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说课提纲
  • 明清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ppt文件)
  • 太平天国运动
  •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 第三节 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
  • 第十二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教学设计《甲午中日战争》
  • 浅谈关于“文化大革命”历史的教学
  •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新中国的成立及巩固政权的斗争教学设计
  • 最新热门    
     
    亚洲革命风暴

    的反革命策略,使印度民族大起义遭到失败。
    课堂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西欧和北美主要国家也迅速追赶英国。到19世纪中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进行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变化。我们回忆一下,工业革命给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又给亚非拉落后地区的人民带来了什么影响?
    生:(回忆工业革命的影响并回答)
    师: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为了满足各国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地区进行了更加疯狂的侵略和扩张。在这种情况下,亚洲人民将面临一场什么样的灾难呢?亚洲人民又是怎样进行反抗和斗争的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板书本节标题)
    一、亚洲革命风暴
    1.原因
    (1)欧洲列强加紧侵略亚洲
    师:早在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法国等西方殖民者就踏上侵略亚洲的道路。
    随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各国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得到更多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以满足他们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从19世纪开始,列强进一步加快了对亚洲殖民侵略的步伐,致使亚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投影《19世纪亚洲-地图》用不同的颜色表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并尽量注明殖民地国家的宗主国)同学们,下面我们参照地图来阅读教材第一段,在图中找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生:(参照地图阅读教材)
    (2)列强侵略的主要方式和危害
    师:欧洲列强凭借他们的武力积极的对外侵略扩张,以掠夺更多的财富,是殖民主义者在整个近代史上都不曾放弃的侵略手段。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为了满足工业资产阶级的需求,列强对外侵略的目的和方式有了变化。同学们想一想,资产阶级在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外扩张侵略中他们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列强对外侵略的方式又会有哪些变化呢?
    生:(思考并回答)
    师:在工业飞速发展时期,资产阶级最需要的是能够保证原料的充足供应和工业产品销售市场的广阔和通畅。因此工业革命后欧洲列强对外侵略的手法没有变化,仍然是以武力做后盾,进行经济掠夺,但是侵略目的和方式有了变化。他们希望建立更多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从而达到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目的。(引导学生回忆上节所学工业革命前后,列强对外侵略扩张的目的、方式和结果对比)
    生:(回忆)
    师:在这种新情况下,亚洲人民遭受到了更深重的灾难。我们具体看一看这种新的侵略方式给亚洲人民带来什么样的苦难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部分内容和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生:(按照教师要求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
    师:19世纪列强对亚洲的侵略活动,给亚洲各国带来深重的灾难。亚洲国家原有的经济结构被摧毁,手工业者失业,农民破产。这些国家的经济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附庸。亚洲人民不堪忍受外国侵略者的压榨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剥削,他们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和斗争。
    2.概况

       

    哪位同学回答一下,有哪些国家举行了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哪三次起义的规模大、影响深远使这次亚洲革命风暴走向高潮?
    生:(回答)
    3.性质
    师:这次亚洲革命风暴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人民群众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阶级。所以这些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我们以同学们所熟知的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为例,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个性质?
    生:(讨论并回答)
    师:根据前面内容的分析,我们能够理解反抗外国殖民主义统治的性质,怎样理解反封建主义的性质呢?我们必须清楚:资本主义列强对亚洲国家的侵略,绝不是要把先进的生产方式带到这些地区。他们为了维护殖民统治,往往竭力保持当地落后的封建关系,并与当地的封建势力相结合。亚洲许多国家的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也甘愿同殖民者相勾结。因此,在一些国家里,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使得这些国家出现的人民反抗斗争同时具有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中国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到失败正说明了这一点。下面我们通过教材了解一下爪哇、阿富汗、伊朗巴布教徒起义的简单经过。
    生:(阅读教材)
    4.意义
    师:亚洲民族起义虽然都先后失败了,但是这些斗争构成了亚洲近代历史上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它们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者和本国封建势力,表现了亚洲人民不畏强暴,反抗压迫,要求改变现状的决心和勇气。
    下面我们具体了解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情况,这次起义是把亚洲革命风暴推向顶点的三次起义中影响较大的一次。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起义的原因)
    师:自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开始侵入印度,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已经几乎完全占有整个印度。印度成为英国在东方最大和最重要的殖民地。英国对印度的掠夺和高压统治是十分惊人的。下面我们通过几段记述19世纪印度社会情况的资料来分析一下印度人民大起义的原因。(打出投影片,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同学根据投影片的内容进行分析)
    材料1“这种悲惨的境况,在商业史上是无与伦比的。绵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选自19世纪30年代英国驻印度的殖民总督本丁克的话
    材料2“众所周知:这些日子以来,所有英国人怀有罪恶的图谋:首先破坏整个印度斯坦军队的宗教,然后强迫人民成为基督教徒。因此,我们仅仅因为宗教的义务,同人民结合在一起,消灭一切异教徒,并在上述条件下重建德里王朝。……”
    ——摘自1857年《德里起义宣言》
    材料3“过去八年内,英国在东方的领土已大大扩展。在此期间,四个王国已归属英国女王权力之下,各种首领和一片片分开的土地已划归她统治。……
    那格浦尔成为英国领土是由于简单的权利丧失,即由于没有合法的后裔。……在那位王公去世时,没有一个有权要求继承的人。这位殿下没有亲生儿子,也没有养子,他们自己承认,在王公去世时,他的遗孀也没有收养儿子。这个家系没有留下一名称作邦斯拉的血统的男性。
    因此,英国政府拒绝把这一领土无偿赠予一个陌生人,而是明智地将它并入自己的版图。”
    ——选自1856年英国驻印度总督达尔豪西的备忘录
    生:(分析起义爆发的原因并回答)
    师:19世纪40年代末,英国征服了整个印度后,用高压手段进行统治。在这种残暴的-统治和疯狂的经济掠夺下,广大下层人民生活在死亡线上,原有的宗教信仰遭亵渎,封建王公势力难保。印度社会各个阶层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日趋尖锐,终于导致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爆发。
    2.起义经过
    师: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8页到第99页文字和图片,在阅读时注意几个关键词:密拉特事件、占领德里、印度皇帝、人民的响应。(解释土兵这一概念)
    生:(阅读教材,概括归纳知识点)
    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这次起义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
    师:在同学们了解起义的过程时,注意爆发起义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的不同。
    3.起义失败的原因
    师:印度民族大起义引起了英国殖民当局的恐慌,他们要尽快把起义平定下去。英国在印度有24万军队,其中有20万是雇佣印度的土兵,而土兵已经成为印度人民起义中的先锋和军事骨干力量,4万英军分散在印度各地。英国殖民当局被迫紧急从其他国家和地区抽调大量的军队来到印度,加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军事力量,以镇压印度人民起义。同学们想一想:英国政府会从哪些地区调集军队?为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
    师:英国政府平定起义的另一个手段是对参加起义的印度人采取了分化政策。英国殖民者会把哪部分人从起义队伍中分化出来呢?为什么能把这部分人分化出来

         

    生:(互相讨论并作答)
    师: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再思考一下,印度人民大起义为什么失败?
    生:(讨论回答)
    师:除了英国殖民当局的血腥镇压和分化瓦解政策之外,最为主要的失败原因是掌握起义领导权的封建王公投降叛变。
    4.起义的意义
    师:印度民族大起义是由封建王公领导的、以印度土兵为主要力量和广大人民踊跃参加的民族大起义。这次起义充分表现了印度人民的一种民族精神,这就是:不甘屈辱和受压迫,不畏强暴,争取民族尊严和民族独立。受到沉重打击的英国殖民者不得不改变一下他对印度的统治政策:加强殖民力量,对封建王公进行笼络。印度人民的起义打击了英国殖民者,使英国在亚洲其他地区的侵略活动受到了遏制。因此这次民族起义也支援了亚洲其他地区人民反抗侵略的民族斗争。
    小结(略)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