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历史教学的“另类”尝试
  • 历史观念的沉淀、冲突与建构
  • 历史复习五结合法
  • 日对华强硬派何以在壮大
  • 浅谈情境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浅谈创新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的技能(下)
  • 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的技能(上)
  • 历史教学应如何点燃学生心智的火把
  • 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下)
  • 最新热门    
     
    课程改革,让历史贴近学生的生活

    p;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在给一线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的同时,更给教师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让教师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为教学注入活力。当然,课改工作千头万绪,我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做为课改工作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让历史贴近学生的生活。为什么要让历史贴近学生的生活呢?这是因为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现在看来它们从时间到空间都很陌生,这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上的难度: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对历史的兴趣要比对卡通片的兴趣淡得多,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去掉了许多有血有肉的精彩内容,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将历史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相结合,就比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也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认知需要,即诱发学生的学习心向,并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事课改一线工作两年以来,我就是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做起,努力让历史的教与学贴近学生的生活。

    导入: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入手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它之于课堂教学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新一轮课改十分强调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课堂教学服务,在课改的实践中,我除了运用传统的导入方式以外,还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做为课堂的契入点。

    一、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2001年9月,我们开始了新一轮的课改实验。记得在上《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这一课时,中国刚刚正式加入WTO,所以,当时学生最热门的话题就是这了。利用这个机会,一上课,我就说“最近,在中国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发生了一件什么大事?”学生争相回答:“中国加入WTO”我说“对,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国。加入世贸后,中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其实,我们中国人早就有参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活动。早在西汉时候,我们就开辟了丝绸之路,以美丽的丝绸为纽带,走出国门,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寻访丝绸之路。”非常自然地完成了导入环节,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导入;建够主义的学习观认为,教学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做为新知识的生产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产新的知识经验。当今社会,信息-,学生接受历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的、立体的、开放的,互联网、图书馆、影视作品、报刊杂志等,令人目不暇接,学生自觉不自觉地会通过各种非课堂渠道接触和接受历史,初中的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以及课外阅读中也接触了不少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这都是极好的课程资源,在介绍中国古代史的时候,我就很经常根据课程进度,有意安排学生讲述历史故事、历史见闻做为课堂导入,这既使学生的课余知识得以交流,也使大家听起来更亲切,从而也就更有学习兴趣了。

    三、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在讲授7年级下册《科举制度》时,一上课我就让学生来讲“看到 ‘状元’会想到什么?”结果学生争相联系了厦门的“博状元”习俗,影视里“中状元”的场景,“范进中举”等等,这样,我们就很自然地引入了科举制度了。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渴望获得认可与欣赏,所以他们喜欢表现自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的导入方法,无疑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因为讨论的问题是他们所熟知的。运用这样的导入方法,学生更有了参与的兴趣,同时,为了能在课堂上发言,学生们会更加注意积累平常生活的知识经验,挖掘这些经验的知识内涵,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构建知识体系。而且,这一过程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授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授课过程是可以说是一节课的精髓,毕竟我们的教学任务主要还是要通过授课来完成,那么,如何设计好授课过程当然也是一节课的关键。而一堂好课,它首先也必须能紧紧地扣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尤为重要。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而且,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

    一、创设课堂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在介绍8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宁为战死鬼  不为亡国奴》时,我课前先布置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日军在华暴行的史料,使得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感受到日军的残暴,战争的残忍,在课堂上,教师利用自制多媒体课件,以图片、影视材料、音响效果等,展示日军暴行,渲染悲惨气氛,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中,引起情感共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也就能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学生特别容易地接受了这些历史知识,并牢牢地记住了,同时还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二、创设课堂情景,让历史与学生的生活接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比较难上好的内容,要算是文化部分,尤其是古代思想成就方面。为啥呢?就因为它太枯燥,离初中学生的生活太远了,学生不感兴趣。如何将它拉近学生的生活呢?我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在讲授7年级上册第九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二)》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景:“假设我们班有一位孔子老师,一位庄子老师,一位韩非子老师,对于犯错误的同学,他们各自会如何处置?你觉得哪一种处置办法更好?”由于这个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学们进行了极为激烈的讨论,学生参与的热情远远超出任何一次课堂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这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但不对学生的言论做评价。事实上这个情景的设计,一方面帮助学生通俗地理解了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现实意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三、注意史情结合,赋历史于时代感,为历史注入勃勃生机。提起历史,人们的印象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但做为一个历史老师,我们非常清楚其实历史离并不遥远我们,它与现实密不可分。如何让学生也接受这一观念呢?在课堂上注意做到史情结合,不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即有意识地突出历史与国情现实相结合,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现实的问题,使学生确实地感受到历史的现实意义。在介绍7年级下册《科举制度》时,在对科举制度进行介绍,让学生讨论科举制度的利弊的基础上,我结合课内的动脑筋题目,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以后担任高级官员,你会以什么标准来选拔官员?干部子弟?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人?还是?……”再如介绍7年级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这一课时,针对郑和下西洋这一知识点,我引导学生联系唐朝的对外交往史,顺带介绍西方国家的新航路开辟活动及其结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全球一体化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你认为对外交往中应该采取何种方式才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学生根据已知的史实,结合自己的分析与认识,各抒己见,虽然见解还难免稚拙,但这些问题已经对历史之于现实的意义进行了挖掘,真正体现了学习历史的作用:通过了解过去,来认识现在,展望未来。

    由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们在课堂上都比较踊跃发言,事实上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课: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基于这种目标定位,我们就有必要充分开发学校、家庭及社会一切对学生发展有益的历史教育资源,我们的课堂就必须是开放性的。新一轮课改的教学内容编排也为课堂的开放性提供了可能,如在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中安排了不少活动课,依托活动课,我们安排了一些活动做为课堂的延伸,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实现历史与现实的链接。

    一、编撰族谱:实现远古与现实的链接;课改伊始,我们接触的是中国古代史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中国历史浩浩淼淼五千年,对于初一年的学生来说,五千年又是多么遥远的过去,刚刚接触历史学科的学生,是较难形成时空概念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让每位同学利用节假日走亲访友,了解本家族的历史,并编撰家族的族谱。这个作业引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族谱只是影视里那用红绸子层层包裹着的发黄的线装册子。我详细地把编撰族谱的基本要素提供给他们,他们惊奇地发现,只要他们愿意,他们也可以编出自己的FAMILYTREE的,于是,一份份象模象样的族谱制作出来了。这个作业既帮助同学们形成历史时空观,又教会了他们一种获取历史信息的手段。

    二、神游故地:我们生活在北宋;在处理7年级下册的活动课《话说清明上河图》时,我又是这样设计的:教师从网上下载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及相关的介绍,在年段宣传栏上展示,为活动制造舆论,然后结合课内内容,要求学生假设自己是生活在宋代的某一角色(可以是文人、官员、乞丐、贵妇、市民、游客……),写一篇介绍宋代社会风情的文章。在初一年的学生看来这很有意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接到任务后,学生们上图书馆、上网查找材料,忙得不亦乐乎,最后形成的文章也五彩纷呈,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有的把自己想象成农夫、有的充当侠客,有的是赴京赶考的得意书生,或是富家小姐……利用文字有声有色地生活在一千多年前。这次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扮演导游:我们一起穿越时光隧道;教材中若是出现与本地历史有关的内容,一般学生会比较感兴趣的,而这时候,我们更应该抓住机会进一步提升学生兴趣的层次,激发学生探研的欲望。初一年下册,我们介绍到有关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事迹时,就充分利用乡土历史的优势安排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扮演一个导游,写一篇题为《追寻“国姓爷”的足迹半日游》的导游日记或导游解说词。为了完成这一任务,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或是认认真真地重游了几个与郑成功有关的景点,或是上有关网站查阅了资料,同学们获得了难以从课本上获得的知识,也了解到更多相关的知识,难能可贵的是一部分学生不但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而且还提出了质疑。我们还进一步组织学生将获得的信息进行交流,从而使全体学生对郑成功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通过这些活动课,我们以过程性学习的形式在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发现搜集信息的途径和学习运用知识的方法。

    评价:从教学实际出发,切实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

    长期以来,历史学业评价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变得越来越单调。表现在评价内容上,就是对课本承载的知识体系掌握情况进行评估;表现在评价方式上,就是考试或测验,而且这种考试或测验往往都是以纸笔形式闭卷进行,初中历史考试,更无非就是发复习提纲,背诵,考试三步曲,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机械化记忆,不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反映不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显然也不符合课改的精神。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评价问题作了要求,这就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尝试评价的多元化。

    一、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历程;马克思说“历史是我们知道的唯一的一门科学”,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也将历史的任务定位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可见,历史的内容是丰富的,外延是广泛的。旧的评价体系要通过一场几十分钟的考试来考察这么丰富的内容,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偶然性大,。所以以过程性评价代替“一考定乾坤”是历史教学发展的必然。具体的来说,就是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和课上参与情况应在学期历史学习总评成绩中占一定比例。历史课的学业成绩考核除了书面考试还要有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进行历史演讲、历史小制作、历史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果应计成绩。历史书面考试也要从重知识考查向重素质考查、重能力考查转变,逐渐扭转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局面。

        二、多种评价形式: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记得在课改培训的时候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确实,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形式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设计作业时,往往会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例如初二年下学期,学完第三单元后,我们布置了一个社会调研作业《家乡的昨天和今天》,紧接着在学完《钢铁长城》后,我们又布置了《图说共和国军事史》的动手作业,让学生二选其一,以照顾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

    三、期末测验:把考试变成一个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期末考试是对一学期以来教与学情况的大检阅,在旧的教学理念下,确切地说,大家是把它做为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检查。在新课程理念下,期末考试虽然依旧是学期成绩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其功用却有所改变,期末考试应该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初一年上学期期末,我们尝试了这样的一个考试模式:首先,结合本课程安排的活动课《温故而知新》,指导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共六节课)整理全书的知识点,以这样的方式来促使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组织和归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需动手动脑,主动积极地将知识内化。其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卷考试。开卷考试的唯一参考资料是学生所整理的材料,开卷考试的考题题型既有比较简单的概念考察题,也有材料分析题,以及较为复杂的分析比较题。在完成后两个题型时,为论证某一结论,学生必将会把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学科的知识综合应用,从而也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这样,我们就把原来的一场考试变成了一个过程,一个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内化知识的过程。这样的考试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更有实际意义吗?

    《历史课程标准》对测验的要求是“要使测验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尝试多元化评价体系就是以过程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多形式、多方位的测评、考察,综合各种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不断肯定学生的学习劳动,从而形成一个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考评机制。

    “让历史贴近学生的生活”是我这两年课改实践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开发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做法。这一做法以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为依据,以课改精神为指导,精心设计教学模式以及课堂各个环节,使历史课堂在带给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表达,互助合作,动手制作等各方面的能力。这一做法还促使教师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实现历史学科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