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如何评价太平天国?其失败原来和教训是什么?

时间:2010-5-14 专题:太平天国

关于太平天国

他反抗腐败统治的勇气可嘉

经历数千年统治的中国人民

对政府的要求是很低的

能吃饱饭就行

可是

当时的腐败政府

却连这都不能满足!!!

所谓官逼民反

也就是说

太平天国的本意是好的

建立一个公平的大同社会

所以有《天朝田亩制度》

但是杯具啊

这种大同思想被证实是不可能实现的(古今中外,有人实验,却从未实现过)

同时,太平天国运动也没能摆脱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普遍规律

新地主取代旧地主

太平天国的领导们到了天京就腐败了(这真是中国人的悲哀,送走狼,迎来虎)

虽然有一些受到外国影响(拜上帝教)

但仍然是中国的又一次农民起义

为什么他会失败呢

这是必然的

领导不行(争权夺势,腐败)

纲领不行(空想主义)

还有就是曾国藩说的(行洋教,灭儒教)

给我们的教训是

不能让没有头脑的人领导国家

要实事求是(建国后我们曾经也脱离实际的建设过大同社会)

要让先进的阶层领导革命(关于这,我...................................啥也不想说)

最后说一句

在没有足够社会基础的情况下

那些为了追寻正义和公平而发起的革命

最终的解决却是建立了专制政权

行民主起,以专制终

不仅天朝如此

国外也这样

英国有护国公克伦威尔

法国有拿破仑

天朝有毛主席

全部原创

花了10分钟


太平天国失败之教训谈

曾几何时,总想探究一下太平天国壮大的经验和衰败的教训。这场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前后历经14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交融了东西方文化,浓缩了中国古代到近代农民起义的思想变迁。从成长,到壮大,到衰败,到灭亡,其经验教训是值得后人深思的。

至于太平天国的灭亡,原因是多方面的,金田起义时候,区区两万人,能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可定都天京后,发展到了百万人,却最后失败,这是个非常值得研究和深思的问题,毛泽东曾说过:“倘能大手笔写一篇太平军的经验,将是有益的.”


多数观点认为太平天国从兴旺到衰败,是从杨韦内讧这个转折点开始的,其实,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就已经为他们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首先,定都天京以后,一些人开始滋生了贪图享乐的意识,洪秀全和几个王候争相扩建王府,过上了奢华淫逸的生活,军事上开始变得消极。因此说,从全局上来讲,由原来的战略进攻,潜移默化的转为了战略防御。同时,洪秀全,杨秀清,以及诸王等深居京都,这就为他们之间矛盾的加深和恶化制造了温床。


第二,派出林风祥,李开芳北伐,战略上是正确的,但没有有效的给予后援,使得他们两万人孤军深入,导致最后的失败,这对太平军是个严重的损失。


第三,西征时候,又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思想,全局配合及其不协调,这边是西征鄂皖的艰苦征战,那边却是京都里的一片歌舞升平。


第四,杨韦内讧。这对太平军是致命的打击,不仅好多将士死于内乱,更使得太平军失去了一位能执掌全局的核心人物--杨秀清。从此,太平军在全军指挥调动上更是一盘散沙。


第五,石达开的出走。这位太平军的顶梁柱的负气出走,使太平军面临的严峻形势又进一步雪上加霜,力量大大削弱。


第六,洪秀全用人用兵平庸无奇。有人评价洪秀全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用人上不能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亲;用兵上闭门造车,刚愎自用。另外,没有一个正确的信仰,依靠天主教来作为统制手段,毕竟不能久远。尤其是杨韦内讧以后,其理论基础开始被动摇。另外,想学习西方的思想,却没有认真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七,军队职权混乱。没有一个完整的指挥系统,前前后后的封了两千多个王,王与王之间不能协调统一领导,相互之间又互相猜忌。而对他两个平庸哥哥的重用,使全军将士更加寒心。


第八,中外势力的内外夹击。太平天国后期,清军洋人相互勾结,共同绞杀了这场轰轰烈烈这场太平天国运动。


总之,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是一篇文章所能彻底阐述清楚的,归根结底,笔者认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文化上的匮乏,缺少一个宏观的战略思想作指导。缺乏全局观念,即使取得了部分成果,也只能是暂时的。



一个比清政府还腐败的农民政权,差点导致中国的灭亡。
一;太平天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的借助宗教形式的人民起义。这次起义有着积极的意义,(1)建立了人民政权。(2)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3)提出了较全面的政治纲领和制度。(4)加快了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二;起义失败的原因是(1)腐朽文化侵蚀,自建都天京以来,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成自由落体变质,军队也渐渐腐化,战斗力下降,{参考李自成起义}。(2)战略失误,对战争形势发展估计错误,没能对清政府进一步打击,北伐军太少,与其说北伐不如说送死,给了清政府喘息的机会,{参考黄巢起义}。(3)力量分化,根基不稳,出现了农民起义的痼疾,权力之争,导致起义军实力大损{考绿林赤眉起义}。(4)政治制度改革停滞不前,前期太平天国有很好的纲领,但是一直没有执行或执行不力{考瓦岗起义}。三;给我们的教训是:个国家要强大,一个政权不灭亡就要充分发扬民主,建立健全好的制度,抵制从内部腐朽分化。一个好的领导人就要保持清醒头脑,听取好的执政意见,制定好的战略方针。
太平天国历时14年,占领长江中下游富庶地区多年,战事波及半个中国,使清廷国力大伤。
由于清廷倚赖汉人组建的湘军和淮军才能打败太平天国,曾国藩、李鸿章等汉臣平乱有功,逼使清廷更加重用汉人,汉人在清廷的权位因而大增,同时满人对军队的控制权减弱。
清廷曾借助外国人镇压太平军,因而产生效法西方,推行改革的想法,促成后来“洋务”改革的出现。
太平天国的事迹及它提出的一些主张,宣扬了民族思想和革命精神,对日后的反清革命有一定的影响。
太平军在江南征战时,大量富户及平民逃到上海避难,促进了上海的发展。
太平天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战争,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水平,它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并对亚非人民的反殖民斗争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体现了时代新特点。
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是先进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更没有科学革命纲领的指导,再加上客观上反动势力的强大,失败成为历史的必然。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为求民族独立而做出的尝试,以及当时中国社会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历史的发展趋势,在当时许多人民受其压迫。
倡导社会改革---太平天国主张土地公有,财产平均分配;又提倡男女平等,破除社会陋习.其倡导的社会改革,对日后的中国有一定的影响.
播下革命种子---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但它所宣扬的反清思想已经广传民间,播下了日后反清革命的种子.
汉人势力抬头---清廷依靠汉人曾国藩,李鸿章等平定太平天国,他们都被封为地方总督或巡抚,自此汉人势力上升,逐渐掌握了地方实权.
削弱清廷根基---太平天国是一场大规模的反清运动,持续十四年(1851-1864),波及大半个中国,建立与清廷对歭的政权,一度动摇清朝的统治,使清廷元气大伤.
由于太平天国还只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在封建社会中,在民阶级受着严重的剥削,要求解放,而且敢于用武装斗争来争取解放。但是农民毕竟是分散的小生产者,他们不可能制定明确的革命纲领并用这个纲领来团结所有的革命群众;他们不可能长期地维持革命纪律,借以集中自己的力量战胜强大的敌人;他们缺乏用科学的方法总结革命经验并用这些经验来指导革命实践的能力。太平天国颁布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但或者由于其绝对平均主义方案注定了不可能实现,或者由于其他主客现条件决定了无法实行,太平天国提不出一个切实可行而又能动员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纲领,这就不能长期保持农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因而他就不能把战争引向胜利。太平天国在初期从上到下都保持严格的纪律和艰苦朴素的精神,但建都天京后,却首先从领导人开始,滋生享乐、保守思想,逐渐破坏了团结统一的局面,导致发生内乱、分裂和一系列不正常事件。到后来,朝纲败坏,许多将领拥兵自重,敛财自肥,腐化堕落,甚至发生一连串叛变投敌的行为,从而瓦解了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的失败。太平夭国用以指导革命的理论是拜上帝教,它在开始时起过动员和组织群众的重大作用,但它终究不可能解决在革命发展中不断出现的大量新问题、新矛盾,不能及时地、适当地总结经验,避免重犯错误,提高革命水平。因此,在太平天国史上同样性质的错误往往一再重复,得不到及时纠正。尤其是到了晚期,洪秀全深深沉溺在"天父天兄"的速网里,失去了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以至使这个理论反而日益成了太平天国前进的障碍
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起义但因为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所以反帝不彻底在战略上偏安东南孤军北伐内部残杀导致最后的失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