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吴红京一节历史辩论课上的“冷场”反思
  • 佚名美国孩子的一节历史课
  • 余春玲《我看中美关系》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 重读冲击与反应模式
  • 佚名浅谈历史新课标下的教材处理
  • 金武英上海浦东历史教学设计: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 杜苇《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备课体会
  • 杜苇随笔绝不能上这种缺乏兴趣的历史课
  • 龚辉强范例教学法——荣氏企业的发展看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例
  • 王雄人民版历史教科书备课思考
  • 最新热门    
     
    李德新《新文化运动》课上的一次讨论

    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要学古文?

     

    问题一出,课堂立即炸开了锅,学生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举起了手争相发言。有个同学说:我赞成胡适的观点,因为学古文又背又默,很搞脑子的,而且学了也没用,我们现在说话和写作文也不用的。这个同学的发言,不少同学立即附和表示赞同。有个同学补充说,古文读起来很难,花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学外语同样花时间,但学外语用处很大,对自己将来找工作很有好处的。看来他进行了一番比较。还有同学说,我将来又不搞考古,不学没关系。我问他,你现在为什么要学呢?他脱口而出,要考不得不学呀。可有同学说,我不赞成胡适的观点,学古文还是有用的,我们要了解历史、研究历史的话,读不懂古书是不行的。也有同学说,不学文言文我们就不知道古人的思想,我们学了古文很受教育的,还有古人留下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读了很受启发。也有同学说,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史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不能不学习。还有同学说,不知道文言文就无法考古。有个同学更象一个学者,胡适的话有道理,可也不完全正确,说有道理是因为白话文读写很方便,便于交流思想,说不全对是因为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也要重视,所以要学古文。有个同学说得更有意思,我觉得古文不一定所有人都学,想研究历史的或古代文学作品的就学,对古文不感兴趣的就少学或者不学。我问他,要考怎么办呢,他说最好不考。

     

    面对那么多可爱的面孔,看到他们个个急切的想各抒己见,我真想继续让他们继续讨论下去。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的是我意料之中的,有的是我意料之外的,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但说得都有自己的道理,都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在我看来,他们的看法有的很主观,有的很理性,有的甚至带着明显的情绪。可有一点我很惊讶,不少学生对目前学古文抱有如此大的反感。

     

    因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就通过介绍胡适发起白话文运动的原因、胡适否定文言文的目的、提倡白话文的意义、后来在白话文和文言文上的学术争论等方面做了些进一步的补充和讲解,让他们知道,胡适否定文言文是反封建制度反封建文风的需要,全盘否定是不可取的,后来虽然白话文成了交流和写作的主流,但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有很大的争议。然后我把问题集中到我们今天为什么在语文课上还要学古文、语文试卷里的阅读部分文言文占的比重为什么还那么大这个问题上来。我肯定了一些学生的看法,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祖先们为我们留下了瀚如烟海的优秀民族文化,大都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了下来,其中不乏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能舍弃吗。我还让学生作个假设:如果我们脑子里一点也没有古诗词,没有一点古文的概念,你的感觉是什么?有同学说,真的,不可想象。至于为考而学的错误认识,我说,你们搞错了学习和考试的关系,不是为了考而学,考只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经过这么一分析,大多数学生认同了学文言文的意义。

     

    通过这次课堂讨论,我有这样几个体会:

     

    第一、课堂讨论必须是有效的讨论。即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讨论议题,能激发学生全员参与的热情,开动学生的思维机器,使学生有所思有所言有所悟,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正确导向作用的讨论。

    第二、学生是发展性主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提供环境和条件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想法,教师适时进行总结和评价。

    第三、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正确的导向。教师是指导性主体,在讨论中当学生出现明显情绪化或者偏见甚至错误的想法时我们不能放野马式的听之任之,在指出其合理性的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积极向正确的方向引导,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达到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目的。如果放任自流,就是无效的讨论,甚至是有害的。

    第四、教师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当讨论中出现预料外的情况时,我们不能束手无策,需要老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办法和途径。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