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为什么称姚崇为“灭蝗宰相”

时间:2010-6-14 专题:开元之治

姚崇(649-721年),本名元崇,陕州人,曾任唐朝的夏官侍郎、春官尚书、紫微令、中书令、宰相等职。开元三年(715年)六月,山东大蝗,紫微令姚崇差御史下诸道,采用驱赶、扑打破焚烧、挖沟土埋等多种办法消灭了蝗虫,是岁田收有获,人不甚饥。开元四年,山东、河南、河北蝗大起,山东百姓皆烧香礼拜,眼看食苗,手不敢捕,河南、河北的蝗虫所经之处,苗稼皆尽。面对如此严重的蝗灾,姚崇仍主张采用驱扑焚瘗的办法除治蝗虫,认为只要上下齐心协力,必能治住蝗虫,即使有除治不以的地方,也比养患成灾强。但不少人认为:"蝗是天灾,岂可制以人力",是除治还是不除治,在当时两种思潮的斗争十分激烈。最后,姚崇用很多历史故事讲明了治蝗的意义,并用官爵向皇帝担保,"治不下去、并请削除"。这样姚崇的治蝗主张才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在纯净崇的领导下,派御史为捕蝗使分道杀蝗,全国捕蝗900万担,蝗虫因此亦渐止息。徐光启(1562-1633年),字子先,上海人,是我国明代杰出和农业科学家,先后任翰林院纂修、河南道监察御史、礼部尚书、宰相等职。徐光启一生写下大量关于农业方面和著作,其代表作是《农政全书》。《除蝗疏》在《农政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除蝗疏》中,徐光启根据历史上从春秋至元朝记载的111次蝗灾发生时间进行了认真的统计分析,得出了蝗灾发生"最盛于夏秋之间,与百谷长养成熟之时正相值,故为害最广"的结论。又通过对元朝百年之间蝗灾发生地点的分析,得出:"幽涿以南,长淮以北,青兖以西,梁宋以东,都郡之地,湖巢社衍,旱溢无常,谓之涸泽,蝗则生之"的结论,首次划出了中国蝗虫宜蝗区范围,并提出了"涸泽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图之此在矣"改造蝗区的根本治蝗意见,同时还通过对老农和访问和自己对蝗虫习性的观察,提出了很多正确有效的治蝗办法,有些办法则一直应用到建国初期,如挖掘蝗卵法、收买蝗虫法、开沟埋蝗法等。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