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教案资料
  • 提问法在初中历史新教材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 谭嗣同的献身的教学思考
  • 何晓红“因材施教”新教材新教法教学心得
  • 让课堂导语放射出灵性的光芒
  • 切实加强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 中国民族工业“春天”短暂的原因
  • 从教案到学案--中学历史教案教学改革尝试
  •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科际联系”
  • 中学历史教学中重难点突破方法例谈
  • 从国民党方面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
  • 最新热门    
     
    系统分析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征和发展线索。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把历史发展的阶段当作一个整体(即系统)来考虑,而历史现象与历史概念则是这一系统的组成要素,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全面系统地分析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以此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历史的阶段性特征。

      例如:在讲述“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逐步瓦解”时,可以把有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放在这样一个系统中来分析:                       

                                         诸侯    葵丘会盟

                            周王室衰落←─争霸    春秋五霸

    奴隶社会瓦解←                 (-) 吴越争霸

                       封建生产关←─井田制   铁农具、牛耕出现

                       系出现         瓦解    (生产力的变化)

                                    (经济)  私田 (生产关系的变化)

                                             初税亩    公元前594年

                                               鲁  国

       “诸侯争霸”和“井田制瓦解”是同一层次上的并列概念,而“诸侯争霸”和“葵丘会盟”、“春秋五霸”、“吴越争霸”这三个概念之间具有包容兼释义的关系,后三个概念又是并列关系。而从“铁农具、牛耕”到“私田”、“初税亩”和“井田制瓦解”依次构成因果关系。而“井田制瓦解”相对另外三个概念,又有释义性关系。同样,“诸侯争霸”和“井田制瓦解”是-上和经济上导致“奴隶社会瓦解”的原因,它们又是构成因果关系的概念。

      在上述图示的系统中,我用有关线段连接要素,表示历史概念之间的联系,对历史概念(要素)的必要性提示文字写在线段旁。这样,科学地表达了历史知识的结构。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奴隶社会瓦解这一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也有利于学生完整地理解和把握这一历史事件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过程。

      三、历史系统分析法有助于宏观地把握历史的发展过程

      《历史科考试说明》要求学生能“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把个别、孤立的事件放在历史运动的过程中来分析,据此,我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系统分析法来分析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曾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课本中提到的,比较著名的有:商鞅变法、王莽改制、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金世宗改革和张居正改革等等。按照传统教学法,按原因、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①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如商鞅变法);②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如王莽改制、金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③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兼有封建化的性质,如孝文帝改革)。当然,从广义上说,改革还应包括王朝的政策调整、建章立制等。但是,按照这样学习,学生很难理解这些改革与当时社会治乱兴衰之间的关系。从这些改革的结果来看,有的成功了,之后出现了封建社会的治世或盛世。有的则失败了,最后并没有解决什么问题,使社会更加动荡甚至王朝瓦解和灭亡。如果我们用系统分析法来研究封建社会的改革,就比较容易封建社会改革的原因及其所导致的后果。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存在着封建国家、地主、农民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三者之间分别有同一性和对立性,同一与对立关系都体现出来。在封建王朝建立初,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同一性比较大,封建国家要长治久安,就必须掌握较多的土地和户籍,这样封建国家获得的赋税就越多,国家就越强大。因此,封建国家必须保护小农的利益,采取有利于生产恢复、发展的措施,如兴修水利、减轻剥削、抑制土地兼并等等,保护小农不受其他阶级的侵犯,加上王朝初建,地主割据势力受到农民起义等力量的打击,所以王朝初期的改革往往比较有成效。如西汉刘邦、东汉刘秀、唐初李世民、明初朱元璋、清初顺康雍三朝调整统治政策,在此之后都出现了封建社会的治世甚至盛世。

      农民与地主的关系,没有农民就没有地主,反之亦然,而地主与封建国家在阶级利益上是一致的,都是剥削者,这就是三者之间的相互同一性。

      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对抗性表现在,地主剥削越多越好,随着剥削加重,财富越来越集中,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农民失去土地,随着这种对立的展开,这对矛盾的加深,必然引起地主与国家间对立的深化,地主兼并土地─→国家掌握的户籍少税收减少─→中央政权力量削弱─→割据势力出现(这是土地兼并在-上的反映)─→国家控制的土地、户籍越少─→税收减少。封建国家为了维护统治,进一步加强控制,抑制土地兼并─→必然增加军队、官僚的人数─→财政负担加重─→封建国家国重对农民的剥削─→农民与国家的矛盾激化─→农民大量逃亡,甚至有大量农民脱离土地,成为流民─→阶段矛盾逐渐激化,出现统治危机。为缓解危机,统治阶级进行政策调整。在王朝中期,各种矛盾业已激化但并不十分尖锐。所以地主阶级的改革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最终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反对而失败,如两税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但到了晚期封建国家、地主、农民三者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所以这时的改革反而促进各种矛盾使进一步激化,导致各种危机总爆发,甚至导致封建王朝的瓦解或灭亡,典型的如王莽改制。(这里,用“→”表示因果关系)

      四、系统分析法有利于学生全面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历史是在不断运动着的,任何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历史现实的需要,同时也都深深烙上了当事的者主观愿望,即阶级意志,在教学过程中,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放在历史发展的必然、现实的需要、当事者的主观愿望这样一个系统中去考虑。

      如评价唐朝的两税法: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两税法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这是对历史上的编户制度、租庸调制度的发展),②从现实需要角度评价:两税法使唐政府的收入有所增加。(这是对它部分解决了唐政府财政困难的现实需要的评价)③从当事者的主观愿望来看,由于地主阶级千方百计把新增加的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民所受剥削仍然很重,唐朝的阶级矛盾从根本上并未解决(这是由于改革是自上而上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必然结果)。

      如对于清末“新政”到“预备立宪”这段历史的评价,运用历史系统分析法就更容易得出公正、全面、客观的评价。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除了有消弥革命与人民反抗的目的外,在更大程度上是当时国内外经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其原因有:①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清末预备立宪是清末经济变革的必然结果。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必然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不管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②从-角度来看,清廷认识到必须实行君主立宪制。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和人民的反抗已是风起云涌,清统治集团中的一大批官僚认识到已无力用武力来镇压革命和反抗,只能用“新政”和“预备立宪”的方法来消弥革命,稳固统治。③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④从当时清廷对帝国主义的态度来看。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清政府已完全被帝国主义控制。帝国主义为了长久的控制中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希望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社会。而清廷内部一部分有识之士为了摆脱民族危机,也感到只有走资本主义道路,才能挽救危亡。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把历史事件、人物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现象的能力。

      总之,系统分析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是灵活多样的,总的说来,其运用要从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且应适时、适当,方可事半功倍,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