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围魏救赵到底发生几次?问题详见下文。

时间:2010-9-27 专题:桂林之战
围魏救赵到底发生几次?问题详见下文。
以前,以为围魏救赵就是田忌孙膑和庞涓的那次,最近看史书时,发现魏国不止一次围过邯郸,齐国也不止救了一次,有这样两端文字:1.魏惠王围邯郸,赵求救於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驺忌子曰:“不如勿救。”段干朋曰:“不救则不义,且不利。”威王曰:“何也?”对曰:“夫魏氏并邯郸,其於齐何利哉?且夫救赵而军其郊,是赵不伐而魏全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郸拔而乘魏之弊。”威王从其计。2.齐威王使田忌救赵。……于是威王谋救赵,以孙膑为将,辞以刑馀之人不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疲于内。子不若引兵疾走魏都,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以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十月,邯郸降魏。魏师还,与齐战于桂陵,魏师大败。照这样的记载,两次计谋如出一辙,为什么围魏救赵成了孙膑的成名战,其次,魏国想不开吗,为什么两次围邯郸,不考虑这个问题了?本人看的史书有限,有很多想不明白的地方,谢谢各位大虾指教。
1.上面两段说的是一件事,只不过是表现了不同层面上人物的态度。围魏救赵,在历史上只发生了一次。2.围魏救赵的军事思想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而且这是孙膑的“初出茅庐”之战,所以成了他的名。3.孙膑指导对魏的两大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其使用的计策有很大不同,魏军当然上当。我们假设两次使用了同样的计策,魏军仍难免失败。一切兵法都有一条共同的法则:虚与实。敌人料我次次计策不同,我却偏偏一条计策用到底,这就奏效了。
这个词是出现在孙膑列传里的吧。。当时赵国已经是名存实亡了,被连下数城,邯郸可以说是最后一座可以做抵抗的防线了,如果邯郸被破,则赵将亡。
只有一次,至少在齐威王时期就只有一次,应该是不同史书记载略有差异。其实我看差不多,第一段文字只是交代了段干朋的回答,威王同意,具体后面的事宜应该还是孙膑田忌在指挥的。
呵呵只有一次,是桂林之战,还有一次是围魏救韩,也是这次围魏救韩庞涓就死了,也就是马陵道战役
.上面两段说的是一件事,只不过是表现了不同层面上人物的态度。围魏救赵,在历史上只发生了一次。
其实是一个计谋。第一段是齐国朝堂的商议,第二段是田忌,孙膑的出兵救赵。战国七雄,最先变法的是魏国,所以最先强大起来的是魏国。孙膑的围魏救赵使魏国的霸权推行首次遭挫,齐国开始强盛,同时也是孙膑的成名战,对战国中后期的影响很大。孙膑的两次重要战役围魏救赵-桂陵之战和围魏救韩-马陵之战都是很重要的,无论从战国的国家走势还是军事战史来说,个人觉得围魏救韩-马陵之战比围魏救赵-桂陵之战更有影响。魏国在历史上攻打过赵国很多次,因为战国初期赵国的实力并不是很强,赵国的强盛得益于赵武灵王,赵武灵王的出现晚于魏惠王。赵国的前期推行与齐国结盟的政策,严重伤害了魏国的利益,所以魏国一直想教育赵国,有一次甚至攻破了邯郸。同时,魏国也想消灭韩国,可能想三晋合一成魏国,重现春秋时期晋国的强国风采吧。可惜,它的实力不是超级大国,只不过比其他六国稍高一筹,另外位置又是在中原,周遍都是外地,所以它四面树敌,最终落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