家喜庆的戏,咱再不演《金沙滩》了。后来换了别的戏,说也奇怪,一连几天全是风和日丽。

当然,这只不过是一个民间传说,人们也没有必要追究它的真实性。不过鹿蹄涧村人从来不看《金沙滩》这出戏倒是真的。因为他们不愿回忆祖先悲伤的往事,更不愿让这惨烈的场面再去搅扰祖先的在天之灵。他们期望的是没有侵略,没有战争,只有和平与安宁的世界。

凝聚在杨家将传说故事中的前仆后继、忠心报国的伟大精神,是千百年来中国人面对外族侵扰和西方列强欺凌,反抗侵略、保家卫国、追求和平美好希望的一种寄托。为了追求这种希望,杨老令公战死了,杨六郎、杨文广继承遗志继续战斗;男人牺牲了,佘太君、穆桂英等女人继承遗志继续战斗;主人战死了,杨排风等家丁、丫环也要继承遗志继续战斗。在中国历史上,凝聚着这种忠烈家风的事例绝非杨家将一家。仅在山西,还有薛仁贵、薛丁山、樊梨花的薛家将和呼延赞、呼延灼的呼家将。这些家将的传说和故事,相互辉映,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闪耀着璀璨的理想主义光芒。

雁门关外杨家将征战过的那个叫做金沙滩的古战场,昔日的刀光剑影。硝烟烽火,早已随着历史前进的车轮而荡然无存。今日的金沙滩,放眼望去,满滩皆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成为十里飘香的果园。

当我们乘坐北同蒲的火车经过这里时,列车播音员或其他知晓这个地方的人,总要手指窗外,说:“快看,这就是杨家将战斗过的金沙滩。”听者无不转头注目车外,看着这片早已面目全非的旧地,想起有关杨家将的事绩,心中升起崇敬之情。

杨家将以及薛家将、呼家将已远远走出历史的范畴,而升华为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鼓舞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励精图治,振兴中华。
参考资料:http://garden.2118.com.cn/taiyuandao/sxren/minjiang/yangja.htm
回答者:zijian4444-见习魔法师三级4-800:03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1个人评价

100%(1) 不好
0%(0)
其他回答
共1条
杨家将
在山西省代县城里,有一座颇有气概的钟鼓楼。在它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悬挂着“威震三关”、“声闻四达”两块巨大的题匾。传说这是人们为纪念杨家将不朽功勋,而流传到今天的一处珍贵遗迹。

提起杨家将,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杨业。历史上,这位名震千里的一代名将,弱冠之年便入事太原的北汉政权,受到北汉皇帝的信任,任侍卫新军都虞候。当时,宋太祖赵匡胤已经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大宋王朝,全国统一大局已定。杨业向北汉皇帝刘继元提出了“奉国归宋”的建议,遭到反对。但他深感刘氏厚遇之恩,并未变心投宋,而是舍命保卫北汉政权。后来,北汉战败,杨业却仍在城南与宋军苦战。宋太宗早就听说杨业是一员勇将,便派北汉亡国皇帝刘继元的亲信前去劝降。见到刘继元派来的劝降使者,杨业悲愤地大哭了一场,投降了宋朝。宋太宗因他“老于边事,洞晓边情”,任命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与河东三交口都部署潘美共同担负起了山西防御契丹的重任。实际上,潘美只是挂了个虚衔,重担全部压在代州前线杨业的身上。

杨业从小就擅长骑射,爱好打猎,武艺也高,每次打猎,收获总比别人多一倍。他对同伴说:“我将来带兵打仗,也如同猎鹰追逐野兔一般。”

杨业不负宋太宗的重托,在契丹军出入的各个要道口,连续修建了阳武寨、崞寨、西陉塞、茹越寨、胡谷寨、大石寨(均在今代县、繁峙境内)6个兵寨。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三月,契丹十万军马来攻雁门,杨业率部用堵截和奇袭办法,大败契丹军,杀死他们的节度使、驸马、侍中肖咄李,活捉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从此,敌兵一见“杨”字大旗,便吓得心惊胆战而不战自退,称杨业为“杨无敌”。朝廷由此提升他为云州观察使,仍知代州。杨业驻守雁门关八年之久,契丹军始终不敢侵入一步。

杨业的显赫战功,使得一些心胸狭窄的同僚妒火中烧。一些人给宋太宗写匿名信,诋毁杨业。宋太宗没有轻信,而是把这些谤书封好交给杨业,表示了对他的信任。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正月,宋太宗为了彻底解决契丹对边境的骚扰,执意全面进攻契丹,下诏分兵三路进行北伐:东路由大将曹彬、崔彦进率主力从雄州出发北攻幽州;中路由田重进统率,由定州攻飞狐;西路由潘美、杨业统率,出雁门关,攻朔(今山西朔县)、寰(今山西朔县东)、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等四州,最终目标是三路大军会师幽州,与契丹进行决战。三路大军同时前进,东路军刚出击就遇到契丹主力的迎击,大败于歧沟关;中路军闻听东路败北,也就不战而溃;只有潘美、杨业的西路军,出师仅两个月,便战果累累,收复了朔、寰、云、应四州之地,兵锋直抵桑乾河。但是,由于东、中两路守军的溃败,他们却成了孤军深入。契丹在打败东路和中路两路宋军后,调集十万精锐,全力向潘、杨部占领的寰州压来。朝廷命令潘、杨率军护送朔、寰、云、应四州百姓立即迁回代州。在当时大兵压境的时刻,要完成这一任务非常艰巨。杨业经过周密思考,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先派人密告云、朔等州守将,等我军离代州北上时,令云州民众先出,我军到达应州时,契丹必定会派兵迎战,这时,命令朔州民众再出城,同时派骑兵接迎,另派1000弓箭手守住谷口,这样百姓就可安全内迁。

对于杨业这个切实可行的方案,监军王先和主帅潘美却坚决反对。他们为了争功,硬要杨业率兵去打寰州。王先说:“你有几万精兵为什么还这样胆怯?应当直接出雁门关北上!”杨业说:“不行,这样做,只有失败。”王先阴险地说:“你不是号称‘杨天敌’吗,为什么不敢与敌人正面交锋,难道你还有不可告人的打算?”杨业气忿地说:“我这样做不是怕死,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完成好皇上交付的使命。你既然这样责问我,那好吧,我现在就遵命前往。”出发时,杨业流着眼泪对潘美说:“这次出兵,必定失利,我是北汉降将,蒙皇上大恩,我愿以死报国。”他又用手指着陈家谷(今山西朔县南)说:“你们务必在两翼布置强有力的弓箭手,我转战到这里,你们就出兵夹击,不然我们将会全军覆没。”说罢,杨业就率兵出发了。经过两场恶战,因寡不敌众,杨业战败。退到陈家谷时,王先、潘美却率军早已离开了谷口,杨业得不到接应,陷入重围。虽然他奋不顾身,英勇作战,终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坠马被俘,最后不屈绝食而死。他的儿子七郎也在这一次战斗中牺牲。

史书上记载,杨业的儿子除延玉外,还有延朗、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和延彬。

杨延朗后改名延昭,人们称他为“杨六郎”。他智勇善战,号令严明,也是北宋王朝的名将。杨延昭儿童时代受到父亲的熏陶,十分爱做军事游戏。杨业常对人说:“这个孩子最像我。”每次打仗总要带他上阵。战争中,杨延昭很快锻炼成为一名骁勇善战的大将。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杨业率军北伐应、朔,派杨延昭任先锋,与契丹军在朔州城下激战。延昭被乱箭射穿了手臂,但他毫不介意,更加讲命地与敌人厮杀。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冬天,契丹军又一次向宋朝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宋军节节失利。这时,杨延昭正守卫遂城(今河北徐水县西)。在契丹围攻之下,遂城城小无备,人人危惧。杨延昭泰然自若,率士兵登城固守,毫不慌乱。他让士兵在城墙上浇水成冰,使城墙变得又坚固又光滑。契丹军攻城不下,只好绕道去攻打别处。在杨业死后,杨延昭守卫北方20多年,屡败契丹军队,继承和发扬了杨家“忠心报国”的优良家风。

杨家将的第三代是杨文广,他是杨延昭的儿子,也是宋代一名边防名将。在宋仁宗时期,他先后在河北、陕西边境做过镇守将军。他镇守陕西时,主要是防务西夏国对中原地区的骚扰。

杨家将正是这样一代接一代地为保卫祖国恪尽职守。他们的事迹不断走入传说、故事、戏曲舞台和影视剧创作。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宋元之际,民间艺人把杨家将的故事编成戏曲,搬上舞台。到了明代,民间文学家又把他们的故事编成《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用小说评书的形式在社会民间广泛传播。这些传说和故事,把杨家将英勇战斗、牺牲的过程,叙述得十分详细和感人。他们还把宋代功臣潘美描绘成大奸臣做陪衬,使杨家将的英雄形象和崇高家风更加高大和完美。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佘太君百岁挂帅、杨排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爱国者形象,在世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以至分不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演义和传说。

对于杨家将忠心报国世代相传的优良家风,对于一个家族前赴后继捍卫祖国既忠又勇的行为,人们传诵他们,缅怀他们,热爱他们,崇敬他们,以各种形式,为他们竖起一座座丰碑。

雁门关下,有一个以杨家祠堂而闻名的鹿蹄涧村,村里1000多口人,其中一多半都是杨家后代。

杨家祠堂始建于元代,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杨家祠宇。因杨业死后被追赠为“太尉”,谥号“忠武”,他的后代以此题祠名为“杨忠武祠”,俗称“杨家祠堂”。

祠堂大殿前,有一块鹿蹄石,形状奇特,雕刻秀美。传说是杨业十四世孙杨友,镇守代州时一日外出打猎,射中一只梅花鹿。这只鹿带箭逃走,杨友紧追不放,追到现在的鹿蹄涧村,梅花鹿突然钻入地下。杨友命人挖掘,挖出奇异的一方石头,上面雕刻着梅花鹿带箭图案,并有明显的鹿蹄印。后来,人们将这块奇异的石头搬回祠中存放,鹿蹄涧村由此得名。

多少年以来,为缅怀先祖精忠报国的高尚情怀,鹿蹄涧村年年都举行村祭,年年村祭必定唱戏,唱戏必唱杨家将戏。

“血战金沙滩”是杨家将传说故事中,杨家将打得最悲壮、最惨烈的一仗。在这场恶战中,杨家将的七郎八虎中,大郎、二郎、三郎、七郎战死,四郎、八郎被俘,五郎出家,整个一个杨家战死一大半。戏曲《金沙滩》演的就是这件英勇悲壮的事迹。但鹿跨涧村民什么戏都看,唯独不看《金沙滩》这出戏。

据说,有一年的春天,村里正唱戏,点戏人就点了《金沙滩》。说也怪,开戏前,天气晴朗,风尘不动。戏开后,契丹兵向杨家将猛烈进攻,这时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黄尘滚滚,搅得天昏地暗,台上台下,顿时乱作一团,台上的“契丹兵”也只好鸣金收兵。风沙过后,观众稍稍坐定,台上又紧锣密鼓敲打起来,杨老令公披挂上阵,领兵迎敌。演到二郎、三郎惨死疆场时,突然从西北方向滚过一团乌云,刹那间,风云过后,就是电闪雷鸣,瓢泼大雨铺天盖地从天而降,整个场子里成了风雨世界。

风雨过后,人们说:这是祖宗对咱们的报应,老祖宗不想让咱们再提那些伤心的事。咱们闹红火,别让他们不高兴,好吧,从今往后,演杨家喜庆的戏,咱再不演《金沙滩》了。后来换了别的戏,说也奇怪,一连几天全是风和日丽。

当然,这只不过是一个民间传说,人们也没有必要追究它的真实性。不过鹿蹄涧村人从来不看《金沙滩》这出戏倒是真的。因为他们不愿回忆祖先悲伤的往事,更不愿让这惨烈的场面再去搅扰祖先的在天之灵。他们期望的是没有侵略,没有战争,只有和平与安宁的世界。

凝聚在杨家将传说故事中的前仆后继、忠心报国的伟大精神,是千百年来中国人面对外族侵扰和西方列强欺凌,反抗侵略、保家卫国、追求和平美好希望的一种寄托。为了追求这种希望,杨老令公战死了,杨六郎、杨文广继承遗志继续战斗;男人牺牲了,佘太君、穆桂英等女人继承遗志继续战斗;主人战死了,杨排风等家丁、丫环也要继承遗志继续战斗。在中国历史上,凝聚着这种忠烈家风的事例绝非杨家将一家。仅在山西,还有薛仁贵、薛丁山、樊梨花的薛家将和呼延赞、呼延灼的呼家将。这些家将的传说和故事,相互辉映,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闪耀着璀璨的理想主义光芒。

雁门关外杨家将征战过的那个叫做金沙滩的古战场,昔日的刀光剑影。硝烟烽火,早已随着历史前进的车轮而荡然无存。今日的金沙滩,放眼望去,满滩皆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成为十里飘香的果园。

当我们乘坐北同蒲的火车经过这里时,列车播音员或其他知晓这个地方的人,总要手指窗外,说:“快看,这就是杨家将战斗过的金沙滩。”听者无不转头注目车外,看着这片早已面目全非的旧地,想起有关杨家将的事绩,心中升起崇敬之情。

杨家将以及薛家将、呼家将已远远走出历史的范畴,而升华为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鼓舞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励精图治,振兴中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