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杯酒释兵权的兵权是?

时间:2010-9-24 专题: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的兵权是?
小说里面也经常看到皇帝逼大臣交兵权,难道不是所有人都听命当朝皇帝?为什么有兵权就可以率兵打皇帝?兵权具体指什么?
北宋以前,我国的将兵制度是一支军队长期归属一名大将统领,终生不做变换,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将领和士兵之间的默契十足,战斗力强胜,但缺点就是容易形成军阀割据,甚至推翻朝廷自立为王,这一制度的改变者就是赵匡胤,他也是我国正史上最后一名有记载的该制度的受益者。而兵权就是指的将领对士兵的绝对统领权,将有兵符,合符而战,没有与该军大将相和的一半兵符则除了该军的大将外无人能调动大军,在北宋以后,将领只有战时领兵权,即平时无兵权,每逢战事打响则由皇上赐予某将军某军队的兵符统领该军,这一制度有效地加强了皇权,但是也使得军队和将领之间互不熟悉,战斗力下降。呵呵,记得不是太清楚了,表达的有点乱,但愿你能读懂我说的是什么。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宋太祖(宋代第一个皇帝赵匡胤)即位后不出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对宋朝。宋太祖亲自出征,费了很大劲儿,才把他们平定。为了这件事,宋太祖心里总不大踏实。有一次,他单独找赵普谈话,问他说:“自从唐朝末年以来,换了五个朝代,没完没了地打仗,不知道死了多少老百姓。这到底是什么道理?”赵普说:“道理很简单。国家混乱,毛病就出在藩镇权力太大。如果把兵权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太平无事了。”宋太祖连连点头,赞赏赵普说得好。后来,赵普又对宋太祖说:“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两人,兵权太大,还是把他们调离禁军为好。”宋太祖说:“你放心,这两人是我的老朋友,不会反对我。”赵普说:“我并不担心他们叛变。但是据我看,这两个人没有统帅的才能,管不住下面的将士。有朝一日,下面的人闹起事来,只怕他们也身不由主呀!”宋太祖敲敲自己的额角说:“亏得你提醒一下。”过了几天,宋太祖在宫里举行宴会,请石守信、王审琦等几位老将喝酒(此时是公元961年)。酒过几巡,宋太祖命令在旁侍候的太监退出。他拿起一杯酒,先请大家干了杯,说:“我要不是有你们帮助,也不会有现在这个地位。但是你们哪儿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难处,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在。不瞒各位说,这一年来,我就没有一夜睡过安稳觉。”石守信等人听了十分惊奇,连忙问这是什么缘故。宋太祖说:“这还不明白?皇帝这个位子,谁不眼红呀?”石守信等听出话音来了。大家着了慌,跪在地上说:“陛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谁还敢对陛下三心二意?”宋太祖摇摇头说:“对你们几位我还信不过?只怕你们的部下将士当中,有人贪图富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想不干,能行吗?”石守信等听到这里,感到大祸临头,连连磕头,含着眼泪说:“我们都是粗人,没想到这一点,请陛下指引一条出路。”宋太祖说:“我替你们着想,你们不如把兵权交出来,到地方上去做个闲官,买点田产房屋,给子孙留点家业,快快活活度个晚年。我和你们结为亲家,彼此毫无猜疑,不是更好吗?”石守信等齐声说:“陛下给我们想得太周到啦!”酒席一散,大家各自回家。第二天上朝,每人都递上一份奏章,说自己年老多病,请求辞职。宋太祖马上照准,收回他们的兵权,赏给他们一大笔财物,打发他们到各地去做禁军职务。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杯酒释兵权”(“释”就是“解除”)。过了一段时期,又有一些节度使到京城来朝见(此时是公元969年)。宋太祖在御花园举行宴会。太祖说:“你们都是国家老臣,现在藩镇的事务那么繁忙,还要你们干这种苦差,我真过意不去!”有个乖巧的节度使马上接口说:“我本来没什么功劳,留在这个位子上也不合适,希望陛下让我告老回乡。”也有个节度使不知趣,唠唠叼叼地把自己的经历夸说了一番,说自己立过多少多少功劳。宋太祖听了,直皱眉头,说:“这都是陈年老账了,尽提它干什么?”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让他们罢去禁军职务,到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将的兵权后,太祖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禁军领兵权析而为三,以名位较低的将领掌握三衙,这就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以后宋太祖还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张令铎的女儿则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宋太祖收回地方将领的兵权以后,建立了新的军事制度,从地方军队挑选出精兵,编成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各地行政长官也由朝廷委派。通过这些措施,新建立的北宋王朝开始稳定下来。宋太祖的做法后来一直为其后辈沿用,主要是为了防止兵变,但这样一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能调动军队的不能直接带兵,能直接带兵的又不能调动军队,虽然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但却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以至后来宋朝在与辽、金、西夏的战争中,连连败北。[编辑本段]事件影响宋初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大加强了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造成了统一的政治局面,为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由于“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一些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政策和措施,转化成为它的对立面。“冗官”、“冗兵”和“冗费”与日俱增,使宋封建国家陷于积贫积弱的局势中。这也是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编辑本段]历史评价“杯酒释兵权”这个历史事件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反映,对其评价却争议较大。有人认为:几乎所有的开国皇帝都有杀功臣的行为,但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却使用和平手段,不伤君臣和气就解除了大臣的军权威胁,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内方略。但是其历史影响却远远不是这样简单。也有人认为:宋太祖专力巩固中央政权,“杯酒释兵权”含有对内严防的性质,直接造成内政腐朽。在外患强烈的背景下,削夺大将兵权也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原因是皇帝直接掌握兵权,不懂军事的文官控制军队,武将频繁调动,致使宋朝与辽、西夏、金的战争连连败北,无力解决边患。军事积弱,还使两宋亡于社会制度落后于自己的游牧民族。宋朝确立的文人治军的军事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彻底消除造成强唐灭亡的藩镇军制,其出发点是好的,结果是富有成效的,思想也是先进的。而两宋亡于游牧民族原因则是多方面的,与两宋朝对峙的先是辽、夏,再是辽、金,最后是金、蒙,从作战态势来看,北宋面临的是两线作战只能主守;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游牧民族不但具有勇猛强悍、灵活机动的特点,而且已经跨过农业社会门槛,实现了封建化,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初步发展,兼具游牧社会和农业社会的优点。[编辑本段]类似事例克洛诺斯和宙斯图为克洛诺斯克洛诺斯是时间的创力和破坏力的结合体,吞噬一切的时间。他的父母是天神尤拉诺斯和地神该亚,他的妻子是掌管岁月流逝的女神瑞亚。瑞亚生了许多子女,但每个孩子一出生就被克洛诺斯吃掉。当瑞亚生下宙斯时,她决心保护这个小生命。她用布裹住一块石头谎称这是新生的婴儿,克洛诺斯将石头一口吞下肚里。于是,宙斯躲过一劫,他被送到克洛诺斯的姐姐宁芙女神那里抚养。该亚让丈夫尤拉诺斯做众神之王,时间长了,尤拉诺斯威权日重,实行完全的独裁统治,性情逐渐粗暴乖张、刚愎自用,甚至对该亚也不大尊重了。尤拉诺斯的所作所为终于引起了该亚强烈的不满。她决定除掉尤拉诺斯,另立新王。该亚用采自大地最深处的黑色岩石为原料,让塞克罗斯们造了一把非常坚硬和锋利的小镰刀。然而,作为妻子,她不忍亲自下手。她把她的泰坦儿子们叫到一起,希望有人能去刺杀尤拉诺斯。大家全都沉默不语,谁也不敢去,该亚大怒,痛骂这些胆怯的儿子们,并说刺杀者可以继任为王。终于,小儿子克洛诺斯同意一试。一天晚间,该亚准备了丰盛的晚宴,将尤拉诺斯灌得大醉。待其睡熟后,克洛诺斯手持镰刀走来,一刀将他父亲的头割下,并迅速将其肢解。这时,尤拉诺斯的头睁开眼睛,并愤怒地诅咒道:“你会为你所做的付出代价。不久,你也将象我一样被自己的儿子推翻。”说完,才闭眼而亡.从他流出的血中,生出了复仇三女神,许多可怕的巨人以及三位美丽的桉树女仙。克洛诺斯将父亲的肢体扔进大海,从海里溅起的泡沫中,诞生了爱神阿佛洛狄忒。克洛诺斯以一把镰刀杀死父皇,顺理成章地做了第二任神王,史称“镰刀夺位”。克洛诺斯深知自己的独眼和百手兄弟们的强大,认为他们的存在是对自己王位潜在的威胁。因此,克洛诺斯设毒计将他们抓住并囚禁于塔耳塔洛斯地狱。之后,他依然不能安心,因父亲临死前的诅咒始终在他耳边回响:“你也将象我一样被自己的儿子推翻。”为了避免这诅咒,克洛诺斯做出了一个残忍的决定:把生下来的孩子全吃掉。所以,瑞亚为克洛诺斯生了五个孩子,全都在刚出生时被父亲一口吞下。瑞亚非常伤心,因此,在她生下第六个孩子后,决心要保全此子,她给这个男婴取名为宙斯。瑞亚将宙斯交给桉树女仙抚养,而将一块石头包在布里交给克洛诺斯,克洛诺斯看也不看就将它一口咽了下去。宙斯在克里特岛长成一个英俊健壮的青年。为了推翻父亲的统治,他去找美狄斯--一位拥有无比智慧和预知能力的女泰坦询问击败克洛诺斯的方法。美狄斯为宙斯配了一小瓶具有催眠和催吐作用的药水,并教他这么这么办......克洛诺斯嗜好喝酒,因此身边有个专为其倒酒的小厮。瑞亚借口这个小厮笨手笨脚,建议克洛诺斯换一个。经批准后,便将宙斯推荐给他使用。宙斯聪明伶俐,很快博得克洛诺斯的欢心和信任。终于有一天,宙斯将药混入酒中,服侍克洛诺斯喝下。很快,克洛诺斯便昏睡不醒,并不断呕吐,将吃进肚中的已长大成人的五个孩子都吐了出来.他们是德米忒耳,赫拉,赫丝堤,哈得斯和波塞冬。随后,大家把克洛诺斯扔出了王宫。宙斯的兄弟姐妹们感激宙斯的救命之恩,一致立他为新的王。宙斯在俄林波斯山建立了新一届神政府,重新分配权力:海洋给波塞冬,地府给哈得斯,自己则留下天空。这一次的政权交接是由一杯药酒引起,因此史称“杯酒释君权”。
兵权,就是指将军手里的士兵,即调度士兵、指挥士兵的权利。士兵,都有驻地,是不可以随意调动的,现在也是如此。所以将军打仗,皇帝会先给兵权,有了这个权利才可以调动士兵,否则是不能随意让士兵调动的。但凡叛乱,你都会发现有人矫诏,或者私调兵士的。
宋朝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之后,怕大将们功高盖主,假借醉酒将兵权收回,给大将们钱财回家养老!
所有人都听命当朝皇帝的时代,必须是是全社会已经确立了一个正统统治者的时代。比如唐、明、清时代而宋朝建立初期,中国比较乱,谁带兵谁就有实权,群雄逐鹿谁也不服谁,谁把皇帝干掉自己就可以当皇帝。军阀混战
军队的调动指挥权一般这个权利皇帝不会直接管理是交由掌管军事的大臣(如太尉)直接听命于皇帝的军队只有御林军虽是精锐但数量偏少一旦有人拥兵自重意图谋反以区区这些御林军是不足与对抗的所以皇帝一但对军权掌管者产生怀疑或不信任时就会命其交出兵权
古代是一个讯息不发达的社会,就是放到现在对军队长官的制约依旧有现实意义。兵权就是指挥调动军队的权力,皇帝一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各项具体事务要交给专门人员去执行。所以,皇帝与军队之间就隔了军事长官,并由军事长官去执行皇帝的命令。但正因为如此,军事长官完全可以传达虚假的命令利用军队去完成自己的目的。所以皇帝才会产生对军事长官的不信任,想要把军权控制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之内。并由此制定体制来制约军事长官的权力。比如说改变兵将专属体制,指挥、调动权想分离等。
兵权指掌管和指挥军队的权力。一般情况下手握兵权者,基本上掌握全国的兵马,当年朱德总司令任八路军总司令就是掌握整个八路军兵权者。小说中皇帝逼大臣交兵权,分为几种情况:大臣功高盖主,引起皇帝猜忌;大臣手握重兵,并有谋反之心,皇帝在他羽翼未丰满时,把他打压下去;大臣犯错,皇帝夺去兵权等等原因。一个人只要有了兵权,就有能力推翻前一个皇帝,自己当皇帝。当皇帝的好处你应当知道。所以,有兵权就可以率兵打皇帝。
人都是有野心的,每个人都想当皇帝,想当皇帝就要有实力,这包括兵权。所谓兵权事实上应该是一种感情而非制度。宋朝之前期,一个将领负责训练他的部队并带领他们南征北战建立深厚的情谊,在征战过程中将领提拔的一些人就成为他的亲信为他马首是瞻,这时候他就实质的控制了军队,当这支军队只知道将军的时候,兵权就被将领牢牢抓在手里了。当然古代老百姓素质低也是一个原因,一句俗话“村民但知村长谁,哪管谁人坐龙庭”大部分士兵想法会是,将军说干啥就干啥。
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不出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对宋朝。宋太祖亲自出征,费了很大劲儿,才把他们平定。为了这件事,宋太祖心里总不大踏实。有一次,他单独找赵普谈话,问他说:“自从唐朝末年以来,换了五个朝代,没完没了地打仗,不知道死了多少老百姓。这到底是什么道理?”赵普说:“道理很简单。国家混乱,毛病就出在藩镇权力太大。如果把兵权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太平无事了。”宋太祖连连点头,赞赏赵普说得好。后来,赵普又对宋太祖说:“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两人,兵权太大,还是把他们调离禁军为好。”宋太祖说:“你放心,这两人是我的老朋友,不会反对我。”赵普说:“我并不担心他们叛变。但是据我看,这两个人没有统帅的才能,管不住下面的将士。有朝一日,下面的人闹起事来,只怕他们也身不由主呀!”宋太祖敲敲自己的额角说:“亏得你提醒一下。”过了几天,宋太祖在宫里举行宴会,请石守信、王审琦等几位老将喝酒。酒过几巡,宋太祖命令在旁侍候的太监退出。他拿起一杯酒,先请大家干了杯,说:“我要不是有你们帮助,也不会有现在这个地位。但是你们哪儿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难处,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在。不瞒各位说,这一年来,我就没有一夜睡过安稳觉。”石守信等人听了十分惊奇,连忙问这是什么缘故。宋太祖说:“这还不明白?皇帝这个位子,谁不眼红呀?”石守信等听出话音来了。大家着了慌,跪在地上说:“陛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谁还敢对陛下三心二意?”宋太祖摇摇头说:“对你们几位我还信不过?只怕你们的部下将士当中,有人贪图富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想不干,能行吗?”石守信等听到这里,感到大祸临头,连连磕头,含着眼泪说:“我们都是粗人,没想到这一点,请陛下指引一条出路。”宋太祖说:“我替你们着想,你们不如把兵权交出来,到地方上去做个闲官,买点田产房屋,给子孙留点家业,快快活活度个晚年。我和你们结为亲家,彼此毫无猜疑,不是更好吗?”石守信等齐声说:“陛下给我们想得太周到啦!”酒席一散,大家各自回家。第二天上朝,每人都递上一份奏章,说自己年老多病,请求辞职。宋太祖马上照准,收回他们的兵权,赏给他们一大笔财物,打发他们到各地去做节度使。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杯酒释兵权”(“释”就是“解除”)。过了一段时期,又有一些节度使到京城来朝见。宋太祖在御花园举行宴会。太祖说:“你们都是国家老臣,现在藩镇的事务那么繁忙,还要你们干这种苦差,我真过意不去!”有个乖巧的节度使马上接口说:“我本来没什么功劳,留在这个位子上也不合适,希望陛下让我告老回乡。”也有个节度使不知趣,唠唠叼叼地把自己的经历夸说了一番,说自己立过多少多少功劳。宋太祖听了,直皱眉头,说:“这都是陈年老账了,尽提它干什么?”第二天,宋太祖把这些节度使的兵权全部解除了。宋太祖收回地方将领的兵权以后,建立了新的军事制度,从地方军队挑选出精兵,编成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各地行政长官也由朝廷委派。通过这些措施,新建立的北宋王朝开始稳定下来。兵权具体指军队指挥权。
[编辑本段]典故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宋太祖(宋代第一个皇帝赵匡胤)即位后不出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对宋朝。宋太祖亲自出征,费了很大劲儿,才把他们平定。为了这件事,宋太祖心里总不大踏实。有一次,他单独找赵普谈话,问他说:“自从唐朝末年以来,换了五个朝代,没完没了地打仗,不知道死了多少老百姓。这到底是什么道理?”赵普说:“道理很简单。国家混乱,毛病就出在藩镇权力太大。如果把兵权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太平无事了。”宋太祖连连点头,赞赏赵普说得好。后来,赵普又对宋太祖说:“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两人,兵权太大,还是把他们调离禁军为好。”宋太祖说:“你放心,这两人是我的老朋友,不会反对我。”赵普说:“我并不担心他们叛变。但是据我看,这两个人没有统帅的才能,管不住下面的将士。有朝一日,下面的人闹起事来,只怕他们也身不由主呀!”宋太祖敲敲自己的额角说:“亏得你提醒一下。”过了几天,宋太祖在宫里举行宴会,请石守信、王审琦等几位老将喝酒(此时是公元961年)。酒过几巡,宋太祖命令在旁侍候的太监退出。他拿起一杯酒,先请大家干了杯,说:“我要不是有你们帮助,也不会有现在这个地位。但是你们哪儿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难处,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在。不瞒各位说,这一年来,我就没有一夜睡过安稳觉。”石守信等人听了十分惊奇,连忙问这是什么缘故。宋太祖说:“这还不明白?皇帝这个位子,谁不眼红呀?”石守信等听出话音来了。大家着了慌,跪在地上说:“陛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谁还敢对陛下三心二意?”宋太祖摇摇头说:“对你们几位我还信不过?只怕你们的部下将士当中,有人贪图富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想不干,能行吗?”石守信等听到这里,感到大祸临头,连连磕头,含着眼泪说:“我们都是粗人,没想到这一点,请陛下指引一条出路。”宋太祖说:“我替你们着想,你们不如把兵权交出来,到地方上去做个闲官,买点田产房屋,给子孙留点家业,快快活活度个晚年。我和你们结为亲家,彼此毫无猜疑,不是更好吗?”石守信等齐声说:“陛下给我们想得太周到啦!”酒席一散,大家各自回家。第二天上朝,每人都递上一份奏章,说自己年老多病,请求辞职。宋太祖马上照准,收回他们的兵权,赏给他们一大笔财物,打发他们到各地去做禁军职务。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杯酒释兵权”(“释”就是“解除”)。过了一段时期,又有一些节度使到京城来朝见(此时是公元969年)。宋太祖在御花园举行宴会。太祖说:“你们都是国家老臣,现在藩镇的事务那么繁忙,还要你们干这种苦差,我真过意不去!”有个乖巧的节度使马上接口说:“我本来没什么功劳,留在这个位子上也不合适,希望陛下让我告老回乡。”也有个节度使不知趣,唠唠叼叼地把自己的经历夸说了一番,说自己立过多少多少功劳。宋太祖听了,直皱眉头,说:“这都是陈年老账了,尽提它干什么?”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让他们罢去禁军职务,到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将的兵权后,太祖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禁军领兵权析而为三,以名位较低的将领掌握三衙,这就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以后宋太祖还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张令铎的女儿则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宋太祖收回地方将领的兵权以后,建立了新的军事制度,从地方军队挑选出精兵,编成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各地行政长官也由朝廷委派。通过这些措施,新建立的北宋王朝开始稳定下来。宋太祖的做法后来一直为其后辈沿用,主要是为了防止兵变,但这样一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能调动军队的不能直接带兵,能直接带兵的又不能调动军队,虽然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但却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以至后来宋朝在与辽、金、西夏的战争中,连连败北。[编辑本段]事件影响宋初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大加强了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造成了统一的政治局面,为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由于“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一些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政策和措施,转化成为它的对立面。“冗官”、“冗兵”和“冗费”与日俱增,使宋封建国家陷于积贫积弱的局势中。这也是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
几位回答得很详细了,俺补充一点点。“兵权”是领兵的权力,这里说领兵就是简单的带领和管理军队,古时候国君将军队交予将军们统管,就叫领兵。要调动军队行动,凭证是一个铜制的老虎形状的令符即“虎符”,虎符可以分为两半,一半掌握在国君手中,一半掌握在将军手中,遇到军事行动,国君会把平时掌握的那一半虎符赐予领军的将军,军事行动结束后,将军再将虎符交还。还有一种情况,国君命人手持虎符来调兵,将军也必须将自身兵权交出给来人。从制度上讲,这种管理办法还是比较保险的。但是,将军们平时对士兵进行训练,自然在士兵中具有很高的威信,当这种威信超过一定限度,往往可以直接指挥手下军队,根本无需虎符,甚至会出现军队只认将不认君的情况,所以很多国君都对能力太强军中威信太高的将军不放心,诸多打压和钳制,目的无非是保证自身统治的稳固。
哪有那么多,就是将领的军事领导权,非战争时期的调兵权和统兵权!功高震主,是历代帝王的通病!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一方面避免了割据格局的出现,另一方面也为以后宋朝的积贫积弱埋下了隐患!
宋朝的军事制度经历了宋太祖的改革,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权。而且宋朝文臣的地位比武将要高不少。派兵打仗,除了武将外,还会派一名文官作为监军。武将的权力就小了很多,这样除了防止武将造反外。没有什么好处。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军队战斗力弱。重文轻武,战争人才大大减少。所以才有了后来童贯执掌军事大权的事情发生,才有了后来被金国杀的落花流水。
按理说应该是这样,但是时代是有一些有野心,有实力的人该写的。有兵权的野心家是古代的恐怖组织,他们可以以某种冠冕堂皇的借口,打着维护正义旗号去推翻皇权,所以就可以打皇帝。兵权即领兵之权,当然这只是字面意思。兵权是同皇权一种性质的权利,它的表现形式是兵符。比如秦朝时的“虎符”。拥有兵符的人可以率领相应的士兵,将官可不听君命,如“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虽然说这只是为了抓住战机,但由此可见一斑。尤其是在古代乱世,有人,有兵,就是草头王。
难道不是所有人都听命当朝皇帝?肯定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