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元、明、清(鸦片战争以前)历史中的几个问题
  • 因“材”施教
  • 新课标下历史教材的整合与取舍
  • 新教材、新繁难、新困惑
  • 新高一历史必修教材(一)
  • 新 理 念 的 多 维 构 建 与 祈 向
  • 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血洗了中华民族百年的耻辱?
  • 谈谈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内容与旧教材的区别
  • 中学历史教材的评价模型论纲
  • 中国封建社会中央中枢机构的演变
  • 最新热门    
     
    四套高中实验教材的特点

    异,何况历史跨度大,中外兼顾,必将给广大教师与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教师一定要钻研新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原则、编写体例、编写特点、知识结构、重点难点等。这样,才能运用好教材,并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历史教科书编写质量的提高,无疑是有利于历史教学的。

      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不同版本的教材具有不同的编写体例、切入视角、呈现方式、内容选择及图像系统。大多采用大开本,并充分利用每页的空间进行版块式设计,以新颖、活泼的形式和丰富、翔实的内容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诚然,既然作为实验教科书,就仍还是一种“毛坯”,它绝不是一种“美轮美奂”的“标准件”,也绝不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典式的“圣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岳麓版历史教材的特点

      岳麓版历史教材于1997年开始推出,经过多次修改和锤炼,已日臻完善,堪称精品。2001年的新大纲版,被国家教委评为一类教材,即当时两种最好的教材之一。国家教委的评价相当高,认为这套教材文字精练,新理念突出,文字、图像、习题令人耳目一新,活动课尤其具有亮点。根据课程标准编出的岳麓课标版高中教材,在保持新大纲版优势的基础上,又有明显的创新,2004年继续获得教育部高度评价而一致通过,列入国家四种重要的高中历史选用教材之一。教材设计品位高雅,图像丰富,清爽,大字简约,浅显,小字生动有趣,习题系统,思维性、开放性、活动性强。我们认为,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充满着丰富、深远、博大的人文资源,在陶冶人格、开阔视野、传承文化、继承创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理应成为我们界定历史教育之主要功能的主要依据和理论基础,理应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核心资源而不能浪费。

      按照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和“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分属两个专题(其中抗日战争部分是根据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编写的)。课程标准过分强调中外历史的界线,把同属社会主义运动的内容人为割裂为两个专题,这不符合新课标强调的“整体性”和“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原则。教材编写者按照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根据其内在逻辑关联和逻辑递进关系,在不违背课标精神的前提下,将“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内容与“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合编成一个专题,这种编排符合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实际,有助于学生从纵向和横向的两重视角探讨社会主义发展史,也有利于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增强对社会主义前途的认识,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理想和信念的教育。

      本教材形式活泼可爱,图文清晰精美;文字优美生动,导语引人入胜。每课呈现方式丰富生动,有简约的大字,生动有趣的小字,大量图表,对话式的卡通问答,思维发展性的课中题;有拓展教学资源的注释、图下文和史海拾贝栏目;还有既巩固已学知识,又启发新知的温故知新栏目,鼓励思维个性发展和创新的畅想天地栏目,重视实践活动的自己动手栏目。每单元后有单元回眸,勾勒本单元学习线索,概括单元知识要点,明确活动与探究的重点。文化课外还安排有活动课。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情况,确定不同类型的活动形式,以样题进行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评议的示范,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突出新世纪人才的人格教育。教材选取了中外历史上众多的杰人俊士,对他们进行了浓墨重彩、各有侧重的描写,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优秀的品质,以完善人格。如秦始皇、汉武帝、俾斯麦,主要叙述他们追求一统、济国安邦的人生理想;屈原、杜甫,主要叙述了他们爱国爱民的价值取向;商鞅、王安石、康有为、孝德天皇,主要叙述了他们敢于冲破传统、实行改革的勇气;勾践、张骞、司马迁,主要叙述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祖冲之、李时珍、瓦特、法拉第,主要叙述了他们勇于实践,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突出史学新理念,更新知识,更新史学观念和史学方法,以情景激发探究的兴趣。教材以生动有趣的史实叙述,直观形象的地图、表格和人像、场景,清新舒爽的版面设计,营造了良好的历史情景与氛围,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

    以对话调动探究的欲望。教材具有强烈的亲切感,它以读者为倾诉对象,不仅以文图形式去感染倾诉对象,而且多使用第二人称口吻,寻找与读者对话的机会。如卡通问答就从读者的角度提出问题,并施以解答,课中题则都是要求“你”或“你们”去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

    (二)大象版教材的特点

    运用了一线多元史观这一最新的史学观点。这一观点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最终是围绕生产力发展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的中轴转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力量。人类迄今经历了原始生产力、农业生产力和工业生产力三个阶段。从16世纪开始,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也就是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种史观认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流是现代化,故称为现代化史观。纵观20世纪以前的现代化类型,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欧美为代表的原发性内发型现代化;一类是日本为代表的传导性外发型现代化。但从社会制度来说,都属于资本主义模式。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

    编写者于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披沙拣金,挑选出许多故事性强、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事例,运用寓教于史,寓理于事的方式,让学生从中获得思想养料,领会历史的教益,陶冶人格情操。写历史人物时,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品格,我们常用生动的文字叙述些真实的小事来烘托。

    新教材编写者设计了以“探究活动”为主题的课文,练习题、思考题的设计也都是着眼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培养,诸如“阅读与思考”、“小辩论”、“课处学史”等形式,用意旨在帮助学生养成探究性的学习方法。

    使教材变成了学材,有利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实践创新。在能力培养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培养的重点。创新能力是能力的最高境界,它包括发现能力、想象能力、形成个性特长的求异能力、形成创造力的求新能力。在可读性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最新教科书大都色彩艳丽,印刷清晰精美,但大象版的封面显得略逊一筹,不过价格相对便宜。

    (三)人教版教材的特点

    人民教育出版社是目前编写历史教科书时间最长、经验最丰富的出版社,自上个世纪50年代初建立以来,就为全国中小学生编写了多套各科教科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有不少教训。

    从封面设计看,展示了高雅的艺术魅力。设置了“编者的话”,主要减少了三门必修课的线索及目标,还对课本作了一个概括性的介绍,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从高中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出发,在课时结构的设计上充分体现了教学新理念。导入部分包括单元导入和课导入框。辅助部分中间插有多种栏目,如“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还配有图片和地图说明。这些用楷体字印刷的文字,不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只是对正文的说明、补充或延伸,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正文,目的在于帮助同学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课后测评与活动部分有课后测评与活动与学习延伸。每一单元设立的单元小结部分有重要概念简释、归纳与总结和历史感悟等。“学史心得”,是同学们通过本单元学习,所产生的对祖国和人类历史中某一问题的感悟、认识和启发,获得的经验教训等。记录下学习收获,对以后的学习大有裨益。另外,由于种种原因,你可能对某些问题没有理解透彻,对某些材料和结论有不同的看法,甚至表示怀疑,那么可以在“学史存疑”中记录下来,以备今后进一步探究和学习。

    每课的基本结构由导入框、正文(宋体字)、阅读课文(楷体字)、文献资料、图表图画、动脑筋、注释和注音、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活动课等10部分组成。如,有悠久的传说、生动的故事、优美的诗歌、通俗的民谣及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开篇的导入框就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理解教材的点睛之笔;自由阅读卡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以动脑筋、活动与探究、活动课为形式的问题设计更是别开生面,多姿多彩。这些开放性、实践性都很强的思考与判断、活动与探究,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访问调查等实践能力的提高,都能给学生带来无限遐想和丰富想象,促进其萌发创造意识,并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开拓了发展空间。

    人教社投入巨资建设人教网(www.pep.com.cn),作为课程教材的延伸,不仅大量提供由于课本篇幅所限而无法纳入的阅读材料和拓展学习,而且及时推出由于课程教材一定的稳定性和滞后性所来不及更新和提供的最新材料,具备了比其他所教材更优厚的条件。

    注重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教育。在进行人文教育时,则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的成败得失,评价历史人物的是非善恶,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遵守公民道德等人文精神。新教科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从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开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实践,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在参与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的教学过程中,感悟心灵的洗礼,人格的升华。

    教科书结构和编写体例:

    (1)单元:采取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

    (2)课: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涉及一个或几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但同一单元的各课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3)导入部分

    单元导入:单元页的设置是一次创新,包括本单元内容概括介绍、学习要点和学习建议。目的是使学生在开始本单元的学习时,就能了解本单元内容的线索,抓住核心问题,并能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投入学习,从而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学习效率。

    课导入:每课前设一个导入框。导入语一般是用文字、图画等表述与本课内容紧密相关的具体生动的历史情景。“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重要概念”,是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4)课文正文部分

    用宋体字印刷,属课文主体部分,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约两千字左右。

    (5)课文辅助部分

    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文中间特插有几种栏目:

    【历史纵横】是与课文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各类历史知识,目的是拓展、补充或延伸正文的内容,加强历史的联系性。

    【资料回放】是配合课文中某主要内容而列出的文献资料,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历史的真实面貌,增加课文的信度,并能锻炼学生解读分析、提炼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学思之窗】提供阅读材料并提出问题,属插入性思考,目的是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启发创新思维。有些还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历史与现实社会相联系的思考机会。

    每课还配有插图。有文物图片,也有表格、地图。有些文物图配有相应的文字说明。这些不仅增强教材的形象性、直观性和生动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课文内容起到理解、扩充和延伸的作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6)测评部分

    在每课之后,我们设置“探究学习总结”,包括:

    “本课测评”是对每课必须掌握的内容进行检测。一般设两个问答题。课文正文可基本提供这些问题的答案。

    “学习延伸”形式相对多样化,包括内容丰富的探究活动、阅读与思考及争鸣等等。这些是为有兴趣和学有余力的同学设计的课外探究学习活动,供自由选择。

    (7)单元学习小结

    每单元之后,设置“单元学习小结”,目的是测评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和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

    “重要概念简释”是训练学生用最精练的语言对某些概念进行解释的能力。

    “归纳与总结”是为了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构建知识系统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历史感悟”中的“学史心得”,供学生把自己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对人类历史的感悟、认识和启发以及获得的经验教训等记录下来。另外,“学史存疑”部分,供学生记录那些对某些问题没有理解透、对某些材料或结论存有不同看法、甚至有怀疑的问题,以备今后进一步探究。

    主要优点:文字简洁,条理分明、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的风格,以及导入引趣、图表并重、学思结合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又开辟了动脑筋、思考与判断、活动与探究等开放性、灵活性、研究性的问题,成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最能体现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的有力杠杆。

    还须改进之处主要是,黑白编排的版面在直观视觉上不易吸引学生;黑白地图难于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空间感;另外,还应在阅读部分增加帮助学生理解课标内容的小故事;在一些问题的设计上应更合乎科学性,更浅显易懂一些。上述问题,对教材整体而言仅是白璧微瑕,希望再版时予以注意。

    (四)人民版教材的特点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基本理念为编写指导原则,由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朱汉国教授担任主编,集全国众多专家学者、一线优秀教师集体精心编写而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评审通过,已在实验区开始使用。

    人民版教科书共9册,其中必修课教材3册,选修课教材6册。其中必修课又分为:历史第一册侧重反映中外-领域;历史第二册侧重反映中外经济领域;历史第三册侧重反映中外思想文化领域的内容。选修课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文明的冲撞与交融、近代民主与专制的较量、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内容。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总的编写思路是,坚持以本国史为主,遵循物质文明、-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为主轴的文明史和全球史观的线索,采取学习主题的编写结构,注意中国史与外国史之间的联系,纠正以往轻视世界古代史学习的不当做法,中外混编,古今中外贯通,重视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历史内容,必修和选修相互协调的课程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占主流地位的传统编写模式,建立起了模块相对独立、总体整合的内容体系。

    四套国家级教科书的出版在为实现“一纲多本”迈开了坚实的一步,但是距离“一纲多本”的本质,即风格上多种体例并行,与适应不同区域和类型的教育水平的多种版本教科书,尚有一定差距。不同地区经济发展、自然条件、文化传统有很大差异,教材的编写者要努力体现本地域经济发展、文化特点的特殊发展的需求,要考虑本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及特殊需要,充分利用本地区具有特色的丰富课程资源,开发出既符合课程标准又能体现当地实际、各具特色、丰富多样的教材。诚然,纸张和印刷漂亮精美很多了,但针对部分落后地区的实际,每本教科书大约15元的价格并非小数字。希望教科书多样化,要为相对欠发达的地区的师生提供物美价廉的教科书来。对于特定的区域和学校而言,只有符合当地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教材才是最好的教材。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