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历史教学应如何点燃学生心智的火把
  • 美国历史教科书影响客观了解中国
  • 从现代化的角度看建国后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
  • 历史(选修)—第10课 美国民主宪政的扩展——课堂实录与反思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学设计
  • 戊戌变法成败活动教学
  • 也谈会议中的“届”“中”“次”
  • 发言稿自主学习三步走
  • 历史研究性课题常用参考文献刍议
  • 最新热门    
     
    从《画说河姆渡》一课中反思“馆校结合”引导课开展的得与失

    经开设了两年有余。这次,笔者在自己的教学班里再次开设《画说河姆渡》这一引导课,就学科教学的方面来说,是希望他们能将书本中的历史知识与浙江博物馆中的“浙江七千年”主题展览中的有关河姆渡藏品结合起来,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历史知识;但更希望通过这样类型的课程引导他们走进博物馆,去体味博物馆藏品中所蕴涵的人类可贵的创新精神,为他们在以后成长过程中能自觉自主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案例描述】

        以回顾假期里同学们所发的有关“博物馆之旅”的帖子制造课堂的氛围。

        师:(展示在浙江博物馆里抓拍到的一张父与子交流的照片)我们经常在博物馆里看见这样的场景:我们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博物馆,你认为家长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向他的孩子介绍藏品,能使孩子对博物馆藏品产生较浓厚的兴趣?
        生:爸爸妈妈可以讲讲相关的历史小故事。
        生:可以向讲解员请教。
        生:爸爸妈妈要是讲不出相关的历史小故事怎么办?而且博物馆里的讲解员有时候也不一定在岗。
        当时,笔者抓住学生的话语,很顺利的引出本课堂的主题,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中有关河姆渡母系氏族相关知识为基础,结合笔者所提供的一些博物馆藏品资料和他们已储备的相关博物馆的资料,“画”和“说”河姆渡人的衣、食、住、行四方面。笔者的意图是以教材为框架,以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生产的“衣、食、住、行”为线索,要求学生能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和一件或者几件博物馆藏品,采取“画”的方式,构建出当时河姆渡人生活的场景,并能通过言语描述出来。笔者力图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将静止的藏品通过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
        随后,学生就按照这四个方面,分成四组,开展了他们的探究活动。以负责“食”方面的小组为例,他们通过“画”和“说”向老师和同学展示了他们对河姆渡原始居民食物来源变化的思维推测。
        生:河姆渡人一开始只会采集一些无毒的植物果实或狩猎来填饱肚子。后来,慢慢地发现稻谷等不仅可以吃,而且可以掌握相关植物的生长规律,自己来种植、收割(同时展示他们对河姆渡人进行采集活动的场景构想图)。
         学生有这样的构想,是结合了浙博中一张出土于河姆渡遗址的稻谷照片,当时照片上的说明了这是被证明了的人工栽培水稻的稻谷。笔者并没有把重点放在介绍野生水稻稻谷和人工栽培水稻稻谷形态上的区别。而是请学生一起来完整河姆渡原始居民食物来源变化的思维推测过程。
        师:那么我要请教了,河姆渡人是怎么发现水稻的稻谷是可以食用的?
      生:他们可以象神农氏一样尝百草啊。
      生:他们看到老鼠、麻雀吃了,没死,就知道稻谷没毒的啊。
      师:那他们又是怎么学会人工栽培水稻的呢?
      生:可能他们发现稻谷就是种子,放在泥土里能发芽。
      生:他们观察了植物在大自然的生长变化,知道植物一般是春天发芽,秋天种植的,就慢慢地在春季播种,秋天收割。

        此时,学生的质疑思维被激发了,有一学生马上就提出疑问:河姆渡人是怎么吃这稻谷的?一开始的时候就知道稻谷是要烧熟成米饭的吗?他们怎么发现烧熟的米饭比生稻谷好吃的?
    还有学生提出:他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将稻壳除去的?笔者在请学生围绕这些疑问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展示了收集到的部分博物馆藏品图片资料,如骨耜、鹤嘴锄、骨镰、木杵等,再请学生结合这些藏品资料,来解决他们自己产生的疑问。

      三、【案例分析】

      1、 教师能大胆革新学生交流信息源的手段与方式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主要的信息源是课本中的文字、图片以及教师的讲解、板书和演示等,学生间的交流一般是以言语为主。。而在建构性的教学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的信息源空前扩展。在开课前,笔者已经在相关的教学论坛上布置一个“博物馆之旅”的网络作业。当时笔者列出了包括河姆渡博物馆网址在内的十八个博物馆的网址,要求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博物馆中一件藏品推荐给大家(也可以向老师同学推荐自己发现的数字博物馆的藏品),但要说出推荐理由即自己是如何欣赏这一藏品的。在这个主题帖子里,笔者也和学生开展互动,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相关的历史知识。但当时从学生反馈一百多个帖子看,学生主要从藏品的色彩、形态、形状上去欣赏,很少有学生将博物馆的藏品和相关的历史知识结合,也没有学生能从古人的创新、坚忍不拔精神的角度去体味藏品。

      利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他们对静止的博物馆藏品的感悟力,笔者最后选择了“画画”这一手段。如果教师仔细审视当今的媒体世界,不得不承认一点,现在的学生所受的图象视觉刺激、影响要远甚于书面文字,以至有些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阅读障碍。那么在这堂课中,教师大胆地让学生用“画画”作为交流的主要方式与手段。这样做,不仅仅出于对当今主流媒体对学生影响的考虑。更是从引导学生去体验遗址文物价值所在的情感角度去考虑。也就是说,教师试图启发学生在观察文物的时候,最好能在自己的脑海里就这件文物而引发出相应的画面,这样,学生对文物的观察就不是单向的,而且也能在最大程度内化文物带给现代人的情感价值。事实上,这堂课也的确做到了这点。当学生看到那些用来种植收割水稻的工具时,有学生就提出,这些工具是怎么制做出来的?除了这些工具之外,河姆渡人是不是还使用其他类型的工具,可惜,不能保存所有当时河姆渡人使用的工具。

      2、学生活动开展以协作性原则做指导
      
      该课的学生活动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的。尽管,小组成员对问题的看法有分歧,每个人在脑海里浮现的相关画面也不同,但他们只能在教师指定大小的纸上画出相关问题的相关画面。换句话说,在每个小组上来展示自己小组探究成果之前,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将自己的经验认识与他人兼容,或者说怎样去说服他人或被他人说服。而这一过程就需要各成员之间的协作,这种协作的精神将直接影响到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过程。
      
      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这样学习就可以超越自己已有的认识,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四、【案例反思】
       
      从课后的学生反馈情况来看,类似《画说河姆渡》“馆校结合”引导课要真正达到“引导学生自觉走进博物馆,自主欣赏、体味藏品”这一目的,教师还有很多课堂内外的工作要做,也面临不少“中国式”的问题,如怎么协调好《历史与社会》与其他主学科间的关系。

      1、开课前的准备活动问题。

      “博物馆之旅”的网络作业是在假期里布置的,当时,笔者主要抱着引导学生利用数字博物馆资源的目的,河姆渡博物馆和浙江博物馆只是所列举博物馆网址中的两个,并没有严格要求学生所推荐的藏品一样要和河姆渡遗址有关的。真正开课前,笔者也没特别强调让学生去寻找和河姆渡遗址相关的文物资料。
    课后,就有学生提出:“此之前,让我们根据探究的内容,自己去寻找我们要用的素材,建立的文本传给你。 一 方面,你在我们找的资料中选部分,进行一定的修改,再加上你寻找的,制作成幻灯片;另一方面,我们用我们的资料,加上我们的想象和看法,制作成幻灯片。到了课堂上时,先由我们向其他同学展示我们的探究内容,再由你来进行有一定深度和一定概括的总结。②在课堂上,你可以在我们一边展示的过程中,一边对我们进行提问、改正和添加。③在进入课堂之前,你可以用说或视频、课件的形式来回顾在此之前,我们在课本上学过的知识,从而引入正题。”而这位学生所提出的第一个环节,笔者当时怕占用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就省略了这一步骤。而“博物馆之旅”这个主题帖子,由于牵扯的博物馆太多,学生的关注力缺乏有效的集中,资料的寻找收集工作不可能紧密围绕“河姆渡”这一主题,无形中是削弱了课前准备活动的有效性。

      2、课题展开的四个方面(衣食住行)的提出是否有教师包办嫌疑。

      有一学生提出:“我觉得老师这节课的传授方式不好,就是老师你直接告诉我们河姆渡
    人的衣食住行,然后让我们讨论,而不是引导我们进入正题(我不知道怎么引导),这个环节互动不够。”仔细想来,该课的确存在这一问题。怎么样很自然的让学生提出探索领域,但又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是笔者在以后开展这一主题引导课所要解决的,或许还是和没充分开展开课前的准备活动有关。

      3、学生交流手段能否能更开放,更能考虑到学习小组的差异性。
      
      有一学习小组提出:“觉得画有点困难,画出来的东西四不象啦,我们小组能否发挥组员的特长,将我们的思考结果用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

      4、学生也需要改变旧有的接受学习的方式和目的的观念。
      
      由于这节课有老师来听课,学生自身将其定位为公开课,在他们的观念里“公开课”是不能出错的,是要求完美的,所以在课后也有学生提出;“就我觉得,老师你在上之前,应该和我们说一下大致的内容,这样,我们在准备当中可以很好的分配时间和要说的主要内容,就不像‘樱桃小丸子’说的那样‘洋相’都出尽的尴尬境界!”按这位学生所讲的方法操作,固然能让该课听起来更无懈可击,但笔者觉得课堂的教学就缺乏真实性,也不能自然的暴露学生的知识性的弱点,他所说的“洋相”就是一同学在讲述河姆渡人“行”的时候,将半坡氏族的小口尖底瓶“时空转移”到河姆渡人的生活当中去了,犯了一知识性的错误。而学生这一观念的出现,是不是老师应该很好的反思这一观念的由来呢?

      “馆校结合”引导课作为一门新生的校本课程,在怎样有效地将博物馆资源和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最终达到促进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和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的目的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建构“馆校结合”的课堂模式中,教师要真正转变角色,由“牧羊人”到“指路人”,改变传统教学观的背后隐含着一种对学生的不信任:学生的学习都是被动的,都需要压力才会去学习,老师起的作用就是压力棒。要相信学生,学生就会让你值得相信;你不相信学生,学生就不会让你值得相信。甚至,在面对丰富多彩的博物馆世界,教师更要做好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准备。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