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课改中的厦门五中历史教研组
  • 课程改革,让历史贴近学生的生活
  • 继承创新 与时俱进
  • 鸿山景区校本课程资源利用价值研究
  • 关于探究式学习的问答
  • 关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教学思考与建议
  • 对一堂历史示范课的反思
  • 鼎革出新篇
  • 历史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 历史教师如何自主整合课程资源
  • 最新热门    
     
    当前历史教学改革中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

    音最响亮的关键词。

    在过去的一年里,笔者曾到八九个省市搞新教材培训和调研,听了数十节历史课,跟许多师生座谈交流,还拜读了不少师生撰写的有关探究式学习的文章。笔者为探究式学习给历史课堂带来的空前活跃的气氛而感到兴奋,同时也为一些教师在历史课探究活动中忽视-思想导向的做法产生隐忧。

    请看两个实例,它们分别刊登在《历史教学》杂志2003年第12期和2004年第2期上,一篇题为《鸦片战争也应有“维护商业”的性质》,作者是江苏海门麒麟中学张宏伟、蔡中坚老师;另一篇题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向中国“倾销”商品了吗?》,作者是广东北江中学邹流芳老师。无独有偶,这两篇文章反映的都是作者探究的“成果”,而他们的“成果”又都跟历史教材的观点是矛盾的。

    高级中学《中国近代现代史》教科书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有一道课后练习题:“西方学者说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的战争,对不对,为什么?”编者安排这道练习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批判西方学者的谬论,深化对鸦片战争性质的认识。编者曾到全国许多省市介绍教材,每次都特别强调所谓“维护商业”的战争是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御用文人歪曲鸦片战争性质的谬论,其目的是“为英国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辩护”。编者介绍教材的文章在《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文科)》《人民教育》《历史教学》等多家杂志上发表。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参考答案说:“这场战争,绝不是为了‘维护’什么‘商务’而引起的。完全是一场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忽视教材的这种-思想导向,张宏伟、蔡中坚两位老师提出“鸦片战争也应有‘维护商业’的性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科书上册第一章第四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提到:“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狂潮。”针对这种观点,广东北江中学邹流芳老师提出怀疑,并依据当代“关贸总协定”对“倾销”的界定,断言:“英国并没有向中国倾销商品。”

    教材不是“圣经”,可以怀疑,甚至批评。老师对某些历史问题产生与教材不同的观点不要紧,关键是谁的观点科学、真实、正确,也就是说,谁的观点能够揭示历史问题的本质。一切建立在科学分析基础上的批判,我们都乐于接受。

    探究活动的本质是追求科学、寻找真理。《牛津英语词典》对“探究”的解释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说:“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得的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由此可见,探究式学习的实质是,把科学领域的探究活动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无论是探究活动,还是探究式学习,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那么,怎样才能把探究活动和探究式学习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呢?我们认为,还要有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第一,不可离开相当丰富的事实证据,具体到历史学科就是相当丰富的史料,这是开展探究活动或探究式学习的前提。马克思曾说,要想对一段历史下结论,就必须对那段历史的全部史实乃至细节有研究。缺乏史料,拿什么来研究?第二,不可离开正确的理论指导,具体到历史学科就是坚持唯物主义史观。第三,不可离开正确的研究方法,具体到历史学科就是坚持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

    笔者拜读了《鸦片战争也应有“维护商业”的性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向中国“倾销”商品了吗?》两篇文章后,深感文章的作者离开了上述三个条件,甚至缺乏某些常识,因此,他们的探究“成果”是不科学的。

    商业贸易是双方的事,一方愿卖,一方愿买,经过讨价还价,达成共识,就成交了;达不成共识,礼貌告别。贸易遵守的原则是自由、平等、互惠。常言说:“买卖不成仁义在”。这里根本不需要“战争”。违背贸易原则,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大打出手,强买强卖,那是不道德的,他理应受到指责。《鸦片战争也应有“维护商业”的性质》一文竟然说:“西方学者的观点既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维护商业’的战争,可分为正义和非正义”,这不是违背常理吗?另外,文章作者大概对鸦片贸易的罪恶细节缺乏了解。鸦片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英国政府禁止鸦片在英国销售,却支持-贩向中国偷运鸦片。连英国人蒙哥马利·马丁都说:“同鸦片贸易比较起来,奴隶贸易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摧残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没有腐蚀他们的思想,没有扼杀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世界以后,还折磨他们的肉体。”[1]马克思还指出:“英国政府在印度的财政,实际上不只是依赖对中国的鸦片贸易,而且正是依赖这种贸易的-性质。”[2]而“作为帝国政府,它假装同鸦片-贸易毫无关系,甚至还订立禁止这种贸易的条约。”[3]其实,正是鸦片-,影响了中英合法贸易的发展。因为“中国人不能同时既购买商品又购买毒品……而增加鸦片贸易是和发展合法贸易不相容的。”[4]但是,鸦片-一方面严重地损害着中国,另一方面不断地充实英国的钱库。所以,那时候,英国“扩大对华贸易,就是扩大鸦片贸易。”[5]英国政府发动侵略战争维护的就是这种可耻的、罪恶的鸦片贸易。马克思称之为“极端不义的战争。”[6]西方学者妄图给鸦片战争找点“光彩”的理由,是徒劳的、不义的,甚至是可耻的。如何评价鸦片战争的性质,是属于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们绝对不能接受“鸦片战争也应有‘维护商业’的性质”的糊涂概念。为了更通俗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愿意再打个比方。假如一个毒品贩子用-毒害一个少年,这个少年的父亲发现后,把孩子带回家里,关起门来教育孩子。这时候,毒品贩子的老板,让毒品贩子领着一群打手,用棍棒砸碎少年家的门,闯进来继续向少年兜销-。少年的父亲质问这伙恶棍:“你们为什么侵犯我的住宅?”老板的军师走过来说:“我们是‘维护商业’利益。”试问《鸦片战争也应有“维护商业”的性质》一文的作者,如果你就是受害的当事人,这种荒谬的逻辑你能够接受吗?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向中国“倾销”商品了吗?》一文,则根据当代“关贸总协定”的规定:“商品在进口国以一种低于原产地国同类产品售价或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销售时,这种商品被认为在倾销”,断言:“英国并没有向中国倾销商品。”这种推论同样缺乏科学根据。

    坚持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用历史的观点观察社会历史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和一切愿意求真务实的人们的共识。“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7]对具体的历史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这里,“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8]

    文章作者根据当代“关贸总协定”对“倾销”的定义,去分析和推断一百多年以前英国对华贸易是否存在倾销现象,显然是违背历史主义原则的,是不科学的。因为“关贸总协定”对“倾销”的界定,是根据当代国际贸易的具体情况制订的,它不适用于一百多年以前英国对华贸易的具体情况,也不适用于一百多年以前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贸易的具体情况。

    假使我们依照“关贸总协定”的规定,想问一问文章作者,在当年中国市场上销售的英国棉布,在其本国市场到底卖多少钱?他肯定回答不上来。原因何在呢?请看下面几段材料。

    美国的制造商,以前因为全神贯注在国内市场上,所以运到这里来的剩余布匹,自然都是结实、适于粗穿和常洗的。但是英国出售的那种特别为这个市场生产的货物,一般来说都是次品,但是它们完全可以适合中国人的用途,而且价格低廉。

    不论是英国棉布或是美国棉布,都不如手工织的粗土布来得经穿。不过用来做被面,做棉衣里,为有限的带孝期间穿戴,以及在中国人使用棉布的许多其他用途上,最薄的一种便足已够用,因为它们既不用洗,又不作粗穿;同时由于做起来可以同头等货色一样美观,而价钱却便宜一半,所以中国人对所谓品质低劣的曼彻斯特货的喜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9]

    人们非常厌恶英国制造商的过度上浆。一般上浆的程度,占到全部重量的30%;而粗斜纹布的上浆,占到重量的40%。据说美国粗斜纹布完全没有搀杂。英国制造商的浆料先是用淀粉,或者用类似的植物质料,后来发现这些东西在布疋里面培养象鼻虫及其他的害虫;现在他们改用各种白黏土,虽不生虫,但腐蚀布疋。因此,英国布疋主要只供丧礼──丧礼必须馈赠雪白的礼品,而且需要大量的布疋作临时的用途,以及作棉衣或夹衣里子之用。[10]

    由于英国棉布搀有淀粉、泥土、重晶石及其他杂质,使布疋容易发霉、腐烂的问题,汤普士(Mr.Thompson,F.C.S)在伦敦工艺学会以《棉布上浆》为题的一篇演讲中,列举了用于搀杂的各种物质。他说:“通常织造商的全部利润,完全在于所用的布浆上面。”[11]

    在英国对华贸易中,棉布是大宗。上面的材料告诉我们:英国在中国市场上出售的棉布,是织造商们“特别为这个市场生产的货物,一般来说都是次品”。这种劣质棉布在英国市场上是不卖的。因此,“关贸总协定”规定的衡量是否倾销的标准之一:“商品在进口国以一种低于原产地国同类产品售价……这种商品被认为在倾销”,就不适用于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对华的棉布贸易。

    文章作者根据“关贸总协定”规定的衡量是否倾销的标准之二:“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销售时,这种商品被认为在倾销”,认为“倾销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倾销实际上是一种亏本的买卖。”“从商业利益的角度看,当时的英国不可能向中国倾销商品。”在这里,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是简单的、直线的、主观的。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商人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所以,“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销售”,就根本不存在。可是,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比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复杂得多。

    试看下面两段材料。

    这些情况已有进一步的证明:许多华北的城市都有数量极大的俄国蓝色厚呢,售价之低,几不敷成本。过去这种厚呢可能在个别店铺找到一百疋,而至1846年,在北方所有大的商业城市中,经常出现数千疋。由于与俄国通商的主要经营者,即山西商人,在整个蒙古地区及长江以北各省有着极广泛的商业联系,这种毛呢,因为价格低廉,其销量增长的比例,几与英国棉布一样巨大。然而,在俄国制造这种商品,不会和在英国一样便宜,而且经过漫长的陆路运输。同时,如在边境销售,还要穿过沙漠才能运给消费者。当我们考虑到这些情况时,便可以想象这种毛呢大概是一种赔本的交易,正如东印度公司过去出售英国毛呢一样。但是沙皇愿意鼓励其本国的工业,这种损失或其他货品的损失是在回程货上面取得补偿的。[12]

    美国织物在(中国棉布)贸易中占有一个很大的份额,据说这主要是美国保护关税鼓励其国内生产所致。现在美国的生产超过了本国的消费,因此必须在别处为其过剩产品寻求市场,然而售价看来是无利可图的。[13]

    这两段材料告诉我们,鸦片战争以后,俄国曾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中国市场上倾销蓝色厚呢,其损失“是在回程货上而得到补偿的”。在这里,俄国商人的思维方式是复杂的、曲线的、实际的,他们全盘考虑商业利益,可以在某些商品上亏本,但必须在另外的商品上大捞一把,算总账是要赚钱的。材料还告诉我们,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市场上曾经倾销英国毛呢,美国曾在中国市场上倾销过剩的织物。由此可见,文章作者的论断,“从商业利益的角度看,当时英国不可能向中国倾销商品”,是不符合历史真实情况的。

    作者在文章中还援引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对“倾销”一词的解释,指出:“倾销的目的在于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市场。”他认为,“商人之所以不愿意做亏本买卖实行倾销,其原因是该商品在价格上原本无优势可言或优势不大,其目的是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挤挎竞争对手,而后取得市场占有率,打的是一种拼消耗的战术。”“但由于其价格方面的绝对优势,英国人无需做亏本买卖,就能达到倾销的目的。”因此,“第二次战争后英国向中国大量销售商品,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倾销。”

    文章作者所谓的“严格意义上的倾销”,依据的就是当代“关贸总协定”对“倾销”的规定,正如我们上面指出的那样,用当代贸易的规则去分析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对华贸易是违背历史主义原则的,是不科学的。另外,我们还注意到,文章作者引用《现代汉语词典》只引了半句话。《现代汉语词典》对“倾销”的解释是:“在市场上用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大量抛售商品,目的在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市场。”显然,《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倾销”的上半句对文章作者的立论不利,于是他就采取了断章取义的手法。我们认为,这种做法从学风上讲是不严肃的。

    《现代汉语词典》对“倾销”的解释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请看下面几段材料。

    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钜。[14]

    棉货为中国进口货物大宗。……各国向我国输入棉货,以英国为最早。自一八六○年至一八九○年间,英国棉货,几独占中国市场,其后美货进口渐多,主以粗布粗纱布售于北方诸省。[15]

    (1892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所以然者,外国用机制,故工致而价廉,且成功亦易;中国用人工,故工笨而价费,且成功亦难。华人生计,皆为所夺矣。[16]

    这类材料在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俯拾皆是。它们雄辩地证明,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教科书上册关于“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狂潮”的论断,铁证如山,不容怀疑。

    笔者注意到,当前一些教师对创新教育和探究式学习的认识有失误的地方。他们往往认为,教材的观点“太传统”“太陈旧”“要创新,突破教材”。他们搞探究式学习经常以“能突破教材为荣”。

    我们不能一见传统的、旧的东西就反对;一见时髦的、新的东西就拥护。无论是传统的旧东西,还是时髦的新东西,只要它是科学的、有价值的、能够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我们就拥护。反之,反科学的、没价值的、不能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东西,无论是旧东西,还是新东西,我们都反对。另外,探究式学习的重心在“学习”上,而不是在“探究”上。对于学生来说,探究只是手段、是途径,绝不是目的。一些教师往往把探究作为最终的目的,非要出什么“创新成果”不行,这就使探究式学习产生异化。

    虽说教材不是“圣经”,可以怀疑,甚至批评。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历史教科书是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一般说,它反映的是国家意志,特别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论述,具有鲜明的-思想导向,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规范性教育的依据。如果我们的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以“突破教材”为目的,而往往又因为缺乏史料,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再加上探究方法欠科学,结论很难保证正确,那将对学生产生极大的负作用。

    总之,笔者认为,忽视-思想导向的探究式学习在当前历史教学改革中是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笔者希望广大历史教师注意这个问题,应该避免这种现象出现。否则,它与提倡探究式学习的初衷是南辕而北辙的。

    [1][2][3][4][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鸦片贸易史》。

    [7]《列宁选集》,第2卷,第512页。

    [8]《列宁主义问题》,第634页。

    [9]Commercial Reports,1879年,汉口,第65页。

    [10]Commercial Reports,1880年,重庆,第41页。

    [11]Trade Reports,1878,牛庄,第4~5页。

    [12]J.F.Davis:China,During the War and Since the Peace,Vol.II,第3~8页。

    [13]Trade Reports,1876年,第18页。

    [14]光绪十五年□月奕劻奏,经济研究所抄档。

    [15]上海总商会月报,第三卷第10期。

    [16]郑观应:《盛世危言》,卷7,第20页。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