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试谈高三历史课的教学与复习
  • 试论历史教学孕涵在素质教育之中
  • 试论课程改革与高中历史教学
  • 世界近现代史总复习应注重规律与认识
  •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易混淆概念50例
  • 世界近代史阶段特征概说
  • 实现历史教育文本的人本要求
  • 实施素质教育深化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 石棺里的木乃伊是金字塔建造者?——金字塔建造之谜
  • 社会主义阵营中为什么没有南斯拉夫
  • 最新热门    
     
    社会课堂创新教育探析

    养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创造条件。 问题设计是教学过程中发展主体性、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步骤。要使教师的提问具有创新性,提问必须具有启发性、整体性和导向性,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教师可以在新旧知识联络点提问,在知识变化处提问,在知识的对比处提问,在总结知识的规律处提问,让学生寻找思维的轨迹,展开思维过程。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与所确定的教学目标选择问题,并精心设计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和主动性,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譬如教学《西汉的强盛》一目内容时,根据教学目的,我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1)谁在位时,西汉达到强盛时期?
       (2)西汉的强盛是从哪些方面得到体现的?(3)你认为西汉强盛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这一组问题的提出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材的重点难点上来,这组问题本身从易到难,层次分明,能使学生潜心思考,深入钻研。实践证明,这样的有问题思考学习,比一般的思考学习目的性强而效果明显。 2.点拨启导 问题式教学是用问题链的形式,把相关内容有机串联起来的。其知识内容的条理、内在规律性往往散见于似乎“杂乱”的教材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将课本重点、难点化成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然后指点迷津、拨亮思维,使学生明了思维的起点、思维的流向,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产生想解决这一认知困难的内部需求,从而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如学习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明白了封建制度是经过长时间的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才确立的。可进一步问学生,奴隶制的确立是否一帆风顺,得到回答后,简介英法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同样经过曲曲折折,然后让学生思考: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想到了新制度代替旧制度总要遇到阻力。这时,教师进一步指出,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要遭到旧事物的阻挠,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学生理清了思路,同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学生的现有水平与最近发展区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教师精到而有明确指向的诱导、点拨、启示,可以把提出问题的情境逐步向解决问题的情境推移,从而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 3.讨论解答 教师诱导、点拨、启示,已为学生解答问题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我就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结合课前的预习,带着问题边在教材中收集信息材料,边在集体讨论中分析判断,优化组织材料与观点,最后由各组推荐的代表作中心发言,其他人作修正补充,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有时还会发现个别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果。如在教学《鸦片战争》时,关于“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教材没有提供现成答案。教师要求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许多学生争相举手,发表看法:有的说是“-腐败”,有的说是“军事装备差”,也有的说是“经济落后”,还有的说是“组织不力”。这些都是具体的原因。我趁热打铁向学生提出:“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已学知识,经过讨论,师生共同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中英之间的这场战争,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较量。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从现有的知识层次中去发现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4.总结迁移 学生在答题以后,教师应对其回答进行总结性的评价,肯定其中的创造性观点,这既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也是对问题答案的规范。同时,要引导学生运用目的思维、发散思维、概括思维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来分析处理思维水平层次比较高的观点性材料,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学生深层次思维能力。学完“保护和改善环境”一目内容后,我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从根本上说,为什么会出现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有什么危害?(2)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3)作为青少年我们能做些什么?这些问题一方面能促使学生重新整合有关教材内容,通过思考、分析、归纳得出答案,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探索中出现了疑难,尤其是第(2)问题,我不赞成依据课本逐条罗列,而是通过提示、启发、诱导,让学生联想到以前学过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实施两大战略”等知识,结合时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等十六大报告内容,从中寻根求源,最终解决疑难,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二.构建开放式课堂 开放式课堂的特点应该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对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在班级授课的现有条件下,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宽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使教学活动由封闭状态转变为开放状态,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还学生以心灵自由,发挥群体交互激励机制,大胆地拓展课堂时空,创设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使其创造的潜意识冲破意识阀,迸发为创造力。 开放式课堂要求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放。当然,教学方式和手段都应服从于教学目标,服从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为此,我特设了辩论课。辩论课实际上是通过撞击的方式,激发创造灵感,完成创造的过程。往往由我在课前提出一个大家都关心又能针砭时弊的论题,由同学自愿组合为正反两方,搜集资料,加工整理,草拟辩论提纲。在课堂上正反双方集中火力相互“进攻”,各持一理互不相让。经过辩论,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由教师作出结论。唇枪舌战的辩论,能够激活学生的语言细胞,刺激学生的语言神经,充分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这类课堂常是灵感飞现、新意叠出。课后还鼓励学生整理成文、自主完善、完成创造过程。如在教学《改革开放的起步与发展》这一节内容后,我设计了一个辩论题:“进口越多,越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要求学生以我国一两种商品的进口实例或资料,说明该商品的进口给相关民族工业带来的影响,并用所学的知识、原理对这些影响进行分析。经过准备、辩论后,正反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的结论:(1)进口多少对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要作具体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要看进口什么样的商品,不同商品的进口对民族工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2)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闭关导致落后,对外开放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在这种趋势下,可适当运用关税等贸易手段保护我国的弱质民族工业。(3)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对外贸易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大力发展我国的弱质民族工业。 开放式课堂也要求教学内容开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冲破课本及教师讲授的狭小范围的束缚,鼓励他们阅读有关课外读物。平时,在上新课之前利用4-5分钟时间组织学生围绕历史课内容进行演讲,并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观点进行简单的评价。这既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也使学生有一个发挥自身才干的机会。特别是一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也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我们不定期地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如对中国现代史上有关人物如叶挺作专题介绍,加深学生对有关人物的全面认识,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适于阅读、有价值的相关杂志,例如《历史学习》等,不仅可以学到历史知识,还能学习如何撰写历史小论文。 在教学中,为了方便教学和增强效果,有时,我们突破一节教材上一个课时的规定,打破课本编排序列,对课本内容重新组合。根据学生学习水平适量补充学生感兴趣的,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内容和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对于课本中陈旧、烦琐而无多大史学价值的内容进行删减,在课堂上精讲主要内容,让学生能举一反三。现在,网上资料十分丰富,可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来查找相关资料,以开阔眼界,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我向学生介绍有关历史古籍、历史资料的搜爱网站(www.soeye.com.)等网站的站名。让学生根据本人的水平自主选择网上的学习资料,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这就要求教师能关心学术动态,具备跳出应试教育束缚的气魄。 开放式课堂还要求教学空间上开放。学校、家庭、社会是一个有机连接的整体。平时上课的地点总是在课堂,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环境难免会产生厌倦的情绪,同时缺乏了对外界事物、社会现象识别、抵制能力。有老师也常常感叹:我们辛苦一年的教育,还不如社会一天对学生的影响大。所以开放式课堂不能局限于课堂,必须充分运用社会这个大课堂,必须向图书馆、第二课堂和历史、现实、未来扩展延伸,“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更广阔的时空里,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我分辨能力。 三.创设研究性课堂 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不会发现问题的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因此,我们现在亟需做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先发现问题、而后分析问题、最后是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研究性学习模式,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单独或合作选择一个课题,在老师的辅导下进行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最终提交研究报告。开设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这种模式的第一步是我们教师自己查资料,了解社会热点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确定研究方向。教师要将每个课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预期成果及研究步骤等课题内容向学生们展示清楚。接下来,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组成若干小组,为自己小组制定一个更为具体的研究方向。然后由学生自己分工合作,请教专家、实地调查、收集数据资料,完成并提交研究报告。最老师根据对报告的综合评价,计算相应分数计入学期成绩。例如,我们在学习“中共十四大”时,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强调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那么,人才作为资源是怎样得到优化配置的呢?通过学生自主性的研究学习,参观人才市场和到工厂人力资源部进行社会调查,学生写下了一批优秀的调查报告和小论文,如“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从绍兴纺织业的发展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21世纪,我们的路在何方”等等。学生们发现:自身素质越优秀,竞争力越强;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法则。直面竞争使学生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取得了课堂教学无法取得的效果。 研究性学习将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教师将更多的成为课题的组织者、发动者,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我们老师并不比学生高明,可以说与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学生就敢于同老师讨论,甚至激烈的辩论,这既有利于消除师生间的隔膜,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融洽师生关系,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使他们在中学时期就体会了科研工作的艰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研究性学习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这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研究性学习也实际上已经打破了课内课外的界限。当然,要推广这种教学方法,仅依靠社会课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校方方面面的配合。 实践证明,在课堂这个有限的时空里,以问题纵向深化,用开放横向拓展,由学生自主研究,多维合一,立体开拓,能使学生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真正提高学生的创造素质。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