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浅淡今年高考历史试题的特色与启迪
  • 历史学科德育方法初探
  • 历史概念教学初探
  • 关于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选材的一些思考
  • 1976——1994年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改革述评
  • 论世界现代史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历史时段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的内在思想渊源
  •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地图的两处疑点
  •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基本线索简介
  •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 最新热门    
     
    对今年高考历史试卷第41题的分析

        一、本题的特色
        第41题是一道材料解析题,审读全题,可以看出,本题具有五大特色。
        (一)选材、组材富有新意
        从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的角度讲,本题具有四点新意:
        1.引用了量化材料。本题材料一由“年份”、“全国耕地面积”、“全国人口”和“全国征收的麦米豆 谷”四组不同数据组成,要求考生通过对各组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回答问题。这一作法,自1989年全国高 考出现材料题型以来,尚属首次。材料题引用量化材料,不仅丰富了取材内容,改变了以往文字材料题形式单 一的面孔,而且和文字材料相结合,使材料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字材料题在测试功 能上的某些不足;从另一角度讲,这一举措也有益于扩大考生的历史视野,使其知道史料来源的多样性。
        2.增加了文字材料的容量。本题材料二的引文,共有5句,多达130字,大大超过了以往中国古代史 材料题单条材料的引文容量。这种增加信息的作法,为考生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历史片断,有利于全面考查考生 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论证能力。同时,揭示了今后材料题的发展趋向,甚值得注意。
        3.提高了文字材料的迷惑度。由于材料容量的加大,提供了较多的分析信息,这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提 高了材料的难度和迷惑度,从而有利于较真实地测试出考生在学习能力上的缺陷和水平。例如,材料二其中的 一句话:“而两浙富民畏避徭役,大率以田产寄他户,谓之铁脚诡寄。”考生若只从字面理解,仅能得出:“ 两浙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