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后

时间:2010-8-7 专题:林则徐虎门销烟
林则徐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道光帝盲目骄傲,下旨停止英国贸易。于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初一日(1840年1月5日),清廷授林则徐任两广总督。鸦片战争爆发后,定海失陷,琦善到广州,与林则徐反其道而行之。在英侵略者威胁利诱下,擅自签定割让香港,赔偿烟价六百万元的《穿鼻草约》。但他却把这一切都归罪于林则徐。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他忍辱负重,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踏上戌途。在赴戌途中,仍忧国忧民,并不为个人的坎坷而唏嘘,当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这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写照。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到新疆。林则徐不顾年高体衰,从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个城,加深了对西北边防重要性的认识。林则徐所译资料中发现沙俄对中国的威胁,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国防思想,成为近代“防塞论”的先驱。于是他明确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屯田耕战”,有备无患。他还领导群众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和纺车,人们为纪念他的业绩,称为“林公井”“林公车”。林则徐根据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结合当时沙俄胁迫清廷开放伊犁,指出沙俄威胁的严重性,临终时尚告诫“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林则徐的远见卓识,已被后来的历史所证实。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开始,朝廷重新起用林则徐,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奉召回京候补,十一月以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二十六年(1846)四月,授陕西巡抚,七月初九(8月30日)抵陕上任。这时的陕西,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鸦片战争时,清廷为解决军费困难,除调拨陕西征收的盐税外,还强令陕西捐银一百多万两。鸦片战争后给外国侵略者的赔款也摊派到陕西,仅西安府咸宁、长安两县的赔款银,年征收就在二万两以上,相当于上缴正银数的三分之一;加上各地接连发生灾荒,劳苦群众生活异常艰难;渭南、富平、三原、大荔、蒲城等地的“刀客”与当地回民联合起来,反抗官府的斗争此起彼伏。林到任后下令对“刀客”严加镇压,并申明对地方官中镇压得力者将奏请朝廷予以嘉奖;同时,又采取了一系列赈灾措施。一方面,把西安府等地的一百多万石存粮向贫民平粜,对于无力购粮的极贫户与老弱病残者,由官方收养,省城西安即收养极贫百姓三四千人;劝绅商富户出钱出粮救济其所在村寨的贫困户,并令地方官与各地富户收买、质押耕牛,以免影响耕种;另一方面,向清廷连上《被旱各属分别缓征折》《咸宁等十二州县应征粮石展限奏销折》,请求朝廷缓征钱、粮。为从根本上免除灾荒,他筹议兴修关中水利,命陕西督粮道张集馨对《关中胜迹图志》一书加以研究,提出方案。这一计划终因费用太大,未能实现。林通过上述多种办法,使陕西局势得到暂时的稳定,但他却因劳累成疾,只好奏请朝廷准假三个月,开缺医治。道光二十七年(1847)三月,清廷命林则徐为云贵总督。到任后,以维护云南边境安定得力加太子太保,赏戴花翎。二十九年(1849)秋,因病重奏请开缺回乡调治,翌年三月返抵侯官。九月,又被清廷命为钦差大臣,去广西镇压拜上帝会的反清武装起义。他抱病从侯官起程,十月十九日(1850年11月22日)逝于潮州普宁行馆。在报丧奏折到京前,清廷于十月二十四日(11月27日)还命他暂署广西巡抚。在任滇都时,他提出整顿云南矿政,鼓励私人开采,提倡商办等主张。这反映出他的思想中包含着萌芽中的资本主义思想。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因病辞归。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道光三十年(1850)清政府为进剿太平军,再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理广西军务。在赴任途中,1850年11月22日暴卒于潮州普宁县行馆,终年66岁。死后晋赠太子太傅,照总督例赐恤,历任一切处分悉行开复,谥文忠。
发生了鸦片战争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侯官(今福州市)人。他的个头虽不高,却儒雅刚毅,人们眼中的林则徐是:“风度庄严,表情肃然,有坚定的神态,身材壮硕,须黑而浓。”他一生的轨迹,是按传统封建仕途行进的。20岁中举,27岁金榜题名中进士(殿试二甲第四名)。先后历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江苏按察使,湖北、河南布政使,江苏巡抚,湖广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等职,是当时最受清朝皇帝重用的汉族大臣。1839年,林则徐奉命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办禁烟事。1840年夏,英军入侵后,道光皇帝认为是他惹的祸,将其革职后充军发配新疆伊犁。后来,皇帝又念其忠心,于1846年重新起用,直至1850年病故。
林则徐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他为政清廉,秉公执法,勤于职守,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在江苏按察使任上,他在大堂上亲自书写“求通民情,愿闻己过”一联以自勉。当时,江苏几乎无年不灾,无灾不烈。林则徐勘灾、报灾、赈灾、防灾,甚至冒着惹怒龙颜的危险,单独署名上书皇帝,要求开官仓赈济灾民。1832年任江苏巡抚后,他把兴修水利作为治苏的根本大策,连年整治修浚了苏南、苏北的许多重要水道,使江苏农业得到恢复与发展。1836年秋天,署理两江总督,为督防秋汛,他移驻清江浦。由于他一直厌烦官场中的种种排场,也担心被地方官蒙骗而无法获得真实情况,所以只带了一名仆人,雇了一条民船,轻舟微服,私访盐城。经过详细的调查询问与实地考察,林则徐终于批准了地方官要求兴建皮大河水利工程。
在近花甲之年,林则徐被流放到新疆伊犁。在流放期间,他拖着多病之躯,为新疆的发展呕心沥血。他曾行程二万多里,亲赴南疆库车、阿克苏、叶尔羌等地勘察。所到之处兴修水利,开荒屯田。他亲自设计修建的“林公渠”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刚到吐鲁番,林则徐在日记中写道:“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于是,又极力提倡多挖坎儿井。《新疆图志》载明:“林文忠公谪戌伊犁,在吐鲁番提倡坎儿井。其地为火洲,亘古无雨泽,文忠命于高原掘井而为沟,导井以灌田,遂变赤地为沃壤。”在林则徐的推动下,吐鲁番、鄯善、托克逊等地新挖坎儿井300多口。为了纪念林则徐推广坎儿井的功劳,当地群众把坎儿井称之为“林公井”,以表达对林则徐的崇敬与仰慕之情。直到今天,“林公井”仍然在造福着当地的百姓。
国际禁毒的先驱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