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黄安年—个退休教师的七十感言
  • 历史高考问答题的解题技巧及应用
  • 刘燕飞新课标,新作业
  • 2006年高考历史复习指导热点问题设计精选
  • 让历史学习“活”起来
  • 考生答卷失误给备考者的启示
  • 关于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 历史教学中的开放式学习
  • 浅谈历史隐性分层施教法
  • 应用计算机网络进行高中历史教学初探
  • 最新热门    
     
    魏华历史开放题设计、实践与反思

    【关键词】封闭题、开放题、学生主体意识、学生主体作用、等待型学习、探究型学习、批判性思维、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传授型教育、引导型教育

     

     

    【正文】

     

     

    一、设计开放题的必要性

     

     

    新的教学理论认为,习题可分两大类:一类是以复习知识为目标的检查性习题,称为“封闭题”;另一类是以培养思维能力为宗旨的认知性习题,被称为“开放题”。封闭题特点是有“完备的条件”,“固定的答案”,定向性强,对学生了解掌握历史事实和结论、复习巩固历史知识必不可少。开放题特点是“答案不固定”,或者“条件不完备”,可使学生在不同知识能力水平基础上,通过自己分析和思考,提出对历史问题的不同看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现行初中历史教材中,要求机械记忆、单调重复课文内容的封闭题较多,学生中持“学历史就是死记硬背”这种观点的不少,这样学历史容易把历史“学死”,阻碍学生认知发展和反思创新精神的培养。如何打开课堂教学的窗户,增强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认知,培养有个性的、不因循守旧、敢于反思创造的思维习惯的人才呢?我想,开放题“求异”、“求新”、“求变”的特点正好符合我们的要求,设计一些开放题未尝不是一个突破口。

     

     

    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我主要从资料搜集、历史反思、分析评论、模拟想象、实践操作等方面,设计了以下一些开放题。

     

    二、几种类型的开放题

     

     

    (一)   结合现实反思型

     

     

    教材内容题目设计

     

     

    例:1937—1945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现实:目前,日本历史教科书否认侵华,右翼分子

    叫嚣“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反思:(1)请搜集日本侵华证据(如南京大屠杀)

     

     

    (2)想一想:为什么日本政府至今否认侵华?我们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二)搜集资料辅助理解型


    教材内容题目设计


    例一:1937—1945年日本发动
    全面侵华战争搜集南京大屠杀资料
    例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搜集改革开放带来的广州城乡变化资料


    (三)模拟情境想象型


    教材内容题目设计


    例:抗日战争相持
    阶段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重庆地区流行语是“前方吃紧,后
    方紧吃”,请用事实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如果你是当时重庆
    一名流亡大学生,你有何看法?请以第一人称写封家书给家
    人,表达自己的感想。


    (四)史料分析型


    教材内容题目设计
    例:“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
    操戈,相煎何急!?”“为江
    南死国难者致哀”请回答:


    (1)    谁发表的题词?“江南死国难者”是指
    什么事变中牺牲的人?“江南一叶”是指谁?
    (2)“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包含了什么历史
    典故,你能谈谈吗?在这里应用想说明什么问
    题?
    (3)题词在当时有何影响?


    (五)理解历史分析评价型
    教材内容题目设计
    例:毛泽东在革命与建设时期
    的事迹(1)联系毛泽东在革命与建设时期的事迹,试
    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与过?
    (2)请说说你是从哪些方面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六)运用史识评论时事型
    教材内容题目设计
    例:新中国外交
    基本政策和
    原则请评一评:
    (1)2001年4月1日发生中美撞机事件,根据我国外交政策
    基本原则,你认为美国是否侵犯了中国主权和利益?为什么?
    (2)你认为双方应如何解决问题?

    (七)课外实践操作型
    教材内容题目设计


    例一:初二“中国近现代史(下)”各章资料
    汇总搜集、整理制作资料本


    例二: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抗美援朝
    英雄事迹材料组织材料进行故事会、演讲会、
    辩论会


    例三:以“近代回眸”为主题编辑历史小报选择材料和主题编辑报纸


    例四:参照中国近现代史插图历史模型小制作


    例五:毛泽东是否参加重庆谈判接力编写历史短剧本:
    甲:(把电报递给乙)报告主席,
    重庆又来电报了。
    乙:(看完电报)来得正好,我们
    正开会研究这个问题,看来我
    们不能辜负蒋委员长的盛情了。
    丙:主席,您去会有危险啊,说不
    定这是个“鸿门宴”。……


    例六:广州乡土历史(历史遗址、近现代建
    筑、现代商业、交通、文化、旅游)设计专题旅游线路(主题、目的、
    线路)


    三、实践与反思


    (一)关于学生与教师


    概括来说,这次改革积极方面是部分学生主体意识加强,能积极思考,探究问题,提出各种不同见解。如:评价毛泽东的功过、重庆谈判的接力想象续写、模拟抗日战争时期人物写封家书等题型,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积极性。其次,为搜集资料,不少学生学习使用电脑,上网搜集信息,进行文字编辑和排版设计,制作了精美的资料本和电脑报,所制作的电脑报还获得广州市、天河区历史小报比赛一等奖。同时,师生交往增加,学生主动询问、征求意见、与教师探讨的现象增多,师生关系改善。另外,在不同形式的写作训练中,个性化的语言和思维也逐步出现,令人欣喜。


    消极方面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学习的习惯性惰性,仍是等待型的学习模式,表现为:一是要求老师给详细答案,或有现成的课本答案可抄,无须自己动脑;二是“人云亦云”,人说什么信什么,不加分析批判,缺乏个人见解;三是学生懒于思考,认为自己无法发现,等待答案或放弃不做;四是有的学生掉以轻心,以为走马观花就可以有所发现,随便应付;五是有的学生重结果轻过程,重考试成绩轻平时作业。这些偏向都使学生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个人的潜能不能充分发挥。


    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的等待型学习向主动的探究型学习转变呢?通过实践,我有以下体会:

    1、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一直以来,教师对自己在教育中的责任认识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担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其中“传授”知识是最主要的。传授型教育以教师为主体,师生间是纵向关系。优点是:教师较易设定教学目标,较易出教学成果,教师完全按照教科书,观念性地展开课堂教学,教师最省力。缺点是:只能保留传统,难以创新,培养不出学习的“主人翁”,可能挫伤学生积极性,剥夺学生自发学习的意欲。
    在开放题设计与实践过程中,我深深感到,素质教育核心是培养自主自立有创造精神的学生,而不仅仅是学会“接受”和“模仿”。因此,“引导”学生“尝试”和“探索”地学习知识、分析问题、归纳方法,激发自信、自主和成功感,应成为教师的主要责任。

    引导型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师生间是横向关系。优点是: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得出个人结论,重视学习过程本身;缺点是:费时教长,教育者对学习者意欲、理解须耐心等待,教育成果需较长时间才显现,对教材、教案的准备都有很高要求,教师须费大精力,且学习者在学习中有必要获取一定程度的信息作为学习的准备,才能提高创造力、想象力。


    两种教学方式,各有所长。在目前教育评价体系尚未改变的情况下,很多教师为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成绩,很自然都会选择传授型教学法;而且,传统师道尊严的教育思想,也会潜意识影响那些想培养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教师,当学生开始对你的教育产生怀疑、对你说“不”、甚至向你提出挑战,开始独立思考问题——“龙”真的来的时候,你会不会变成“叶公”呢?


    但是,随着社会对自主的、有创造性、有创新能力、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的日益需求,随着21世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不仅仅要受到国际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冲击,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面临外国的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和先进治国理念的挑战”,中国必须在“观念和制度上要跟得上时代”。因此,我们的教师应该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实值得深思与探索。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气氛。


    信息时代,学生的接触面扩大,思维敏捷、充满活力,特别喜欢对人或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其思想和行为也容易被感情所左右,我们的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加强学习,主动与学生交流、交心;要教孩子一种意识,即敢想、敢说、敢做的意识;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挺胸昂头走路;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只有学生不再唯唯诺诺,敢想敢说敢问敢答了,师生关系平等了,课堂气氛才能活跃,教学模式才能发生变化,教师们才能自觉不自觉地把教育教学新观念、新方法运用到教书育人的具体实践之中,学生们才能从被动式学习转为自主参与式学习。具体可表现为:


    (1)营建师生平等和谐轻松氛围,不以权威的姿态对待学生,多以启发式问答、讨论、竞赛抢答、表演、游戏等形式组织学习。


    (2)教师要有宽厚的胸怀和心态,做到尊重孩子、尊重学生的独立意志和独立人格,把学生看成一个平等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鼓励学生怀疑、挑战师长的意见,才能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从不同角度、相反的方向、超常规的方式进行思考和提问,才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才能鼓励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3)“没有笨答案”的观念:很多情况下,问题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当学生作出任何与众不同的答案时,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4)在教学中教师应按照不同学习内容调控、减少自己的讲授,给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机会,学会“不教也是教”。

    一分教,三分引导,六分等待”反映了新的教学观念,它其实要求教育者具有这样的理念——提供一个环境、营造一种氛围,允许拥有不同观点、不同意见、不同答案,鼓励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创造性,在等待中让学生自己探索、领悟,让受教育者的创造力和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呈现直观感性材料,激发兴趣,鼓励学生积极观察,模拟想象,分析思考。


    (2)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及时表扬激励,满足追求上进心理的需要;巧设疑问,诱发好奇心;引导建立目标和榜样(如讲评优秀作业、介绍榜样),发挥自主作用;组织展览评比和知识竞赛,激发竞争和成功感;加强学生间的交往,实现同龄人之间的沟通、获得交往中对集体生活的愉悦感、同学的赞赏赢得的成功感,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强烈愿望和自信。


    (3)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能力结构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不同要求有梯度的开放题和封闭题,让学生有不同的选择。


    (4)及时利用身边人事作为案例设计开放题,结合历史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辨是非。特别是面对日益膨胀的资讯和媒体,更应提高警惕,分清良莠。


    (5)合理评价学生学年成绩:应把平时开放式作业和期末闭卷考试成绩结合,才比较合理,才能使更多学生重视平时的开放性作业。


    (6)在历史教学中,关键是教会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反思,加强自我意识,不人云亦云和盲从轻信,学会独立思考。
    初中历史教师特别要注意教法对学生学习方法起的示范作用,引起相似思维,引导学生掌握发现批判性思维的方法。首先,设问时,要选择能引起学生思维兴趣和兴奋点的问题作为突破口(初中生应侧重记忆、理解和包容量小的问题);其次,教会学生从不同渠道搜集有关信息资料,区别真伪(这是难点);第三,引导学生对原因、条件及其后果进行批评性的分析、讨论,深化思维;第四,师生归纳总结,得到新的思维成果。

    4、教师设计开放题应注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能力范围,注意引导与教育。

    初中生处在身体发育变化最大、心灵体验最敏感的时期,思想半幼稚半成熟,他们需要成功来增加自信,需要表扬来激发上进,需要明确的目标来确定学习方向,需要新鲜活泼的信息来激发求知欲,更需要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快乐地成长。


    在设计与实践开放题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对学习主体的要求既不能急于求成,又不能放任自流,否则,事与愿违。

    (二)关于教材


    在改革中发现,一套好的教材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目前,人教版和沿海版的历史教材比以往有很大改进,但如能进一步改革,编一本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趣味、有人文思想教育内涵的历史教材,更能引起学生自发的学习兴趣,达到“不教之教”。

    1、如何使历史教材内容更富于人性、更有可读性呢?我个人有以下一些建议。


    (1)改变编写体裁:编写体裁能否抛开章节、专题等-化的叙述方式,根据初中生的特点,以生动有趣的中国民间传统的演义形式、以人带事或以事带人的故事形式,突出人物和事件,减少枯燥乏味的政论性文字(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使学生既可把教材作为故事书阅读,又可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艺术表达形式,提高文学修养。


    (2)编写多元一体化结构的历史教材:如上海历史教材编写组编写的多规格、多层次的复合教材,包括基干教材和配套教材。基干教材按不同课程分成四种:一是以历史学科基础知识为主线编写的基本教材;二是个性较强,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学科特色,或对发展学生某方面智能、个性有特殊作用的内容编写的微型教材;三是以拓宽、加深、应用等内容为主编写的选修教材;四是综合型基础课教材。

    (3)增加各种类型的题目:封闭题与开放题各有长处,应根据不同历史内容,设计新情境、新材料,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既可按照自己水平选择适合自己层次的练习题,又可用思考题考一考自己的能力,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要加强历史教材中人文思想教育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含有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思想、文化、艺术、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从中可启发引导学生认识理想与愿望、情感与意志、人格与尊严、个性与教养、道德与伦理、爱情与理智,感受人文精神的魅力.


    例如,传统的中国文化注重内省和经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地人合一”是理想;重共性轻个性,重服从轻自主;没有西方的“原罪”意识,认为只要个人修炼,或靠顿悟,就可成道成仙,进入极乐世界(如“-”之所以使许多人入迷,不能排除有传统思想的影响);传统的自给自足小农意识,不喜欢官府律例,“山高皇帝远”,法律意识薄弱。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有形和无形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辨别是非,提高认识。


    西方的人文思想与其宗教、历史、哲学有关。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强调“人生来就有罪”、“人活着就是赎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提出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强调人,贬低神,提出“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用法律维护人权和私有财产,崇尚自主与抗争精神,不断征服和改造自然、社会,从而使西方社会在物质与精神文化方面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改变了世界面貌。人权与法律、理性与科学、自由与民主,成为近现代西方文化的焦点。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国人思想观念逐渐变化,开始重视人的尊严、自由、民主等权利,在教学中,可结合引导学生历史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及其根源,辨别不同的生存状态和文化传统,学会宽容和欣赏,区分精华与糟粕,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开放题的改革实践,只是拓宽课堂教学的一个尝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改进,改革应该是全方位、有系统、有计划的,单纯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改革无法达到教学理想。通过反思,我重新认识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真正内涵,认清了教学的本来面目,同时意识到,我们教师确实要更新观念、知识和方法,才能使教学更有人性、更有成效、更有意义,才能达到“风行水上,自然成纹”的理想境界。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