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浅议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的有效使用
  • 浅谈初中历史教材图片的设计
  • 浅谈《辛丑条约》的奴役性
  • 浅论初中历史新教材的得与失
  • 略论人民版历史新教材必修一与人教版现行教材比较
  • 内容标准在人教社教科书中的分布
  • 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血洗了中华民族百年的耻辱?
  • 谈谈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内容与旧教材的区别
  • 四套高中实验教材的特点
  • 四套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比较
  • 最新热门    
     
    历史教学总结

    发掘、揭示。下面以中国古代史为例,谈谈分析隐含信息的方法。

    一、归纳总结法

    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是历史学科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归纳总结法就是引导学生将散见在各章节的有效信息按要求进行概括。如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封建制度开始衰落,有何表现?教材没有明说,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便会发现,它已经从-、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来。从-上看,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设置厂卫特务机构,大兴文字狱等,用这些违背人道的反动措施来维持其统治,证明封建制度已经腐朽没落;从经济上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虽然还未发展到危及封建统治的地步,但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正是封建制度衰落的根本表现。这证明封建上层建筑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思想文化看,明清时期出现了《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反封建小说,产生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家;从赋税制度看,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实行,表明农民对封建地主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从对外关系看,明中叶后,西方侵略者不断侵扰中国,中国政府实行消极的闭关政策,这不仅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而且加速了它灭亡的进程。

    二、揭示内涵法

    即通过对文字本身的分析,揭示其内在含义。例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陈胜吴广发动起义提出的口号。从这一口号,我们可看到秦末农民起义的命运。在起义之初,这一口号对长期受苦受难的下层群众是个极大的振奋,起着有效的号召、组织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便失去了应有的凝聚作用和号召力,因能成为王侯将相者毕竟是少数,对于绝大多数下层群众来说,他们真正关心的、迫切希望的是有一块自己的土地。“王侯将相”对他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从秦末农民起义的口号已能预测他们失败的必然。

    又如,明朝时出现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三部总结性科学巨著。它的出现,反映我国的传统科技在明朝时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总结”二字意味着传统科技发展的终结。从“传统”、“总结性”等字眼中表明一个辉煌时代即将结束,缺乏开创意义,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总结,这实际上是我国传统科技的一次回光反照,无意中提示了我国传统科技发展的命运。

    三、推陈出新法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组合、分析、推理,得出新的结论。如通过对“郑和下西洋”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郑和“壮举”的背后已潜伏着封建统治的危机,实际上是明王朝衰落的前兆。首先,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是封建制度下的-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见2000年高考试题参考答案)。其次,从结果看,虽然郑和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贸易,中国的丝绸和瓷器,销路很好,但从西洋购回的全是珠宝、香料等皇室、贵族所需的奢侈品。这种不给社会带来经济效应的大规模航海活动,只会加快社会财富的枯竭。最后,从郑和下西洋的“盛况”看,肯定是耗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成为国家财政上的沉重负担。在当时就有人说:“三保太监下西洋,费钱粮数千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当切谏也?”(转引自陈致平《中华通史、明史》)。

    判断求证法

    教材对一些历史事件、历史观点或历史人物的性质、作用、影响等没有做出正面回答,但提供的材料隐含着编者的倾向,我们可借助这些材料做出判断并求证。如淝水之战,谁是正义一方?教材没有明确回答,但实际上是将东晋作为战争的正义方。其依据是:首先,教材在介绍战争背景时指出,4世纪下半期,前秦虽统一了黄河流域,但内迁各族并没有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且时间不长,苻坚统治的北方,还没有完全封建化。其次,前秦是靠军事征服凑合起来的,很不得人心,带有严重的民族压迫性质。最后,江南正处于高度发展的封建社会,拥有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和进步的经济文化。因此,维护东晋的安全,成为包括北方各族人民在内的共同心愿。

    四、判断求证法

    教材对一些历史事件、历史观点或历史人物的性质、作用、影响等没有做出正面回答,但提供的材料隐含着编者的倾向,我们可借助这些材料做出判断并求证。如淝水之战,谁是正义一方?教材没有明确回答,但实际上是将东晋作为战争的正义方。其依据是:首先,教材在介绍战争背景时指出,4世纪下半期,前秦虽统一了黄河流域,但内迁各族并没有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且时间不长,苻坚统治的北方,还没有完全封建化。其次,前秦是靠军事征服凑合起来的,很不得人心,带有严重的民族压迫性质。最后,江南正处于高度发展的封建社会,拥有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和进步的经济文化。因此,维护东晋的安全,成为包括北方各族人民在内的共同心愿。

    因此,在郑和之后,中国再也没有出现此“壮举”。

    以上是分析隐含信息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习中要灵活动用,不可机械照搬。最根本的前提是深钻教材,独立思考。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