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谁知道客家人的历史以及他们的分布?他们是不是少数民族?

时间:2010-6-11 专题:黄巢起义
谁知道客家人的历史以及他们的分布?他们是不是少数民族?
客家人不是少数民族。



客家人(客家民系),是汉民族八大民系中的一支。自东晋开始,中原汉人几度南迁至今天的赣粤闽三省交界地区以后,经过长时期的繁衍生息,形成使用客家方言,遵循客家风俗的客家民系。尔后,客家人又从赣粤闽三省交界地区迁徙到国内另外16个省(市、区)和港澳台乃至漂洋过海,流布于世界各地。

客家人有其极富魅力的风俗。客家保留的传统风俗,大多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带来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客家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系的交往中吸收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万象纷呈。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客家人是迁徙到南方的汉人


说到客家人,人们马上会问:何谓“客家”?

“客家”一词,在客家语与汉语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hakka),含有“客户”之意。《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相传在4世纪初(西晋末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迁渡江,至9世纪末(唐朝末年)和13世纪初(南宋末年)又有大批汉人南迁粤、闽、赣、川……即现在的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台湾等省区以及海外。为了与当地原居土著居民加以区别,这些外来移民自称自己是“客户”,是“客家”,是“客家人”。

由此可见,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在赣南、闽西、粤东,那里有29个县是“纯客县”。在宋末以前,宁化是客家人南迁的集散中心;在明末清初,嘉应州(现梅州市)是客家人的集散中心。客家人以此为轴心向中国南方逐渐扩展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系——客家民系,成为汉民族8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

据考证,客家人的先民,有过6次大规模的南迁: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除以上6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据统计,现在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占汉族人口的5%。在国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东亚的日本、朝鲜,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西,欧洲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和奥地利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3000万之众。

了解客家从www.2kejia.cn开始

不是少数民族
中原汉人几度南迁至今天的赣粤闽三省交界地区以后,经过长时期的繁衍生息,形成使用客家方言,遵循客家风俗的客家民系。尔后,客家人又从赣粤闽三省交界地区迁徙到国内另外16个省(市、区)和港澳台乃至漂洋过海,流布于世界各地。

客家人有其极富魅力的风俗。客家保留的传统风俗,大多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带来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客家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系的交往中吸收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万象纷呈。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客家人是迁徙到南方的汉人


说到客家人,人们马上会问:何谓“客家”?

“客家”一词,在客家语与汉语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hakka),含有“客户”之意。《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相传在4世纪初(西晋末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迁渡江,至9世纪末(唐朝末年)和13世纪初(南宋末年)又有大批汉人南迁粤、闽、赣、川……即现在的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台湾等省区以及海外。为了与当地原居土著居民加以区别,这些外来移民自称自己是“客户”,是“客家”,是“客家人”。

由此可见,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在赣南、闽西、粤东,那里有29个县是“纯客县”。在宋末以前,宁化是客家人南迁的集散中心;在明末清初,嘉应州(现梅州市)是客家人的集散中心。客家人以此为轴心向中国南方逐渐扩展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系——客家民系,成为汉民族8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

据考证,客家人的先民,有过6次大规模的南迁: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除以上6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据统计,现在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占汉族人口的5%。在国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东亚的日本、朝鲜,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西,欧洲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和奥地利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3000万之众。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