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出自什么典故

时间:2010-5-9 专题: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魏文帝曹丕死后,魏国的大权实际上落到司马懿手里。
司马懿死后,大儿子司马师辅助十三岁的皇帝曹髦,权势比司马懿更大,但没有多久,就病死了。司马师在病重的时候,便把一切权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
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当长,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
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投火,都劝他暂时忍耐。在场的一个叫王经的对曹髦说:"当今大权落在司马昭手里,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人;军王您力量软弱,莽撞行动,后果不堪设想,应该慎重考虑。"
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
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在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地广人多,经济发展快,实力最强,但大权逐渐落入司马氏家族手里。
曹丕建立魏国时,得到大将司马懿的支持。曹丕死后,魏明帝曹睿即位,司马懿和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专权时,篡位野心日益显露,魏帝曹髦曾气愤地对大臣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等他来夺走皇位。”不久,曹髦策划除掉司马昭,结果事情败露,反被司马昭杀死。司马昭立曹奂为帝。从此,在曹魏政权中,再也没有人敢公开反对司马氏的统治了。
263年,魏国灭蜀。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帝,自称皇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大举进攻吴国,吴国投降。西晋统一南北,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
这也成了典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出处,寓意为野心非常明显,为人所共知。
出自晋人李寿的〈三国志〉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语见《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纪·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安敦传》:“无君之恶,同司马昭之心;擅事之迹,过赵高指鹿为马。”
三国时,魏国政权由曹氏渐入司马氏手中。司马懿杀曹爽;其子司马师废曹芳,另立曹髦为帝;司马师之弟司马昭益专横跋扈,自为相国,独擅朝政,恣意妄为,尽屠曹氏中人,逼曹髦封之为晋公,加九锡。昭佯辞不受,谋篡帝位。曹髦召近臣共商对策时,愤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吾不能坐受其辱,誓与卿等共讨之。”后曹髦为司马昭所杀。
亦作“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
今人多列为歇后语。喻人所共知之阴谋或野心。
出自晋人李寿的〈三国志〉

原是一句成语,其典故来源与三国后期的一段故事.
三国名将司马懿之子司马昭权倾朝野,当时的曹髦不愿意做傀儡皇帝,率领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事情事先已经泄露。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三国志》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