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有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时间:2010-8-7 专题:卧薪尝胆
上联用的是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的典故,说明做事要有项羽那种拼搏到底、义无反顾的决心。下联用的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典故,表示要学越王勾践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毅力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这句话常挂在嘴边,一直陪伴着我,做为我的座右铭,无论是成功,失败,欣喜,落寞……一直警世着我,使我成为生活中的开拓者,一步步走向胜利的彼岸.

这句常挂在嘴边的话,让我体会到古人的意境和心志是如何,同样在自己诺大的身躯中,一个伟大的思想正在孕育.为世人写下不休的传奇,名传青史,亘古不休,楚大夫的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彩菊….

这句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让我体会到面对生活,要保持“得到坦然,失去淡然”,平静的面对一切,记得李敖在《零度》里写道的一句话:人的欲望,就像一条永远都添不满的沟壑,乱人心智“有平静的心态和大度你才能慢慢的适应这个世界,同时也让社会慢慢的接受你,最终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它告诉我,一切的一切,只要你有梦想,有追求,有信仰,肯定能战胜他人,成为胜者,人可以行动一辈子,如果没有梦想做向导,那所有的劳累不就是无用的,曾经的我有过失落,有过感伤,但是有这句话常常挂在嘴边,我就会愈战愈勇,再次拾起自己的梦想,努力的向前冲,虽然的未来的道路布满了荆棘,但是我相信,有梦在,我会一路上披荆斩棘,到达我的梦想终点.

“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每次的努力没有收获,有的人会抱怨,会失落,有这句话常挂在嘴边,我可以勇敢的说,我不会,我的努力是建立再梦想之上的,为了成功我可以再次的奋力一波,让世界听见我呐喊的声音,古人有“卧薪尝胆”来激励自己,而今我不会因为我微薄的努力没有收获而丧失了信心和勇气,逆境是胜利途中必经的道路,“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没有磨练怎会得到自己想要追求的呢?挂在嘴边的话是要我们感谢逆境,感谢逆境对自己的磨砺,待到胜利的彼岸,回头望望自己走过的路,一路上的苦难和磨砺,都会将成为自己不可多得的人生宝藏,你也会愈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功和感动….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古人千年所孕育的思想,沁染着我,我想有梦想和努力做羽翼,我会飞的更高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撰自勉联
【注释】(1)破釜沉舟:《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2)卧薪尝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3)蒲松龄(1640-1715):清代著名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幼年有轶才,少年得意,十九岁科考得县、府、道第一。自此,专心攻读,希望能博取功名,一酬壮志。后终老未得意于科场,屡试不第,七十一岁方援为贡生。长期穷愁潦倒,以教书为业。一生著作很多,尤其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达到古代文言小说创作高峰,为后世所称道。另有《聊斋诗集》《聊斋文集》等。蒲松龄聪明颖慧,才智过人,青年时期热衷举业,却“年年文战垂翅归,岁岁科场遭铩羽”,抑郁侘傺。为了激励自己不断发愤读书和创作,在压纸用的铜尺上刻上了此联。

意为:一个有志气的人,做事情是一定会成功的!

【鉴赏】上联用的是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的典故,说明做事要有项羽那种拼搏到底、义无反顾的决心。下联用的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典故,表示要学越王勾践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毅力。蒲松龄撰下此联,就是激励自己在读书和创作上,象这两位人物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做任何事情,有了决心和毅力,还会不成功的吗?天不负这位有志者,蒲松龄怀着矢志不渝的决心,穷毕生精力著书,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不仅在诗文、词赋、戏曲、俚曲等均有佳作,一部《聊斋志异》更是为古典文学树起一座丰碑。幸好腐朽的科举制度没让蒲松龄跨进官场仕途,否则,文学史上将殒灭一颗巨星。
此联对仗工整,命意含蓄,富有哲理。其最大特点在于用典灵活有新意,上下联呼应自然,一气贯下,如行云流水。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