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历史教学中的思维品质培养举隅
  • 如何使用历史新教材的课前提示
  • 从历史教科书中的德国形象探讨教科书编写原则
  • 浅谈命题用语内涵的教学
  • 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难教的症结及应对的策略
  • 考试研究再论历史学科考试测量的能力要求
  • 巧用插图事半功倍
  • 接轨·过渡·到位
  • 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 浅谈历史教学中“O”变量的合理使用
  • 最新热门    
     
    历史教学复述课文是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手段

       有的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喜欢穿插一些从课外见闻中得来的历史故事情节。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复述课文的 兴趣,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但必须帮助学生弄清这是否是史实,而且所穿插的内容要紧扣 课文,防止扯得太多太远。
        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要在老师的指导和训练中慢慢形成。一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抓起:
        1.复述要在学生熟读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教师的讲授,在学生对课文初步理解之后,让学生反 复熟读课文,再提出复述课文的任务和要求。第一次读可慢一些,重在分析和理解课文。可要求学生把课文分 成几个意义段,编出提纲,并找出重点词、句或形象作为记忆依据。第二次可读得快些,以便更好地记住。第 三次读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可一边尝试复述,一边对照原文检查错误或遗漏。通过这样三次朗读,学生在复述 时就能做到胸有成竹了。
        2.从帮到放,逐步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学生刚开始复述课文,往往不能顺利进行:或者抓不住要点 ,或者东一句,西一句,意思不全面,不连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复述的要领,在熟读课文之后,教师要引导 学生讨论哪些东西一定要讲出来,哪些地方要详讲,哪些地方可略讲,按怎样的顺序讲,并做些必要的示范。
        在复述的过程中,为了唤起学生的记忆,使复述得以顺利进行,教师一般可采用下面一些方法进行启发:
        ①编制复述提纲。在指导学生复述的初始阶段,教师可拟出详细的复述提纲,让学生对照提纲复述。到学 生较为熟练之后,就让学生自己编写提纲。
        ②按教师板书提供的词语复述。如要求学生复述商朝时奴隶主是怎样对待奴隶的内容时,可根据教师板书 时内容复述:
        白天:种田 做工
        夜晚:土牢 木枷
        奴隶主活着:伺候
        奴隶主死后:陪葬
        残酷的刑罚:走铜柱
        ③看挂图复述。例如可以让学生看着“北京人”的挂图,说说北京人长得和现代人有什么不同;根据历代 长城示意图,说出秦、汉、明等朝代修筑长城的规模、起讫地点、长城上几大险关的位置和名称。
        ④做填空题式的复述。例如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可做如下填空式引导:
        1937年春以后,____不断在华北挑起事端。又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地区举行____。这一年__月_ _日晚,日军借故____。中国守军____。结果____。这就是____事变,也称____事变。 从此以后中国革命进入____时期。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启发引导,在学生逐步掌握了复述课文的方法后,就可以让他们自己围绕中心组织材料 ,选择词语,对课文内容进行有目的的取舍,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中的内容。
        3.激发兴趣,长期坚持。复述历史课文要长期坚持,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来抓,抓出实效来 。学生都崇尚能说会道的人,一个学生能有声有色地复述课文,必然会受到大家的敬佩,也是对其他同学的一 个激励。对每个学生的复述,教师要给予恰当的评价,看其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声音是否宏亮,语言是否准确 生动,指出优点,肯定长处。学生有了成就感,他们的兴趣也就来了。
        复述课文是一种有意记忆的心理现象,是需要多种感官参与的一种劳动。抓了复述课文,把学生的听、读 、思、记都带动起来了。给学生一个复述课文的任务,让他们在听课和读书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产生有意识 记的自觉性,能口脑并用,扎扎实实地学。特别是读课文,要复述得好,学生就要一字一句地看,口诵心惟地 读。这样,不仅能很快记住课文中主要的历史知识,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纠正那种泛泛而读,印象 不深的不良学风。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复述课文这一环节,不但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当堂学习的历史知识,而且 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