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安史之乱中张巡守睢阳的详细情况是怎样的

时间:2010-5-18 专题: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中张巡守睢阳的详细情况是怎样的
张巡
709~757唐朝名将。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开元末举进士。博览群书,通晓战法,重义尚气节。初为太子通事舍人,出任清河令,政绩卓著,后调任真源令。唐天宝十五载(756)二月,起兵抗拒安禄山叛军。募选精兵千人,与单父尉贾贲合众3000人,入据雍丘(今杞县)。贾贲战死,兼领其众,自称吴王李祗先锋使。三月,安将令狐潮、李怀仙等率4万余众至城下,巡乘其恃众不备,自率千人,分数队,突然出城攻击,迫使安军退兵。安军复来攻城,巡于城上立木栅拒之,并以火焚破其登城,或伺隙出击,或乘夜偷袭,相持60余日,大小300余战;在迫使安军撤围后,又乘胜追击,俘其2000余人,军威大振。五月,令狐潮复引兵围攻雍丘,巡坚守40余日,至七月,城中矢尽,于夜间将草人千余缒城下,诱安军射之,得矢数十万支;粮断,则遣勇士截安军粮运船只,取盐米千斛;还多次出城破敌,迫令狐潮退据陈留(今开封),不敢复战。旋又夜袭进屯白沙涡(今宁陵北)的安军步骑7000余众,大破之,并擒获其援兵400余人,释放胁从者,旬日间,百姓归附万余户。八月,率短兵3000,夜袭安将李庭望所部营地,将其2万余人大半歼灭,余皆夜遁。十月,再次击退令狐潮等所率万余步骑的进攻,斩杀数千人。十一月,巡又领兵邀击令狐潮所部万余人于雍丘北,大破之。巡固守雍丘数月,令狐潮屡攻不下,遂于十二月在雍丘北置杞州,筑城垒以绝巡粮援。巡被河南节度使虢王李巨授先锋使,不久,巨兵败,自彭城(今江苏徐州)东走。叛将杨朝宗率马步2万,欲乘机袭宁陵(今河南宁陵东南),断巡后路,巡遂率兵马3000余,东守宁陵,与睢阳太守许远军会合。遣将大破杨朝宗部,斩万余人。诏拜主客郎中,河南节度副使。至德二载(757)正月,应许远之邀,悉众入援睢阳(今商丘县南),与其合兵6800人守城,抗击叛将尹子奇13万人的进攻。巡督励将士,昼夜苦战16天,擒叛将60余人,杀士卒2万余人,尹子奇败退。许远自以才不及巡,推其专掌军事。诏拜御史中丞。三月,尹子奇复引大军攻睢阳,巡悉众出战,斩其3000余人,后又多次挫败尹子奇的进攻。至五月,尹子奇增兵急攻,巡于夜间在城中鸣鼓,作出击状,使叛军彻夜戒备。当叛军解甲休息时,巡率南霁云、雷万春等十余将,各领50骑,突袭敌营,直逼尹子奇麾下,杀5000余人,子奇左目中箭,收兵退走。七月,尹子奇率军数万再度攻城。张巡久战无援,仅剩士卒1600人,粮食奇缺,将士掺杂茶纸、树皮为食,睢阳遂被包围。巡临机应变,加强防守,人自为战,毁敌攻城器具及入城蹬道,多次击退其进攻。叛军无奈,遂掘壕立栅困城。八月,城中仅余士卒600人,巡与许远分城防守,并遣将突围求援。唐谯郡(治今安徽亳州)、彭城、临淮(治今江苏盱眙西北)诸守将皆拥兵不救。叛军知城内援绝,攻城更急。城中食尽,罗雀掘鼠亦尽,将士仅剩400人,且饥病不能战。十月初九,城陷。巡等被擒杀。张巡领兵,军纪严,赏罚明,与众共甘苦。作战注重上下协同,“兵识将意,将识士情,上下相习,人自为战”。故以万人之众,前后守两座孤城达两年之久,歼叛军十余万,为唐保障江淮安全,平定安史之乱起了重要作用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我和吴郡人张籍翻阅家中旧书,发现李翰撰写的《张巡传》。李翰以文章写得好而自负,这篇传记写得很详细周密。但可惜还有不足之处,没有替许远立传,又没有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头尾。

许远虽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但他打开城门,接纳张巡共守睢阳。地位本来在张巡之上,却把权柄交给他,受他指挥,没有什么猜疑和妒忌,最后和张巡一起守城,一起死难,建立了功名,由于城池沦陷而被俘虏,和张巡的死相比先后不同时罢了。许、张两家子弟才能智慧低下,不能彻底理解许远、张巡的志气。张家子弟认为张巡战死而许远受虏不死,怀疑许远怕死而降贼。许远假如怕死的话,为何要苦苦地死守小小的睢阳城,把自己的奴僮杀了给土兵们吃,来同敌军抗战而不投降呢?当他们被围困的时候,城外连极其弱小的援兵都没有,他们所要效忠的只是国家和君主罢了,而叛军则告诉许远唐朝已经灭亡,君主已经死了。许远看见救兵不来,而叛军却越来越多,一定以为敌人的话是真的。等不到外来的救兵尚且死守城池,人吃人也快吃完了,即使是傻瓜也会算得出死亡的期限!由此看来,许远的不怕死也就很明白了。哪有城池失陷了,部下都死光了,他自己却独自含羞忍辱,苟且偷生的呢?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肯这么做。唉!难道说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做这样的事吗?
谈论的人又说许远和张巡分别守城,城池失陷是从许远所分担的一面开始的,拿这个来辱骂许远。这又和儿童的见识没有差别。人要死,他的内部器官一定有先得那个病的部位;拉断绳子,它断开的地方一定是绳子的某一段。观察人死、绳断的人见到情况是这样,据此就责怪某一内脏和绳子的某一段,也未免太不懂道理了。小人喜欢非议,不乐意成全别人的好事竟然到了这个地步哇!象张巡、许远对国家作出的贡献是如此卓越,还不免遭受指摘,别的事情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当张、许二公初守睢阳的时候,怎能料到人家终于不来救援,因而放弃睢阳,事先退走呢?如果这座城不能够守住,即使退避到别的地方去又有什么用处呢?等到确无救兵,处于困难的境地时,率领着他们那些因受伤而残废、因挨饿而瘦弱的余部,即便想撤离睢阳也肯定不可能了。张、许二公这样贤明,他们已经考虑得很周到了。坚守一座城池,来保卫朝廷,凭借千百名接近死亡的士兵,抵挡上百万日益增多的敌军,掩蔽江淮流域,从而阻遏叛军的兵势。唐王朝没有被灭亡,是谁的功劳呢?在当时,丢弃城池而考虑活路的不是少数几个人,掌握强兵、坐视不救的人到处都是。他们不去追究非议这些人,反而责怪张、许不该死守,也就可见他们把自己比同叛逆,制造邪说帮助叛敌攻击张、许二公。
我曾在汴州、徐州二幕府任推官,多次经过两州之间的睢阳城,亲自到那称为“双庙”的地方致祭过,那里的老人常常谈到张巡、许远当时的事情。
南霁云向贺兰进明请求救援,贺兰嫉妒张巡、许远的名声威望和功劳业绩超过自己,不肯出兵援救。贺兰喜欢南霁云的英勇和豪壮,不听他求救的要求,硬要留他下来,陈设酒肉,具备歌舞,邀请南霁云入座。南霁云情绪激昂地说:“我南霁云来的时候,睢阳城内的人已经有一个多月没东西吃了。我即使想一个人吃,道义上不忍心这样做,即使吃也咽不下去。”于是抽出随身佩带的刀砍断一个手指,鲜血淋漓,来给贺兰看。满座的人非常震惊,都感动奋激得为他掉泪。南霁云明白贺兰终究不会有为自己出兵的意思,就飞马离去了。快要出城的时候,抽出一支箭射向佛寺的高塔,箭射中在塔上,有一半箭头穿进砖里。他说:“我这次回去,如果打败了叛贼,一定回来灭掉贺兰!这一箭就作为我报仇的记号。”我于贞元年问路过泗州,船上的人还指着中箭韵塔砖告诉我当年的情况。睢阳城失陷时,叛贼用刀威逼张巡投降。张巡不屈服,随即被拉走,行将斩首。又威逼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回答。张巡对南霁云呼喊道:“南八,大丈夫一死罢了,不能屈从不义的人!”南霁云笑着回答说:“我原想要有所作为。现在您说这话,我敢不死吗?”于是他就没有屉服。
张籍说:有一个名则于嵩的人,青年时代跟随张巡办事;等到张巡起兵讨伐叛贼时,于嵩也曾在敌人围困之中。张籍大历年间在和州乌江县见过于嵩。于嵩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由于张巡的缘故,当初曾当上了临涣县的县尉,喜欢学问,没有什么书不读。张籍那时还小,粗略地打听过张巡和许远的事情,了解得不够详细。于嵩说张巡身高七尺多,胡子长得如同神像。他曾有一次看到于嵩在读《汉书》,便问:“为什么老是读这一部书?”于嵩回答说:“还没读熟呢。”张巡说:“我读书不超过三遍,终生不会忘掉。”于是背诵起于嵩正读的那卷书,背诵完了整卷没错一个字。于嵩很惊讶,以为张巡碰巧熟读过这一卷,于是随意抽出其他各卷来测试,无不都是这样。于嵩又从书架上取出另外一些书,试着拿来考问张巡,随问随诵,毫不踌躇。于嵩跟随张巡的日子很长,也没见过张巡经常读书。做文章时,拿起纸笔就写,不曾打过草稿。开始驻守睢阳时,土兵差不多有上万人,城里的居民,户口也将近几万。张巡通过见一面,问过姓名,以后碰见便没有不认识的。张巡发起怒来,胡须总是张开的。到了睢阳失陷的时候,叛贼捆绑张巡等几十个人,坐等着,将要被杀掉。张巡起身小便,部下看到张巡站起来,有的也站起来,有的掉眼泪。张巡说:“你们别害怕,死是命中注定的。”部下悲泣得不忍心仰起头来看。张巡受戮时,脸色不变,就如同平常一样满不在乎。许远是位宽厚的老成人,相貌也同他的心地一样质朴。他和张巡同一年出生,月份和日子在张巡之后,称张巡为兄。死时四十九岁。于嵩贞元初年死在毫、宋一带。有人传说于嵩有田宅在毫、宋一带,有个武人侵夺霸占了他的田宅。于嵩打算到睢阳告状,被那个武人所杀害。于嵩没有儿子,这是张籍说的。
姚訚、石承平、李辞、陆元锽、朱珪、宋若虚、杨振威、耿庆礼、马日升、张惟清、廉坦、张重、孙景趋、赵连城、王森、乔绍俊、张恭默、祝忠、李嘉隐、翟良辅、孙廷皎、冯颜、张抃、李怀忠。。。。。。



别将二十有五:石承平、李辞、陆元锽、朱珪、宋若虚、杨振威、耿庆礼、马日升、张惟清、廉坦、张重、孙景趋、赵连城、王森、乔绍俊、张恭默、祝忠、李嘉隐、翟良辅、孙廷皎、冯颜,其后皆死巡难,四人逸其姓名。

----《新唐书》

张抃,滑人。与张巡固守睢阳,城陷,死难者三十六人,抃其一也。宋汪应辰作庙记云:“初显于湖湘间,后及江右,至玉山,皆祀之。”碑载诗一首。

在人类的历史上人吃人的事情肯定是发生过的,张巡在及其艰难的情况下,为了守住城保卫国家,根据很多的历史记载也极有可能真的是发生了吃人守成的事情。至于数目那当然是没有办法确定的。
《唐书·忠义传》载:“张巡守睢阳城,尹子奇攻围既久,城中粮尽,易子而食,析骸而爨。巡乃出其妾,对三军杀之,以飨军士。曰:“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巡不能自割肌肤,以啖将士,岂可惜此妇人!”将士皆泣下,不忍食,巡强令食之。括城中妇人既尽,以男夫老小继之,所食人口二三万。许远亦杀奴仆以哺卒。”《新书》:臧洪杀妾,兵将都流涕,不能仰视;

《旧唐书·张巡传》
张巡字巡,邓州南阳人。博通群书,晓战阵法。气志高迈,略细节,所交必大人长者,不与庸俗合,时人叵知也。开元末,擢进士第。巡繇太子通事舍人出为清河令,治绩最,而负节义,或以困厄归者,倾赀振护无吝。更调真源令。土多豪猾,大吏华南金树威恣肆,巡下车,依法诛之,赦余党,莫不改行迁善。
安禄山反,(巡)遂起兵讨贼,从者千余。巡驰骑决战,身被创不顾,士乃奉巡主军。积六旬,大小数百战。当此时,王命不复通,大将六人白巡以势不敌,且上存亡莫知,不如降。六人者,皆官开府、特进。巡阳许诺,明日堂上设天子画像,率军士朝,人人尽泣。巡引六将至,责以大谊,斩之。
至睢阳,……有诏拜巡御史中丞。被围久,食尽,巡士多饿死,存者皆痍伤气乏。巡出爱妾曰:“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乃杀以大乡,坐者皆泣。巡强令食之,至罗雀掘鼠,煮铠弩以食。贼知外援绝,围益急。众议东奔,巡、远以睢阳江淮保障也,若弃之,贼乘胜鼓而南,江、淮必亡。且帅饥众行,必不达。十月癸丑,贼攻城,士病不能战。城遂陷,与远俱执。巡众见之,起且哭,巡曰:“安之,勿怖,死乃命也。”巡不屈,年四十九。
张巡坚守睢阳,与占优势的叛军前后进行了400余战,杀死敌将300人,士兵12万人。当时战斗进行得非常残酷,张巡督战时“大呼辄齿裂血面,嚼齿皆碎”,及“被围久,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睢阳血战是安史之乱时期最惨烈的战役。张巡、许远死守睢阳,有力地阻止了叛军的南下,江淮及江汉的保全对战争的最后胜利,赢得了丰厚的经济来源。

一些评论:
唐“安史之乱”时叛军将领尹子奇围攻直通江淮的要塞睢阳。张巡和许远合兵,士卒几千人,杀了六位建议投降的将领后死守睢阳。久围之下,食物殆尽,于是开始吃战马。战马吃尽,开始抓麻雀老鼠。麻雀老鼠又吃尽,张巡拉出他的爱妾杀了给士卒吃,然后收罗城里的妇女,妇女吃尽,接着吃老弱男子。最后剩400余人,睢阳被攻破,张巡被俘,后又被杀。
不知道各国的军规里有没有一条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投降的具体规定。如果有这样的规定,我认为也是应该的,这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但张巡有另外的追求,不必恶意揣度他是为了大唐复兴后可以加官进爵,可以相信他是在实践某种原则,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套原则。鲁迅说封建礼教吃人,在张巡困守的睢阳城实实在在地吃起人来,只是从抽象转化成了具体而已。
对张巡的做法司马光和文天祥等人是大加赞赏和歌颂的。但毕竟人们慢慢认识到有些原则是高于君君臣臣这套原则的。清代王夫之说张巡血战以保障江淮的功绩固然很大,但是困守孤城、粮尽援绝的情况下,只需一死明志,“无论城之存亡也,无论身之生死也,所必不可者,人相食也,……其食人也,不谓之不仁也不可”。
韩愈对张巡这么评价:“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张巡最重要的功绩就是把安史之乱的主战场锁定在北方的力转乾坤的魄力!

对其这种做法的评价争议也有很多,在网上搜索“张巡吃人”就可以看到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张巡
709~757唐朝名将。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开元末举进士。博览群书,通晓战法,重义尚气节。初为太子通事舍人,出任清河令,政绩卓著,后调任真源令。唐天宝十五载(756)二月,起兵抗拒安禄山叛军。募选精兵千人,与单父尉贾贲合众3000人,入据雍丘(今杞县)。贾贲战死,兼领其众,自称吴王李祗先锋使。三月,安将令狐潮、李怀仙等率4万余众至城下,巡乘其恃众不备,自率千人,分数队,突然出城攻击,迫使安军退兵。安军复来攻城,巡于城上立木栅拒之,并以火焚破其登城,或伺隙出击,或乘夜偷袭,相持60余日,大小300余战;在迫使安军撤围后,又乘胜追击,俘其2000余人,军威大振。五月,令狐潮复引兵围攻雍丘,巡坚守40余日,至七月,城中矢尽,于夜间将草人千余缒城下,诱安军射之,得矢数十万支;粮断,则遣勇士截安军粮运船只,取盐米千斛;还多次出城破敌,迫令狐潮退据陈留(今开封),不敢复战。旋又夜袭进屯白沙涡(今宁陵北)的安军步骑7000余众,大破之,并擒获其援兵400余人,释放胁从者,旬日间,百姓归附万余户。八月,率短兵3000,夜袭安将李庭望所部营地,将其2万余人大半歼灭,余皆夜遁。十月,再次击退令狐潮等所率万余步骑的进攻,斩杀数千人。十一月,巡又领兵邀击令狐潮所部万余人于雍丘北,大破之。巡固守雍丘数月,令狐潮屡攻不下,遂于十二月在雍丘北置杞州,筑城垒以绝巡粮援。巡被河南节度使虢王李巨授先锋使,不久,巨兵败,自彭城(今江苏徐州)东走。叛将杨朝宗率马步2万,欲乘机袭宁陵(今河南宁陵东南),断巡后路,巡遂率兵马3000余,东守宁陵,与睢阳太守许远军会合。遣将大破杨朝宗部,斩万余人。诏拜主客郎中,河南节度副使。至德二载(757)正月,应许远之邀,悉众入援睢阳(今商丘县南),与其合兵6800人守城,抗击叛将尹子奇13万人的进攻。巡督励将士,昼夜苦战16天,擒叛将60余人,杀士卒2万余人,尹子奇败退。许远自以才不及巡,推其专掌军事。诏拜御史中丞。三月,尹子奇复引大军攻睢阳,巡悉众出战,斩其3000余人,后又多次挫败尹子奇的进攻。至五月,尹子奇增兵急攻,巡于夜间在城中鸣鼓,作出击状,使叛军彻夜戒备。当叛军解甲休息时,巡率南霁云、雷万春等十余将,各领50骑,突袭敌营,直逼尹子奇麾下,杀5000余人,子奇左目中箭,收兵退走。七月,尹子奇率军数万再度攻城。张巡久战无援,仅剩士卒1600人,粮食奇缺,将士掺杂茶纸、树皮为食,睢阳遂被包围。巡临机应变,加强防守,人自为战,毁敌攻城器具及入城蹬道,多次击退其进攻。叛军无奈,遂掘壕立栅困城。八月,城中仅余士卒600人,巡与许远分城防守,并遣将突围求援。唐谯郡(治今安徽亳州)、彭城、临淮(治今江苏盱眙西北)诸守将皆拥兵不救。叛军知城内援绝,攻城更急。城中食尽,罗雀掘鼠亦尽,将士仅剩400人,且饥病不能战。十月初九,城陷。巡等被擒杀。张巡领兵,军纪严,赏罚明,与众共甘苦。作战注重上下协同,“兵识将意,将识士情,上下相习,人自为战”。故以万人之众,前后守两座孤城达两年之久,歼叛军十余万,为唐保障江淮安全,平定安史之乱起了重要作用张巡
709~757唐朝名将。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开元末举进士。博览群书,通晓战法,重义尚气节。初为太子通事舍人,出任清河令,政绩卓著,后调任真源令。唐天宝十五载(756)二月,起兵抗拒安禄山叛军。募选精兵千人,与单父尉贾贲合众3000人,入据雍丘(今杞县)。贾贲战死,兼领其众,自称吴王李祗先锋使。三月,安将令狐潮、李怀仙等率4万余众至城下,巡乘其恃众不备,自率千人,分数队,突然出城攻击,迫使安军退兵。安军复来攻城,巡于城上立木栅拒之,并以火焚破其登城,或伺隙出击,或乘夜偷袭,相持60余日,大小300余战;在迫使安军撤围后,又乘胜追击,俘其2000余人,军威大振。五月,令狐潮复引兵围攻雍丘,巡坚守40余日,至七月,城中矢尽,于夜间将草人千余缒城下,诱安军射之,得矢数十万支;粮断,则遣勇士截安军粮运船只,取盐米千斛;还多次出城破敌,迫令狐潮退据陈留(今开封),不敢复战。旋又夜袭进屯白沙涡(今宁陵北)的安军步骑7000余众,大破之,并擒获其援兵400余人,释放胁从者,旬日间,百姓归附万余户。八月,率短兵3000,夜袭安将李庭望所部营地,将其2万余人大半歼灭,余皆夜遁。十月,再次击退令狐潮等所率万余步骑的进攻,斩杀数千人。十一月,巡又领兵邀击令狐潮所部万余人于雍丘北,大破之。巡固守雍丘数月,令狐潮屡攻不下,遂于十二月在雍丘北置杞州,筑城垒以绝巡粮援。巡被河南节度使虢王李巨授先锋使,不久,巨兵败,自彭城(今江苏徐州)东走。叛将杨朝宗率马步2万,欲乘机袭宁陵(今河南宁陵东南),断巡后路,巡遂率兵马3000余,东守宁陵,与睢阳太守许远军会合。遣将大破杨朝宗部,斩万余人。诏拜主客郎中,河南节度副使。至德二载(757)正月,应许远之邀,悉众入援睢阳(今商丘县南),与其合兵6800人守城,抗击叛将尹子奇13万人的进攻。巡督励将士,昼夜苦战16天,擒叛将60余人,杀士卒2万余人,尹子奇败退。许远自以才不及巡,推其专掌军事。诏拜御史中丞。三月,尹子奇复引大军攻睢阳,巡悉众出战,斩其3000余人,后又多次挫败尹子奇的进攻。至五月,尹子奇增兵急攻,巡于夜间在城中鸣鼓,作出击状,使叛军彻夜戒备。当叛军解甲休息时,巡率南霁云、雷万春等十余将,各领50骑,突袭敌营,直逼尹子奇麾下,杀5000余人,子奇左目中箭,收兵退走。七月,尹子奇率军数万再度攻城。张巡久战无援,仅剩士卒1600人,粮食奇缺,将士掺杂茶纸、树皮为食,睢阳遂被包围。巡临机应变,加强防守,人自为战,毁敌攻城器具及入城蹬道,多次击退其进攻。叛军无奈,遂掘壕立栅困城。八月,城中仅余士卒600人,巡与许远分城防守,并遣将突围求援。唐谯郡(治今安徽亳州)、彭城、临淮(治今江苏盱眙西北)诸守将皆拥兵不救。叛军知城内援绝,攻城更急。城中食尽,罗雀掘鼠亦尽,将士仅剩400人,且饥病不能战。十月初九,城陷。巡等被擒杀。张巡领兵,军纪严,赏罚明,与众共甘苦。作战注重上下协同,“兵识将意,将识士情,上下相习,人自为战”。故以万人之众,前后守两座孤城达两年之久,歼叛军十余万,为唐保障江淮安全,平定安史之乱起了重要作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