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实行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
  • 浅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浅谈初中历史课程的“探究性学习”方式
  • 浅论新课程中历史教学行为的变化
  •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 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
  • 立足课堂 积极寻找教与学的结合点
  • 历史也可以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 历史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 试论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 最新热门    
     
    历史教师如何自主整合课程资源

    其整合

    课程改革需要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支撑课程改革。什么是课程资源呢?广义的课程资源指的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其中,素材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比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条件性资源的特点则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比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就属于条件性课程资源。当然,这样分类主要是为了说明问题方便起见,两者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现实中的许多课程资源往往既包含着课程的素材,也包含着课程的条件。比如,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互联网、人力和环境等资源就是如此。

    教科书是课程资源吗?根据以上概念,我们可以认定教科书是素材性的课程资源。但它又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所以,要摈弃教科书是唯一课程资源的认识。

    如何有效地使用各类课程资源呢?历史教师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自主整合”,即将教科书的课程资源和其他课程资源有机地组合起来,为教学服务,“整合”不是“拼合”,而是有机地“结合”。

    历史教师如何自主整合课程资源呢?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实现教科书内部课程资源的相互整合(对此本文将在下一个问题作专门讨论)。

    2.实现教科书以外课程资源的课内整合。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适当补充一些历史材料和历史细节,以充实历史事件的过程或丰满历史人物的形象,又要适时介绍本学科最新的史学信息,使学生及时了解这些内容和情况,教师要成为史学信息的获得者和发布者,还要加强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之间的联系、交叉和渗透。人们习惯上说,“史地不分家”,政史同样不分家,-是流动的历史,历史是凝固的-。

    3.实现教科书内外课程资源呈现方式的多样整合。所谓多样整合,即课程资源的呈现不再是单纯依赖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光凭一本书、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阶段,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可以肯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历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海口市双岛学园的吴红京老师在执教七年级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中“郑和下西洋” 一目时,将1985年我国发行的一套纪念郑和下西洋的四枚邮票、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欧洲开辟新航路的四位航海家、现代一位学者提出的“当时大明皇朝以京城为中心,在京城之东为东洋,京城之西为西洋”的史学新观点等课程资源整合到教学中,并和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予以呈现。这样,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得到了有机整合和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历史教科书课程资源的整合

    教科书每课(除活动课外)按“导入框”“课文”“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穿插相关历史地图、黑白图片、表格、资料等来呈现教学内容。如此丰富的课程资源,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不可能一一讲解,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区别主次,适当取舍,合理调配,自主整合。不仅每个教师的整合方法不一样,就是同一位教师对不同的课目也会采取不同的整合方法。这样一来,教师有了自主发挥的广阔空间,整合教学内容的个案也会变得多姿多彩。以下是试用新教材以来,海口市历史教师自主整合课程资源的几个案例。

    (一)为突破教学难点,提前启用“活动与探究”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在“活动与探究”部分的“议一议”处,有一个“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的题目。如果因循常规把此题放在讲完正文后组织学生讨论,也许会因时间不足,弄得蜻蜒点水,匆忙而过。而这个题目又恰恰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教师把教材的顺序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即先用3~5分钟的时间总述“我国境内最早的远古居民是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出土人类化石最丰富的是北京人周口店遗址,而与现代人最相似的是山顶洞人。”之后,让学生从教材上寻找资料,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并提示学生从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即:头部特征、石器的形状、火的来源、群居的形式。结果是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迅速从资料中提取到了有效信息,踊跃发言,积极探讨;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肯学,也能在教师巡视的时候提出问题,解除疑难,正确理解教材提供的信息。经过热烈讨论,全班学生基本上形成四点共识:北京人的头骨保留了较多猿的特征,山顶洞人则进化到与现代人相似;北京人是利用天然火,山顶洞人能人工取火;北京人的石器是打制的,比较粗糙,山顶洞人的石器是磨制的,更便利使用了;北京人是原始群体,山顶洞人已组成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

    提前使用与教学难点相吻合的探究题目,把探究过程放在一节课的黄金时段进行,不仅使学生的探究时间得到了保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探究的主体,而且突破了教学难点。一举两得,教学俱进。

    (二)强调“论从史出”,加大使用资料的力度

    第7课《大变革时代》的第一目是“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一上课,教师就开宗明义,亮出观点,并让全体学生齐声朗读:“春秋时期,我国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牛耕进一步推广。” 接着说明,历史是一门重实证的科学,讲究“论从史出”,而不能凭空臆断,请学生为上述观点找出文献、文物两种依据。学生按要求在教材上先后找到了《管子》和《山海经》两书中的有关记载;找到了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铁农具锄、斧、铲、犁等文物的插图;找到了教材提供的战国二牛三人田园耕作图作证据。为了进一步强调历史学科“论从史出” 的特点,教师又要求学生从教材中再找寻新的例证。结果,学生从课文最后的材料分析部分找到了《吕氏春秋》上的故事,以及在山西出土的“牛尊”文物图。这样有教材上的6条史料作证,教材中“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技术的出现与推广” 的观点更加令人信服。学生通过这节课,初步明白了史论和史料的关系,培养了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三)运用“自由阅读卡” 和有关图片,浅化抽象的历史概念

    民族融合是学生不易理解的抽象的历史概念,而在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中,这个概念却是全课的核心所在,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回避。民族融合涉及-、经济、文化甚至战争,如何教才能使学生易于理解呢?教师从吃饭穿衣这样的日常小事讲起。首先,让学生观察《北魏骑马俑》图中鲜卑人的服饰,思考以游牧为生的北方少数民族的食物、衣服会有哪些特色?他们迁入长城以南与汉人杂居后生活习俗会不会变化?其次,为使教学有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教师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自由阅读卡”中“品种多样的饼食”,特别提示学生注意南北朝时期用面粉和牛、羊奶和蜜调合烤制的乳饼,让学生分析乳饼出现的原因。学生经过讨论,认识到以游牧为生的北方少数民族以食肉、喝牛、羊奶为主,而北方汉人喜欢面食,乳饼综合体现了北方少数民族和北方汉人的饮食习惯。学生为这个发现兴奋不已,教师趁势又补充说明,乳饼的出现丰富了北方各族人民的生活,也是北方各族人民之间缩小差异走向融合的生动见证。至于衣着方面的变化,除指导学生看《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插图外,还把第22课穿汉式宽袖长裙的《北魏帝后礼佛图》展示给学生,使他们看到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逐渐趋同的现象。这样,通过把有关乳饼、紧身褶裤、宽袖长裙等不同的资料整合在一起,使得民族融合的历史概念变得浅化直观、生动形象了。

    (四)充分运用视觉教材,提取有效历史信息

    科学实验证明:图像具有强烈的刺激思维的作用,视觉的过程也是一种形成概念的过程,眼力也就是悟解能力。因此,历史教师应该把教科书的图片上升到视觉教材的高度去认识,指导学生挖掘图片的文献价值,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学习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中“河姆渡遗址出现陶器” 的内容时,应指导学生看前面《河姆渡猪纹陶器》彩图,让学生从这个外形比较简单,表面上绘有一只形态逼真的猪的陶器上,获取当时河姆渡人已饲养家猪,已能吃到美味肉食的历史信息。

    学习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第一目“南方农业的发展” 时,有一幅很重要的宋人《耕获图》。教材在“动脑筋” 中设计了“仔细观察右图,看看图中的农民都在从事哪些劳动” 的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从中提取诸如以下的历史信息:1.这幅图反映了宋代南方地区田庄里的农民繁忙劳动的景象。2.图中的农民在从事犁地、车水、挑送、插秧、扬场、舂米、磨粉等劳动。3.插秧和扬场的场面同时出现证明宋代已有了双季稻了,等等。课文虽没有介绍“双季稻”,但这个信息在图上直观地显示出来了,如果教师适当启发,学生就能从图中观察发现并提取这一有效信息。江南农村的学生很容易看懂这幅图,北方城市的学生要理解“双季稻” 的问题,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

    这说明,教科书的视觉内容也应该和其他教学内容整合使用。

    (五)为了教学方便,灵活使用“导入框”

    “导入框” 一般用于课首,而小结则应在课尾。但有时候把“导入框”作为小结或许更顺当些。如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的“导入框” 引用了已故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在《谒昭君墓》诗碑上的诗句“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诗中赞扬了王昭君促进汉族和匈奴友好相处的历史贡献。本课有三个目,一是冒顿统一蒙古草原,二是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三是昭君出塞。如果用董老对昭君的赞扬诗导入冒顿统一蒙古草原,距离昭君出塞的史实相隔太远,显得牵强。如果在教学中把董老的诗放在昭君出塞后的小结部分来讲,说明古人和今人对这件事都给予了很高评价。这样一整合就显得自然顺畅了。

    历史教师自主整合课程资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是教师的智慧和创造。对课程资源的真正获得不是从已有的物质资源中得来的,而是用智慧和创造换来的。一个充满智慧和创造的人,只要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眼光就能让他掌握的每一件东西变成课程资源。因此可以说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灵性、活力、智慧和创造性都能在自主整合课程资源方面得以充分的展示。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