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 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 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
  • 欧洲的启蒙运动
  •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 高三历史月考
  • 高三中国古代史知识体系
  • 最新热门    
     
    江苏省南通中学2006届高三文科班历史测验02(先秦—宋)

    p;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4.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丞相的是
    A.负责管理军事    B.负责国家监察事务   C.执掌群臣奏章  D.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5.下面是一些关于秦筑长城的诗句,你认为最可观的评价是
    A.“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B.“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得尧阶三丈高”:
    C.“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
    D.“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
    6.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7.下列历史内容,发生在汉武帝在位时期的有
    ①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②建立察举制  ③昭君出塞  ④铸造五铢钱  ⑤西南夷地区并入汉朝版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8.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是
    A.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B.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水利工程的大量兴修                D.北方生产工具、技术的南传
    9.《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对这段引文理解正确的是

       

    A.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B.总结了我国6世纪前南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          C.含有重农抑商思想观念        D.反映当时社会贫富悬殊状况
    10.范缜的思想与王充相比,一个重要的发展是
    A.强调自然规律,反对天降灾祸论      B.更深刻认识并阐述精神和肉体的关系
    C.对迷信鬼神思想进行坚决的批判      D.科学奠定了无神论思想的理论基础
    1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主要由于该地
    A.商业十分繁荣    B.便以控制全国    C.水陆交通便利    D.位置邻近长安
    12.关于隋运河开凿的动机与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A.为沟通南北交通而开,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B.为繁荣洛阳商业而开,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和经济发展
    C.为巩固统治而开,但客观上有利于南北交通和经济交流    
    D.为巩固统治而开,但成为隋亡的根本原因
    13.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
    ①结束了国家分裂,实现南北统一 ②创建和改革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启中国盛世局面 ④大运河的开凿,巩固统一,促进南北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下列哪一项内容仅与唐玄宗有关
    A.虚怀纳谏,知人善用,量才授职      B.破格用人,创立自荐求官的制度
    C.戎奢从俭,禁止地方官进贡珍宝      D.限制佛教,裁汰僧尼和禁建新寺
    15.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见兴亡;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
    ①反复强调“存百姓”思想,励精图治  ②任用贤臣,善于纳谏  ③戒奢从简  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下列史实与科举制度演进有关,正确的顺序是
    ①创武举、殿试  ②始建进士科  ③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④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⑤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④①⑤      C.⑤④③②①    D.③②④⑤①
    17.以下各项之间的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①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②均田制破坏③两税法的实施④土地兼并严重⑤封建经济发展
    A.①③②④⑤   B.⑤④②①③      C.⑤②①④③    D.④⑤②①③
    18.唐朝时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以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时有“扬一益二”之说;唐后期扬州更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促使扬州繁盛的原因有

         

    ①内外交通的枢纽地位  ②江南物产的主要集散地  ③有比较发达的手工业  ④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和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时,中原汉族政权分别是
    A.东汉和唐朝   B.西汉和唐朝      C.东汉和隋朝    D.西汉和隋朝
    20.唐朝统治者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抚九族以仁”。这一政策的转变说明当时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C.各族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            D.统治者册封各族首领巩固边防
    21.唐朝时下列少数民族强大起来的先后顺序是
    ①回纥  ②突厥  ③吐蕃  ④靺鞨
    A.②③④①     B.②④①③        C.①②③④      D.③①④②
    22.《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唐通过有效管理促进城市商业发展   B.唐商品经济繁荣
    C.唐抑制城市商业发展               D.唐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
    23.为削夺地方割据势力,北宋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文臣任知州  ②实行保甲法  ③编练禁军  ④设置转运使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24.北宋中期,兴起变法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①北宋统治黑暗腐朽  ②财政危机的困扰  ③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   ④阶级矛盾的突出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5.王安石变法的“募役法”和唐朝的“纳绢代役”,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意义是
    A.限制了官僚地主在经济上的特权    B.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商品经济发展使封建赋税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5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2题分,第27题材分,第28题材分,共计37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湿,……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沿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地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材料2  在长江流域早期开发中,畲田开发是一种典型形式。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砍山,众木尽蹶。至当种时,伺有雨侯,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至今在我国四川、云南等长江流域地区仍有所见。
    材料3  历史上荆江洪水水位抬升统计
    时期历时最高洪水水位上升数平均年上升量
    新时器时代至汉2300年0.2(m)0.0087(cm)
    汉至宋元1400年2.3(m)0.164(cm)
    宋元至今800年11.10(m)1.39(cm)

    材料4  唐代至清末长江较大水灾统计
    朝代年数水灾次数平均几年一次
    唐朝2891618
    宋朝317635
    元朝91165.6
    明朝276664.1
    清朝268624.2

     
    ——材料2、3、4均摘自《长江流域水患研究》
    综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请回答:
    (1)概括长江流域开发的进程并简要分析原因。
    (2)长江流域开发中存在什么问题?
    (3)针对以上问题谈一谈你个人的基本认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何种情况?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禁军官印——“拱圣下千都虞侯朱记”铜印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太祖加强禁军的目的是什么?是吸取了哪些经验教训所
      采取的措施?
    ⑶假如北宋初年契丹突然来犯,边境告急,持有铜印的将领能否直接统领麾下的军队前往救
    援?为什么?
    ⑷宋神宗年间,将领的职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意义?
    28.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及。然魏、晋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人主遂不能借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人寒则希荣切,而宣力勤,便于驱策,不觉倚之为心腹。”
    材料2  《唐摭言》载:“文皇帝拨乱反正,物盛科名,志在牢笼英彦。”《日知录》说:“开元以后,四海晏清,士无贤不消,耻不以文章达。其启诏而举者,多者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所以百才有一。”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科举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2)科举制的选官特点是什么?
    (3)简要评价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38分。
    29.战国时期社会的发展为秦的统一提供了哪些条件?指出秦朝巩固统一的创新之举。
    30.“西夏其设官之制,多于宋同,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元世祖即位之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上述材料反映出宋元时期少数民族什么共同特征?其背景是什么?有什么积极意义?
     3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汉、唐时期在中外交往方面的不同特点,并简要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江苏省南通中学2006届高三文科班历史测验02(先秦—宋)20050924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1-5   ADDDD  6-10  BCACB  11-15 BCDDD  16-20 BBDCB  21-25 ACDDB
    二、材料题:
    26.答案:(1)开发进程及原因:汉朝以后开发进程加快,至唐宋逐步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北方战乱,劳动人民南迁。
    (2)问题:开发进程加快的同时,生态环境破坏,水位抬高,水灾逐年增加。

         

    (3)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27.答案:北宋时期禁军人数激增。军队的不断膨胀,使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收入入不敷出,军队战斗力下降。⑵目的:消除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经验教训:唐宋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统领禁军的宋太祖曾凭军权发动“陈桥兵变”,废周建宋。⑶不能。原因:禁军将领无调兵之权,禁军的调动权归属枢密院,而枢密院又直接由皇帝指挥。⑷变化:王安石变法,实行将兵法,将领可以训练一定辖区的禁军。意义:加强了军队训练,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28.答案:(1)背景:南北朝时,士族制度极端腐朽,渐趋衰落。庶族地主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参与政权。隋唐统治者需要建立新的选官制度。
    (2)特点:自愿参加,通过考试择优录取。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开性和相当大的竞争性、公平性。
    (3)作用: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选拔官吏的范围,笼络人才,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三、问答题:
    29.答案:条件: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联系加强;民族融合,民族之间、地域之间联系加强;法家思想为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
         创新之举: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车同轨、书同文。
     
    30.(1)共同特征:少数民族政权进入中原后,都接受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制度。
    (2)背景:①少数民族发展较落后,中原地区有较发达的封建经济和较完善的封建-制度;②社会动荡,各族人民迁徙频繁,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加强;③少数民族统治者顺应潮流,主动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
    (3)积极意义:①加强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②促进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和边疆地区的开发;③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1.答案要点:⑴汉代以陆路为主,唐代水陆并举(史实:汉代丝绸之路和唐代海上交通线)。⑵ 汉代以商贸为主,唐朝使臣、商贸交往、文化交往全面展开。西汉没有使臣交往唐代时与朝鲜、日本、印度、大食都有时节互往通好。⑶汉代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代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多。⑷汉代商贸具有单向性,唐代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了文化,而且广泛吸取了各国经济文化成果,促进了唐朝的繁荣。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