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古代选官制度之我见
  • 关于新课程新高考历史学科的复习建议(1)
  • 佚名关于新课程新高考历史学科的复习建议2
  • 何华成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设计与教学
  • 历史上最成功的12大王朝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经济重心南移
  • 结合山区农村实际,切实推行新课程改革
  • 洪秀全登极考
  • 国家主义、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
  • 最新热门    
     
    聂幼犁论历史命题解题艺术

     

    ● 北京人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为了生存,他们创造的工具是

     

    A 木棒 石器(√)           B 石器 陶具

     

    C 木棒 弓箭                 D 弓箭 陶具

     

    把这道题放在第一题,无论从内容,还是从难度上看都是不错的,符合传统的做法,但命题者认为,在教与学的导向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因为它的考察目标是记忆水平,而且文字与课本比较接近,有可能鼓励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不符合课程改革“学以致用”,提高实践能力的方向。经过讨论,修改如下:

     

    ●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石片、石块,考古界

     

    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最有力的依据是

     

    A 数量很大,约有十多万件    B 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

     

    C 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    D 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

     

    经过修改的试题虽然保持了原试题的“题眼”,而且从情景到选项都取材于课本,但提问的角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将史实的判断改为问判断的依据,考察的目标变为理解证据证明力的能力,属于运用史学基本方法的能力,在教与学的导向上,鼓励的是懂得在阅读课文时,不仅知道课文的作者怎么说,而且深入理解作者为什么这么说的学生。

     

    2004年的第一题的第一稿是:

    ● 当人类通过栽培植物养活自己时,便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考古工作者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发现了距今约1万年的人工培育稻种,将我国进入农业文明的时代向前推进了

    A 1000年    B 3000年(√)    C 5000年    D 7000年

    这道试题的考察目标属重点知识——“半坡、河姆渡人的生产特征及其生活时代”在新材料、新情境中的运用,不仅引入了考古界的新成就,对考生来说,增加了新知识,而且在不提高难度的前提下,引入了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文明史的概念,起到了在考试中开发课程的作用。但是,命题者感到面对教学界死记硬背仍有较大市场的实际情况,其考察的目标仍属于记忆性应用,对时代记忆的导向似乎还不够理想,如果将三个错误选项错得再明显一点,改成“20000年、10000

    年、15000年”,虽然可以削弱这种导向,但不合情理。如果能保持03年第一题的发展势头,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向“过程与方法”的方向推进,可能更为理想。正在此时,各媒体报道了青浦的考古发现。于是,决定利用这个新材料命制试题:

    ● 报载,2004年3月,青浦区“惊现上海第一人”,还出土一只几乎没有野猪特征的红彩猪形陶器(图略),它

     


    A 反映了上海文化起源于畜牧

    B 有助于了解当地猪的驯化史(√)

    C 显示了猪是沪上最早的家畜

    D 证明了青浦的先民崇尚红色

    与原试题相比较,经过修改的试题的“题眼”仍然是原始社会,并保持了原试题用新材料、新情境考察应用水平的目标,但被应用的已经不是具体的史实知识,而是思维方法——一个新发现的史实可以恰当或准确地说明或证明什么的能力。A选项的主语和宾语都属于过度推论,“几乎没有野猪特征的红彩陶猪”并不能代表上海文化,发现一个陶猪,不能说明“起源于畜牧”。C

    选项的宾语属于过度推论,“最早”是一个比较性的判断,没有其他材料作比较,就不能肯定“猪是沪上最早的家畜”。D选项的宾语也属于不当推论,从一个案例中看到红色,不能说明“崇尚”红色。B选项才是谨慎的、合逻辑的判断。人工制品或艺术品是现实的反映,“没有野猪特征”,说明在现实中可能已经有了被驯化的家猪,通过此,“有助于了解”彼。

    通过这样修改,应当说试题已经可以定型了,但问题是将它放在第一题,难度明显偏高,从试卷的整体上看,不符合试题难度从低到高的排列要求,为此命题者在保持试题材料、形式、考察目标的前提下“忍痛割爱”,再次作了降低难度的修改,一是将题干中解题的关键信息变为黑体,以引起考生的注意;二是对选项作了相同类型,但“正确”与“错误”特征更加外显的处理:

    ● 报载,2004年3月,青浦区“惊现上海第一人”,还出土一只几乎没有野猪特征的红彩猪形陶器,它

    A 说明了吴越文化起源于畜牧

    B 反映了该地区驯化猪的历史(√)

    C 证实了上海曾经是陶瓷中心

    D 显示了青浦的先民只用红色

     

    A选项中的“吴越”比原来的“上海”地区更大;B选项用了考生可能更熟悉的句式;C选项改为“证实了”“陶瓷中心”,使错误更明显;D选项将“崇尚”改为“只用”,使错误更为突出。

    然而,从考试的结果看,虽然区分度较高(0.29)但难度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不是0.8以上,而是0.57,成了中等偏易的试题。错误选项中,选A的考生占30%,选C的考生占12.1,选D的考生占0.7%,[i][i][1]这说明做错的考生,其错误类型集中在“主语和宾语”都有过度的倾向。

    这个结果还可以从两方面来评价,一是相对于本次考试命题看,这道试题的难度还应当降低,或者把它位移到后面去;二是相对于教与学来看,应当加强理解论据证明力的适度性训练。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