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改进历史教学方法,推动历史新课改
  • 二战中的著名空战
  • 东方风来满眼春
  • 从现代化的角度看建国后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
  • 初中历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实验初探
  • 辨析历史事件的原因
  • “大陆政策”和“大东亚共荣圈”
  • 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比较
  •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看“中心问题讨论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 近代以来我国思想解放回顾
  • 最新热门    
     
    陶冶心灵 润泽人生

    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人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地、多渠道地展开。

    [关键词]中学历史,人文教育,陶冶,内化

    教育的本义和现代社会发展强烈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人文教育。历史学科是最富有人文内涵的学科之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身心的训育和人生境界的润泽和点化,已成为历史教育主要追求目标之一。近两年来,我对人文教育这一课题进行了自觉地探究,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营建民主的、平等的、宽松的、和谐的人文教育环境

    人文教育是一种精神、价值、情感、态度的陶冶和引导,深受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所以,人文教育需要有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宽松、催人奋进的环境。人文环境特别是人的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等软环境,主要靠老师来引领、营建,教师心中要装着学生——有独立人格的“人”,平时的一言一行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关爱:⑴给学生盈盈的笑意、赞许的颔首、信任的眼神,宽容的态度、激励的话语,殷切的希望,激发学生的信心、恒心、动力。⑵走下讲台,去到学生的中间,师生接触空间零距离接触,使沟通无障碍;学生回答问题,发表看法不用举手,学生随时可以质颖问难,师生交流时间零距离,使对话无拘束。⑶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作业、考试、小组活动的开展都应与学生商量,听取学生的意见,这就是平等,这就是把学生放在“主人”的地位。⑷对学生的质颖问难加以欣赏和推祟,不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还能培养自我探究创新精神。⑸关注弱势学生,经常给予哪些不善言表的同学以自我表现的机会。⑹要意识到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要带着探求的精神去上课,从所授课的内容中学习,从学生的身上学习,并将获取了知识的喜悦溢于言表,传递给学生。⑺没有恰当批评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但要特别讲究批评的艺术,不要质问,不要指责,不要伤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人文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并外化为自己的言行举止,操行风貌,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开发利用人文教育的多种教育资源,寻找恰当的教育点。

    人文精神总是依存于一定的载体。进行人文教育就要善于开发利用好各种教育资源,使人文教育有骨有肉。

    ⑴教材为的主的历史知识。我们对每一课教材的解读都带有两个目的:一是学科教学目标,梳理构建本课的历史知识框架,了解、分析历史现象,观察历史发展进程,揭示出历史发展的动力和规律……。二是人文教育目标,这是第二层目标,挖掘教材中人与人,人与自然,战争与和平,科学与发展等人文教育的教育点。例:从诸子百家身上看到社会的变革和社会责任感;从都江堰建造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清朝闭关锁国中去思考改革开放与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的关系。此外,我们还要开发和利用教材外的历史知识,将其与教材有机地整合,服务于人文教育。

    ⑵社会生活,时政热点。历史与现实应该是互联的,校园与社会应该是相通的,学习与生活应该是互融的。人文素养的培养,绝不能躲在书斋里进行,人的成长发展绝不能藏在象牙塔里完成。所以,人文教育需要开放的内容、开放的视野。教学中,就必然要将现实生活和时政热点引入课堂。例:将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动和现今顺德外来人口一起考察;将抗击侵略的英雄和抗非典的英雄相联系;将杨利伟、神舟五号引入课堂。……

    ⑶校园内师生的学习与生活。学生大部分时间呆在学校,校园环境,特别是教师是一种最为活跃、最有影响的教育资源,对学生们的影响很大,因此,我们既要好好地建设校园的人文环境,更要好好地利用校园的人文资源。例校报、古诗文长廊、国旗下的演讲,星级宿舍的评选,运动会上的拼搏,教师的人文素养、人格魅力等。

    人文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老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开发,老师要有一颗匠心,巧于利用。

     三、情境陶冶,自我感悟,自主建构的人文教育方法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种内化的精神活动过程,不能靠灌输、不能用强制,只能通过陶冶和启发,让学生以主人的姿态进行自我的体验、思索和感悟,从中发现真理、获取智慧,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⑴在读中感知。有课堂中的读,有课外的读。课堂中的读,主要是读一些能激发学生思考,或对学生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共鸣的内容。例,讲到项羽的乌江自刎,让学生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不肯过江东”,感受到一种悲壮之美。讲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可让学生读“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引发学生对战争的思考。举行唐诗宋词朗诵会,让学生感知品味诗词的意境美。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时空延伸,平时我们根据教学的需要,经常列出相关史学书籍让学生阅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在读中能得到情感体验、智慧启迪。

    ⑵在听中品味。有听老师或娓娓地道来或声情并茂地讲述或冷静理性地分析;有听或热情欢快或激越奔放或凄美缠绵的歌声乐曲;有听或豪放激昂或浑厚深沉或哀婉长叹的诗词朗诵……,将学生带入历史的悲欢离合中,感受历史的喜怒哀乐。这往往是一种静静的听,默默地听。在听中思考,在听中品味。学《三国鼎立》时,来一首“滚滚长江东似水,浪花淘尽英雄……”,作出一番“是非成败转头空”人生思考;学习抗日战争史,来一首《黄河大合唱》,让人不得不热血沸腾。

    ⑶在看中赏析。通过图片和视频看尸横遍野的烽火战场;看陈胜吴广的揭干而起;看雄伟威严的秦始皇兵马俑;看古朴厚重的青铜器;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王羲之的书法;看“形神兼备”的顾恺之的绘画;…让学生从境中见到形,从形中产生情。

    ⑷在论中思考。有讨论,有评论,有辩论。有个人的各抒已见,更多的是小组的协作探究。无论哪一种论,学生都要经历了解、分析、归纳、提炼、表达、交流这样一个复杂而艰苦的脑力体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反思历史,质询现实,展望未来,获取睿智的哲理,产生丰富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例:“商鞅变法成功,商鞅也成功;商鞅变法成功了,商鞅却失败了”的辩论赛。学生要分工协作地研读课文,搜集、分析、归纳资料,然后在赛场上运用史料与对方展开针锋相对的论辩。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会从商鞅变法和商鞅身上看到风云变幻的战国历史,思索着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领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⑸在演中体悟。要让学生进行直接的情感体验,编演“历史剧”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编、自导、自演历史剧,将自己置身于某一历史时代,深入某一历史人物的内心深处,观察和思考某一历史事件,来演绎历史,体验社会,感悟人生,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学生在《北京人的一天》中演绎了原始先民顽强的生存精神,表达了人与自然相依相存的协调关系。学生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中表达了保家卫国、人人有责的爱国情感。历史剧的编演,让学生与历史同喜,与历史同忧。

    ⑹在制作中体验。做过远比听过看过的印象要深,体验要多。仿古制作,从选材——取材——成材的过程中存在相当的难度,这要求学生动脑筋,细琢磨,巧设计,用毅力和信心克服困难,仿制的过程就是对历史古物进行认识、欣赏、品味的过程,就是一个情感内化的过程。例,在制作体验到赵州桥的精巧、长城的雄伟、指南针的伟大。……

    ⑺在社会调查中体味。历史必须与现实相结合,书本知识必须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近生活,例:讲南方经济的发展时,课前,学生以小记者或节目主持人的身份与父母亲朋就顺德经济发展的原因以进行专题访谈。结果学生制作了“我看外来人口”、“可怕的顺德人”、“大佛山中的顺德”、“顺德的点金之笔”等访谈专题。他们从父母的亲身感受中去体味,用自己双眼去观察和判断,认识到了经济发展与人口素质、人才流动,地区交往,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⑻在关注新闻中体会。新一轮课改要求改变以前将学校教学与社会生活割裂开来的弊端,为此,我开设了“今日新闻”栏目,让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关心民生。

    请调动学生的各个感观器官,触动学生的每根感知神经,让学生达就良善的心智,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开阔的视野,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

    人文教育讲求学生自主的体验、感知,也讲求老师缜密的思维、亮丽的思想和开启智慧的方法的指导,在情与景的交融,心与心的对话中,开垦出人文绿洲。

    结束语:人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校园内外、课堂内外、环境建设、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言传身教等方面全方位地、多渠道地展开;必须时时处处地有人文教育的教育品质和教育追求,否则,将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作者简介:胡小春,女,1967年生,现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一中一级教师。

    参考文献:1、教学中,采纳了《人民教育》上的一些做法,此文中有个别体现。

              2、杜时忠著《人文教育论》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