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诸葛亮为什么没能劝阻刘备发动夷陵之战

时间:2010-6-25 专题:夷陵之战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秋,正值刘备有声有色地实施着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制定的战略方针时,孙权却趁关羽北上伐魏,单方面撕毁同盟,悍然偷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公元二二一年夏,刘备率蜀军八万人御驾亲征,发动了对三国历史影响深刻的夷陵之战。但是不知各位注意到没有,在这期间,对于刘备作出这一至今看来极不明智的决定,作为刘备身边第一谋臣的诸葛亮,却并未出面劝阻,历史上也没有任何诸葛亮上表谏止刘备出师的记录。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诸葛亮最终没有去规劝刘备不去伐吴?诸葛亮当时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呢?据我分析,很有可能是这样。
众所周知,东汉是经学昌盛的年代,自汉武帝以来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教化方针,到了东汉末年,儒家所倡导的忠君爱国的思想占统治主导地位,特别是在诸葛亮这类士人中间,这类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士人大多饱读经史,讲究舍身取义、忠君为主,以诸葛亮之忠义为人,如果他明确地认识到征吴肯定会导致灾难性的不利后果,一般来说是不会站出来不谏的。连位卑言轻秦必都敢于站出来苦谏其中的弊端,他诸葛亮为什么就不能?多少次在刘备没有主张或决策有误的时候,诸葛亮都能不避讳地站出来为其出谋划策、指导纠编,为什么这次就不能?归根到底还是他对这件事情的发展有其更深一层的想法。现在分析,诸葛亮也许认为:蜀军伐吴,就当时的形势,亦可以认为是颇有胜机。首先,从地理形势上看,蜀国的西面是高原大山,为天然屏障,南面的南中四郡居住着少数民族部落,基本上处于原始未开化状态,畏惧蜀汉帝国的声威,不会对蜀国造成什么威胁,故此南部地区可以看作是蜀国的战略大后方;北面是以秦岭和大巴山为依托的汉中地区,凭剑阁阳平关天险而据守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又有名将劲卒驻守,大可放心;东面山河纵横交错,紧要处两山夹一水,只要扼守住夔关峡口,亦为易守难攻之地。敌人若选择从水路进兵蜀中,必须逆流而上仰攻,水势湍急,殊为不利。而陆上只要扼守住永安巴东和秭归等几处战略要点,则可保无虞。所以说,此次出兵,基本上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反观吴国,既要全力抵抗蜀军的进攻,又要提防强大的宿敌从北面大举进犯,两面受敌,前景最为不妙。按常理,只要魏国的决策者稍有见识,必然是要趁此天赐良机大举兴兵伐吴,以报赤壁之仇。
那么为什么魏国一定会选择伐吴,伐蜀就不行吗?不行,理由如下:
如果魏国从中原攻打西蜀,只有两条进军路线:即从汉中、荆楚两个方向,(当然还有翻山越岭的邓艾路线,此处暂不讨论)。通过荆州方向攻击蜀中,在打败东吴之前是不可能的,因为荆州在东吴手里。所以只能通过汉中方向攻取西川。然而,“汉中之地实为天狱”,当初曹操率兵攻取阳平关时,也是久攻不下,后来《三国志》上说是曹操先假装撤退然后夜袭攻克,《魏晋世语》则称曹操本已打算撤军,但是由于偶然因素误打误撞拿下了阳平关,大概是麋鹿闯进张鲁张卫的大营、曹军正好在浓雾中迷路了,也撞到张卫的大营里,一名曹将吹号想集合部队,结果汉中兵以为曹军大至,全体大乱,曹军就势就这么把阳平关拿下来了。而且这个说法还得到了《魏名臣奏》之中一篇董昭的奏表证实。此后,刘备又亲率蜀军进兵汉中,充分利用地形优势,斩夏候渊败张邰,又打败了颇会用兵的曹操,硬是夺取了汉中,并取得了对曹兵作战的心理优势。所以,曹兵自打征张鲁的艰难、侥幸,到被刘备赶出汉中,损兵折将,此后一直视汉中为畏途。说了这么多只为证明一件事:蜀国不是曹魏想打就能轻易打得下来的。就象老虎面对一只乌龟,虽然想吃,但是有劲使不出来。
但是对吴国就不一样,刘晔在向曹丕解释为什么要先攻吴时说了一句非常透撤的话:“蜀远而吴近。”魏吴之间边境线较长,易于集中兵力,发动攻击。并易于突入位于敌战役纵深的后方。这就是所谓击破一点全线崩溃。且赤壁之仇未报,打出灭吴的旗号更容易唤起大家的士气,故此我认为如果曹丕脑子没问题的话,如果当时选择攻击吴蜀两国其中之一,只能选择攻击吴国(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而攻击吴国最好的时机就是在刘备东征的时候,配合蜀军里外夹击,但是,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这么做。如果要为曹丕此时不攻打东吴找一个原因的话,那咱们分析可能是自己刚刚篡位登基,汉朝遗老遗少在朝中还有一定的势力,立足未稳,需要一段时间稳定人心,巩固自己的统治,哪怕只有区区几个月也好。《三国志刘晔传》中对此有较详细生动的记述。《三国志》记载:刘晔曾在孙权遣使称臣时对曹丕说:“彼必内外交困,然后发此使耳,可因其穷,袭而取之。夫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不可不察也。”注解《傅子》中写道:“孙权遣使求降,帝以问晔。晔对曰:[权无故求降,必有内急。权前袭杀关羽,取荆州四郡,备怒,必大兴师伐之。外有强寇,众心不安,又恐中国乘其穷而伐之,一以却中国之兵,二则假中国之援,以强其众而疑敌人。……今天下三分,中国十有其八,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径渡江袭其内,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对于刘晔这一番精深的见解,可笑曹丕竟然以“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必以为惧,其殆不可!”为由拒绝了,真是妇人之仁。曹丕的这一决定不但断送了曹魏统一全国的又一大好时机,而且,使形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对吴国来说,这应该算是一种侥幸,或者说是一个恩赐;而对蜀国来说,这应该算是说是一个意外,或者说是一个灾难。谁也没想到曹丕竟会愚蠢这种地步。诸葛亮的想法,一方面他当然能算到蜀军东出,魏军必应之于后,如此吴国腹背受敌,亡无日矣。另一方面他对刘备的用兵还是有一定信心的。以往的多次征战经历,特别是刘备在自己亲自指挥的汉中一役中打败了横绝天下的曹操,显示了一定的军事才能;加之地处上游,顺流而下,势如破竹,粮草、物资、兵力输送集中的速度快,有保障,部队可以按需要很快地布署完毕。好像快速反应部队,在高机动中将敌各各击破。
所以诸葛亮也认为征吴的胜算极大。但他毕竟不是神,他能算到魏国按常理应该向东吴进攻,却算不到曹丕的愚蠢,算不到打了一辈子仗的刘备关键时刻的失误。故此夷陵之战后,诸葛亮十分惋惜地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
宋元之际著名史学家胡三省对诸葛亮事后说这番话的评论是:“观孔明此言,不以汉主代吴可也,然而不谏者,以汉主盛怒而不可阻,且得上游,可以胜也。兵势无常,在于观变出奇,故曰孝直在必不倾危”。胡三省的这一番评论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诸葛亮对事先没有谏止刘备征吴要负一定的责任;二是指出刘备东征的确存在胜利的因素。诸葛亮既有此感叹,不能说他没有谏,只是他也以为刘备同样有胜算,故没有力谏,所以败后十分惋惜。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诸葛亮当时对待刘备征吴的态度是比较暧昧的,或许他事前也许并不十分反对刘备东征,或许他也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诚然,东征或许正如某些位所指出的:违背了隆中对诸葛亮自己确定的联吴抗魏的指导思想,不利于蜀国今后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可能埋下一定的隐患,(例如:灭吴后,两雄并立,因为吴亡蜀孤,不能久存。)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岂能死抱教条一成不变?如果不发动东征,对背信弃义、潜包祸心、助魏为害的孙权不加讨伐,就不能申明大义,如此强自隐忍,人心必屈,这与刘备以信、义号召天下的作人原则和立国方针不符,再有,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是不甘于偏居一偶被困于四塞之地的,加之刘备与关羽“名虽君臣而义则父子”,于情于理都应为之报仇雪恨,不然信义何在?公理何在?况且东征如果成功,可以起到收复荆州、振奋人心的作用,同时取得大量的地盘、人口、物资,并重新占领隆中对所述的两路进军的战略要点,然后“保其岩阻,内修政理”,仍然可以实现将荆州之兵向宛洛、蜀军出秦川的战略构想,两军呈钳形攻势直捣两京,复兴汉室,还于旧都,这与诸葛亮当初的想法也是一致的。归根到底的原因是:一个边境线很长的大国,其战线过长,兵力分散,极不利于防守,面对一个躲藏在坚固的地理屏障里的、内部积蓄着大量能量的小国,并不能呈现太多的优势。只要时机得当,蜀国虽小,但可以象一只握紧的拳头,砸向一只空洞洞的肚皮。
1.刘备在气头上,关羽张飞荆州没了,让他平静?做梦!
2.荆州很重要,没了的话会使很多荆州名士(包括诸葛)寒心

刘备被仇恨蒙蔽了

夷陵之战谁也阻止不了,因为刘备的地盘被孙权夺了,刘备肯定会还手打击的。

从这点说,诸葛亮没资格,第2点,刘备不信任他。


关羽和张飞都死了三兄弟里就剩他一人一时被冲动代替了理智
强臣不压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