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实行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
  • 浅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浅谈初中历史课程的“探究性学习”方式
  • 浅论新课程中历史教学行为的变化
  •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 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
  • 立足课堂 积极寻找教与学的结合点
  • 体验历史感悟历史运用历史
  • 探究式学习与历史课程改革
  • 试论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 最新热门    
     
    历史也可以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地利用它来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认识,那么他们对历史知识的获取则只有第二个途径了。但是,那些演绎或所谓戏说的文艺作品,又如何让他们正确认识历史,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呢?因此,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才是历史教学改革成功的第一步。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正是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的角度编写的。这本教材更多地从学生而不是教师的角度来编写,全书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和让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方式来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课堂中的参与活动使自己的能力得到证实,从而提高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里,我想就自己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的一些做法谈谈对新教材的一些看法,希望与各位同行商榷。

    一、一堂历史课同时也是地理课、-课、语文课、数学课……

    什么样的历史教师才是好教师?在许多学生甚至可以说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都会认为,历史教师不就是讲故事吗?只要口才好,一堂课热热闹闹下来,学生知道了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这节课就算是教好了,学生学得轻松,也有一定的收获。如果教师还能启发学生以史为鉴,借古喻今则应属上乘之作了。但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这样做似乎还远远不够。历史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史实是其血肉,理论是其主导,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历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但是,这样讲又太晦涩了,如果尽是讲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学生也是没有兴趣的。那么,如何在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及保证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前提下,又能兼顾理论层面的高度及深度的分析呢?相信这是每个历史教师都想解决的矛盾。

    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在任课的初中一年级学生中进行了如下实验,也有了一点收获。

    针对新教材突出学生参与活动的特点,我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历史,以培养学生用联系、综合的方法学习历史的习惯。如在介绍都江堰时,我只讲了岷江发源地的特点,剩下的问题就交给学生自己解决:发源于高原的水,流入川西平原时会发生什么变化?造成了什么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一连串的问题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来解决?进入川西平原的水流速度减慢,所带的泥沙随即沉积下来淤塞河道,到了夏季水势骤涨,常常泛滥成灾,而后又出现旱季。至于解决的办法学生想出了很多。最后,我简单介绍了都江堰的建造特点,并让学生比较老师介绍与他们刚才所想的办法有没有相似之处?再如,在讲西汉的耕犁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的作用时,我穿插进了生物课的知识:翻土细土有利于植物的根系吸收养分,促使植物更快地成长。再比如,讲到有关战争的历史时(如春秋战国时的历史),我让学生谈谈对战争的看法。结果,每个学生都能讲出战争的破坏性影响,这时我启发学生:除了破坏外,战争没有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呢?谈到这里,我穿插进了相应的时事内容的介绍:海湾战争、美国对阿富汗的战争,从战争的性质(侵略性、正义性)、战争的结果来分析,逐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分析时事的能力。

    通对这样的学习,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掌握了历史知识,同时也初步学会了用多角度的眼光去看待历史问题。更重要的是,课堂气氛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沉闷,相反的,可以说是更活跃了。

    二、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脑

    上课时,如果教师单纯地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肯定会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思维较快、好表现的学生肯定会有较高的“曝光率”。而与之相反,一些胆小的、思维较慢的学生就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如何使这部分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便成了我在教学中要解决的第二大难题。

    在这点上,可以说新教材给了我很大的灵感。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增加了专门的活动课,即在每一单元结束后都会有一堂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活动的“活动课”。这里,我们尚且不去讨论这些活动课的设计合理不合理,单就这样的设计就足以说明这次教材改革突出了“以学生为本” 的教育理念。

    刚拿到新教材时,一看到上面的活动课设计,我着实有一种不知该从何处下手的感觉。就说活动课一《寻找历史》吧,该怎么上呢?寻找历史的途径,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尽:到图书馆、博物馆、上网、问有学问的人、探寻文物古迹……但我认为这样讲不出什么有深度的东西来,没有多大意义。可是如果不用课本上的内容,我上什么好呢?第一次的活动课一定要开个好头,否则接下来的活动就会很难开展。最后我对教材整体进行了进一步研读与认识,初步确定了上好活动课的指导思想,即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动口、动手、动脑。

    第一次的活动课,我引用了教材第一课的动脑筋题目:“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我让每位学生以故事的形式写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情况:从早晨起来直至晚上休息,想象北京人可能碰到什么样的事情。在利用教材材料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甚至夸张的、科幻的手法也可以,当然前提是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题目布置下去后,学生的兴致很高,交上来的作业也大出我的意料。大到捕捉野兽的方式、取火的方式,小到人与人之间的动作、表情,学生都有各种不同的描写手法。虽然言语之间渗透着稚嫩,甚至有些可能不合逻辑,但是这不正体现了他们这一年龄的特点吗?在看完学生的作业后,我评出了最佳创意奖、最佳故事情节奖、最出乎意料奖等奖项,以此作为对他们创新意识的鼓励。我感觉第一次的活动课是成功的。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激起学生对活动课的兴趣之后,我大胆地按既定思路开展了一些活动。完整的活动课的课时安排毕竟有限,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也适当地穿插了一些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讲述文字的演变时,我让学生准备了几条绳子、几块橡皮泥。什么作用呢?文字产生之前,人们采用结绳记事,所以,我让学生自己感受一下如何用绳子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橡皮泥做什么用呢?让学生来刻甲骨文,我尝试着在橡皮泥上刻了几个甲骨文让学生猜猜它们的意思。讲到扁鹊的四诊法时,同桌之间互扮一回医生与病人,等等。这样,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

    初一年级的学生好表现,通常想到什么就讲什么,缺少一定的逻辑严密性。如何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呢?为此,我组织了成语故事比赛及辩论赛。成语故事演讲比赛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流畅性、完整性及将史实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能力(介绍成语的同时还要讲明它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而辩论赛则是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批判性、逻辑性、创造性、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的稳定性的最佳学习形式之一,是展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我在组织关于秦始皇功过的辩论会时,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虽然他们以前都看过辩论赛,但却没有实际参加过。所以在课前,我花了一部分时间向学生介绍了有关辩论的一些常识以及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及在赛场上战胜对方的方法等。正式的辩论课上,虽然学生陈述的内容并不全面准确,甚至有的还“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这毕竟是第一次,万事开头难,相信下一次他们会有更好的表现。

    最有趣的还是一堂讨论课,讲完“百家争鸣”后,我开了一堂讨论课,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诸子百家的观点讨论如何对待“破坏公物”的同学。学生毕竟是学生,从他们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他们也懂得破坏公物是不对的,但对于如何制止的问题,居然大多数的学生主张用道家的“自我意识”,让做坏事的同学自己去意识吧!这时,教师就需要做适当引导,以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学生最易接触的历史学习材料是教科书,但新教材在插图方面做得还不够。我认为,初中学生特别是初一年级的学生,更需要用直观性强的历史照片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更需要丰富的感性材料来活跃他们的思维。照片所提供的信息比任何文献记载都生动准确。照片是凝固的历史,形象的历史,传神的历史,可以供人们直接感受。因此,我认为初中历史教材应尽可能多地采用真实的历史照片,引用更丰富的感性材料,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

    为了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我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感观刺激。如在讲述灿烂的青铜文明时,多媒体技术的引用是对学生视觉的一大刺激。通过观看一些青铜、瓷器、玉器图片,学生体会到:在当时奴隶社会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下,能制造出如此精美的器具,实在是身为中国人的一大骄傲。

    此外,教材中一些比较抽象或复杂的内容,因其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言语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如在讲述丝绸之路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从张骞通西域走的路途讲起,分别演示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国家,并配以画外音的讲解,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认识。

    总之,课程改革是一种试验,一切都处在摸索、实验之中。也许,我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方法有些并不一定恰当,有些说法也可能有失偏颇。本文将所思所行写出来,希望能得到专家与同行的指点。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