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浅谈初中历史新课程中的创新教学
  • 历史专题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探讨
  • 改革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 改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 历史教学研究两次鸦片战争比较教授法
  • 2004高三历史总结
  •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一《匈奴与秦汉的和战》导读
  •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一《匈奴与秦汉的和战》导读
  • 历史漫画教学例说
  • 历史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
  • 最新热门    
     
    论当代非洲政局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BR>     其二,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整个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对非洲人民的斗争是极大的鼓舞。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亚洲地区的民族独立和1955年亚非会议的召开,对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是极大的推动,并为非洲人民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
         其三,欧洲老牌殖民主义者在战争中被削弱了。战时英、法为了拉拢利用非洲人民,曾许诺在战后给非洲殖民地以自治或独立。但是,战争结束后,老殖民主义者并没有履行诺言。由于它们失去在亚洲的殖民地,便把非洲作为赖以生存的最后一块基地,进一步加强对非洲殖民地的-控制和经济掠夺。结果激起非洲人民更强烈的反抗,连那些曾对宗主国的议会和政府抱有幻想的民族主义者中的温和派,也纷纷加入到反抗行列。民族解放运动的烽火燃遍整个非洲大陆。在这种形势下,宗主国单靠传统的炮舰政策已无法再维持其殖民统治,不得不采取具有新殖民主义色彩的改革措施,即移交政权。
         其四,在战后世界格局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美国和苏联都曾主张“民族自决原则”,在客观上有助于非洲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战后苏联积极支持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从70年代开始,这种支持包含了与美国争夺非洲的因素。美国战后奉行全球战略,它在非洲没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②,但为了遏制苏联和制服老殖民主义者,便打着“反殖民主义”、“民族自决”的旗号,走进非洲,日益扩大美国的影响。例如,美国助理国务卿享利·A·拜娄德在1953年10月发表政策声明说,“老殖民主义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必须尽快实现“民族自决”③。这无疑对老殖民主义者是一种压力。战后美苏冷战对峙格局,使非洲国家可利用这种矛盾,从双方获得支持和援助,以摆脱殖民主义的统治。
         其五,战后联合国对非洲问题的处理与战前国际联盟有很大区别,这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成果。联合国对以前在国联委任统治下的领土和由于二战结束而脱离各敌国的附属领土实行国际托管制度,托管的目的是“按照每个领土的情况及人民的愿望,增进托管领土人民的-、经济、社会和教育的进展,以使他们逐步走向自治或独立的发展”④。到1962年底,非洲的6个托管地先后获得独立,并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联合国宪章第十一章中还规定,拥有殖民地的联合国各会员国应“适当考虑各该领土人民的-愿望和协助他们逐步发展他们的自由-制度”,承认殖民地居民的利益为至上的原则⑤。这对于殖民地独立是十分有利的。特别是1960年12月14日联合国大会以89票对0票通过的“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庄严地宣布,立即和彻底废除一切形式和表现的殖民制度,不分种族、信仰或肤色,无条件或无保留地将所有权力移交给殖民地的人民,使他们享受完全的独立和自由⑥,从而大大加速了非洲非殖民化的进程。在获得民族独立的50个非洲国家中,至少有40个是通过非暴力方式取得独立的。许多领导非洲独立运动的民族主义领袖(如恩克鲁玛、桑戈尔、塞古·杜尔、卢蒙巴、博瓦尼、卡翁达等)都是通过建立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族主义政党,发动群众,组织非暴力性质的罢工、示威、抵制和不合作运动,迫使殖民当局不得不采取“让步”政策,逐步移交政权,承认殖民地的独立地位。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独立的非洲国家,普遍都继承了原宗主国的政权模式。它们选举制宪会议,颁布宪法,成立议会,建立文官政府,实行共和政体。原英国殖民地独立后继承了英国式的多党代议制,但总统权力扩大了,实际上变为总统内阁制;原法国殖民地独立后建立了权力高度集中的总统制政权;也有少数国家独立后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如摩洛哥、莱索托和斯威士兰等,但这些国家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在莱索托,宪法规定国王是名义上的君主,无实权,首相独揽大权;摩洛哥国王权力较大,既是国家元首、宗教领袖,又是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斯威士兰国王权力最大,可解散议会,废除宪法,停止政党活动,实行君主专制政体。还有的国家独立初期为君主政体,后发生军事政变,推翻国王,建立共和国,如埃及、利比亚和布隆迪等国。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