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黄安年—个退休教师的七十感言
  • 魏华历史开放题设计、实践与反思
  • 关于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 解答选择题的策略和非常规技巧
  • 孙双武06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特点与评析
  • 刘秀珍07年高考要求我们的课堂应当怎么办
  • 试论历史教育与智慧教育
  • 鱼台一中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研究述评
  • 一个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
  • 最新热门    
     
    新课程下如何教好历史

    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多少固定的模式让教师去借鉴,而要靠教师自己去研究,去发现,去积极而认真地尝试。以下是我教学中的一点实践和体会,在此和老师们一起交流探讨。

    一、引导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现,引导他们去发现和探究问题。这样远比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东西让他们兴奋得多。比如在讲《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这一课,根据课文内容,我事先设计了几个题目:

    1.在领教到西方的船坚炮利后,中日在19世纪六十年代都开始了追求自强的变革,分别是什么变革?这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呢?           

    2.大清帝国当时无论是国土、人口都远远超过日本,而日本只不过是一个刚刚才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小国,实力还比不上英国和法国,但是何以日本会自不量力发动对中国的战争呢?

    3.甲午战争带给我们的是刻骨铭心的伤痛,那战争带给日本的又是什么?

    4.中日在19世纪和20世纪都爆发过战争,你认为在21世纪中日会否再爆发战争?理由是什么?吸取甲午战争的教训,今天已经和平崛起的中国,该怎样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

          确定这几个与课文有关的题目之后,我再给学生提出要求:

          ●分4个学习小组按不同题目查找资料,每一组推出一位发言人。

    ●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资料,不断分析和互相交流。

    ●分4个小组,分别代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通过四个场景表演重现当时历史。

    这几个题目让学生很感兴趣,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的上网收集资料,有的在图书馆一泡半天,有的跑到书店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学生把洋务运动兴办企业、筹划海防、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的情况,做成精美的powerpoint形式;有的小组找到《甲午风云》的小影碟,再现了当年黄海海战的壮烈情景;一个个英雄人物呈现在大家的眼前。有的小组把甲午战争前的中日英法的对比情况制成表格。

    学生的自主探索,丰富了知识,拓展了视野,加强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结论的认识,增强了学生的爱国心。我认为: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教师必须要自己改变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那种认为教师讲授越充分、越精细就越好的思想,非改不可;那种认为学生们只是被动听讲,越安静、越能跟着教师走就越好的观念,不变不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这样师生才能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教师可以找一些内容丰富,适合探究的课题,试着设计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学生兴趣有了,课就跟上了。

    二、进行小组合作

          在教学中,我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上课时我常常并不是按照以前“一对几十”的面对面讲授方式,而是将学生分作若干小组。上课时教室里出现的不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讲授,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聚集在一起。我认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必须由过去“教师中心”、居高临下,变为以学生为本,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学习才能成为现实。

          以前学生们不爱学历史,普遍认为枯燥乏味。在《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中,我把全班分作四个小组,分别代表清政府、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农民阶级,通过四个场景表演重现当时的历史,探索不同的救国救民道路。这种方式使学生耳目一新,他们兴奋地坐在了一起,针对当时的国情和救国方案进行探讨。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认真而积极,他们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地探究。这期间,我在各个小组之间巡回、发现、答疑、解惑,最后,明确地有针对性解答大家共同提出的疑难问题。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是不错的,每一个学生都在“动”:动脑(想)、动嘴(说)、动手(整理)。他们快乐地笑着,快乐地讨论,快乐地记录着他们合作学习的果实。这种方式达到了我以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没有达到的效果,打破了过去那种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记、几个学生跟着老师走、大部分学生无动于衷的历史授课方式,真正地让学生坐在了一起,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做到了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动脑,都发言,都有收获,都有所得。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一道去寻找真理,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实现每个学生都发展。我们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应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这里说的组织者,好比谈话节目的主特人,而不能像维持纪律、不断施加压力的监工。作为主特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实践证明,学生大部分的学习困难来自他们过重的学习压力。解决这些压力,明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当学生处于轻松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就更加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学习效率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虽然小组合作这种方式看似效率不高,学生们进行讨论当然要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花费时间多些,但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远比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知识要好得多。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教师来说,是否能够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与教师自身的学识是否渊博同等重要。当然,宽松并非不要纪律,不要学校管理规则和行为规范。教师要在营造宽松愉悦环境的同时,让学生成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要让学生参与制定制度,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使学生产生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走向自觉,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