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真实的赤壁之战是怎么样的?_

时间:2011-03-19 专题:赤壁之战
真实的赤壁之战是怎么样的?三国演义里讲的戏说成分有多大?徐庶有没有投降曹操?曹军的兵力有多少?舌战群儒是真的吗?诸葛亮真的草船借箭?
历史中真实的赤壁之战

三国演义在几部演义体的古典小说中算是比较写实的一部;赤壁之战更是其中最烩炙人口的大战;不过,从读史和相关的分析看,这场战役恰恰是与一般的理解几乎可以是截然相反的。就算是更为客观记实的三国志(陈寿)所谈及的赤壁之战,也与真实的战役过程大相径廷。今天留在人们印象中的赤壁之战,只不过是扬刘贬曹后完全失真的一个与历史没有多大关系的故事。在真实的历史中,甚至于是否真正出现过一场大规模战役都值得打一个问号。从整个过程和战役目的来看,曹操并没有犯什么错误,只不过没有达到更大的战役目的而已,没有花费多大代价就获得最富庶的江北四郡,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唯独在赤壁后在孙刘夹击下不得不退出南郡,可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失利。

1)曹攻孙守。
实际上是曹守孙攻,曹的战略目的是在本身水师无力东进的时侯以偏师固守赤壁水陆要道,待夏季水师大成,主力可以东移时才进攻。不战而屈人之兵("吾将八十万兵与公会猎于吴")不过是恐吓示强的尝试,并不能改变双方当时的攻守之势。而孙吴的战略目的非常简单,就是乘荆州集团瓦解,而曹操集团暂无力在长江与孙吴水军对抗的时机,尽快击败曹军,实现鲁肃掩有长江的战略构想。曹以防守争取时间拖延,孙以进攻避免拖延,就是赤壁之战的主旋律。

2)曹强孙刘弱。
恰恰相反,曹的主力尚未南进,南进军也以步骑为主(约数万),完全没有水军;而荆州原水军主力由刘崎统率,此时已经落到刘备的手中(约二万人),所以曹操在长江上,摆的是空城计。相反,孙的三万水军却是当时的精锐。

3)曹的主力在赤壁
实际上曹的主力在江陵,在赤壁的仅是少量步兵会同三至四万荆州降兵。有军史学家认为,曹操在荆州的兵力连降兵不超过十五万,其中在长江的不超过十万,半数以上留在江陵,由曹仁统率训练成军,在赤壁的不超过五万人。因此,即使是从人数上看,曹军在赤壁也是劣势。这就是为什么周瑜非常肯定他的三万亲军可以轻易打败曹操在赤壁的防御的重要根据。

4)曹军大部被烧杀死
事实上曹军伤亡非常有限。曹军的水寨要塞被吴军火攻击破,水军无力与孙刘对抗而已,水军死者有限,而步军全部完好。这支步军经由华容陆路基本上完好地退回到南郡,倒是被迫做"工兵"的荆州降兵死不不少人,是完全可能的。

5)曹军主要船械营垒被周瑜摧毁
事实是曹军的水寨要塞被吴军火攻击破,吴军企图逆江夺取南郡断后,不能在水上阻击的曹操决定放弃赤壁,陆路退回江陵,为免资敌,由曹军自已放火烧毁。

6)曹军向东吴进攻,与吴守军战于赤壁
事实上,是曹军先驻在赤壁,吴军西进进攻曹军的水寨要塞。曹操选择赤壁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是逆长江进入云梦的隘口,北有华容南有水道。参看地图。在这里设防效率最高。曹操选择这里设防,恰证他的目的是防守而不是进攻。

至于诸葛亮借风,关羽捉放曹更是子虚乌有。纵观全局,曹操在赤壁的战术布署与官渡之战如出一辙:自率偏师坚守要塞疲敌误敌,主力养精促锐伺机予敌以致命打击。只不过在官渡曹操不但守住了,而且抓住了机会,而在赤壁,曹操在防守基本成功的时侯,却让周瑜抓住了机会——火!即使如此,曹操借刘表突然去世而仓促南征也不能说失败,毕竟嫡系部队基本没有损失,荆州最富的北方三郡完整落入曹的手中。

连同曹操火速南进荆州看,荆州一役,曹孙刘三家都是各有所得,得大于失,倒霉的就是刘表一家,不大地盘全失,而且大公子还在仁厚的刘备手上不明不白呜乎哀哉,把剩下的军队(两三万荆州精锐,这在当时可是一支庞大的军队—),和地盘全部变成刘备起家的个人资产。

荆州-赤壁之战曹操总的来说是小赚,所谓败,无非是没有大胜。曹操没有在此战中一举统一全国,最关键之处,就是"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集团不但有强大的水师实力,而且拥有当时最杰出的水军统帅周瑜,和最优秀的战略家之一鲁肃。只要孙权不被吓倒,初平北方的曹操的确不具备速胜孙吴的条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