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人性与教育
  • 做一回丝绸之路上的导游
  • 自主学习三步走
  • 追寻历史教育的本义
  • 中学历史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 也谈会议中的“届”“中”“次”
  • 学生表达与教师表情的关系
  • 新课标下的历史作业观
  • 小议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
  • 网络环境下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
  • 最新热门    
     
    浅谈知识观的转变对历史教学的影响

    在哪儿?我认为症结应在“如何看待历史和历史知识”。的确,历史是科学,历史是过去的不可重复的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历史只有被人们认识和了解,进入人们的认知结构中,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因此,认识历史是通过历史学家理解和诠释中介质而再现历史本来面目,重构当时的社会生活原貌。然而历史学家有着自己的意识结构──哲学观点、知识基础、生活阅历及性格气质等,历史已赋予了主观意义。既然历史是由人去重构和再现的,那么普通的社会成员和学生也可以尝试着走进历史殿堂去感受历史。那么,学生是如何学习历史知识的?也就是说:历史历史知识?何谓历史知识?历史知识是主体有意识领会到的和留在记忆中的关于历史客体的信息。主体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主体只有体验和亲自感受才能深刻领会。因此,历史知识具有开放性,生成性和情境性。这就给历史教学一个新的启示──学生可以站在历史学家的角度,在教师帮助下利用一定的中介质(历史资料等)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重新审视和再造历史,而获得一定的历史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历史历史知识,也就形成了一历史教学模式:学生(教师)──中介质(历史资料等)──历史知识。对待历史与历史知识的看法转变【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与绝对性历史知识具有开放性,生成性和情境性】深刻影响着历史教学模式的变化【教师(主体)──教材──学生(客体)学生(教师)──中介质(历史资料等)──历史知识】,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大有裨益。

    下面,我列举三个教学实例来说明知识观的转变对历史教学的影响。

    一、开放的历史,探究中的人

    八年级下册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其难点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如果按部就班的讲述背景、过程、意义,阐明其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这种事先预定好的,按照既定方案实施的,最后又归结于预定目的的封闭的模式能否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使学生真正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思想理论的准备?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首先,出示了三段历史资料作为“先行组织者”:

    1.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 ──华国锋,1977年

    2.客观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的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毛泽东《实践论》

    3.任何思想、理论,即使是已经在一定的实践阶段证明为真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要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而得到补充,丰富和纠正。──《光明日报》1978.5.

    学生根据以上材料分辨出了两种观点,分析和概括出这两种观点的具体内容,初步认识了真理标准的分歧:一是“两个凡是”──毛泽东思想是真理;二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以上结论并没有嫁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我适时地抛出一个问题: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你能否举出实例来证明你的观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框架,带有自己独特的个人意识。因此学生会用自己的眼光和潜在知识去阐释及理解面前的问题,无形之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开放性的模式出现了,这之后有意想不到的变化……经过小组讨论和磋商,结果的确五花八门。有人赞同第一种观点,其理由及实例是:毛泽东曾在革命时期立下了丰功伟绩,毛泽东思想则是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的历史遗产,当然是真理。比如,遵义会议挽救了革命,抗日战争的持久战和人民战争,解放战争的运动战等等……。有人赞同第二种观点,其理由及实例是:人无完人,伟人也是人,毛泽东晚年对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同学们提到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比萨斜塔物理实验、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圆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等……。在变化的教学中,外部各种刺激形成,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学环境之间交互作用,从而使学生内部知识结构发生同化和顺应。在开放的历史知识学习中,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努力地探求知识的真谛,积极主动地合作与讨论,这一过程体现了──开放的历史,探究中的人。

    二、生成的历史,求索中的人

    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关键是深入领会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问题。如何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特区这些概念内化为学生个体的历史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结构去阐述复杂、曲折和丰富的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首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作业:

    关于1978年以前人民生活状况的社会调查表

     姓名
     
     
    调查对象
     
     
    曾居住区
                                   (农村或城市)
     
    生活状况
     
     
     

     
     

     
     

     
     


    调查结果得出一结论: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物质匮乏、经济贫穷落后。学生会思考一问题“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了几十年了,人民还挣扎在饥饿线上?”我适时引入“人民公社”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统一计划、统一安排、统一劳动、统一分配、社员吃公社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公社和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自我封闭、与世界隔绝。在寻根溯源之后,学生有了生成新知识的平台。于是,我又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名决策者,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改变中国贫穷落后局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小组进行积极的思考、磋商和发言:有的说,农民可自主经营土地,多种多得,少种少得,不劳者不得食;有的说,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的说,企业要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要按照劳动的好坏给职工相应的报酬;有的说,企业要自主权;有的说,可允许私有经济的存在;有的说,学习西方先进的经验、技术和引进先进的设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特区这些概念在活动、交流中产生。在这动态生成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虽“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学生仍“上下而求索”,体现了──生成的历史,求索中的人。

    三、情境的历史,创新中的人

    八年级下册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其核心内容是党和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措施与政策。如何将发展教育事业的措施根植于学生的认知结构?我认为应该将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的网络中(教育困境),使学生与改革发展中的教育这一历史知识交织在一起,形成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的状况,使学生在情境的历史中作为一个参与者习得一定的历史知识。

    于是,我设置了如下情境:我国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在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适龄儿童不入学的达10%以上,即使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辍学率也较高。有一份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一个乡的100多名初中流失生的调查报告显示:一是随着市场开放搞活,劳力合理流动,出外打工成了一种潮流,一些家长和学生受外面世界的诱惑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便把目光从读书移向了打工挣钱,因外出打工辍学的学生占40%;二是目前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得一些家长的传统就业观难以适应。他们对“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不理解,从而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头脑中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由于家长的认识问题不让子女上学的占20%;其三,当前中小教育中,尤其是初中,还存在许多急待改革的问题。譬如单一办学模式、陈旧的教学方法、过重的课业负担、沉重的升学压力,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因学生本人厌学不愿读书的占20%;第四,有少数家庭因为特殊困难,无法承受学生上学的费用,因家庭经济困难读不起书的占20%。

    在情境中,学生感受到了教育的困境,然后我进一步设问,激活学生思维:我们为教育的悲哀感到痛心,为失学的孩子感到惋惜,那么我们同学能否付诸于行动出谋划策想一些方法,让这些失学的孩子能重返校园?在进行讨论后,学生提出一些可行性方案:1.法律保障。2.社会捐助。3.国家要尊师重教。4.教育改革等等。在情境的历史学习中,学生积极寻求可行的方案,不拘泥于课本,萌生一些新异的想法。可谓是──情境的历史,创新中的人。

    显然,历史知识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自我调节系统。历史知识随着学生的思维的跳跃而流淌着,这期间有生生对话,师生沟通,学生与文本的互动,有主动的探究,密切的合作,思维的切磋,有积极的倾听,批判性的反驳,独立自主的思考,有驰骋的想象,大胆的假设,灵感的迸发,创造力的萌生等等……学生就在这一动态系统之中感受着历史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它就像水和营养成分一样滋养着学生内在的知识树。渐渐地树长高了,长大了,有了进一步获得阳光和生存的能力。也就是说,历史知识的习得和积累并不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其目标是通过动态、开放的历史知识,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此为资本、为起点去创造更多、更新、更能推动社会发展的知识以适应未来高速发展的社会。这就是我们历史教育的宗旨所在──流动的历史,发展中的人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