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长平之战,赵军要一直是廉颇指挥,会打得怎样,结果又如何?_

时间:2011-04-01 专题: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中,赵军要一直是廉颇指挥,秦军也一直是白起指挥,廉颇vs白起,会打得怎样?结果又如何?
呵呵!随便说说!

长平之战是战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其时正式秦赵争霸之时,只不过赵国正从巅峰开始下落,而秦国正处于上升期!

诚如wmlhb507所言,长平之战前,赵国的国力并不弱于秦国,甚至稍强!廉颇作为战国名将,其经验,智谋,武功足堪大任。军强将贤,护国无虞。

然秦国入侵韩国的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请求赵国出兵上党,才引发了长平之战。

其时赵国已陈兵长平,以廉颇为将,但廉颇虽能护国,却不复当年的神勇!战役初期,被势头正劲的秦军左庶长王龅于上党长平边境打败。

但廉颇的确老谋深算,随即根据战情转入防御,在长平构筑了东西两个壁垒,秦军虽在随后的第二次战役中成功的攻取了西垒,但并未能更进一步,廉颇坚守东壁垒不出,阻止了秦军的锋芒!

在前两次战役中,虽然赵军伤亡不小,但秦军在攻坚战中也颇受打击,故此,双方落个平分秋色之局!

若此时没出现秦国的反间计,没出现撤换廉颇改用赵括的错误,战局则另当别论。

赵国依托本国边境进行防御,且当时韩国灾民皆到赵国避难!不但占据道义之利,在后勤,补给上也要强于秦国!

如果能坚守不出,消磨秦军锋芒,待其锐气消磨殆尽,无心恋战之余,必能得到一时的安泰!

但换将导致的错误坑害了40万赵国士兵,也加快了历史的走向,曾经盛极一时的赵国,瞬间沦为任人宰割的鱼肉!

客观的说,一个正在衰弱的赵国和一个正在崛起的秦国是无法相比的,秦国灭掉这个对手只是早晚的问题,赵国不换廉颇,也许能给秦国统一之路增加些许障碍,但历史在滚滚向前,谁也无法阻挡时代的前进啊!

呵呵!
回是赵国没有那么快灭亡,原则还改变不了灭亡的痛苦

参考文献:http://baike.baidu.com/view/138898.htm#9
同意上面的看法!
谁也无法阻止秦的强大!更没有人能再赢政出生后逃脱亡国!
单说长平之战,如果赵军坚守,拖垮秦军!则赵军可能小败,不会大伤元气!
想想廉颇面对王龅已经小有败绩。要换了白起那。。。。。
当然我想如果真的那么下去,秦王应该会退兵
要是赵军统帅一直是李牧,就会上演一场军事大戏,无论谁胜谁败,都是非常精彩的。
只能这么说如果是老将军在至少不会被秦军把赵军给全歼了...
不过赵的灭亡是不可改变的-.-赵的统治阶级已经完全腐朽了一个将军不可能改变这样的局面
历史没有可能,因为赵国绝对无法抵御秦国的反间计。
都错

在长平之战前,赵国的军事实力是强于秦国的!如果长平是廉颇主将,那将是一场绝对的国力消耗战,打下去的结果是两国都成为二流国家,或者就议和。

当时秦国是倾尽全国与赵国决一雌雄,赵国呢?嗨,不说了,可惜了赵武灵王,他还在,焉有秦国?

一国的国力不止军事,还有经济和政治,赵国就输在了政治上!输在了国君上。

诚然,秦国综合实力强,但没有长平之战,绝对没有秦始皇,秦始皇的家业是其爹和爷爷打下来的,后期的6国,你们自己去看资料吧,国无一可用之将
历史是没有如果的。既然当是茶余饭后,就姑且瞎聊一下。
假如是老廉颇带赵军对白起。
假如老廉颇没有暴血管、脑充血或者什么特殊原因。
结果必然是赵军击退秦军。理由:
1、秦军再勇猛也不可能全部用于与赵军同归于尽,那样的话秦必灭,赵必伤。
2、秦军当时并没有占到任何的绝对优势,包括天时、地利、人和。
虽然秦军开始主动进攻,但是赵军处于守势也无太大的损失。秦军并不够成歼灭战的优势。而赵军防御占有一定地利,不利于秦军的攻击。赵军多听命于老将廉颇,军中不存在人和问题。至于国内的出现的人和问题已经在此题目排除。
既然天时、地利、人和,秦军都不占绝对优势。那看将领。
3、廉颇历经战阵,对白起即使不能败之,也能守之。读过孙子的人都知道,攻入敌国不宜久战。白起不可能不明白。
因此,以白起的智慧不会用兵无度。遇强敌退而观其变为上。既然不能打赢,就退兵。
上兵伐谋,长平之战是个典范啊。
赵国难逃此动。兵者,时也,势也。
请不要重复发贴,监定完毕。
显然老廉会坚壁清野,战争最后拖入持久消耗战.但由于赵军在本土,而秦军远道而来,后勤补给线漫长,难以持久,因此双方僵持一段时间后秦军只能撤退无功而返,但两军都不会有灭顶之祸.
以上说的是双方都不犯错误的情况,如秦军出错,让老廉火烧乌巢什么的,后果就可能颠倒了.这也许就是老廉的本意,战争的艺术本来就是先保持自己不败,然后寻找敌人的失误击败之!
但战争归根到底是国力的较量,秦远超赵的上升国力决定了赵灭亡的最终命运.但提问者说的是这场战役的胜负,因此我认为用老廉之计赵至少不会败,战术上赵军是占地利之优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