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唐诗唐装唐社会──《中国古代史》第四章教材整合设计
  • 浅议地方史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历史教学中的“逆向教学法”
  • 换一种角度把握中国-党的历史脉络──近代以来我国思想解放回顾
  • 历史教学的三大法宝
  • 从2006年高考作文看当前中学历史教育
  • 谈在历史教学中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运用历史照片“神入”历史
  • 历史题的答案可以通过“验算”知对错
  • 评说“洋货”──研究性学习案例(四)
  • 最新热门    
     
    把握教材内容教学的“三度”

    ”的基础上,更注重课本,注重 “双基”。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务实基础,掌握“双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很好地运用历史教材,做到 “三度”。
      一.对教材内容熟悉的程度
       重视课本,努力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注重课本标题、引言、正文、图表、注释,了解段与段,节与节,章与章,图与文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课文内容中的关键词,如 “转折” “标志” “第一” “重要影响” “主要原因” “根本原因” “主要内容”等。
        据统计,2004年高考历史(广西卷)的25道选择题中,就有8题的答案可在教材中直接找到原话。
    如第1题:
    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家是:
    A 、韩非子      B 、庄子         C、 孟子       D墨子
     此题答案为A。在《中国古代史》课本第29页。原文“韩非子的思想主要是:……第二,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如第12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是
        A晋绥根据地    B冀鲁豫根据地     C 苏南根据地    D 晋察冀根据地
    此题答案为D。在《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33 页。原文“一一五师一部在聂荣臻领导下,以五台山为中心,建立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如第17题

    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在
    A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此题答案为D。在《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136 页。原文“1982年,中国-党进一步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类似的题第3题,第4题,第18题,第19题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原话。因此在高三复习中,对照《考试说明》,认真阅读课文,熟记每一个知识点,是提高历史学习水平的第一有效途经。

    二.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度
     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度,就是要能不能“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理解教材,要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历史教材以它严密的逻辑性和表述的准确性来记述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它主要反映的是历史客观存在性,而不是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作评述。因此,需要我们在掌握这些客观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后,如何读懂、读透教材,挖掘教材所要反映的本质意图,从而深刻地理解把握教材,达到全面掌握历史知识的目的。
    如第11题:
    北伐军决定先扫除直系军阀吴佩孚,因为他
        A 是北洋军阀的总头目                  B 在北洋军阀中实力最强
        C 盘踞两湖、直接威胁广东革命根据地    D 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三一八”惨案
    此题选项C的内容在教材中并没有直接提到,只是说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但如果把教材中有关“吴佩孚控制的地区是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 ”“其所拥有的兵力达20万”“北伐的方针即先集中主力北上,扫除吴佩孚的势力;再挥戈东进,围歼孙传芳的兵力;最后北上,消灭张作霖的军队”及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等,将句子、图示综合起来就可以得出C项的正确判断。
    从上述的例子中不难看出,要把握教材的深度,必须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把教材中的关键词、内容逻辑、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等真正弄懂、吃透,特别是对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掌握,因为它们是形成历史学科科学思维的途径,也是提高历史学科能力的基本要求。如第6题,考查“领事裁判权”的概念,第13题“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概念。如果对这些概念一枝半解,模糊不清,那么很难作出正确选择。
    把握教材的深度还要善于挖掘教材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指在课文中没有直接表述而又隐含其中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它与显性知识是有机结合起来的。显性知识是隐性问题的表现形式,隐性问题往往是显性问题的深化、概括。随着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历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隐性问题在高考中占了一定的比例。
    如第22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法西斯在欧洲的占领区不包括
        A波兰     B 捷克斯洛伐克     C 西班牙       D 荷兰
    关于西班牙是否成为德意法西斯的占领区,在教材中并没有明确的叙述,但如果了解1939年后以佛朗哥为首的法西斯政权是在德意法西斯支持下建立的及在二战中保持“中立”,那么就不难确定C答案了。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理清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问题的共性和实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对教材内容处理的灵活度
    对教材内容处理的灵活度,就是“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历史课程标准》),同时带着综合的意识、信息转换的意识去阅读教材,训练学生收集处理多元信息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空间,培养在新情境下能重新整和知识。
    高考命题是由情境、立意和设问三要素构成的。其中,立意是灵魂,体现考试的目的,情境是立意体现,设问则是联结立意与情境的纽带。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能力立意”已成为高考的主体。如27题材料题,关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分析,如在平时注意带着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意识(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来分析)那么完整、准确回答此题也就不难了。
    再如30、31题都旨在考查考生的历史阐释能力,同时也体现学以致用的命题思路,如在复习中重视基础知识的整理和重组,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构建纵横联系的立体动态的知识结构,实现学科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那么对建国后我国三个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状况及所起的作用的分析也就不难了,对19世纪中期意大利落后于英法两国的原因也就迎刃而解了。
      由此可见,在高三的复习中重视基础,把握“双基”,抓住主干知识,做到细、全、熟、深、活,建立知识间内在联系,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之间的联系,在记忆的基础上,形成对历史现象、历史规律和考查历史的理论方法基本内容的概括性、本质性、特征性认识,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已有的结论性的理性认识转化为自己的理性认识,并能掌握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关系及其联系性,达到能够运用理解的知识及观点分析、解决历史实际问题的目的的能力。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