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 走向新课程的教师教学行为
  • 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 浅谈历史学科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
  • 张治中与蒋介石的恩怨情仇
  • 谈历史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为历史学辩护”
  • 2007,新课程标准高考撩开面纱
  • 论历史学的用途及其滥用和误用
  • 关于班级社会化的思考与实践
  • 最新热门    
     
    历史教师需注重三种情境的创设

    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99.45pt; LINE-HEIGHT: 20pt; mso-char-indent-count: 9.65;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一、创设想象情境让学生放风筝

    所谓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能力的培养不是语文教师的专利,历史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相关历史事实,创立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历史素养,对既成的历史史实进行大胆的假设和揣测,从而迸发思维火花,培养想象能力。

    例如,在《秦王扫-》一课中,笔者在讲完了新课之后,先向同学们展示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视频资料,然后向学生提出这样的假设:如果秦始皇能够活到现在,那么面对世界第八大奇迹,他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呢?针对如此新颖的假设,同学们很快神入情境,以秦始皇的身份发表自己的高见。感慨一:朕一统天下,扫平海内,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还是李白说得好啊: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感慨二:哈哈,假如没有朕当年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现在全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可就麻烦了!感慨三:何其雄哉,世界第八大奇迹!何其苦哉,大秦的子民们!

    再如,在《中外交往与冲突》一课中,笔者在总结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里程碑意义时,设计如下问题:为什么郑和船队没有沿着已有的航线继续往前走,去开辟通往西方的新航路呢?突如其来的疑问激活了同学们思维的细胞。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料。同学甲:中国当时还不知道有欧洲和美洲,又何谈去开辟通往西方的新航路呢;同学乙:郑和的祖父辈曾经到达伊斯兰教圣城麦加朝拜过,所以他以西亚作为其目的地;同学丙:郑和下西洋更多的是为了炫耀国威,显示明朝的强大。船队的满载而去又满载而归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继续往前走似无必要。 虽然有些回答还显得稚嫩和牵强,但也不乏真知灼见。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信马由缰式的想象中,唤起了学习历史的热情。

    二、创设辩论情境让学判人物的是非

    所谓辩论,即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千姿百态的历史人物,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思辩素材。教师若能钻研课本,挖掘思辨元素,并在教学活动中因势利导,创设适当的情境,对于培养学生的辩才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在《在开元盛世》一课中,笔者在总结新课的时候,结合大臣崔群的讲话,引出有关唐玄宗的辩论题:唐玄宗的一生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针对唐朝的这一焦点人物,同学们唇枪舌战,针锋相对,气氛空前活跃热烈。观点甲:唐玄宗励精图治,重用人才,发展生产,是推动唐朝进入鼎盛时期的一大功臣。尽管他后期不理国政,专宠杨贵妃,但是瑕不掩瑜,终其一生,他功大于过。观点乙: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而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就是唐玄宗后期的日益奢靡,不理国政,尽管他在位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但最大的功臣应该是广大的劳动人民。所以,他过大于功。

    又如,在《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中,笔者在讲完了明朝前期加君主权力的措施后,借助于明孝陵和明太祖的视频资料提出这样的辩论题:明太祖是个好皇帝,还是个坏皇帝?面对庄严肃穆的明孝陵和脸色凝重的明太祖,同学们的回答也是很有见地,充满个性。观点甲:朱元璋是一位好皇帝。因为他在领导农民起义时能知人善任,从善如流,是一位出色的农民起义领袖;他建立明朝以后,又能严惩贪官污吏,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发展明朝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观点乙:朱元璋是一位坏皇帝,因为他滥杀功臣,制造恐怖气氛,实行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毒害了人民。

    事实上,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这样的辩论素材俯拾即是。比如,我们在讲“秦王扫-”时可以设计这样的辩论题:秦始皇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还是专断残忍的君?在讲“君主集权的强化”时,可以提出这样的疑问:清军入关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通过辩论,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同学们觉得历史亲切可人

     

     

    三、创设表演情境让学

    历史的过去性和不可复制性,为历史教学设置了重大障碍。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与新课改的理念相悖,而且激不起学生的任何兴趣。反之,如果教师能因地制宜,根据教本的内容,充分利用语言、图片、音响、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设置典型的历史表演情境,让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前提下编演历史短剧,通过这种角色的扮演和体验,使学生重温历史,感受历史,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而且焕发他们潜在的创作才能。

    例如,在《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中,笔者在介绍明朝前期加君主权力的措施时,没有像以往那样进行条分缕析的讲解,而是先向学生提供一组反映明朝初期君权式微的背景资料,然后让同学们结合背景材料和教材内容,编演一段表现明太祖和大臣们讨论如何加强君主权力的历史短剧。这一大胆新颖的设想,立即引起同学们强烈的反响。同学们以4-6人为一组展示热烈的讨论,有些同学还很快编写出相应的历史剧本,并制作出一些简单的道具。课堂上,他们忍俊不禁的表演,不时激起师生们阵阵掌声。通过这种角色的扮演和体验,同学们既获得了知识,又潜移默化中锻炼了自己的表演才能。

    又如,在《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守国”》一课中,鉴于这一课内容相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显得比较枯燥乏味,运用传统讲解法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笔者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本,并指导他们以《醒世恒言》中的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的故事为素材,编写一个历史短剧,准备在课堂上表演。同学们以高昂的-投入到这一创作活动中。最后由一位学生编写的历史剧本《施复夫妇发迹记》以其精美的台词和合理的角色设计在众多的剧本中被遴选出来。课堂上,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旁白,绘声绘色的表演,把一个小手工业者的发迹史演绎得淋漓尽致。听课教师好评如潮:这似一堂文学课,更像一堂艺术课。

    当然,情境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刚刚起步,笔者在这方面的摸索也仅仅属于初级阶段,目的是抛砖引玉,以引起同仁们更广泛的关注和更深入的研讨。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人心,教学的情境化必将成为初中历史教师的孜孜以求的境界。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