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中国历史教材人物简介之三
  • 瓜分中国的狂潮
  • 甲午中日战争
  •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
  •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 洋务运动
  • 清朝政局的变动
  • 新思想的萌发
  • 屈辱的二十一条
  • 中国土地法大纲
  • 最新热门    
     
    中国历史教材人物简介之四

    杀。现刘公岛上“丁公祠”即当年北洋海军提督府。   林永升   林永升(1855—1894),福建侯官(今闽侯)人。早年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1877年赴英学习海军,为船政学堂首届出洋留学生之一。1887年与邓世昌等赴英、德接收定购之致远、经远等四舰,旋任北洋水师经远舰管带。1889年署理北洋海军左翼左营副将。因功升总兵。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事起,率经远舰参加黄海海战,舰受重创仍奋勇督战,配合定远等舰,击伤日舰多艘。在率舰追敌途中中炮阵亡,经远舰亦中水雷沉没。      聂士成   聂士成(?—1900),安徽合肥人。1884年率清军一千余名渡海到台湾,参加抗法斗争。1893—1894年间,来往东三省等地巡历,所过山川要隘形胜,均以西法绘图立说,著有《东游记程》一书。1894年,随叶志超率军赴朝鲜,在牙山登陆,镇压东学党起义。甲午战争爆发后,率部在牙山成欢驿抵抗日军的进攻,以寡不敌众,突围后随叶志超绕道至平壤。10月,奉命扼守辽东大高岭一带,奋战十多天,击退日军,以功升直隶提督。又先后夺回连山关、分水岭等地,击毙日将富刚三造。   徐邦道   徐邦道(?—1895),四川涪州(今涪陵)人。1855年(咸丰五年)投奔楚军参加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1869年入陕镇压回民起义。1878年晋升提督。1880年调驻天津军粮城。1889年授正定镇总兵。甲午中日战争时,驻守旅顺。1894年10月,日军从辽宁登陆,率所部迎敌于金州(今辽宁金县),重创日军后退回旅顺。11月,日军大举进犯旅顺,守军统帅龚照等仓皇逃跑,他率部孤军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败退。1895年在牛庄、营口等地继续抗战。不久病卒。   赵怀业   赵怀业,清末官僚。又名怀益,字少山,号小川。安徽合肥人。早年随刘铭传镇压捻军起义。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时,任刘铭传军分统。同年10月募兵6营,驻防大连,被升任提督。11月,日军进犯金州时,他不顾前方告急,按兵不动,并准备逃走。金州陷落后逃至旅顺,又弃旅顺而逃,被清政府革职查办。   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1841—1909),日本长州人。藩士出身。1863年赴英国学习海军,回国后积极从事倒幕运动,后致力于制定日本宪法。1885年起四任内阁总理。1888年起三任枢密院议长,1889年国会组成,又任贵族院议长。他是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策划者,战后任和谈全权代表,胁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并一度任台湾事务总裁。1898年9月曾来中国,阴谋插手维新变法运动,因戊戌政变猝发而离去。   唐景崧   唐景崧(1841—1903),广西灌阳人。同治进士。授吏部主事。1882年曾向朝廷请缨援越抗法。中法战争期间,转到广西清军主帅徐延旭处,被委为前敌营务,后招募建立四营,号“景字军”。与黑旗军并肩战斗。战后清政府晋升他为福建台湾道员(按察使衔)。1887年赴台,后升为台湾布政使。1894年升任台湾巡抚。1895年6月日军进攻台北时,弃台内

       

    。后闲居广西桂林,直至病死。著有《请缨日记》、《看棋亭杂剧》等。   丘逢甲   丘逢甲(1864—1912),字仙根,号蛰仙,台湾彰化人。光绪进士,官工部主事。曾讲学台中、台南各书院。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在乡督办团练。后与台湾士民抵抗日军侵略。坚持抗战二十余日,兵败后回到广东镇平(今蕉岭),创办学校,推行新学。曾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议长。民国成立,赴南京,被推举为参议院议员。因病返粤卒。有《岭云海日楼诗钞》。      徐骧   徐骧(约1858—1895),台湾苗栗人,祖籍广东。秀才出身。自幼读书习武,颇受推重。1895年春,愤激于《马关条约》对台湾的割弃,认识到“朝廷无力以卫吾台;能卫吾台者,吾民耳。”在苗栗组织义军抗日,被推为民团团长。1895年6月中旬会同义军首领吴汤兴、姜绍祖和清军分统杨紫云迎击进犯新竹的日军,消灭敌军樱井大佐1队60人。后率部在新竹地区坚持抗敌两月余。8月下旬,会同黑旗军和日军激战于大甲溪、彰化一带。彰化失陷,奉刘永福命募军队数百人,作为福字游胜军先锋营,出击云林地区。10月中旬率部战于曾文溪,13日阵亡。 康有为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他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康赞修,是道光年间的举人,父亲康达初,做过江西补用知县,康有为自幼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19世纪70年代,中国面临严重的边疆危机,正在形成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开始酝酿着资产阶级维新思潮。1879年康有为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文化,阅读了《西国近事汇编》、《环游地球新录》等书,乃始知西方治国有法度。在西学的影响下,他如饥似渴地向西方寻找真理。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南归时,途经上海,购买了大量西书。他吸取了西方传来的进化论和资产阶级-观点,初步形成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  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祖父和父亲都是封建文人,15岁时,受业于阮元在广州创办的学海堂,17岁考中举人。1890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开始看到《瀛环志略》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的书籍,初步接触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1891年,他就学于康有为,接受维新思想的影响。1895年,他在北京协助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1896年,他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第二年,他到湖南,担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他和谭嗣同的努力下,湖南的变法运动迅速开展。1898年入京,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变法失败后,他逃往日本。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