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把握好跨度与深度
  • 历史学科问题教学设计
  • 历史问题设计与思维品质的培养
  • 论中学历史知识的性质及地位
  •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适应高考历史问答题的能力要求
  • 二十年来高考历史问答题评析
  • 试析高中学生历史学科阅读能力的培养
  •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总复习难点剖析
  • “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中的一点思考
  •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
  • 最新热门    
     
    关于历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设置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课程来实现教育目标。要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也要通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实践来实现。所以,学科教育就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历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这些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充分利用教学等其它方式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充分发挥历史教师作为多种角色的榜样和影响作用,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获得能力,求得发展,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树立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养成科学道德和科学作风;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习解决问题,学会创造;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树立理想和信念,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养成遇事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等意志品质,并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问题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历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应树立素质教育的课程地位观、目的任务观、教材观、课程结构观、教法体系观、教学评价观和学习动力观。

    一、树立素质教育的课程地位观

    历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确保历史课程的应有地位和课时计划的落实。中学历史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程,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历史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反复重申了对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